李杰:机构策展人的优势和局限都在于“圈养”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254   最后更新:2017/12/17 22:29:23 by 陆小果
[楼主] 叮当猫 2017-12-17 22:29:23

来源:凤凰艺术 dbk


嘉德|地标

2017年12月16日,嘉德艺术中心携手国际资深策展人郑胜天、裴丹娜(Diana Freundl)共同推出开馆首个重要当代艺术展览——《地标 - 测绘中国当代艺术》,这个于新落成的嘉德艺术中心大楼呈现的展览汇集了15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纪念碑特征的大型装置、影象和绘画。


“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纯粹的展览,并非试图去提出某个新理念,或是进行美术史的梳理,而是从个人角度,将那些不易看到的、具有地标性的优秀作品重新展现给观众”

——郑胜天

▲ 策展人郑胜天致辞


与“符号”类似,在日常生活中,“ 地标”往往同样充当着意义载体的功能。只不过,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精神上,它较符号更为宏大,也更加具有群体性。就其个体而言,地标往往是具体而感性的;但如果将它置于抽象之中,它所代表的,则往往是一般的、纪念碑性的精神、记忆与概念。换句话说,地标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在周遭世界的意义。


而无论将一件作品、一场展览,亦或一栋建筑称为“地标”,其背后的雄心都已被完全展示。对于嘉德来说,值此大楼开馆与周年拍卖庆典之际,这种展示是可以让人感同身受的。展览汇集了15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纪念碑特征的大型装置、影象和绘画,无论是在直接或象征意义上,或就其社会性的效果,都在帮助观者认识历史和面对现实,同时也在帮助刚刚投入使用的嘉德艺术中心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

▲ 嘉德投资董事总裁兼CEO、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致辞


▲ 展览现场合影


展览呈现了徐冰、黄永砯、汪建伟、蔡国强、刘建华、张健君、邱志杰、喻红、黄敏、杨福东、徐震、刘韡、吕⼭川、曹斐、孙逊这十五位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作品源自艺术家们自1985年以来的创作,将观者牵引,指向了过往历史中的社会现实与思想。通过这些作品,观者可以观看到过往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及当代艺术所曾经历的过往现实。在古典语境中,地标所具备的宏大性如同一位位大师一般,在博物馆般的历史长河中伫立其中。而当观者在观看作品时,其面对的不只是作品本身,还包含了创作者留于其上的“灵光”和深烙其中的历史痕迹。

▲ 艺术家徐冰致辞


“中国当代艺术家思想上地标的复杂性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社会、政治、历史层面的变化,我们身上携带着传统的基因,文革残酷性的经验,改革开放后学习西方的经验,后来出国和西方当代文化短兵相接,发生冲突磨合,之后又回到国内,形成一种特殊的中国与世界的新的关系,在我的思维中,思想地标极其的复杂,这是这次展览给我们艺术家在思想上的一个提示和反观。”

——徐冰


这在展览中展现得颇为成功:光束下,是不同作品以极其仪式化的姿态立于其中。物本体被高度凝炼压缩,使时间、空间与对象凝固为一体,作为艺术史中的证物展现在观者面前。而这15件作品的主题又大多与地理意义上的某个位置相关连——不论是聚焦于从长城到珠江三角洲中国广阔国土上的某一地点,或是选取古今中外甚至虚拟的场域空间来借喻,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艺术家对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社会和自然变迁的观察与认识,以及这些艺术家又是在中西碰撞中是如何被塑造与观看的。




▲ 展览现场


一般而言,地标建筑,是对一个时代最流行生活方式的诠释,也是城市的缩影,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而在此时空中,作品们在逻辑上以文本意义上的“地标”相联,共同构成了另一种地标:某种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艺术家、中国艺术现象与社会现象的标志。而通过观看这些作品,观者也得以有机会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绵延的问题史与境遇史。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们的时代,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够在其中生活的空间。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 展览现场


但谈及“地标”时,另一个问题则需警醒:“地标崇拜”及其所带来的对于有效性与权威性的质疑。在当下,充当“地标”是具备风险的,而地标自身的性质也在社会的进程中有所转变——古时地标在建造时的目的往往是政治的、军事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而现代社会以降,宗教性与文化性渐渐被商业性所取代,无论中外,“地标”都往往成为商业建筑投标书上趋之若鹜的代名词,精神崇拜被拜物所取代,大型商业机构渐渐成为了城市名片的新地标,其兴起与衰落则更多地是因商业模式的变化而改变。


而当商业及其隐含的政治效应成为地标的兴起目标与追求时,近年来中国城市中出现了愈来愈多背负骂名的“地标建筑”就不再令人奇怪——无论是“求快、求洋、求怪”,还是“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些“建筑地标”产生的背后有着权力的影子,某些建筑已被异化为满足功利需要的“虚荣标志”。但如今,在当下中国,“地标”们还面临着另一层更为严苛的现实指向:亮出天际线。

▲ 徐冰《鬼打墙》现场


郑胜天在接受采访中介绍道,策划本次展览时最先想到的便是徐冰的作品《鬼打墙》。在这件作品中,巍峨的长城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统一的象征与地标之一却变成了“纸墙”,它对于传统纪念碑性的“亵渎”是建立在对于传统纪念碑的模仿之上这样的“亵渎”,但又在展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纪念碑形式(巫鸿)。同样的,在某种程度上,“地标”作品们在被某种标准所规定时,它也构成了标准本身。而当这些曾经被视为“反地标”式的艺术家与作品如今成为了地标本身时,它是否也面临着相同的危险:它的天际线是什么,是否需要亮出天际线,亮出后所得到与所失去的,又是什么?


相关作品

▲ 徐冰,《鬼打墙》,1990,综合媒材装置、纸、水墨

▲ 吕山川,《大阅兵》,2009,布面油画

▲ 喻红,《她——宝塔山姑娘》,2007,布面丙烯、照片(图片由艺术家及长征空间提供)

▲ 杨福东,《青·麒麟/山东记事》(局部),2008,影像

▲ 曹斐,《谁的乌托邦?》,2006,影像(图片由艺术家及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 刘建华,《义乌调查》,2006,综合材料

▲ 黄敏,《山水.风景-清明上河图》(局部),2008,综合媒材

▲ 黄永砯,《嗡嘛呢叭眯哞》,2001,综合媒材雕塑,木、铜、纸

▲ 蔡国强,《蜘蛛网-为大英博物馆做的计划》,2004,纸面火药粉

▲ 邱志杰,《虚拟地理学》,2016,铜版画

▲ 刘韡,《爱它,咬它 No.3 》,2014,狗咬胶、木、铁(图片由艺术家及长征空间提供)

▲ 徐震,《装饰品》,2008,综合媒材装置、钢(图片由艺术家及长征空间提供)

▲ 张健君,《人类与他们的钟#2》,1987,布面油画(图片由余德耀基金会提供)

▲ 汪建伟,《生生万物》之《有脊椎的》,2017,木材、金属、喷漆(图片由艺术家及长征空间提供)

▲ 孙逊,《偷时间的人》,2016,混合媒材装置,纸、丙烯、墨、木、影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地标 - 测绘中国当代艺术

策展人:郑胜天、斐丹娜

展览时间:2017.12. 17 - 2018.1. 31

展览地点:嘉德艺术中心1层(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

参展艺术家:徐冰、黄永砯、汪建伟、蔡国强、刘建华、张健君、邱志杰、喻红、黄敏、杨福东、徐震、刘韡、吕⼭川、曹斐、孙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