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领导,你最好还是抬头看看云朵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658   最后更新:2017/08/09 15:23:18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无厘头 2017-08-09 15:23:18

来源:绘画艺术坏蛋店 邸特绿



先梳理一下(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的恶作剧。

1、哈佛桥的“度量衡”

1958年,一个叫Oliver Smoot的MIT学生叫上几位同学,在8月的一天登上哈佛大桥,美其名曰前来测量大桥的精确长度,而测量的工具——是他自己的身体。Smoot同学桥头到桥尾躺倒数百次,要看看这座桥到底等于他身长的几倍,这帮 MIT的学生给桥上留下了数百个Smoot的身长记录,很快这些记号变成了这座桥最受关注的景观,最终测得桥的长度是364.4 Smoots,再加他的一只耳朵。随后他们每隔10 Smoots用绿色的油漆在桥上做了标记,并把“364.4 Smoots加一只耳朵”得意地标注在了桥头。桥还是那个哈佛桥,但人们经过时,心里想起的永远是一个MIT学生发明的全新“度量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标记单位更为当地警方所接受,以至于当地交通部门的对话中,可以经常见到类似这样的对白:“有车辆在哈佛大桥发生车祸,位置在多少多少Smoots。”

明信片上的哈佛桥


2、哈佛耶鲁橄榄球赛的噩梦

1982年,耶鲁与哈佛的橄榄球赛在哈佛主场举行,现场有3万多名观众。在中场休息哨吹响后,正当球员退场、啦啦队进场之际,人们被突然响起爆炸声吓了一大跳。只见球场正中央裂开一个大洞,从里面冉冉升起一颗气球,上面竟写着代表麻省理工学院的“MIT”三个大字母。

原来,MIT学生花费了数周时间在晚上潜入哈佛大学体育场,装配他们的设备,并连接到了球场灌溉系统的电源上,在一个真空吸尘器电机和氟利昂液压机的驱动之下,这个气球不断膨胀最后爆炸,成功在重大赛事里抢走了哈佛与耶鲁两校的风头。此事造成的影响令哈佛感到好气又好笑,以至于1984年在耶鲁橄榄球队又要到哈佛主场来比赛时,整个剑桥镇都在讨论MIT会不会又来搅局,而哈佛又将采取什么措施防范。

2006年在哈佛耶鲁橄榄球对抗赛上,得分板旁的哈佛校徽“Veritas”(拉丁文,意思是真理)”被MIT学生偷偷改成了“Huge Ego”(超级自大狂),直到比赛结束哈佛学生们才发现。

哈佛大学校徽

被篡改的校徽

3、全副武装的哈佛雕像

2007年在热门游戏《光晕3》发布前夕,几个MIT的学生半夜偷偷跑进哈佛校园,给哈佛校内的标志性景点创始人John Harvard雕像挂上了头盔和机枪,改成了光晕中士官的形象,并在一旁附上拆卸说明。


哈佛雕像

被MIT改装后的哈佛雕像

4、完美回击加州理工大学的挑衅

2005年,加州理工大学(Caltech)的一批学生混进MIT校园,给新生们发放免费T恤。这些T恤正面印着大大的MIT,可是打开后就会发现后面还有一句话,“because not everybody can go to Caltech”(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加州理工)。这让MIT觉得非常没面子。



加州理工大学挑衅MIT的文化衫,现已成为加州理工的畅销商品

MIT的学生们筹划了一年,展现了理工科男生可歌可泣的精神,来了一场轰动的大反击。他们利用春假跑到加州,假扮成搬运工,骗过保安,偷走了加州理工的镇校之宝、美西战争时期的大炮(Fleming Cannon)。为实施这一计划,麻省理工的学生编造了一家根本不存在的公司“豪和塞尔搬运公司”,用伪造的文件骗过加州理工校园保安。随后,一家真正的搬运公司把这尊重达1.7吨的加农炮从西海岸的加州运到了东海岸的马萨诸塞州。MIT把大炮摆放在校园内的一处空地上,紧邻一片草坪,炮口对准帕萨迪纳方向。炮筒上套着一个超大号的麻省理工校戒,附近地上的一块牌子上写着:“装扮成豪和塞尔搬运公司员工的麻省理工恶作剧者于2006年3月28日盗取了这尊加农炮。”

5、校长也未能幸免

1990年10月15日早晨,MIT第15任校长Charles Vest正式上班,却找不到他办公室的门了。原来,夜里恶作剧的学生把一块事先做好的公告板装在校长办公室的门框里,还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公告,这种公告板在MIT的走廊中很常见,把校长给蒙住了,校长不但不生气,反而挺欣赏这种特殊的欢迎方式。


6、躺枪的米老鼠

1998年4月1日,MIT学生们入侵学校官网首页,在上面发布了迪斯尼用69亿美元买下MIT的假消息,还警告快要失业的老师们尽早另谋出路。

7、哈利波特风席卷MIT

2005年11月,学生们把Building 9里所有的门牌都按照哈利波特的情节改成了9又3 / 4。


8、繁忙的大圆顶

大圆顶(Great Dome)是MIT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恶作剧地点。多年来,圆顶顶部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飞机、宇宙飞船和校园巡逻用的警车。


Samuel Jay Keyser教授当过MIT负责校园生活的副教务长,在他欢迎新生的讲话中,常提MIT恶作剧的传统。他对为什么需要恶作剧的回答是:戳穿权威的面具。只要恶作剧匿名、无害、逗乐,MIT对其就会睁一眼闭一眼。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上面这些学生在中国的艺术院校发生了类似行为会怎样?


我只听说几个国美学生涂鸦了毕业展海报就被学校送去了派出所,理由是“扰乱国家机构秩序”!还有最近的,真是懒得说。。。。。


当然这样要求如同“老年大学一样的艺术院校学生”有点“左”了,怎么说呢?

还是期待科学理性保守“右”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