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族哲学——麦肯基·沃克论东浩纪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450   最后更新:2017/10/13 21:33:38 by 毛边本
[楼主] 天花板 2017-10-13 21:33:38

来源: CoBo Social 作者: Loïc Le Gall


在拉丁语中,fabula一词意味着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的故事、神话或寓言,而现在的“fabulous”则在普遍意义指代“伟大”之物。赵洋的作品就结合了这两层含义,一方面,他的作品充满了传奇感,而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通过流行艺术形式揭示当代视觉文化。事实上,在艺术家早年之时,他就已经开始建构作品中的异世界了。

赵洋在三四岁就开始画画,后来又追随着父亲的脚步踏上了绘画的征程。因此,学习绘画对他来说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之事,特别是传统中国画中的人物画(另两派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作为一个害羞的学生,他发觉复制大师的不易。所以,当试图去学习大师时,赵洋一直以他个人的方式重新诠释那些作品。

在完成学业后,赵洋并没有很快成为一名艺术家,而是首先成为了一名图书出版人员。在近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不断为儿童图书绘制插图。因此,在后来的创作中,他被自己的第一份职业深深影响,文学在此后成为鼓舞他创作的源泉。对他来说,风格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渗入到他工作中的梦想世界。

赵洋知道传统中国画的密码,也感知到亟需将传统绘画带入到当代艺术面前的需要。你可以将这一过程看作是将风格与时代结合后的“消化”——他不停地转化和催熟这一过程。就好像艺术家通过采摘和混合不同“食材”而创作新的料理一样,赵洋对西方绘画进行了改进,比如让那些中国人不知道哪里是禁区的地方暴露出来,或用中国传统技法描绘轮廓线。

他的绘画方式也很不寻常。在一件作品完成的几年后,他会毫不犹豫地重绘某一个地方或将它们抹去。通过抹除部分图像,他证明了自己并非追求完美、而是期待将自我转化为另一位艺术家的目的。

通过作品,赵洋得以想象工业文明的终结,也借此寻觅回归到他口中“失乐园”的方法。废墟的主题以及陈旧的技术都是他作品的常客,特别在早期作品里,工厂和建筑看上去在自我摧毁,相残相杀(《无所不在》,2009)。在更近期的作品里,他又回到了自然的主题,但其中是不是也会出现暴力场面,比如说2015年《大雨》中的狩猎场面。狩猎象征着人类求生的原始需求,而这种需求又恰恰根植于人性。诚然,他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暗示了背朝城市的野人,就像克里斯托弗.约翰逊.麦坎德利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一般。麦坎德利斯是一位美国探险家,他的故事在乔恩·克拉考尔所著的《荒野生存》里被广为传阅,这一事件发生在90年代初,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学生想要逃离现代世界,独自生活在自然中的故事。赵洋笔下的角色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寻求远离现代生活和技术的真实。而自然正是展现平等与自由的明显标志;事实上,好与坏的概念并不存在,他们只因为人的存在而出现。自然生活并不以过时神话的面貌出现,而是更像一个变得越来越有必要的乌托邦。尽管我们没有义务回归到自然中去,但这对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探索自然与徒步旅行中耗费了如此多时间的原因。而且,赵洋笔下的人物外形有一种进化的倾向,他们有的与动物杂交,就好像是童话中的人物。

对这位艺术家来说,现实和梦境密切地混合着,使得两者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绘画被一些从《动物寓言》中逃离的神话生物所占据。艺术家将自己带回到了传说的图像学中,参照了例如人马、麒麟、雪人和美人鱼等在内的生物,例如他创作于2015年的《蓝色》。在基督教传统中,杂交动物体现了人性的二元,尽管这一精神语境与赵洋的想法有所不同,这一西方定义在这些时常变化的作品中仍能得到回应。

这位艺术家从例如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公元前八世纪荷马所著的《奥德赛》这样的作品中寻找神话参照。在2008年的《共命》中,他显然参照了中国传说《白蛇传》。通过将场景置于不确定之地,他反而通过很多别的线索揭露了故事的存在,比如标志性的白蛇以及洪水的场景。通过将这些形象现代化,艺术家反而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尽管传统每日都在更新。观众任何有关主题的分析或理解都是碎片化的,就像艺术家在创作中所接受的不同影响一样。一些构图和主题令人回想起已知的现实和可被辨识之物,但其他的画面却将观者推入到某种陌生的感觉里,吸引与排斥在其中相互纠缠。
在拉丁语中,fabula一词意味着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的故事、神话或寓言,而现在的“fabulous”则在普遍意义指代“伟大”之物。赵洋的作品就结合了这两层含义,一方面,他的作品充满了传奇感,而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通过流行艺术形式揭示当代视觉文化。事实上,在艺术家早年之时,他就已经开始建构作品中的异世界了。

赵洋在三四岁就开始画画,后来又追随着父亲的脚步踏上了绘画的征程。因此,学习绘画对他来说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之事,特别是传统中国画中的人物画(另两派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作为一个害羞的学生,他发觉复制大师的不易。所以,当试图去学习大师时,赵洋一直以他个人的方式重新诠释那些作品。

在完成学业后,赵洋并没有很快成为一名艺术家,而是首先成为了一名图书出版人员。在近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不断为儿童图书绘制插图。因此,在后来的创作中,他被自己的第一份职业深深影响,文学在此后成为鼓舞他创作的源泉。对他来说,风格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渗入到他工作中的梦想世界。

赵洋知道传统中国画的密码,也感知到亟需将传统绘画带入到当代艺术面前的需要。你可以将这一过程看作是将风格与时代结合后的“消化”——他不停地转化和催熟这一过程。就好像艺术家通过采摘和混合不同“食材”而创作新的料理一样,赵洋对西方绘画进行了改进,比如让那些中国人不知道哪里是禁区的地方暴露出来,或用中国传统技法描绘轮廓线。

他的绘画方式也很不寻常。在一件作品完成的几年后,他会毫不犹豫地重绘某一个地方或将它们抹去。通过抹除部分图像,他证明了自己并非追求完美、而是期待将自我转化为另一位艺术家的目的。

通过作品,赵洋得以想象工业文明的终结,也借此寻觅回归到他口中“失乐园”的方法。废墟的主题以及陈旧的技术都是他作品的常客,特别在早期作品里,工厂和建筑看上去在自我摧毁,相残相杀(《无所不在》,2009)。在更近期的作品里,他又回到了自然的主题,但其中是不是也会出现暴力场面,比如说2015年《大雨》中的狩猎场面。狩猎象征着人类求生的原始需求,而这种需求又恰恰根植于人性。诚然,他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暗示了背朝城市的野人,就像克里斯托弗.约翰逊.麦坎德利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一般。麦坎德利斯是一位美国探险家,他的故事在乔恩·克拉考尔所著的《荒野生存》里被广为传阅,这一事件发生在90年代初,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学生想要逃离现代世界,独自生活在自然中的故事。赵洋笔下的角色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寻求远离现代生活和技术的真实。而自然正是展现平等与自由的明显标志;事实上,好与坏的概念并不存在,他们只因为人的存在而出现。自然生活并不以过时神话的面貌出现,而是更像一个变得越来越有必要的乌托邦。尽管我们没有义务回归到自然中去,但这对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探索自然与徒步旅行中耗费了如此多时间的原因。而且,赵洋笔下的人物外形有一种进化的倾向,他们有的与动物杂交,就好像是童话中的人物。

对这位艺术家来说,现实和梦境密切地混合着,使得两者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绘画被一些从《动物寓言》中逃离的神话生物所占据。艺术家将自己带回到了传说的图像学中,参照了例如人马、麒麟、雪人和美人鱼等在内的生物,例如他创作于2015年的《蓝色》。在基督教传统中,杂交动物体现了人性的二元,尽管这一精神语境与赵洋的想法有所不同,这一西方定义在这些时常变化的作品中仍能得到回应。

这位艺术家从例如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公元前八世纪荷马所著的《奥德赛》这样的作品中寻找神话参照。在2008年的《共命》中,他显然参照了中国传说《白蛇传》。通过将场景置于不确定之地,他反而通过很多别的线索揭露了故事的存在,比如标志性的白蛇以及洪水的场景。通过将这些形象现代化,艺术家反而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尽管传统每日都在更新。观众任何有关主题的分析或理解都是碎片化的,就像艺术家在创作中所接受的不同影响一样。一些构图和主题令人回想起已知的现实和可被辨识之物,但其他的画面却将观者推入到某种陌生的感觉里,吸引与排斥在其中相互纠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