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王兵:经验与贫乏|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1   浏览数:1977   最后更新:2017/12/21 23:22:33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7-11-29 22:35:28

来源:凤凰艺术


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1月3日,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在厦门举办。此次摄影季将展示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中挑选出的国际艺术家、中国和亚洲摄影人才的艺术作品,同时,摄影季还将会展出来自英国、美国、法国、伊朗、西班牙、荷兰、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的250多位艺术家作品,还将举办40余场与中国年轻摄影师及策展人联合呈现的展览,再次重申为中国新锐摄影提供一个平台的宗旨,同时展现摄影中的最新实践及多元可能。而从今年开始,“亚洲影汇”单元将每年聚焦一个亚洲国家的摄影状况,印度尼西亚成为首个受关注的国家,成为三影堂确立其亚洲主要摄影平台的重要举措。此外,国际评委团将考察10位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艺术家及6名极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提名艺术家的展览及作品,11月25日“发现奖”得主已证实揭晓。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从厦门北出站之后,打的不消20分钟便能到达集美新城。这儿大都市般的建筑林立,三影堂厦门摄影中心便容身于一栋写字楼。颇为蒙太奇的是,摄影中心出门左拐的市民广场,现代化的玻璃幕墙下却建筑着闽南的塔楼,广场的下一层,即是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主场馆之一。

三影堂厦门摄影中心和集美市民广场展馆作为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两大主场馆,二者之间微妙的场域关系既像一个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口,又因为摄影季形成了东西文化交汇点,而对于三影堂创办者荣荣,更是两次命运的转折点。荣荣在接受“凤凰艺术”记者采访时说道:我的家乡在漳州下面的一个小县城,四面环山,小时候我很好奇山后面是什么。长大后来厦门求学,这儿宽阔的大海和美丽的鼓浪屿为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城市里大大小小的书店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书,维特根斯坦、尼采、沙特……虽然后来这个梦破碎是我不得不去北漂,但厦门对我来说是一个美好的记忆。等我十几年后再回来,曾经有全国第一架钢琴、第一个女子学院、第一个足球场、第一台电话、第一张邮票……甚至比上海还早开港两个星期的鼓浪屿已经没有了琴声和原住民;书店还在,但卖的书和十几年前无异;城市化的建设比肩一线城市,但文化和艺术空间几乎没有,就像空有身体却没有灵魂的人……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在厦门做这样一个空间,但就是一个时机,一个历史的交叉口,就像命运一样,我就做了这样一个件事。




▲ 三影堂厦门摄影中心和集美市民广场展馆外景


而对本届摄影季而言,同样也存在着许多有意无意的交点。

全球与本地

2015年,阿尔勒国际摄影节(les Rencontresd'Arles de la photographie)正式落地海滨之城厦门,而追溯历史,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早在7年前便于中国结缘,2010至2012年之间,荣荣与黎静(Bérénice Angremy)成功发起了三届“草场地摄影艺术之春——暨阿尔勒在北京”展览。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阿尔勒摄影节主席萨姆·斯道兹(Sam Stourdzé)和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荣荣联合发起,同时与黎静再续前缘,由其担任总监,并希望将这一合作推向新高度。

作为集美·阿尔勒摄影节举办至今的首个外国总监,黎静此次不仅与荣荣及萨姆·斯道兹一起确定了展览的架构、策展人的选择、展馆设计等,其创办的门艺Doors更作为此次摄影季执行方,因此,她将自己定位为总监而不是总策展人,她所负责的工作不仅局限于策展。

她为本次摄影季组织了更为多元化的策展人团队、更大的格局定位和更本土的实践。诸多泛图像研究实践领域的策展人参与到本次摄影季中,包括“中国律动”单元、201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览等,希望打破摄影与当代艺术的边界,使三影堂获得更高关注度;展览首次关注亚洲邻近国家的摄影状况,并最终落地“印尼影汇”。在黎静看来,印尼活跃的新生代展现的诸多实验性的摄影实践和思考,以及优秀的新闻摄影,都是希望她呈现给中国观众的。在此前“亚洲影像”单元的基础上聚焦单个国家,将更有利于形成三影堂在亚洲范围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 迪托·尤沃诺,《裸体》系列,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维摩·巴扬,《茱莉亚想要成功》,高希望系列,2010,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爱德文·罗森诺,《紫薇》,《绿色大卖场》系列,2011-201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吉姆·阿兰·阿贝尔,《将军》,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奥斯卡·蒙督鲁,司马威的十字路口,亚奇省,震中位置:3°31’6”N,95°85’4”E,震级:9.1,2004年12月26日


而参加过上一届摄影季的关注会发现本届摄影季在集美市民中心的展馆规模略有缩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展览的规模变小了。实际上,黎静扩大了“在地行动”单元。本次摄影季邀请厦门本土策展人、摄影师、艺术家……共同参与分享,并强调策展人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保证展览在观念与实践上与其他单元的平衡。

▲ 沈凌昊,《心中的景致-历史的剧场》,2015,混合媒介装置,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种主动与当地的对话,为摄影季从集美新城融入市区制造了通道,并激发了诸多具有城市和实验意义的案例:王琦策划的“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境”,将主展场设置在一栋写字楼中,在广泛的社会情境下,试探和讨论摄影艺术与图像生产、艺术创作与商业机制的边界。在一个办公室里,它们与“使用中”的办公场景并峙,你需要从电梯房地产广告、电脑桌面、会议室投影、打印机或档案柜里甄别出它们,以及它们所隐含的互联网时代关于图像版权、图像繁殖或隐私的探讨。它们不是为了装饰这个空间而存在,它们是摄影艺术的另一个界面,透露着摄影艺术在社会图像时代的界限与行为信息;大社计划则将展览地点移到了本地传统社区,如渔村、宗祠、艺术家工作室等地,将摄影与当代艺术、传统文化并置,打破界限与藩篱。

▲ 退化建筑,《退化公园》,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大社计划

▲ 卢彦锦,《妹妹》,200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程然,《信》,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夏林海,《厦门海岸线》,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未完待续)

[沙发:1楼] babyqueen 2017-11-29 21:00:09

(接上)


摄影与反摄影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著名彩色摄影大师乔尔·迈耶罗维茨到阿尔勒摄影节新发现奖得主的80后新锐摄影师、从欧洲到伊朗、从浮岛受灾民众到电影明星奥黛丽·塔图,本届摄影季的“年度阿尔勒”单元以更高的品质为中国观众展现广阔的国际视野。

▲ 乔尔·迈耶罗维茨,《街道蒸汽中穿驼色大衣的情侣》,纽约,1975,图片由艺术家及霍华德·格林伯格画廊提供

▲ 乔尔·迈耶罗维茨,《影院售票窗口》,纽约时代广场,1963,图片由艺术家及霍华德·格林伯格画廊提供


作为摄影季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年度阿尔勒单元”会在每年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中选择若干精彩展览带到厦门集美。在荣荣看来,这不仅保证了阿尔勒在“移植”到厦门这块土壤后,仍能在中国成为一个高水准、高品质的摄影平台。同时,也为中国观众带来最前沿的摄影动态。萨姆·斯道兹说道,“我们每年都在寻找摄影师的新特质,观察这一年中出现的新变化,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向、主题和领域将变化展现出来。”

▲ 马蒂厄·佩尔诺,《高尔更一家》,阿尔勒,1995,图片由埃里克·杜朋画廊提供

▲ 马蒂厄·佩尔诺,《乔万尼》,阿尔勒,2015,图片由埃里克·杜朋画廊提供


地缘政治、难民与经济危机等社会问题成为了今年各大艺术节的关注重点,如卡塞尔文献展、土耳其双年展等。愈加不确定的未来形成的存在焦虑,却促使摄影师们在技术解放的帮助下,进入更佳自由的表达空间。“在我们的认识里越是封闭的,越是深陷于政治、经济危机的国家,我们越不难发现摄影师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重建、讲述、鉴证、创造、修复、再造图像的语言,他们破译了混乱社会的初步迹象。”而摄影节无疑扩大了他们的声音,正如我们将在今年的集美·阿尔勒上看到的那样。

▲ 阿雷杭德罗·马洛特,《无题》,选自“A”系列,201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米歇尔·塔格利亚腓力,《无题》,选自“最完美的一天”系列,柏林,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危机除了带来呼喊、 表达的诉求,更形成了团结。在此次摄影节上,出现了多个庞大的摄影团体,年度阿尔勒单元的“空纸”、“印尼影汇”单元的RUANG MES 56等,而在《伊朗38年》中,66位艺术家虽然并不是团体,但他们对社会现状的质询使得相机背后的凝视似乎来自一双不信任的眼睛。

▲ 沙的·卡迪里昂,《恺加》,1998

“对我一个女人,一个伊朗女人,一个像我一样的女人来说,我就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有未知边界的交汇处”

当然,对外部世界的困惑在本源上是内在的迷茫: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也是摄影诞生的原因之一,反映真实。但从来仅是真实的图像,而非真实本身让我们陶醉。最终照片形成的观看语法,又使表达陷入权力之争。而奥黛丽·塔图对此的回应则是:拍摄与被拍摄,真实与非真实,传播者与接受者……一切都在交替,但摄影作为一种表达,是真实和自由的。这其中的甜蜜使她可以忍受生活。

▲ 奥黛丽·塔图,《无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奥黛丽·塔图,《无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奥黛丽·塔图,《无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年度阿尔勒”单元更加注重图像和摄影本质的另一面,是中国策展人和艺术家却展现了前卫的“反摄影”的姿态。这不仅与当前的技术解放有关,新生代对图像的产生、加工、传播更为熟悉,同时,因为社会现实的含混暧昧、纷繁剧变,导致的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对更加开放的未来的企盼。

▲ 高倩彤,《昨日的世界》,双频道录像,7 分 50 秒,高清彩色,无声,2017,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 李然,《一段雨声音效之间》,单频有声彩色高清录像,9分钟,2015,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蒲英玮,《照片剪辑-记忆病症》,高清彩色视频,无声, 2分25秒,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童义欣,《故乡风景》,书,712页,全彩,15×23cm,2015,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王拓,《中毒》,单频4K影像(彩色有声),16分33秒,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向振华,《C.E.O2015-002》,150×200cm,数码影像喷墨打印,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策展人杜曦云,贺婧,鲁小本,希望跳出传统对摄影的定义,呈现中国目前多元的影像生产和传播方式。他们选择的艺术家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他们或者长期从事影像、装置或文本的创作,或者始终关注于以传统摄影之外的视角和领域来切入对图像本体的思考。他们不仅质疑摄影师的身份,同样也质疑已经存在的图像制式和传播方式,甚至摄影展览本身的意义。

▲ BrokenIce,《160421 - 育树二条》,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我现在还上学呢。串珠子,穿项链,编马,编肥皂盒。还有美术,画毛笔画,画蔬菜,丝瓜,辣椒。”

- “我自打出生就在这儿。”

▲ BrokenIce,《161021 - 东四南大街》,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我这箱子里装的都是酒。”

- “我原来空军处的。”

▲ BrokenIce,《160329 - 东皇城根北街》,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哈哈哈哈,我不想说。我不给你提供别的信息,我走了。”

▲ BrokenIce,《161021 - 王府井大街》,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偷梁换柱。”

- “天道酬勤。”

另一个发现来源于,参加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与参加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的策展人、摄影师的年龄。集美·阿尔勒越来愈呈现年轻化的特征,并且多有国外学习生活经历,甚至是从其他领域跨界到摄影。他们强烈的反思与质疑精神,根植于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需求。

▲ 爱默杨,《灵光3号》,灵光系列,200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胡为一,《接吻》,《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系列,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李博,《游魂 —— 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李博,《无声合唱团》系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孟煌,《我 No. 2》, 2004 – 2005,图片由麦勒画廊(北京-卢塞恩)及艺术家提供

▲ 莫俊峰,《2014北京-33》,《万花筒》系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秦晋,《谜》之《校服月球》,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张竹筠,《高跟鞋》,高跟鞋系列,2015,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郑宏昌,《血液·切片》,201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板凳:2楼] babyqueen 2017-11-29 21:20:45

(接上)


发现与期待

2017年11月25日晚,201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最后颁给了由策展人苏文提名的艺术家冯立。在谈及最终选择标准时,萨姆·斯道兹对“凤凰艺术”记者说道:“冯立的视觉语言极具个性和冲击力,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记录日常生活,却描述了最奇特的场面。这其中既有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又充满了个人视角与社会关怀。“

▲ 冯立,选自《白夜》系列,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冯立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说道,“发现奖不只是针对年轻艺术家,更多的是挖掘出新的艺术作品,同时起到一个比较好的示范作用。我觉得我的照片其实就是一直用很传统的方式,最简单直接的摄影,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或其他的在里面,我想评委选择我的原因也是希望让大家回到摄影对本质。”

▲ 萧伟恒,选自《捉不到的》系列,照片及机械装置,2015,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评委们一致协商,今年特例在”发现奖“之外,颁发了一个“特别感谢奖”,获奖者是由策展人唐泽慧提名的香港艺术家萧伟恒。他的创作结合了影像与装置,传统中隐形的摄影承载媒介在此凸显。而在二者之间,发现奖评委王璜生向“凤凰艺术”记者表示,“如果从图像的角度上讲,冯立的图像,我个人认为他对中国特殊现实进行了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呈现,他的镜头感非常强,过眼不忘。那萧伟恒,我们比较关注他在超越摄影,在材料的使用方式,包括展厅中动态的呈现方式等等,但是他又没有忽略摄影的本质,包括对现实和社会,以及个人的记录,是非常独特的一种表达,这些有非常独特的社会关怀在其中。我认为艺术家必须要有这样一种责任跟精神,也就是强烈的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而不只是玩弄概念跟技术。从这点上来说,两个都非常不错。”

▲ 发现奖获得者,冯立


至此,这场由策展人、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影像艺术盛宴高潮落下。但荣荣与映里正在建构的艺术生态远不止于此。今年是三影堂摄影中心成立10周年,并于此前在三影堂北京摄影中心举办了《中国摄影四十年》。通过重新梳理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结合三影堂十年经验,荣荣和映里曾表示,将在中日间上促成更交互的对话。前两届的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分别以个展的方式向中国观众介绍了日本摄影师森上大道及蜷川实花,同时,今年三影堂厦门摄影中心还举办了荒木经惟摄影展。在继续推动当代摄影的同时,本届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在对中国摄影历史的梳理上更一步,以个展形式呈现旅日中国著名摄影师汪芜生作品。

中国自民国以来有非常多很棒的摄影师,但知道的人很少,也很少被美术馆、摄影机构、画廊关注。我们希望把这些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不只是我个人觉得好,而是通过专家顾问团的一致认可。而且我不认为他是传统的,也不是所谓华丽的风光片,汪芜生的创作中有很多当代的思维。

同时,“藏家故事”单元也重磅推出“缘——黄建鹏藏摄影大师郎静山、薛子江、蓝志贵作品收藏展”,荣荣表示,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离不开摄影师、艺术家、专业艺术机构,更离不开藏家和市场,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 汪芜生,《黄山》系列

▲ 汪芜生,W34,1984 / 1999,明胶银盐,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胸中丘壑—汪芜生山水摄影”展览现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汪芜生与郎静山、薛子江、蓝志贵作品展都为原作,汪芜生山水摄影作品,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汪芜生本人在日本的暗房手工制作的明胶银盐原作,并亲自设计照片的装裱方式,用料考究,这也从另一侧面体现了三影堂摄影中心的专业与品质。

▲ 郎静山,《无车运斧》,1955,图片由黄建鹏画廊提供

▲ 薛子江,《龙门石佛》,河南洛阳,1958,厚纸,纸版装裱,63.1×50.5cm,图片由黄建鹏画廊提供

▲ 蓝志贵,《僜人少女》,察隅,1956,40.6×40.6cm,图片由黄建鹏画廊提供


2017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迈入第48个年头,此前其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爱好者、评论家以及超过9万名游客。而今年更是再创新高,达到12.5万,可见这一历史悠久的摄影平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开幕之后,会有如何表现?萨姆·斯道兹表示:“集美·阿尔勒才第三届,还在一个刚开始的阶段,很难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这一届的有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现代、惊喜、期望。”

▲ 一个被绑架的女人走向死刑场,选自流行网络电视剧《时光飞逝》的场景,伊斯坦布尔,2013,图片由艺术家及nineteensixtyeight摄影平台提供

▲ 许哲瑜,《1970年11月11日》,单頻道录像,8'01'',201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王拓,《奠飨赋》,单频道4k影像,27'26'',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谢达·索莱马尼,《Reyhaneh》,2015,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览时期: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1月3日

展览地点:集美市民中心 / 厦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17年度阿尔勒单元展览

乔尔·迈耶罗维茨《往作》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策展人:萨姆·斯道兹

参展艺术家:乔尔·迈耶罗维茨

奥黛丽·塔图《表面》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萨姆·斯道兹

参展艺术家:奥黛丽·塔图

马蒂厄·佩尔诺《高尔更一家》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马蒂厄·佩尔诺

参展艺术家:马蒂厄·佩尔诺

66位伊朗摄影师《伊朗,38年》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阿娜西塔·加巴伊安、纽莎·塔瓦克里安

参展艺术家:米阿德·阿合失,阿扎德·阿赫拉齐,阿里&拉姆雅尔,萨巴·阿里扎德,胡达·阿敏,哈瓦尔·阿米尼,阿巴斯,法蒂玛·白格姆拉迪,达德贝赫·巴希尔,艾尔汗·达德哈赫,苏勒玛兹·达尔雅尼,古哈尔·达什提,阿里礼萨·范尼,哈米德·法尔汗吉,阿拉什·法耶兹,沙的·卡迪里昂,加塞姆·卡兹邦普尔,阿宰因·哈吉吉,卡扎勒·海达亚特,巴赫曼·贾利,拉那·贾瓦迪,普拉德-加瓦海尔·哈吉吉,阿勒勃兹·卡泽米,巴巴克·卡泽米,卡维赫·卡泽米,麦赫雷甘·卡泽米,阿拉什·卡姆什,达尼奥勒·胡达伊,阿巴斯·凯鲁斯塔米,格拉雷赫·凯赞德,阿巴斯·考萨里,雅勒达·穆艾力,萨桑·穆阿耶迪,麦赫兰·穆哈吉尔,麦赫迪·穆尼姆,阿米尔·穆萨维,萨哈尔·穆赫塔里,塔赫米娜·蒙扎维,麦赫兰·纳格什班迪,阿宰因·纳法尔哈吉吉,迈赫尔达德·纳拉其,穆尔特扎·尼克纳哈德&贝赫纳姆·扎克里,易卜拉欣·努鲁兹,穆赫森·拉斯塔尼,卡扎勒·雷扎伊,贝赫纳姆·萨迪齐,马吉德·萨迪,乌米德·萨勒希,哈桑·萨尔巴赫史昂,贾拉勒·赛佩赫尔,巴赫拉姆·沙班尼,努什因·沙斐伊,哈什姆·沙克里,贾拉勒-沙姆斯·阿扎朗 ,西拿·史力,阿勒亚·塔班德普尔,那扎尼因·塔巴塔巴伊·雅兹迪,玛利亚姆·塔赫特克什安,纽什塔·塔瓦胡里安,萨迪格·提拉夫堪,麦赫迪·乌苏格尼亚,穆赫森·雅兹迪普尔,哈思提·扎西里,玛利亚姆·赞迪

空纸《即刻当下的故事》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索尼娅·贝尔热(与胡安·方库贝尔塔,安娜·普拉纳斯,皮埃尔·乌尔凯合作策划)

参展艺术家:朱利安·巴龙 (1978),里卡尔多·卡塞斯(1971),费德里科·科拉瓦里诺(1984),大卫·奥尔尼约斯(1974),阿雷杭德罗·马洛特(1978),奥斯卡·蒙松(1981),贝尔纳蒂塔·莫雷约罗 (1984),米伦·帕斯托尔(1985),米歇尔·塔格利亚腓力(1980),弗斯·伟格(1976),安东尼奥·苏巴诺瓦 (1977)

《回溯我们的脚步,福岛禁区——2011-2016》

——新发现奖获奖[247画廊(巴黎)提名]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克里斯汀·柯若勒

参展艺术家:卡尔洛斯·阿耶斯塔、吉奥姆·布雷斯庸

《平行国度》

——新发现奖[NINETEENSIXTYEIGHT画廊(伦敦)提名]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伊丽莎白·布莱纳

参展艺术家:盖·马丁

“中国律动”单元展览

“行踪不定”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杜曦云

参展艺术家:爱默杨 (1969), 李博 (1982), 秦晋 (1976), 莫俊峰 (1963), 郑宏昌 (1982), 张竹筠 (1984), 孟煌 (1966)

“TO BE AN IMAGE MAKER”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贺婧

参展艺术家:高倩彤 (1987), 李然 (1986), 蒲英玮 (1989), 童义欣 (1988), 王拓 (1984), 向振华 (1986)

“BROKENICE: 160118 - 170811”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鲁小本

参展艺术家:BrokenIce

“无界影像”单元展览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沈宸

参展艺术家:藤井良雄 (1979),许哲瑜 (1985),沈凌昊 (1988),马克思·谢尔 (1975),谢达·索莱马尼 (1990),王拓 (1984)

201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览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参展艺术家:郭盈光、姜宇欣(何伊宁提名), 邵文欢、于默(刘畑提名), 邓云、梦凡和伙伴(聂小依提名),于霏霏、萧伟恒(唐泽慧提名),冯立、孙彦初(苏文提名)

“在地行动”单元

“退潮之后”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6日 - 12月17日, 每天10AM-8PM

展览地点:无垠酒店·喂空间

策展人:陈伟

参展艺术家:蔡东东 (1978), 劳拉·卡斯巴欧托 (1989), 萨拉·梅·赫尔曼 (1980), 查德·摩尔 (1987), 阿诺德·诺德格拉夫 (1974), 吴鼎 (1982)

“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境”

展览时间及地点:中骏大厦 (11月26日 - 12月18日, 每天 10AM-6PM),思明电影院 (11月26日 - 12月2日, 每天10AM-6PM),厦门华美首星电影城 (12月13日 3PM开始, 需提前预约)

策展人:王琦

助理策展人:王海清

参展艺术家:陈溢、程然、退化建筑研究室、黄臻伟、蒋瀚鸣、迪娜·可尔伯曼、金·劳顿、梁半、林科、 佩内洛普·布里科、吴曦煌、代磊、坎迪达·赫费尔、陶辉、 王海清

“妹妹”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5日 - 2018年1月25日, 每天9AM-9PM

展览地点:DREAM SPACE 臆想空间

策展人:黄锐

参展艺术家:卢彦锦

“大社计划”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6日 - 12月18日, 每天 10AM-5PM

展览地点:集美学村

策展人:孔雁

参展艺术家:

陈湰新、大奥、胡泰、刘旭阳、罗景林、伍时雄、颜志伟、余雅玲、张尧、周丽坤

“后天计划”

展览时间:11月26日—12月18日 (每周六周日 14点至18点)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区后田村

参展艺术家:后田村艺术家工作室

“城思”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6日 — 2018年1月3日

展览地点:华侨大学华人研究院四端文物馆的特展厅

策展人:雷雨亭

参展艺术家:雷雨亭、潘歌、夏林海

胸中丘壑—汪芜生山水摄影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策展人:荣荣&映里

参展艺术家:汪芜生

“印尼影汇”单元展览

奥斯卡·蒙督鲁《灵魂逃脱之路》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黎静

参展艺术家:奥斯卡·蒙督鲁

RUANG MES 56《ALHAMDULILLAH 我们办到了》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维摩·安巴拉·巴扬

参展艺术家:Ruang MES 56

RUANG MES 56《超越我们》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黎静

参展艺术家:Ruang MES 56

藏家故事 - 缘

展览时间:2017.11.25 - 2018.1.3

展览地点:厦门市集美市民中心

策展人:黄建鹏

参展艺术家:郎静山、薛子江、蓝志贵

集美· 阿尔勒 — 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

提名摄影师:郭盈光(1983,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姜宇欣(198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刘晓茁(1991,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秦晋(1976,“中国律动”展览单元)、于霏霏(1988,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张竹筠(1984,“中国律动”展览单元)

评委阵容:萨姆·斯道兹、荣荣、安娜伊斯·马田·刘、Ms Min、让-塞巴斯蒂安·斯特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