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艺术该归艺术家还是开发商?这个官司可能给出历史性结论…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632   最后更新:2017/10/23 21:54:37 by 灰常灰
[楼主] colin2010 2017-10-23 21:54:37

来源:打边炉DBL  文:陈东


国际城区影像节在祠堂举行,陆兴华在演讲

10月11日起,2017国际城区影像节的论坛、工作坊、展览等活动陆续在深圳的不同城市空间举行,包括祠堂、购物中心、大学、书城和设计师酒店。


作为一个持续举办的影像节,它的发起人、艺术总监陈东希望在这座双年展密度非常高的城市做什么,不做什么。为此《打边炉》向陈东提问,下面是他的回答。



1、 国际城区影像节(IUIF)今年做到第四届,相比去年,我们把规模做小了,虽然叫“节”,但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并不是做遍地开花的事情才叫“节”。我们希望把做这个节的口径缩小,能够围绕一些小的议题深入下去,给这座城市真正地留下一些东西。


嘉年华能够给城市带来像放烟花一样的东西,但留下来的只是灰尘,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今年我们在梅林的郑氏祠堂举行了主题论坛,让批评家和艺术家基于展出作品进行对话,这个论坛并不是一个满足于现场气氛安排的研讨活动,而是一种话语生产,我们后期会进行文本的整理和编辑,形成生产的成果。


在深圳大学美术馆的展览,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城区影像节以艺术家的影像创作为主体,并且对影像的关注点会确定在影像对城区结构上的映射关系,比如城区的治疗空间,比如城区的海岸,还有城区中的即将消逝的空间——城中村,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城区影像节的持续举办,推动影像创作和影像研究对城区空间变迁的思考。

影像节主题论坛持续一天,台南艺大龚卓军在发言


2、 作为一个持续性的展览项目,我们希望和艺术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次性的关系,我们非常不想这个年度的活动成为一次性合作关系的大汇集。


好的项目需要持续的关注,也需要持续地进行展示,我们会选取2-3位艺术家进行持续合作,不会因为他们之前参展了,今年就放弃。国际城区影像节不是去抓取艺术家的创作片段进行展示,而是用一种不太符合展览常规的方式,去一以贯之地关注和支持艺术家的创作。

吴超的参展作品现场


3、 和马格南图片社的合作推出的工作坊,是国际城区影像节非常受到关注的一部分,大家对摄影的热情非常高,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去做摄影的培训,不是去推动大家对摄影技艺的提升,而是希望马格南的摄影师能够带领大家在深圳进行更多的驻地创作。


“驻地”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在工作坊期间,大家能够通过影像的记录,为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提供一段档案。大乾艺术中心的很多工作都是档案工作,比如我们对虔贞女校的档案梳理和展览,都是将影像工作与城区变迁紧紧地扣在一起。

“城市与我”影像展现场


4、 国际城区影像节已经做到了第四届,我们的展览场地似乎响应了这个城市展览活动的游击性的特点,比如我们在水围村这样的城中村做过展览,也在深圳中心公园做过展览,最近两届以深圳大学美术馆作为主要的展出场所。没有固定的展览场地当然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但它的游击性也成为展览策略中的一种地方针对性,他比一个固定场馆的展览更具有城市的节奏感和复杂性。


虽然展览品质会出现波动,这确实让我们很苦恼,但我们也许在牺牲了美术馆空间中的稳定品质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和城市空间进行摩擦碰撞的可能性。深圳这座城市有意思的地方是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我们在游击中直面了这种可能性,这种坚硬的碰撞为国际城区影像节带来了很多预设之外的收获。

[沙发:1楼] pipile 2017-10-23 23:31:5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