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2073   最后更新:2017/08/24 21:27:56 by 之乎者也
[楼主] 天花板 2017-08-24 21:27:56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 CHEN Wei,Lost Hotel,2016,ShanghArt Gallry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专注于影像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将于 2017 年 9 月 8 日-10 日回归上海展览中心。

2016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大陆最为国际化的艺博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过去几年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建立起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第四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由世界摄影组织和保时捷联合呈现。

© HENRI CARTIER-BRESSON. Courtesy of Time Space Gallery (Beijing)



目前,影像上海艺博会已经在其官网销售展会的早鸟票,今年已经确认参加的画廊分别来自 14 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核心”(Main)和“平台”(Platform)两大版块,“核心”汇集了专注现代摄影的国际顶尖画廊,而“平台”则是新兴艺术家和国际画廊的平台。除了新版块“在场”以外,影像上海艺博会还会推出“洞见”(Insights)、“对话”(Conversations)、“焦点(Spotlight)”以及收藏家展览等特展及公共内容。

© PIXY LIAO, Golden Mouse, 2014. Courtesy of Leo Xu Projects (Shanghai)

© Ren Hang, Untitled, 2014. Courtesy of KWM artcenter (Beijing)



此次的“洞见”、“焦点”两大版块亦是关于当代艺术前沿内容的策展举措,体现出展会在常规画廊展位内容之外的视野和关注方向。“洞见:色彩爆炸:当代摄影的崛起”通过精心策划的具有博物馆品质的展览,为藏家提供具有学术意义和实验性质的作品选择,2017 年新展将从 William Eggleston、Harry Callahan 等前卫艺术家的影响,追踪至蒋鹏奕、 Andrea Good、沈玮、赵仁辉等下一代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焦点”首次展览则带来自杀离世的著名摄影家、诗人任航的重要个展。

韩培培

影像艺术博览会中国区副总监



我们看到,第四届 PhotoFairs Shanghai 打出了“博物馆品质”的宣言,从博“览”会到博“物”馆,是否是有打造影像收藏和学术建设的雄心?


韩培培:我们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来既顾及到学术内容的呈现又推动影像艺术商业方面的发展。首先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艺术博览会,我们肯定是想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带到这个市场中,所以起点和标准我们都要与世界顶尖艺博会齐平,商业销售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这个平台的主办方我们希望为藏家和买家与画廊和艺术家提供深入交流的机会,这是我们主要的职责。同时,为了保证博览会在学术层面的质量,我们也加入了很多特别展览比如延续去年的《洞见》(Insight),加入今年新版块《在场》(Staged),以及一直在做的讲座活动《对话》(Conversations),希望通过这些内容来丰富艺博会,同时邀请艺术界专业人士加入来增强学术性。


今次推出的“在场(Staged)”版块,是一个实验性平台,探索的范围也很宽泛,说起来——摄影和装置、录像、行为的关系也算是常谈了,那么此番特地推出这一板块,能和我们具体说一说设立的初衷和想要达成的效果吗?


韩培培:初衷可能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影像这个媒介现在的一个发展状况,在当今的艺术范畴里它与其他媒介的融合以及与其他媒介之间的边界其实有些时候非常模糊,但正因如此它也是非常有活力的,有更多的可能性,是一个一直在发展的媒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如何去定义它我们都需要去反思。

© Sara Oscar, Pleasant Island,  2017, Courtesy of ACP (Sydney)《日光浴》澳洲年轻艺术家 Sara Oscar 将为博览会因地制宜创作一件壁纸装置,作品由澳大利亚摄影中心(悉尼)提供。《日光浴》是澳大利亚备受尊崇的摄影艺术家 Max Dupain 的经典图像,Oscar 的大尺幅壁纸拓展了摄影媒介的边界,用数码拼贴和绘画等手段对历史文献性图像进行了解构和重建



“在场”板块是如何选择机构和艺术家的?看到公布的艺术家以亚太地区为主,是否想探讨一个文化差异的话题?


韩培培:其实我们今年开始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这一届与这几家机构进行合作。也是一个起点,从亚太地区做起,之后肯定会更国际化。倒没有要讨论文化差异的话题,只是我们的定位是从上海做到辐射整个亚太地区。

© SHEN WEI, Doorway (Red_Cyan). Courtesy of Flowers Gallery.jpg


2016 年推出的“洞见(Insights)”板块受到肯定和关注,今届的洞见(Insights)与前一届相比,有怎样的延续性?


韩培培:今年的 Insights 会延续其策展举措:关注影像艺术发展过程中重要时刻的,继续作为博物馆级展览的标准,通过这样的展览展出一些参展及合作画廊的前沿和实验性的影像作品。

© ROBERT ZHAO, Bee Trap, 2014, Courtesy of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Beijing & Singapore).jpg


第四届 PhotoFairs Shanghai 在展陈上是否有新的亮点?是否打造“展中展”概念?


韩培培:今年由于《在场》版块的加入,会有小展区遍布整个博览会的场地内,穿插在商业画廊部分与另外合作伙伴展览之间。除了《在场》,《洞见》,《焦点》,《收藏家特别展览》都是今年的展览版块,同时参与博览会的多个合作品牌也会带摄影展览到现场,所以是“展中好多展”。

© Ren Hang, Untitled, 2015. Courtesy of KWM artcenter (Beijing)


缘何想到选择任航?


韩培培:正好与金都艺术中心接触谈到了做一个任航的展览,让我们有机会能展出任航最后亲自指导印制并不再版的原件作品。任航在今年离开了我们,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消息,但他的才华从开始就从他的作品中非常强烈地折射出来,并不是一个为了要纪念他的展览,而仅仅是为他做一个展览。

© PENG YUN, Summer of Xiao Duo's 1-09, 2009. Courtesy of Vanguard Gallery (Shanghai)


今次“洞见”的主题是“色彩爆炸:当代摄影的崛起”,以艺术史的时间轴方式呈现“色彩”的历史,而目的是想认识到彩色摄影如何被接纳为真正的艺术媒介——根据这一立意,是否可以认为,你们认为摄影其实是艺术史中较为边缘化的地位?毕竟,如今当代艺术的主流媒介是多媒体装置乃至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韩培培:感觉在中国这个还是有些边缘化吧,毕竟当代艺术影像的发展和被重视程度远不及国外。比如从美术馆来讲,没有国家级的摄影美术馆,其他美术馆也少有摄影作品馆藏,或者没有馆藏。但其实摄影一直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认为摄影作品由于其特性也适合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去被人欣赏,所以才专门做一个影像类的艺博会,来做一个这样的专注于摄影和移动影像的专业平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