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离开——谈Spring工作室暂别展“共存”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2031   最后更新:2017/12/07 21:52:41 by 蜡笔头
[楼主] clclcl 2017-12-07 21:52:41

来源:凤凰艺术


亚洲影像艺术论坛

2017年11月25、26日,EastBridge“行动的摄像机:亚洲影像艺术论坛”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开幕,并举行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此次发起双方首次将目光聚焦于影像艺术,并先于展览举办学术交流,因此论坛承担着未来影像展览的理论指导这一重任,发言嘉宾所提出的观点都极具批判性与推动性。


East Bridge项目是由北京798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共同发起,基于艺术融合与互动基础上的跨国界艺术交流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高水准的中韩两国当代艺术交流展。

▲ 发布会现场与会嘉宾合影


“行动的摄像机:亚洲影像艺术论坛”作为第四届East Bridge的重要部分,由组织者、参与学者、艺术家们注入诸多心力。七星集团总裁、北京798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今年的交流活动我们做了一个影像艺术的论坛,后面的几届East Bridge会更主要聚焦在影像这样一个细分市场,希望把这个细分的艺术维度做深做透,能够更深入地挖掘艺术发展的内涵。”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文化艺术事业部长朴香珠也表达了希望各位美术艺术家、研究人员和美术爱好者能通过East Bridge2017“行动的摄像机:亚洲影像艺术论坛”得到更多灵感。


25日下午的开幕式上北京798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琛提到:“2014年我们在798艺术工厂做了“前卫艺术阅读上的缺失”展览,2015 年做了“塑料公园”展览,2016年把“塑料公园”展览扩充并平移至韩国第一个私立美术馆,可以说前三届反响非常好。但这一次我们不着急直接准备展览,希望能停下来好好地思考一下,这就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什么可以让亚洲艺术跟世界对话?因而我们想到了影像,也邀请到了董冰峰老师作为我们的学术支持。


论坛共分为三个单元的主题发言和三场圆桌论坛,三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历史与当下视角中的亚洲影像艺术”、“个体实践与研究”和“档案、机构运作与展览实践”不难看出是由影象艺术的背景入手分析具体案例进而开始展览规划地层层深入。在没有一部亚洲国家影像艺术史著作的情况之下,11位来自亚洲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艺术家围绕着:亚洲、影像艺术、摄影机、艺术家、社会,这些关键词所阐述的论点是他们常期实践与研究过后积累地不可多得的经验。

▲ 论坛圆桌会议现场 左起 许芳慈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孙松荣 台南艺术大学教授、董冰峰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黎肖娴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丁铉 韩国仁荷大学教授


专家主题发言

丁铉,韩国仁荷大学教授


《横跨时间:当今世界中的韩国多媒体艺术家》文章中写到,“错开的时间”是韩国现代影像艺术所形式的一种解释方法,也是韩国艺术的潮流趋势,“时间”可以被当做是一个历史概念,回忆和再现是对“时间”的打乱与重组,丁铉以此为主题,挑选了艺术家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工业生产、劳动形象之上添加了信仰与宗教性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对国家的历史和个人家族历史的表述有了全新地发掘。


《“活动影像”雕塑论:意识上扬,专注力的调理,唯物、跨媒的无尽辩证》

黎肖娴,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


黎肖娴注重的是艺术家的历史书写,她提到:


“今天我要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发言,尽管我作为历史学家的角色不能从我作为艺术家这个角色中分离开来,但我讨论的重点是历史的书写方式,我觉得书写历史必须以变革为基础,如果没有变革、变化,我们只是不断挖掘过去,二十一世纪历史学家就完全失去了创造性,尤其体现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因而我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认知论,或者叫‘器官学’,在这样的指导之下,我让学生面对变革的挑战,让他们通过练习实现更多目标,鼓励他们挑战影像艺术的边界,并且让历史学家进一步迈出更多步伐,而不仅仅是慵懒的书写。”


《无名身体:台湾影像艺术中的后解严自画像》

▲孙松荣,台南艺术大学教授


孙松荣讲述了一段特定历史时期之后的在台湾出现的艺术现象:

“在这个历史化也是事件化的影像艺术语境中,我尤其对于某种形象化的无名身体影像感到兴趣。确切来讲,这是一个关于无头与去头、无脸与去脸的形象表征。从1949年的戒严以来,它常常出现在台湾影像艺术中,辗转相传,变形变奏,一方面它以失落和匮乏的姿态来反思主体性的命运,另一方面透过某种政治造形力来绘制段恐怖时代的台湾自画像。从‘历史决定论’到‘历史后延论’的架构来思考台湾影像艺术中的后解严自画像也就是无名身体的问题,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只有不停地清理和爬梳这些还没被厘清的现当代历史和影像之间的关系,台湾影像艺术和解严解严之间的表述才会越来越明白,而关于台湾这段历史时期的自画像,也就是说特定关于自我历史和人民记忆,也才能够从无名身体的状态中被彻底解放出来。”


《岛链唯听:亚洲冷战与听觉无意识》

许芳慈,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


许芳慈在之后进行的圆桌会议中提出了问题:


“究竟观看的涵意是什么?我们知道‘世界图像’的概念,也有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场轰炸后创伤的经验,亚洲的脉络里又提到国家第一个影像经验,是人种至下被测量 、被剥削的角色。那么观看究竟是什么?或许是艺术家工作中一项有趣的思考,是反思科技对现代性的欲望究竟代表什么内涵,恰恰通过的都是所谓消费影像的残余物。使得影像档案废弃,没有声音的胶卷,重新来思考这段历史,透过残余物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来讨论为什么这个鬼魂不断的复返。从影像装置到艺术家影片、到纪录片都有这样的脉络,不再拍摄新的影片了,而是试图透过电影、电影的叙事,或者现在的记忆重新反思资本、影像、记忆‘三位一体’地困境状态,来思考现代性到底是什么,它对冷战的建构和中间的纠葛。可能还没有到讨论现代性,想要重新理解现代性欲望所代表的意涵是什么。”


《对社会的研究如何成为艺术?感知和美学运作如何成为研究方式?》

徐坦,中国艺术家


“我希望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对社会进行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感知和美学如何能够成为一种研究方式?作为一个艺术家,怎么能够进入社会进行一种调查研究性的认知活动?而这种活动如何又能成为一种特殊的有价值的知识生产呢?这些是我所思考的问题。在我持续了12年的项目‘关键词试验室’中,实践了‘艺术家即使是谈话,也应该是一种行为艺术’的理念。在我的研究中,录影机是一种综合写作方式也是利用美学感知进行社会研究的通道。”


《媒体艺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评论家》

朴济成,韩国国民大学教授


文章围绕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大数据、物联网、VR等都是因果关系,更加小型化与密集,而且适用很多不同领域,这就与媒体艺术跟艺术家们很近,可以说是一种大的变化,但我觉得是提出了艺术和产业的概念能否结合在一起的巨大挑战。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探索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于人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发起了很多次讨论,但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就是从技术的角度向人们提问‘你们到底是谁?’对此,哲学和艺术才是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几段我自己的作品,我想说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更直接的提醒了我们,要利用媒体艺术来批判媒体。”


《稻电影Paddyfilm:在地写作与艺术行动》

董冰峰,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文章以“稻电影”的个案分析梳理为主线,展现了董冰峰个人对于当下艺术生态与艺术社会的理解:

“在我自己看来,稻电影不仅仅是艺术家毛晨雨个人创作的主题,也是非常具体的基于中国社会调研、以中国社会为基础的一种社会表现。所以我在这点是是非常愿意回到今天上午徐老师做的‘关键词’作品的创作计划,正是基于这样具体的区域化研究,和它在文化或当代艺术层面各种各样的表现,才使得我们在重新讨论稻电影、稻电影农场或者《电影作者》刊物的工作在今天变得更有效,提出更多问题的方法论。稻电影吸引我个人的一个主要原因,我觉得它在实践层面非常跨学科、跨媒介性。我跟艺术家本人一直在做这样的探讨,包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描述究竟应该放在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框架里面,我们在昨天就讨论很多关于西方艺术史、西方录像艺术史的知识框架。”


《虚构一个录像档案的未来》

(文:陈侗 影像局发起人、艺术评论家  由许淑贤代为发言)

许淑贤


录像局是陈桐等人于2012年创立的,创立之初的想法是让更多的人有条件接触到更多的录像作品,此次,创始人则讲述了录像档案的未来:            


“‘开放与变化’,这是带有历史意蕴的工作共同遵守的准则,或者说开放的程度取决于保护的程度,反之亦然。在这5年中,人们针对录像局提出的问题同样与准则有关,比如:1、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2、怎样界定一个录像是录像作品?由于录像局并非像它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它不是一个权力机构,回答这类问题既不是我们所擅长的,能给出的答案也不会令人满意。但我们的确是按照我们的准则去展开工作的。我们还是希望围绕档案建设与档案使用建立一个如同取阅图书方式的观看录像艺术的方式。”


《世界系与社会交往式艺术-在亚洲失去大叙事之后》

▲ 长谷川仁美,MIACA总监


长谷川仁美的讲话有关于美学的语系,她由“世界系”这个概念出发,讲述了概念日本动漫中的运用继而延伸到现代当代移动影像的一些创作,最后则就世界交往式艺术和世界系艺术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


“社会交往式艺术是微叙述,世界系艺术是原叙述和宏大艺术;在场景方面,世界交往式艺术对应的是事实发生后非预计性的场景,世界系艺术通常是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式的,还有不同类型、现实和过程,都有区别;社会系艺术通常都是记录性的、非虚构性的,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系艺术通常都是虚构的,缺乏现实;世界交往式艺术通常是写作过程,这种艺术要有社会或者社区介入,而世界系艺术中这个艺术家是独立存在的。”


《奇点之后》

刘振相,韩国桂圜大学教授


刘振相提出了一个刚被发掘但发展空间广阔的概念——奇点,他解释到:

“奇点是源于一个物理学的术语,物理学有一个黑洞,周边有一定的范围,称之为‘奇点’,因为所有物体接近黑洞时会燃烧,经过这个奇点、经过这个地平线之后,就不能再次看到这个东西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地平线之外,我们无法看到这个对象,这意味着绝对性的非可视性,这是奇点的一个根基。我这个主题是“奇点之后”,它讲述的不是物理学东西,我们现在面临奇点之外的时代,所以我以这样的标题奇名。奇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生物学,如果它超越人的智能范畴,我们将称之为是奇点之外的智能。未来技术的变化和技术的游戏规则在政治、社会的意义上给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具体的现实,这个还不能预测,但是可以做一些大概的想象。”


《如何和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自己的烦恼-2016首尔城市艺术双年展》

白智淑 2016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艺术总监


白智淑为大家介绍了“媒体之城首尔”双年展的作品以及311大地震的三件作品,希望继丁铉所说过去独裁时代、开发时代、工业时代的历史和带来的后果之后,主要谈论未来的问题和未来所追求的方向:


我们可以看一下双年展的题目,悉尼是‘未来已经到来’,台北的是‘未来的系谱’,2015年双年展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方式来解释,我从经验的方法论解释了为什么“未来”在双年展这么受到欢迎。有城市的背景在,还有时间轴。它非常符合压力局限性,和个别作品灵活互动的双年展特有的展示方法跟他们的想象是非常符合的。2016年的双年展以“媒体之城首尔”为题的,导演最大的思考问题是你怎么定义媒体?区分媒体、媒体艺术和现代美术这三者间的不同点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在解释这个媒体。我觉得这个媒体概念当中最重要的是共同体,通过这个媒体可以塑造何种共同体,这是我最关注的一点。


论坛背后

论坛现场

论坛中发言的嘉宾们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分析影像作品,也在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之下进行了艺术探究与创造,不同于其它技术方面的艺术创作,影像艺术并没有在框架内培养特定的艺术家,但它的存在激发了艺术家的反思与批判,正如董冰峰所说:很多艺术家在用普通的评判标准之下确实不属于影像艺术家,他的研究方式可能包括语言、人群、档案甚至科学,但同时动态影像在他的创作中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地表现媒介的角色,这是今天当代艺术家需要学习的混合媒介的思考方式。

▲ 圆桌会谈现场 左起 朴济成 韩国国民大学教授,董冰峰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徐坦 中国艺术家


动态影像是在当下语境中产生的再现方式,一些传统的具象艺术形式与时代无法保持同步性,这一点影像艺术就可以完全做到,因此通过它来讨论历史、文化和哲学等等问题其实是真正站在如今时空下对过去的追寻。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要适应这种复杂且多元的创作模式,以应对同样复杂丰富的社会;对于观众来说,目前逐渐能与传统创作方式如油画、国画等在展示空间内形成交流、学会欣赏时,要跟上影像艺术的瞬息万变是有难度的,因此论坛中的每一段讲话都是一条道路,指引观者走进艺术家的思维空间。

论坛现场


回到摄影机,镜头前后的情感电波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密仪器,偶尔出现不可控的画面亦是创作的一部分。有人认为摄影机是一种艺术形态,它作为机器的技术含量被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它对影像的控制的权利,在董冰峰看来摄影机就是一个社会关系,它非常地准确,也有艺术家就质疑这套光学系统、成像系统它背后的镜片、机械构造、零件如何构成,这种质疑在社会体系中也是存在的。这两种模式使得谈论影像艺术作品可以处在开放式的语境当中,镜头后的人也就是艺术家,他的行为以及工作模式,他所在探索的某种没有正确与否的真相才是创作、研究影像艺术的起点,在论坛上的多篇文章中我们都能发现这样的观点。

论坛现场


而对于此次论坛中特地点明的“亚洲影像艺术”,董冰峰在开幕前后都多次提到:“亚洲并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背后相同的儒家文化血脉。”目前划分的亚洲区域上存在三种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这是传统脉络延续的共性;再看距离时间不远的上个世纪,有相似的历史遭遇;更重要的是人的美学观以及对待美的功用性态度上的趋向与分离,使得亚洲这块区域与西方国家哲学与艺术滋养上的不同。

▲ 圆桌会谈现场 左起 董冰峰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白智淑 2016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艺术总监、刘振相 韩国桂圜大学教授、长谷川仁美 MIACA总监、许淑贤


East Bridge“行动的摄像机:亚洲影像艺术论坛”的展开让人们看到了影像艺术在亚洲这篇土地上的勃勃生机,参会嘉宾们的分享与互相提点可以说是影像艺术研究与展览在中国的起点,我们既能看到艺术家在以往思考上的进步,也看到了新兴观点的启程。正如王彦伶所说,对于影像艺术的细分以及未来几年有关影像的研究与展览规划的逐步实践,是对未来中国艺术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的步骤。


论坛信息

行动的摄像机:亚洲影像论坛


主 办 方  :北京798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韩国国籍交流财团)

学术支持:董冰峰

论坛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论坛嘉宾

韩国国民大学教授 朴济成

2016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艺术总监 白智淑

影像局发起人、艺术评论家 陈侗

MIACA总监 长谷川仁美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 许芳慈

韩国仁荷大学教授 丁铉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 黎肖娴

台南艺术大学教授 孙松荣

中国艺术家 徐坦

韩国桂圜大学教授 刘振相


撰文/郑中允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