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潭与浮标”当代艺术展
发起人:yishihousu  回复数:2   浏览数:2977   最后更新:2008/09/01 22:26:20 by guest
[楼主] art中国 2008-09-01 15:57:38
是谁为王南溟扣上艺术的历史重任
——兼论李心沫批评的非正义性与双重性

文//王文彬

和李心沫谋面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当时好像还是王南溟给我们几个牵的线,当时见人的感觉是心直口快,锋芒毕露,也是是因为社会经验丰富的缘故吧,说起话来也时常带有批评的味道。第一次见到李心沫的名字还是在《美术焦点》一期以摄影杂志为主题的审稿过程中,当时我在美术焦点审稿,而这个艺术家是由王南溟钦定的,所以就留意了一下,我当时对这些作品的评论就是:完全的纪实摄影,或者是新闻图片,打着艺术的旗号冒充摄影艺术。记得当时是和几个编辑讨论的,后来和王南溟说没有说我就不记得了。反正我也不在乎,杂志的定位是由主编说了算,可是艺术家的上下问题则是由发行人说了算,我一个实习打工的,只能以做好基本工作为己任,别的也不敢奢望了。

现在看来,李心沫的见解至少在她的作品种的见解是一致的,那就是,那些作品本身不属于艺术,而是简单的新闻图片,或者是纪实摄影。这也就反映了一个事实:会照几张相片的不会是艺术家,会写几篇文字的也不会是批评家一样。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和李心沫是一致的。但是在另外最主要的分析王南溟的条条框框中,我与李的观点有分歧,因为李心沫在批判王南溟的过中首先把一顶历史的重帽扣在他头上,然后用双重标准来剖析王南溟的行为。这种批评的方式是与艺术的政治自由是相违背的。(我个人认为李心沫是一个君子,所以才会用艺术的政治自由来阐述问题)。“双重标准”的问题首先是起源于政治领域,是讲对待自己与别人不用同一套标准,或一套标准有两种解释,比如美国承认“本拉登组织”是恐怖组织,而拒绝承认“东突”是恐怖组织一样,其本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首先强调一点,我不是王南溟的卫道者,我批评王南溟应该比你早。那是在2006年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写王南溟的第一篇文章是《警惕四川美术学院中的王南溟现象》,当时王南溟知道后还鼓励我把文章写出来,然后发到网上或者在集体讨论的时候提出来,所以从这点看来说王南溟对你的非常生气,然后请吴味出来应战应该是不妥的(真实的情况我也没有了解,只是站在我了解得立场上)。我觉得王南溟的反映应该是高兴的,即便是你分析得有错误。其次,如果王南溟觉得你与他的立场有严重的分歧,我觉得他也会亲自和你辩论的,用不着喊吴味出来凑热闹。川大的一位批评王南溟的学生被王南溟专门请到重庆举办的“青年批评家论坛”上专门讲演批评他的文章。从这一角度来看,王南溟利用自己的实力排除异己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而把你封杀掉也应该是你杞人忧天的表现。因为我一直相信:优秀的艺术是不容抹杀的,也是任何机构无法封杀的。

至于李心沫为了自己所谓的“正义之言”而有准备退出这肮脏的艺术圈的勇气使可嘉的。凭心而论,世界的哪个地方不存在肮脏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解决肮脏的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无为”,就是如李心沫所说的,退出这个肮脏的艺术圈,岂止是你有这种想法,连我这个没有进入艺术圈的人都有这种想法,可是这只是一种消极的避世行为,你退出了肮脏的艺术圈,然后发现又进入了肮脏的社会,难不成还要退出社会,上峨眉山一趟,就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峨眉山,看见方丈和主持的肮脏,那只有去西方了,可谁又保证西方不肮脏啊。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至少对于我这样的不可取;另一种方式就是打入这肮脏的艺术圈,然后反其道而行,要么使你在的那一块不肮脏,要么使自己变得更肮脏。其他应该无法了。

我在文章的第二段已经说过了,李心沫批评的失误的两个方面。第一,不该给王南溟扣上那么重的历史的大帽子,扣上了只能说明其批评的无力与投机性。这顶大帽子是什么呢,用李心沫的话就是“因为有了王南溟以后,艺术家不用再动脑子,因为创作方向乃至创作方法都已被规定好了,只要牢记他的“新闻即艺术”,“聚焦社会问题”就可以了,只要做跟现实问题批评有关的,就可以被冠以批评性艺术的桂冠。”仿佛王南溟现在已经是艺术界的“武林盟主”一样。艺术界该往哪里走,艺术界到底怎么走,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都是王南溟一个人说了算一样。李心沫在这里犯的是“以偏概全”“只见一叶不见森林”的毛病。首先,王南溟作的是他自己的艺术,寻找的是能被自己称之为“艺术”的东西,与其他无关。现在,大部分的展览馆和大的画廊一般实行展览人制度,比如说今年这个展览馆一共聘请了十个展览人作展览,这些人在自己展览开始前就要寻找艺术家,如何寻找艺术家呢,当然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十个艺术家十个不同的展览,而王南溟仅仅属于其中的一个策展人。别的策展人可能会说王南溟请的艺术家不是艺术家,而王南溟亦可。这是一个艺术百家争鸣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艺术标准,而王南溟也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寻找自己认为是艺术的艺术。就像李心沫的摄影,我认为不是艺术,而王南溟却认为是艺术一样。而李心沫所说的“艺术家不用脑子”一事也值得商榷。因为按照一般的常理,艺术总是先于理论出现,而批评人或者策展人寻找的艺术家,是能够与自己的标准相匹配的,而不是理论和标准是最先出来的,至于后来的模仿者,是认为这条路可行或者有利益可图,这样的如果你也批评,那这个世界应该没有你不批评的人存在。其次,王南溟的《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与其理论:这些是王南溟寻找什么是艺术过程中的总结。就像老子写了《老子》,孔子写了《论语》一样,是对自己行为的总结。王南溟的“艺术应该聚焦社会问题”是其艺术抽象化的核心。其实“艺术的社会化并不是王南溟发明的,王南溟作的只是要深入发展。而李心沫所说的“艺术是一种舆论”太片面和绝对了。可以改成“有一部分艺术可以起到舆论的作用”,至于“新闻即艺术”就纯属一派胡言了。”就更没有什么意义了。按照李心沫的模式,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太片面和绝对了。可以改成”有一部分人是艺术家。至于“什么都是艺术”就属一派胡言了。”在这里,李心沫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错误,却看不到理论对艺术深层次的改革,如果李心沫出生在杜尚那个年代,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攻击杜尚:“小便池是艺术品,纯粹的一派胡言”。由此可见,文笔的犀利性并不代表目光的前瞻性,很有可能使艺术前进的绊脚石。

以前我在文章中只提到过“王南溟现象”,没有提起过“王南溟的艺术”,这是因为我觉得王南溟的可贵之处并不是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艺术,而是让我们懂得什么精神才能使其进入艺术,“王南溟现象”之所以变为李心沫所陈的“王南溟艺术”,能说明两点:第一,王南溟现象进入艺术界,并为一些艺术家接受,并逐步试验,李心沫本人便是其中受益者(再确认一次,我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认为李心沫他们创作的那些纪实摄影时艺术,当然是狭义的艺术,这也是我与王南溟意见相左的地方)。第二,“王南溟现象”不仅仅的在艺术高校发挥热量,更如同我以前说的那样,“王南溟现象”将会改变艺术界目前的格局。(至于目前是什么格局,我个人人为是百家争鸣,加上“王南溟”,估计就又多了一家争鸣,而不是李心沫所说的,为“王南溟”至尊似的改变格局)。这也是我本人愿意看到的。而李心沫的批评是欢迎的,可是并不阻碍“王南溟艺术” 的发展,扣大帽子只是让我们感觉李心沫批评的无力与审时度势的狭隘性。只能说明在李心沫的批评里,“王南溟艺术就是天”,而批评王南溟的理论便是批评整个艺术界的理论。

至于“新闻是不是艺术”我们现在也无法给与准确的答案,可有一点可以确认,李心沫在给这一定义下批评的时候,犯了“双重标准”的错误。“新闻即艺术”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状态一样,都是在陈述一种状态,是想让艺术发生转向的一种策略,一种方式,可是李心沫本人非得抓住字眼不放,为大家陈述了一种广义的“新闻”:“尤其是在中国新闻更不能成为艺术,因为中国的新闻不少是假新闻,我们能够从新闻得到的都是经过过滤的新闻,新闻能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个社会的假象。如果艺术是以这些假新闻作为创作的基点,那么也只能做出虚假的艺术,虽然这种艺术是以社会问题或弱势群体为关注对象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看到的艺术品频频撞车,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创造力的匮乏,对社会表面化的思考,还有就是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单一。艺术变成了跟在新闻屁股后面跑的艺术,变成了到互联网和报纸上去寻找创作灵感的艺术,那么这种艺术也就变成了猎奇的艺术和投机的艺术。这样一种艺术也必然因为其缺乏内在的真实,感情的力量和思考的深度而变成疲软的社会表皮艺术。正象我们看到的情况:有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出来,马上就有艺术家针对这一焦点进行有组织或无组织的创作,比如非典期间的创作,关于**的创作,其实这与(对不起,内容被过滤……)主题的创作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大家写惯了命题作文的后遗症。这些艺术家的身上都带有苍蝇的习性,就是不管发现甜点和粪便都会蜂拥而至。目的就是有利可图。如果没有真正的社会责任和正义和把这种责任与正义转化为艺术的能力,那麽即使做了反映社会的作品,那么这种作品也会成为披着伪社会学外衣的伪艺术。所以,社会问题或许能提供给我们创作的素材,但不能提供给我们真正的艺术,因为真正的艺术来源于艺术家内心的思考和感动。”这本身与王南溟“新闻即艺术”的主旨相悖的,与其整个的艺术概念也是不匹配的。就如同我们面对“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命题,批判他就用证明“我”不是艺术家来证明一样,其根本方法是错误的,其批判的方式是“偷梁换柱”的。

这单方面并不构成李心沫的“双重标准”,而恰恰是李心沫文章最后为自己的辩护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新闻不是艺术,恰恰艺术应是不是新闻的那部分,就是被我们的大众传媒忽略掉的具有价值的真实新闻有可能变成艺术创作的题材,但仅仅是题材而已,如果不经过一种艺术的转化也成不了艺术。至于如何转化这也正是艺术家要做的事情,也是后现代艺术留给我们可供探讨的领域。”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心沫在最后阐述什么样的新<
[沙发:1楼] guest 2008-09-17 23:10:11

[板凳:2楼] guest 2008-09-18 19:51:26
楼主,为了王南明和李心沫这点事,值得你费心写那么一大通吗?看来你也就是和王南明、李心沫一个档次而已。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