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艺术区工作室出租
发起人:三白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662   最后更新:2017/12/02 22:21:56 by 三白白
[楼主] babyqueen 2017-12-02 22:21:56

来源:artnet


查德·摩尔,雅典娜(眼睛)摄影,50 × 76 cm,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1970年,一位摄影家吕西安·克莱格、一位作家米歇尔·图尼埃、一位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决定共同在法国阿尔勒创办一个年度摄影节。不知他们是否想到,47后的今天,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成为了一年一度全球摄影爱好者必去的盛会。而在它来到厦门的第三年,我们看到了一场国际水准、生机勃勃、别开生面的中国摄影季。

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现场


全球每个地区的此时此刻


对2017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最大的印象就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8场“年度阿尔勒”单元展览重现法国阿尔勒摄影节风貌10场“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览精选中国青年摄影家3场“中国律动”单元展览呈现出当下的中国面貌;6场“在地行动”项目, 聚焦于厦门本土策展人及艺术家一系列活动如摄影书市、专家见面会、公众摄影研讨、“阿尔勒之夜”主题放映、大学讲座、表演以及由艺术家和策展人带领的导赏活动,排满了摄影季开幕周的日程,提高了观众参与度。

乔尔·迈耶罗维茨,《街道蒸汽中穿驼色大衣的情侣》,纽约,1975。图片:由艺术家及霍华德·格林伯格画廊提供


在本届摄影季中,我们看到了冲突——伊朗战乱、福岛核辐射后住民被迫放弃家园、对日本战时毒气的调查无不让我们正视和反思历史;看到了特色——“印尼影汇”单元呈现的奥斯卡·蒙督鲁及Ruang MES 56等现当代印尼摄影家,令人耳目一新;也看到了希望——青年摄影家的“发现奖”得主和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留足了悬念。

MES 56 Collective,《游泳比赛》,选自《Alhamdulillah 我们办到了》,艺术微喷。图片:艺术家提供


“今年呈现的40场展览中,除了8个之外,其他都是特别为中国的观众设计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主席、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萨姆·斯道兹谈到,“尤其是今年展出了奥黛丽·塔图的摄影作品。她是一位很有名的法国演员,也为许多中国观众所熟知。还有马蒂厄·佩尔诺描写吉普赛人团体的《高尔更一家》,摄影师专注于这个项目已有20年之久。另外我们还策划了一些主题性的展览,比如伊朗,38年'共请到66位伊朗摄影师参加;还有“空纸”展出了西班牙艺术家们的作品。虽然在法国阿尔勒会有比这边体量更大的展览,本次所选出的8个展已经可以从整体上表达欧洲和西方摄影艺术传递的印象,希望借此机会让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做一个碰撞。”

奥黛丽·塔图,《无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摄影就像一件瓷器一样,有它的年代感。虽然不到两百年历史,而摄影每一种工艺都有它的生命、每一幅影像印在相纸上也有生命存在。”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荣荣在厦门三影堂同期策划了汪芜生个展 ,“我在做这个空间时切身的感受是:中国有非常好的大师,在民国的摄影史中有很棒的摄影家,但如今这些作品在哪里呢? 公众见不到。我觉得通过这个摄影节,让观众看到这些影像,尤其是原作非常重要。”

汪芜生,黄山系列,A104 W49,1984。图片:由三影堂+3画廊(北京&厦门)提供


青年即未来


“可以说过去短短的十年,中国的摄影艺术家变化的趋势是非常独特的。”荣荣如此看中国青年摄影家的变化,“他们的创作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20年前,你看一个摄影家就像看过100个摄影家一样,他们基本属于同类。某一个摄影家牵头某个主题,大家就成群结队地去拍,而现在的80、90后的艺术家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王拓,奠飨赋,单频道4k影像,27'26'',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几年前首届创办“三影堂摄影奖”时,荣荣就担心每年评一次,是否有这么多杰出的人才?后来层出不穷的青年摄影家让他打消了顾虑,“之前创办《新摄影》杂志的时期,全国范围内征稿,可发现没有几个人用影像来做实践。后来我很惊奇的发现很多稿件是从国外寄来,是那些还在上学的年轻人。现在很多青年策展人也都有海外教育的背景、学习过专业的策展知识,我们称之'海归派‘。从这点来说,年轻人蛮有希望和未来。”

莫俊峰,2014北京-33,万花筒系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17年“集美· 阿尔勒发现奖”得主也于11月26日揭开了面纱——冯立,工作生活于四川成都,中医专业毕业却悖论般长期从事与摄影。他似乎轻易间就可以从平常生活中找出无数异样的存在,闪光灯在他手中发出一道又一道闪光,把这些看似荒诞的瞬间凝固成我们身临其景的日常切片。

冯立,选自《白夜》系列,200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看冯立拍摄的图像,既有偶然的相遇,也有看似不可能的对现实事物的布置:他的商业街道、公园、餐厅…实际上,相比于远程摄影,冯立更擅长近距离拍摄,因为他无法阻止各种奇奇怪怪的人跑来贴在镜头上。冯立只着眼于日常生活,面对日常生活这幅宏大场面,他能轻而易举地觉察到其中最奇特的场景。穿迷你裙的女明星,穿假皮衣的老妇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多彩的鹦鹉,他捕捉的是一些奇特的人物,他们用各自的风格扮演着自己在生活这部大戏中的角色。

冯立,选自《白夜》系列,200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提名人苏文如此评价,“冯立就是一个专注于同一、唯一系列的人,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创作《白夜》。他的全部天才、敏锐和技巧,都展现在了和他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这部唯一的作品中。如果说,一些人摄影就像打猎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说,冯立的摄影好比书法或是晨练的太极。就像运动员或音乐家重复一个动作成百上千遍那样,冯立每天都在成都拍摄照片。他精于直观地拍摄街道,游荡于城市,轻松地捕捉到人群最荒诞的姿态。”

201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颁奖仪式现场

artnet x 荣荣


集美·阿尔勒摄影季为何选择这种去中心化、多板块呈现的策展方式?


荣荣:首先,借用阿尔勒的牌子并不是虚有其表,我们在内容上也保持了统一标准。中国的摄影界很年轻,但是阿尔勒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时候我本人也参加过阿尔勒的摄影节,发现很多摄影节为什么做到最后就不存在了,而阿尔勒却保留着生气和经久不息的活力,这其中自有它的规律。

(左起)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主席、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萨姆·斯道兹;2017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总监黎静;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荣荣


我认为核心在于它与当下发生的紧密关系,选出摄影中最精华的部分与大众分享,让人们去了解摄影的精神和魅力。阿尔勒作为一个开放的摄影节,并不是全民联欢,而是展出有品质、高水准的作品。三影堂与阿尔勒合作,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压力所在,要以成熟的阿尔勒作为榜样去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全部照搬,我们还需要呈现本土生态。


你可以发现,在周围的板块邀请到了很多策展人来参与,去产生互动和碰撞。比如设立“发现奖”,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无界影像、藏家故事、中国律动等板块让整个展览更多元化。不仅是我们,阿尔勒的过去和未来也是动态的,在不断拓展、发生改变。那面临同样的发展问题,我们心里也存在很多的问号。 用这里的空间盛放怎样精神层面的艺术? 我们在规划当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薛子江,龙门石佛,河南洛阳,1958,厚纸,纸版装裱,63.1×50.5cm。图片:由黄建鹏画廊提供


可以说,摄影节帮助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从展览的形式拓展到整个集美区以及这座城市,对城市长远发展来说,宜居是一方面,文化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希望学习巴黎、伦敦这样的城市,学习他们先进的地方,来做相对成熟和长远的打算。希望能吸引亚洲范围内的来客到摄影节、到集美来发现一个如此美好之处。

沙的·卡迪里昂,恺加,1998


这三年来,中国观众与集美阿尔勒的互动和参与度在哪些方面有别于法国当地的观众?


荣荣:在法国,去摄影节的观众每一年都一定会参与其中,这件事形成了一个生活化的、循环的过程,就像休假一样,来的目的是丰富精神上的一些东西,而不是去到这个地方、一次性留影拍照之后就结束。这是现存的一个差距。中国的观众还需要慢慢培育,因为对他们而言摄影节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我很有自信,因为在当下这样的一个图像时代,中国的年轻人的对摄影的运用是非常得心应手的,所以不能低估他们的能量。

阿诺德·诺德格拉夫,奥菲利亚,高清视频投影,声音,彩色,10分,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今年特别设立了一个女性摄影家奖项,如何看待如今创作中的性别问题?


荣荣:中国女性艺术家真的太少了。艺术界基本是男性的天下,而女性则被边缘化。在西方有很多很棒很出色的女性艺术家,三影堂摄影奖在最初的时候就有设立女性奖项。但后来,我们发现女性摄影家逐渐超越了男性,她们创造出更加有力量的影像,包揽了各项大奖。就决定这一奖项不再专门针对女性设立,因为目前国内已经逐渐达到了一个性别的平衡,不再有进行区分的必要。这一次所增加的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对参展的艺术家们而言也是很加分。

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获奖者郭盈光


这三年中可以发现您与很多年轻的策展人有过多次合作,为什么对他们如此有信心?


荣荣:这些年轻人的成长非常快,他们真的非常优秀。有时我甚至觉得与他们相差甚远,所以会稍微退一退,让他们去承担更多。他们具备挑起这个担子的能力,不仅仅因为他们更年轻,还因为他们的接受速度更快,对于图像的、电脑的、数字媒介的操作也更熟练。中国其实没有给年轻人很好的平台,去发展他们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存在这样的平台,他们能带来非常好的创意和创新,就能释放出来能量。依照中国年轻人当下的这种生态,我们的进步速度将会比西方要快得多。

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获奖者郭盈光,集美·阿尔勒展览现场


artnet x 萨姆·斯道兹


在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呈现的很多中国本土青年艺术家、策展人与当下法国的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存在哪些异同?


萨姆·斯道兹: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年龄,中方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大部分都非常年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青年力量身上的活力以及他们带来的众多新视角。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看到很多的展览形式都是相对复杂和夸张。另外,我们这三年中每年都有设立的一个图书奖,艺术家、策展人还有学生们可以从参赛的100本书籍当中摄取更多关于西方艺术的知识。我们在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后艺术更积极地发展所做的努力。

萨姆·斯道兹现场导览。图片:集美·阿尔勒


你感受到集美阿尔勒三年的变化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如今的摄影生态?


萨姆·斯道兹:阿尔勒摄影节已经存在了47年,但是集美·阿尔勒才走过第3年。我们才刚刚起步,还很难去定义它未来的发展或是讨论已有的发展过程。不过我们会继续将集美·阿尔勒举办下去,去提高媒体和大众的参与度,我们也会不断地在展览中加入新的思考和新的元素呈现给大家。


中国的摄影环境这些年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尤其是现今80和90后的新兴艺术家、摄影家,他们会更多的关注于在中国热门的话题素材。在这样好的发展环境之下,摄影正在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策展人、艺术家现场导览


今年还特别为女性艺术家单独设立了一个奖项,这一奖项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萨姆·斯道兹:没错,这是我们今年新设立的奖项,是和法国一本非常有名的杂志《费加罗》共同创立的。虽然是在中国特设的奖项,但却是一件对全世界的男性和女性艺术家来讲都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总是很容易说出历史上十位有名的男性画家,但是却不能轻易列出十位出色的女性画家。所以我们希望给予女性艺术家更多发声的机会,让她们站在与男性摄影师平等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热爱艺术?因为它是一种表达自由和平等的方式。所以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提供一个平台,让艺术家用他们的视角来表达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看法。例如今年我们邀请到伊朗的艺术家,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国度的他们的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特征和人们的想法。


文:王艺迪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