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021五周年,会带给你什么惊喜?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408   最后更新:2017/11/01 19:19:49 by 服务员
[楼主] 开平方根 2017-11-01 19:19:49

来源:天下一叔


去年叔看过一篇贝恩的报告说,奢侈品行业的增长率在 2017 年应该会到达最低谷。最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确实不景气,不过大家先别忙着丧,叔今天来说说:


经济周期和艺术市场


在进入正题之前,也提醒读者们,「艺术」和「艺术市场」是两码事,所有把「艺术」和「艺术市场」混为一谈的,都是耍流氓。


艺术是需要经过时间淬炼的,当代艺术更是如此。真正的价值绝对不会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就算咱们都化成灰土了,还会有一批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成为不朽的时代印记。


而艺术市场却是一个急性子的怪兽,它不管艺术的长期价值,全凭一时好恶表达它的暴脾气。怪兽开心的时候自然能让你一夜暴富,但丧起来也能令你一无所有。


艺术市场有轮回


艺术市场上总感觉有个轮回。


画商这边,每隔十几二十年,你就会听说一些中小型画廊纷纷倒闭,大画廊变成巨无霸。

二叔写过的 Roberta Smith 在 1991 年发了关于中型画廊关门潮的文章,真是昨日重现


市场品味也是一样,每隔十几二十年,就有一波新兴的艺术家冲到流行最前线,然后总有一波年老的艺术家再被挖掘。

当下最具话题性的就是对上一代黑人艺术家的再挖掘。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几个年轻的美国黑人艺术家们市场已经冲到了第一线,而上一辈黑人艺术家价格还倒挂。比如八十岁的黑人爷爷 Melvin Edwards ,1970 年就在惠特尼美术馆个展过了。作品正在 Tate Modern 的 Soul of a Nation 黑人艺术群展里,同期上面那种金属装置在 Frieze 上销售,九万美金一个。


艺术市场这种轮回的特征并不新奇,经济学里,这种景气度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呈高度正相关、还有一些滞后于经济周期的行业就叫做周期性行业(cyclical industry)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行业都是周期性的,比如大部分的一类工业,能源化工,甚至 TMT ,从这个角度来说都是一样的。


当然还有一些反周期行业:例如军工行业、快餐业——没钱了大家只能去吃快餐了,毕竟有钱就去买有机食品。也有一些基本没有周期的行业:比如医院医药、烟草酒精、通信行业、食品业这类。它们是基本生活的保证,跟经济起落关系比较小。


开篇报告里讲的奢侈品和艺术行业一样,在周期行业里属于最周期的——经济不好,富人没钱,跌的最惨。这几年奢侈行业确实都不好过:Prada 2017 年中期业绩净利润下跌 18.45% , 2016 年 Chanel 净利润下跌 35% ,Gucci 、 Armani 都表现不佳。而且这些大牌都把表现低迷归咎在中国市场上。

奢侈品的年景跟画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类似:这边 LVMH 发布了三季度业绩和四季度预期,咨询机构纷纷预警 2017 年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可能全面降温,那边彭博社迅速报出爱马仕要增开两间工厂 500 个工人岗位满足供不应求的产品需求,母公司 Hermes International SCA 的股票这两天也涨的很好。


而时装周和艺术博览会有点相像。今年有一些挺好的但是非一线的品牌退出了纽约时装周、比如 Vera Wong 、Hugo Boss 、DKNY 、Diane Von Furstenburg 。我们也能看到有不少中型画廊今年也开始减少博览会数量:比如北欧画廊 Nils Stak 放弃了 Art Cologne ;巴黎画廊 Galerie Jocelyn Wolff 放弃了 Frieze NY 和 Loop ,伦敦画廊 Stephen Friedman 放弃了西班牙的 Arco 。而中国的几个本土顶尖画廊、大约处于大型艺博会里的中部位置,这几年都精简了博览会数量。

不属于 big name,ARCO Madrid 在 2014 年还是当年参观者最多博览会,排在 Art Basel 前面。但博览会之间的竞争也很残酷,遇上低迷时期画商预算有限情况下自然会去找性价比更高,销售预期更高的选择,也会出现「巨无霸」art fair 挤兑中间层的情况。


也许你要说:中国当代虽然缩水了,因为藏家们都去买西方现当代了呀,不然怎么没见着巨型画廊紧缩呀,反而很多还在扩张呢。确实,更迅速的资讯传播、藏家的成熟和年轻化、Instagram 的发展,都让中国藏家买的越来越国际化。而且,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人们更趋向精品和避险的投资品种。


叔之前也写过精品资产价格上升的原因:第一,全球货币多发;第二, 精品资产的数量有限。这几年全球主要城市核心地价、金价、发达国家国债都在上涨,所以越是精品、受影响越小——而强者愈强,自然挤压了中低端市场的空间。


学界怎么看


学界的研究也支持了艺术市场里精品资产的表现。美国管理学顶级学术期刊 Management Science 有一篇文章叫 Buying Beauty: On Prices and Returns in the Art Market ,作者是来自欧洲两个商学院的教授,审稿人就是 14 岁在中科大念物理、 31 岁拿到普林斯顿金融系正教授的熊伟——艺术市场这个 niche 基本上都是有兴趣的牛逼商学院教授业余时间捣鼓捣鼓,填补一下市场空白。


两位教授通过 1957 - 2007 五十年的美国艺术市场数据,证明了越昂贵的作品,回报相对更高一些,波动也相对更小一些。文章还有两个重要的观点:


1.     艺术的回报大约为 3.97%(这个数字和买公司债券差不多,但是风险和波动更显著)

2.     艺术市场的价格趋势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富人的信心」和「市场的情绪」。


另一个商学院教授,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 Don Thompson 在 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the curious economics of contemporary art 这本书里也认同这个影响因子。他认为,艺术市场就是由富人的安全感决定的。

就是从这个鲨鱼引出的故事,它的拥有者叔之前也八卦


对富人而言,最大化购买作品时的安全感」非常重要——比如说,购买更具知名度的作品,跟更知名的画廊和拍卖行做生意,都是带来安全感的方式。毕竟,当代艺术的密码不是每个人都懂的,而自诩为专家们的策展人、画廊主、艺术家还都对「什么是好的艺术」争得不可开交。你说藏家撒钱的时候,可不是缺乏安全感吗!


要操中国市场的心吗?


这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下行的坡道上滚呀滚,市场情绪自然不太好。有人认为是捡漏的好时候,但也有人认为只是泡沫破裂回归理性罢了——价格掉到了地上,不知道下面还有没有地下室。在这种缺乏信心的情况下,自然会引起拍卖价格上的踩踏。一旦拍卖的价格和画廊上的差太多——叔之前说过,画廊极少下调价格,所以拍卖价格一旦落下来,画廊自然就会有一段时间低谷。


不过请相信叔,这都是暂时的,因为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关于「信心和情绪」的市场。再来给大家看张图:

数据来源:雅昌 & 谷歌


你也许会说,这两条线看起来好像没太大啥关系,辣莫,我们把时间轴拉到 200 年以上,再来看看这个大表:

图表来自耶鲁金融管理系教授 William Goetzmann 「Art and Money」一文


对比了美国艺术市场和美国股市的表现,你就会明白:在更大的时间标尺里,市场的波动都是暂时的,和艺术本身没太大关系,还是跟经济/财富关系比较大。所以身在此山中的诸位,在高处要保持清醒,在深渊也更要充满信心,周期结束,时间会见证真正的价值实现。


所以最近拍卖上不佳的艺术家们,和那些最近有点忧虑二级市场的画廊们,就别先急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哈……


最 后


叔想用《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藏家的自白》的一句话来结尾:


跟其他任何时代的艺术一样,当代艺术中唯一重要的就是艺术本身。而不是它的经济价值、不是它带来的社会声望、不是它的影响力、不是认识艺术家、也不是你最先收藏这个事实,唯一重要的事,也是这个游戏里唯一的奖赏——就是这件作品本身。


希望各位藏家们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艺术剁手季里,牢记这段话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