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里•希克-中国公共艺术机构对我的藏品不感兴趣
发起人:piupiupiu  回复数:0   浏览数:2071   最后更新:2008/08/29 10:48:37 by piupiupiu
[楼主] ctwell 2008-08-29 10:48:35
中国艺术创造“神话”的缘由

日期: 2008-8-28 16:58:30 作者:9W IMPI 来源: 今日艺术网专稿








自2005年我国推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坚持了单一的升值走向,由改革前的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发展到2008年8月初1美元兑6.8388元人民币。人民币连创新高显示了人民币升值为大势所趋,带动以人民币计算的国内金融产品、不动产、收藏品等各项资产的升值。中国艺术市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快速崛起。在另一个层面上,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五千年历史的大国,随着GDP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其政治、社会乃至文化、观念等也在经历一场变革。中国处在历史变革的中心,中国的艺术备受关注。然而,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优秀艺术总是有限的。单就当代艺术而言,其作品具备国际市场流通性的顶级艺术家不足二十人。然而,正是这不足二十人的艺术家和他们所创造的艺术要承担起艺术市场所不断滋生的价值,艺术显得稀缺而宝贵。




经历了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早地意识到中国艺术的投资前景,国际资本最先进入中国艺术市场,这反过来刺激中国本土的投资群体,助长了中国艺术市场繁荣之势。

面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有人大谈艺术市场的“黑幕”,“揭露”艺术的价格是“炒作”所致。这些说法恰恰反应了艺术市场恐慌者们对于金融知识的缺乏,也反映了其对本民族艺术缺少责任感。当然,这还在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并非经济学家,而是艺术评论者。

提到“炒作”,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存在炒作行为,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炒作已经成为人们所默认的广告营销手段,被视为市场的“游戏规则”。事实上,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一定的市场原则来决定的。要知道,随着外部资本介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的收藏性质已经改变,转而成为一个投资性市场。除了部分以收藏为目的的购买行为之外,以降低风险为目进行的对冲基金式投资和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艺术基金投资逐渐成为艺术市场主要的投资行为。



艺术市场规律与金融市场相类似。首先,市场是永远走在人们意识的前面。正如证券投机商克斯托兰尼在其著作《这就是股票市场》中所讲的:“消息不产生价格波动,而是价格波动产生消息。”也就是说市场表现反映了实际经济情况,而这个经济情况无法被人们准确获知,人们可以依据市场表现做出决定,而不能依靠个人的行动来扭转经济。《华尔街日报》主编威廉·彼得·哈密尔顿在其金融著作中也写道——大的投资机构或有实力的个人可以操纵单个股票,但他们不具有控制整个市场价格运动的能力,而金融市场则是经济“独一无二的晴雨表”。这个原则在金融学中被称作“市场在先原则”,依据此原则,中国艺术市场的兴旺如股市的上涨一样,是由经济情况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经济的发展趋势。

不管一味追捧的后果是怎样的,就目前而言,投资者们对中国艺术的信心与乐观态度还没有减少。金融市场的另一个原则叫做“市场非理性原则”。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此理性意味着市场参与者是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行动的。然而,理性的参与者不具有先知能力,他们追求利益的行为往往导致市场参与者集体行为的非理性。1636年荷兰“郁金香买卖崩盘”与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泡沫案就是金融市场非理性原则的最好例证。由于非理性原则的存在,精明的投资者在认为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投身中国艺术市场似乎是必然的。可以说,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反映。

直观来看,人民币近年来的持续升值也反过来刺激了艺术市场的繁荣,成为艺术市场崛起的直接诱导因素。升值预期导致国际热钱涌入人民币资产市场,国内人民币资产大幅增值,艺术资产也不例外。国际投资者看到了中国艺术的升值空间,看到了中国艺术市场的获利性,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这里。这就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提供了购买动机,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升值的充分条件。






然而,单有购买方的积极介入还不足以造成中国艺术的“天价”结果。中国艺术的稀缺性造成了市场的供不及需。而成就一个一流的被市场所青睐的艺术家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成长周期令为利益而来的艺术投资者等之不及。这表现为作为商品的艺术在市场中缺乏需求价格弹性,艺术市场价格一升再升,而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众多对中国艺术虎视眈眈的投资者激烈竞价。买低卖高的市场投机行为不可避免。中国当代艺术的稀缺性是当代艺术升值的必要条件。

展望未来五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情况,前景清晰可见。近几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显示经济偏热,未来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综合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对外贸易、外汇储备等情况,美国bloomberg公司对人民币汇率未来五年的保守预期是6.22,可以肯定,未来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还将有利可获。因此,在中国艺术市场“僧多粥少”且市场对艺术资产的吸纳力举高不下的现实基础上,伴随人民币的升值,当代艺术市场的“神话”还将继续上演。

这与某些人认为中国艺术市场“即将崩盘”的结论大相径庭。在他们眼中,本民族艺术市场的繁荣似乎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艺术家的成长、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离开市场的支撑将寸步难行。中国的艺术家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时代的特殊性造就了市场的突飞猛进,也将“天价”艺术家们推向“当艺术遭遇市场”大讨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争论市场是否“黑幕”并不重要,这既不能改变市场走向,也未必能对本民族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正确意识到时代的特殊性与市场发展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激励更多更多的艺术家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