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这是当代艺术的下一个突围点
发起人:不举手不发言  回复数:0   浏览数:2505   最后更新:2017/08/30 21:22:57 by 不举手不发言
[楼主] 开平方根 2017-08-30 21:22:57

来源:Cc艺术


把“蓝色”吃掉


"Study for Inner Improvement", 1977

——Helena Almeida



海伦娜·阿尔梅达(Helena Almeida)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颇为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家和表演艺术家,她信奉自己的身体即是艺术创作的最好材料——别误会,这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用“自残”“自虐”来博出位;相反,阿尔梅达的“身体”是一种永远在进行中的主题,一抬手是一件作品,一抬脚又是另一件作品,你很难去明确界定她的作品到底是怎样。

不过,那一抹极致灰调子上的蓝色,却是令人过目不忘的。


那是在1977年,阿尔梅达创作了系列作品"Study for Inner Improvement",运用叠加媒介,画面中的她似乎正在吃掉蓝色的颜料或是被蓝色吞噬,所使用的蓝色与Yves Klein的非常相近,表达她对Klein利用女性身体作画的质疑。



渐渐吞噬的“蓝色”

海伦娜·阿尔梅达1934年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她的创作曾受Hélio Oiticica和Lygia Clark领导下的Neo-concrete运动的影响,力求突破传统绘画技艺、思路与工具的界限。

阿尔梅达自称自己的作品时“半途而废”的艺术,用她自己的话说便是“halfway between a performance”。所以她的作品最好是连贯成一组,就像是一帧帧蒙太奇,或者是一串电影镜头的素材。特别是黑白色底色带有一种模糊暧昧的情绪,加之大刀阔斧般的蓝色涂抹,似是有一种无声的暴力。如果大卫·林奇的电影能加入这种“跳色”的点缀,可能他在电影大师的路上会走得更远。

有意思的是,对阿尔梅达来说,虽然她极为熟谙对摄影技术的利用,但摄影对她而言只是一种底稿,用专业的说法是——“元叙事”(meta-narrative)摄影是后续一系列创作的母体;而后,照片就转换为雕塑——因为阿尔梅达会在照片上一层层涂抹蓝色,有时候是把自己的脸抹掉,却留下了镜中的脸;有时候是抓破照片,似乎要破坏一些什么。


Dentro de min,1980

按宇称守恒定律来看,镜中没有被蓝色抹去的脸,既是艺术家本人,也不是她本人,用她自己的画说“我从来不画肖像画”——如果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深意,其实能明白,阿尔梅达是邀请观者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也即,你所看到的镜中的艺术家,其实也是观众自己。



Study for two spaces,1977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尔梅达的作品带有更纯粹的表演艺术——而非行为艺术——的特质。这或许也给当下关于行为艺术与表演艺术之争的思考:在如今这个到处都是直播的年代,一切都被随随便便冠以“行为艺术”之名,似乎又总是与政治表达纠缠不清。

这也难怪,早在上世纪60年代行为艺术诞生之初,它就肩负着反战的使命。那时候一批女性艺术家首当其冲、站在时代的前沿,似乎也是裹挟着女性平权的道义呼声。小野洋子、卡洛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玛利亚·阿布拉莫维奇等人都是代表。再往后,行为艺术的边界也在蔓延,延伸至博伊斯的观念艺术、白南准的录像艺术、草间弥生的波普艺术中。这些艺术家强调的是现场的表演和体验,以及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白盒子立方体的展厅,正因为有这样四堵墙的框定,才有了行为艺术的生发的可能。因为,封闭的展厅就喻义一种稳定的机构,而行为艺术就是要对这个机构进行颠覆,并对白盒子外发生的一些事进行批判。

Carolee Schneemann当年的行为表演石破天惊

阿尔梅达拿帆布裹住自己的一些,令人想到博伊斯当年裹着毛毡演绎《我爱美国,美国爱我》的事件,但是阿尔阿达的表达摒除了政治、态度等过多外在附加因素,也无意去探讨个体与社群这类宏大的命题,而更专注于遵循、激发内心的力量,并把这种内在情绪准确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或许和现代舞之母的玛莎·葛兰姆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博伊斯《我爱美国,美国爱我》

因此,与其去区别各种概念定义,不如从内在的自我促进去看待这样的问题;或者毋宁说,是在表达身体以及新的视觉模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重新定义“身体雕塑”的概念。因此,把蓝色吃掉——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把一些成见、制度、常识所抹去一样。

如今已经83岁的阿尔梅达,她漫长的艺术生涯依旧属于“小众”的范畴,而关于身体、图像、物理空间的探索,依旧在持续着。


看不见的“脸”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