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起人:文文1987  回复数:0   浏览数:2568   最后更新:2007/12/22 03:13:24 by
[楼主] 嘿生活 2007-12-22 03:13:24
[沙发:1楼] 嘿生活 2007-12-22 02:08:20
回到苏联 — 西安文献展 北京巡展

本次展览,我们选取西安纺织城艺术区最优秀的一群艺术家的最优秀的作品。纺织城艺术区和798都是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援建的工业区,现在都被改造成艺术区。两个不同城市的具有相同记忆的区域的艺术交流,我把它定义为一种集体“潜意识”的交流。所以我希望把展厅布置成一个潜(意识)水艇的内部空间。所有艺术家的作品都按照“潜水艇”的结构来布置。

我使用BACK IN THE USSR(回到苏联)这首甲壳虫乐队的老歌来做主题,实际上也逼迫我们去面对今日798等艺术区的西方势力/视野。实际上,“潜水艇”的构思也是来源于甲克虫乐队的另外一首歌曲:黄色潜水艇。

西安纺织城艺术车间A区 — 一个来之不易的空间

去年,我们正在筹备新加坡展览的时候,王风华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聚集了一批艺术家要做一个艺术区,希望我加入。当时我正在借用一个房地产公司提供的单元房,经常做一些小型的艺术活动。王风华说如果我们有一个艺术区,就可以有更好的条件来做活动。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恰好当时英国艺术家马克要到西安做艺术驻地计划,英国方面提供给我一笔经费。这笔经费不多,但是我想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艺术空间的启动费用。

有一个靠近西安美院的倒闭的三轮车厂被大家列为候选目标。但是后来因为噪音、租金、对规划的顾虑等因素,放弃了这个地点。

王风华提出的另外一个现实的建立艺术区的理由是:越来越多的外地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美术馆馆长开始关注西安、来到西安,但是每次他们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非常零散的艺术家工作室之间奔波;另外,当时艺术家的工作室基本上都是租用单元房或者美院对面城中村的民房,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画大画。

除了这些技术性的因素,作为当代艺术环境不可缺少的展示空间,在西安也是长期缺席的。从2002年开始,我连续5次在美院附近城中村的民房、酒吧、考前班画室里面做展览和活动。这样做活动,不但条件十分恶劣,提供空间的人也有炒作自己考前班画室和酒吧的驱动力。西安多年以来的当代艺术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这种游击、流浪、被动的艰苦环境下坚持下来的。

前年年底开始,在我们筹备新加坡展览之前,我和美院的青年教师董钧正在跟西安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我当时天真地认为可以利用本土资本来支持建设西安当代艺术的软硬环境。当时我们正在雄心勃勃地要做一个叫“分水岭”的艺术计划。白夜也是那个时候过来跟我聊,我们在商量各种可能性:包括作品、展览和艺术空间的问题。当时白夜在城中村租了一个民房,我说美国有一个艺术计划就是在贫民窟里面做的,在城中村这样的环境里做一些东西也很有意思。精力充沛的白夜接着一下子召集了一大批作品在罗家寨作了一次展览。展览之后,白夜的思路已经开始朝着找空间的思路走了,他认为“城中村”还是不靠谱。后来我们曾经在烈日炙烤的艳阳天一起去一个地下酒吧看过地方。之后他也零星地告诉我其他的可能做艺术空间的地方。

要完整准确地再现西安艺术家建设艺术空间的梦想和付出、努力与艰辛,不是第二次新加坡展览的任务,在这里我也只能非常大概地把纺织城艺术车间之前的一部分故事呈现出来。

到了去年年底,白夜曾经跟我说过纺织城,我觉得不太现实。我记得我们在电话里聊的时候,我说除非有人愿意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才有可能。主要的原因是太远,很难想象在当代艺术空气如此薄弱的西安可以在东郊纺织城形成气候。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风华找我,说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做了。即使没有人响应他也要做。他又带我去三环附近的一个地方,他的计划是盖几排新的工作室。我们当天坐下来聊的时候,我说这个地方周边配套太差,治安也是问题。这个事情又暂时搁置。

今年2、3月份的时候,王风华约我和茹雷一起去白夜说过的纺织城。我看了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做工作室的空间,风华希望我和茹雷也进来。我的态度是,我暂时不需要工作室;我没有交通工具;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地方是非常理想的做工作室的空间,有条件的艺术家完全可以进入。

文献展

几个月过去了,白夜和风华都跟我说,工作室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想让我在6月的时候做一个开幕展。经过几个月,当我再次来到纺织城的时候,我被感动了: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心里想,是到了系统整理和呈现西安当代艺术多年努力的成果的时候了。

过了大约半个月,我把西安文献展的策划案拿来跟大家讨论,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令我十分振奋。我想这次计划一定会十分困难,不但是因为经费和其他资源十分紧张,在刚刚诞生的艺术区做展览,还要充分考虑策略、节奏、分寸和火候。

艺术家们拿出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希望在第一次展览邀请外地的艺术家作品参加,艺术区的艺术家则暂时不参展。

到了今天,西安文献展已经完成了两次展览,正在筹备第三次展览和新加坡的展览。目前去完整梳理西安文献展的成果还太早太早。我想通过新加坡的展览机会,首先把A区艺术家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跟去年新加坡展览不一样,这次我希望在介绍艺术家的作品、创作环境之外,增加他们在纺织城艺术区和西安文献展上的一些情况。
[板凳:2楼] 嘿生活 2007-12-22 02:09:16
艺术+家

岳路平
工人的回声(录象/声音)

“工人的回声”是应英国2007GRAIN艺术展的邀请而创作的。GRAIN艺术展选择了一个“退场”的工业区作为展览的现场,而我在西安的工作室正好位于西安最著名的纺织业工业区。这里的工业大部分也已经“退场”,大批工人下岗。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50年代,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初,工人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正是马克思在英国第一次提出的,进一步,工业革命也是在英国爆发的。一种把中国工人的现实命运跟英国的工业革命历史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冲动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能不能把中国工人的现实命运放在一个更加更加广阔的世界历史的范围里去思考?我想收集1000个中国下岗工人的“声音”,通过GRAIN艺术展让英国观众在一个“下岗”的工业区听到这些“声音”。

目前我已经收集了大约150个下岗工人的“声音”(实际上是他们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因为GRAIN艺术展的声音播放的时间是2小时,所以我会精选30个工人的声音(每个声音大约5分钟)连接在一起,作成一个声音文件,在GRAIN艺术展现场播放。由于中国人使用的是汉语,所以英国观众基本上“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但是,我不打算找人去翻译它。因为我只希望英国观众听到“抽象”的中国下岗工人的“声音”就足够了。

与此同时,我也制作了一个“听得懂”的版本,用每天一个“故事”的方式公布在我自己的博客上面:[url]http://blog.sina.com.cn/yueluping2007,这个针对中国观众的计划从8月1日已经开始。这样的话,一个“听不懂”的版本和一个“听得懂”的版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人的回声”这件作品。

姚子

作为80后的姚子有一种酷酷的乐观派风范。他在大学里做过行为、装置、图片、录像,但他其实是国画系的。在他的同学都迷恋于唐装折扇才子佳人的时候,姚子穿的就像来自布鲁克林的说唱明星;在他的同学还在为毕业创作发愁的时候,姚子则已经呆在湖南卫视节目策划的位子上了。这个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有着一个异样的思维系统,他的作品在极其轻松之余会把你带入一种严谨而又阴气颇深的思绪氛围之中。

姚子最近的作品《西安活宝》讲述的是一个世俗现实与文化理想、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调配糅合后的奇怪故事。故事在任何时候都是“未完待续”的,故事线索的发展完全依赖于他本人下一刻所受信息的影响。与其说这一过程是十分清晰的勾勒出当下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一个“在路上”的特质,倒不如说是在这一代青年人身上有着一种时刻准备“调停”与“应急”的状态。在故事的第一集中,他把自己幼年丧父的经历与热门的“华南虎风波”事件联系起来用“寻找父亲”的方式将自我记忆与社会主义记忆进行了一个浪漫的勾兑,打造了一个集“社会话题”、自身体验、知识背景与环境现实的非常规叙事方式。这样的一种综合叙事能力超越了纯粹的另类青年视角,以一种十足真诚的想象包容了各类碎片式的环境与信息。这样一种日志式的联想与记录让我想起了列维·斯特劳斯的游记。看似奇妙的想像,本身就是对想象的终结;看似对信息的认真,本身就是对信息的对抗。姚子对自己与环境的真诚已到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地步。但当你见到他本人时你绝对不会认为他是Vincent van Gogh,而很有可能把他看作Andy Warhol,实际上他读的书可能比两者都多一些。

王基宇

王基宇并不是“八零后”,因为他是“九零后”。这个年仅十七岁的青海男孩是个多面手,他是一个艺术家、一个设计师、一个电子乐手、一个即兴演唱者、一个适应各种风格的主唱、一个动画师、一个武术专家、一个网站策划、一个多种媒体撰稿人、一个写诗人、一个舞美设计、一个哲学家、一个冥想与催眠专家、一个艺术俱乐部发起人和一个雕塑系学生。在艺术家的身份里他画过漫画、画过油画、画过国画、用过自然材料、做过声音、做过行为、搞过装置、做过动画、弄过图片。在各种繁杂能力之下,这个年轻人对生活的态度或许才是最有益于他的。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一个低调、闷骚、处处为别人着想、受欢迎的小男孩,而当他进入一个歌手或一个宣讲者的身份时,其激情与感染力往往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作品经常以一副可爱而幼稚的面目示人,但其中则隐藏着极大的阴险,其庞大的多维叙述习惯往往能够让人陷入艰难的思索中难以抽身。王基宇所关注的话题有世界的文本化、文人专权、全球化的穆斯林、权力集中与消解、武术的复兴以及怎样找个女朋友,他靠着全面的知识系统与灵敏的更新能力坚信自己有通吃的魄力。我相信最令他有信心的是他的年龄。


王基宇是在苏联解体的那年出生,成长在一个大转变的娱乐时代里。这或许不让他多么严肃、稳重,但当代的观点和全面的视野却给了他更多好处。这个男孩有着令人诧异的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他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重要事情信手拈来,对自身各种繁杂技术的更新频率出人意料。如果他决定做一个动画,那么他不会请任何助手,甚至不会下载背景音乐,一切声音、画面、三维、编程由他一个人完成,并且他还要全勤上学。

在这个不长的动画里我看到了几乎所有关于苏联的记忆,而这些遗产又被以“无厘头”的方式和时事拼接在一起。具有象征性的画面在动画中几乎无处不在,“恶搞”式的娱乐精神充斥在作品每个角落。王基宇所用来娱乐和恶搞的却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或政治,还有更多长期以来被视为题外话的东西被重新拉入我们的视野,这种整合可以说是铁面无私的。

当有人称90后为无脑的一代时,十七岁的艺术家、设计师、电子乐手、主唱、动画师、内家拳高手、撰搞人、哲学家、雕塑系学生王基宇回帖道:这个看起来在解剖学上是不成立的。

席红哲

席红哲在上学时当过无数次班长。这个机敏的阳光男孩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在从事摄影的同时打过很多份工,他做过杂志编辑、记者、平面设计、美工、家教。他喜欢去获得一些真实而广泛的经验,而这往往是一个摄影大师的本钱。席红哲的图片从来不玩花里胡哨的特效,也不搞虚妄的小资情调,因为他了解现实社会是多么的有价值。如果什么东西被他拍到,那么在他镜头的剪辑下其宏观意义往往会突显出来。人缘奇好的席红哲有着对公共经验特别的敏感,他拍一组图片往往会满城到处跑,以收集数量可观的素材,因为他相信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繁杂事物的共性就是世界的本质。在他灿烂的微笑下你不可能对他有什么戒心,而正直与友善正是他的本质。

程乾宁+胡小玉

认识程乾宁和胡小玉是在去年白夜策划的罗家寨展览活动上,那个展览上的很多展板设计制作都是程乾宁负责的。我也因此知道他从美院油画系毕业以后,在兵马俑博物馆工作,主要负责展览。他后来的创作也就因为工作的缘故开始关注坟、遗址、废墟、尸体这一类东西。要说这类素材实际上在今天是相当酷的。整个世界现在都在弥漫着“保守主义”的浪潮,复古风流行得一塌糊涂。但是在西安要处理这些话题就显得十分吊诡。

在程乾宁的工作室里挂着一幅四川某个陵墓的遗址。有趣的是,程乾宁说他迷恋废墟的原因是废墟的结构、肌理给他在画面上制造大量很过瘾的笔触和层次丰富的灰颜色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毫无疑问的,观“古”,用“古”都是现代情绪,但是像程乾宁这样把学院派技法的惯性投射在文化遗产的“质地”上的做法,不在少数,同时也是十分中国特色的。我曾经看见一群美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印象派的“外光”观察出发去集体写生毫无外光魅力的一个寺院里的建筑。不过,程乾宁和胡小玉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一种“快乐的迷失”,或者说“顺杆爬”的十分具有弹性的探索路径。

在胡小玉研究生毕业创作“盾”系列中,小玉希望在她的专业“装饰”和“装置”之间保持平衡,在学术和商业之间留足灰色地带。题材自然还是来自文化遗产的“盾”,但是很明显地,“盾”是一个非常好地诠释西安文化艺术焦灼状态的符号:进取还是坚守?或者既进取又坚守。“盾”系列的第一件作品采用透明材质,素材来源的迷人纹样也被小玉充分利用。在之后的作品中,就开始出现我说的“快乐的迷失”或者说“顺杆爬”:透明的有漂亮纹样的“盾”展开了至少两条岔路:“透明”和“纹样”,小玉对这两条岔路进行通吃。“透明”路径延伸出目前小玉正在创作的几幅油画上:透过玻璃器皿看到的工作室的样子。我问她为什么喜欢透过一个东西去看物体,她想了想回答说,有时候透过一个媒介看东西或者说通过折射,反而可以看到真实。“纹样”路径延伸出“盾”系列的第二件作品:纹样变成了集成电路。实际上,集成电路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一生的题材,透明也一样,但是在小玉这里,题材的跳越性极大。我猜想她有可能陶醉在这种“迷失”中,或者在“迷失”中才真正地、不断地找到自己。

程乾宁也不甘落后,对废墟的兴趣跳跃到对鱼的尸体的兴趣:在最近的一幅油画作品中,鱼的尸体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

但是不管如何跳跃,恐怕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博物馆工作,西安的文化环境。在西安文献展第二次展览上,程乾宁和胡小玉在A区入口的狭窄走道上做了一件影象装置《N号坑》:利用工作之便,他们把兵马俑2号坑的三维动画投射到用他们工作室里的家具、装饰、电器等营造的私人空间的地面上。他们在观众的必经之路制造了一个私人和公共的、个人和集体的杂交地带。

董健

董健是王风华过去的学生,我也是在王风华的工作室里第一次见到董健。他和王风华一样关注城市,但是角度确有所区别。董健为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向上看”——艺术家比较喜欢使用的可以造成解读歧异和分岔的命名方式。

艺术家总是说,他们不“说”他们的画,让别人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己清晰的立
场,即使在他们的脑子里没有清晰的“理念”,但是常常有清晰的“意象”、“判断”和“选择”。

很明显的,我们也可以把董健的冷冰冰的、几何型的、建筑顶部暗示的图象理解是关于“现代化”的视觉论文。在董健的冲动里面,隐含有一些政治判断和激进的社会批判意识,但是,“艺术家”的身份让他可以躲在政治的墙角。我在董<
[地板:3楼] guest 2007-12-22 02:29:56
开幕那天没有去,第二天去了,没有看到墙上的投影.
[4楼] guest 2007-12-22 02:36:57
[quote]引用第3楼guest于2007-12-22 10:29发表的  :
开幕那天没有去,第二天去了,没有看到墙上的投影.[/quote]
墙上应该还有一台,you几点去的?
[5楼] guest 2007-12-22 02:39:51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7-12-22 10:36发表的  :

墙上应该还有一台,you几点去的?[/quote]

o  ,对,准确说,是只看到一台,

另一台第一天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6楼] guest 2007-12-22 02:45:22


黄色潜水艇
[7楼] guest 2007-12-22 02:49:24
岳路平:西安纺织城艺术区与西安文献展(宋庄网)





得知在798有个展览是西安新建的艺术区组织的,一些西安美院的老师与学生参加的。于是我问,主要是什么题材,总不会是兵马俑之类的吧。车里不知道那位老师说了一句:也就是黄土高原吧!……








到了方音空间,发现原来都是关于当代艺术的作品。与参展的艺术家高蕾、白夜的聊天中,才了解到这个来自西安的当代艺术展。正如白夜所说:外界对于我们西安的当代艺术是不了解的,我们这个展览就是要告诉外界:西安的当代艺术发生了什么,主要就是发生,而不是宣言。


后来见到策展人岳路平,就西安纺织城艺术区与这次展览为话题(回到苏联:西安文献展)作了简单的访问。(以下岳路平简称岳,中国宋庄网记者张亚婷简称张,地点:方音空间 时间:2007年12月18日)


张:刚刚也跟一些参展的艺术家先聊了一些关于这次展览的情况,让我很感兴趣的是新建成的西安纺织城艺术区。你能简单介绍一些吗?


岳:纺织城原为废弃的车间。今年2月开始做的,3月,一些艺术家开始入驻废弃的车间,几个月后,这些废弃的工厂摇身变为散发着时尚气息的当代艺术基地,6月25日开幕做的第一个展览。 


张:这个过程你一直都在参与吗?


岳:我是从6月份这个展览开始介入的,一直在现在。


张:实际上这个过程的形成与北京的798艺术区及其它的艺术区的形成很相似。你怎么看待这个艺术区与其他艺术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莫干山艺术区、重庆的坦克仓库以及501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有什么优势?


岳:优势就是它在西安,西安你说她老,她足够的老,特别是她的文化。文化它有一个发力点,有一个后坐力,我们这个后坐力很强。我打个比方:北京的艺术说有50年的历史,无论是王朔文学、军属大院、方力钧等都有一种“痞子”情节。上海有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因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击。深圳与广州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有二十年多年的故事。那么西安,她一定是一个以千年为单位的地方。她就像一个水坝一样,她有足够广阔的地基。她一旦从至高点冲刷下来的话,能量很强。


张;你是西安美术学院的老师?而展览中很多艺术家都与西安美院有关?这个艺术区是以西安美院为依托吗?


岳:对,我是西安美院史论系的老师,但是这个艺术区跟西安美院没有这种依托关系。


张:这个艺术区是一个当代艺术区,还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区?


岳:实际上是综合的,但是以当代艺术为主。


张:现在西安还有别的艺术区吗?


岳:西安纺织城艺术区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


张:你也在这个艺术区吗?


岳:对,我在这个艺术区有一个很小的工作室,是纺织城里最小的空间了,算是一间办公室。


张:我个人觉得在现在艺术区到处在建,接近饱和的状态。为什么在西安还要建这样的一个当代艺术区?


岳:我觉得这个时机刚刚好。中国的艺术市场所谓好,它不是看它的业绩的。举经济为例,一个正真的公司是不看大盘走向,而只看业绩。也就是说一个公司真正的业绩好的话,不是说看今天大盘好的话它就好,大盘不好的话它就不好,它照样的好。


不过这都是假象,中国这几年艺术市场火热,是因为中国的概念扩大了。中国经济状况的上升、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这是一个中国全面价值都在上涨的大势的情况下。所以艺术市场好了、人民币也上涨了、房地产也上涨了、物价也上涨了。这样,不要以为有一些艺术家真的很棒,这样的话就真的错了。这是在整个中国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很多钱流入中国而产生的很自然的事情。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这里的很多艺术家都是在踏踏实实地在做艺术。说实话,我们这里的一些作品离成熟还远,但是我感觉他们都很真诚,比北京、上海的艺术家要真诚。这个真诚不是说他是愿意选择的,因为他们远离市场。


张:对,我也是这样认为。


岳:对,所以他们会相对的冷静去思考,当然这种冷静是被迫的。我们觉得这个也可以是个优势,并希望把这个优势在以后最大化。


张:你所说的确是,但是另一方面她的文化历史与渊源太深厚了,以至于会阻碍西安当代艺术的发展。


岳:所以我称为后坐力,往前打的同时,就要向后撑一下。


张:那么现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后坐力阶段,也就是往后撑的就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岳:实际上,你也可以看到,这些作品还是在路上,我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只有一成的功力在这里展出。它的困难就是我们需要时间。


张:你做为一个策展人,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家参与其中。今天这个展览是由谁发起的?怎么会到北京798来做这么一个当代艺术展览?


岳:这个展览不分你我先后,主动与被动,而且我也在这个艺术区中,而且我们在纺织城里面也一直不断的做活动,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说的是这个展览,是这样的,十一月尤伦斯艺术中心开幕的时候,我来北京的时候遇到方音空间的艺术总监翁志娟,也是我多年来的好朋友。因为我们之前在纺织城做了一个西安文献展,所以她问我有没有兴趣拿一些作品来方音空间做这么一个展览。当时我们就此讨论了一下,促成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张:促成这样的展览,当然各自都有一些目的所在,那么你觉得这个展览是商业的还是学术的呢?


岳:学术占六成,商业占四成。学术当然要占比较大的比例。


张:刚才与白夜老师聊天中,他告诉我,这个展览的目的:仅仅是告诉北京,在西安当代艺术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宣言。你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是怎么来看?


岳:我觉得,我打个比方把。这次展览好比是西安的“小鹰号”开到了北京的798。你知道“小鹰号”吗?


张:不知道。你解释一下?


岳:“小鹰号”是美国的军舰,上个礼拜,美国的的军舰开到了中国的海域里面,引起了中国Z/F的高度警惕。我们的海报里面也有一个潜水艇,我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艺术来到798,它发出了一个信号:西安有当代艺术,也有一帮人在作这样的当代艺术。


张:你们的展览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宣传西安的当代艺术,在将来对艺术区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岳:就是建立一个认知的过程,不仅要让西安的人了解当代艺术,让北京人了解,世界了解。我们已经跟北京的一些艺术机构、洛杉矶的一些艺术机构都有计划。接下来在08年,我们会做一个大型的展览,来展现西安多年以来当代艺术的积累与成就。这是一个系统的梳理,来让大家知道,这些人这么多年来到底折腾了些什么?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不只有当代艺术,还有音乐。比如说我和张楚合作了一个项目,作了一个行为艺术。我们西安的艺术绝对的跟北京、上海的不一样。它是在社会层面展开的,而不是像798太专业、太商业 ,只是艺术。我们这个在西安,我把它称之为“南泥湾模式”,必须跟基层文化会发生对话。


张:我觉得这个“南泥湾模式”很有意思。


岳:对,最后必须跟农村基层跟当地的土壤发生关系。所以你看他后来的宣传都有当时的信天游。包括土地改革与政策法规都必须与农村基层发生关系。现在我认为中国现在的当代艺术正是面临着这么的一个时候。比如北京的 798、上海的莫干山、深圳的华侨城,他都像当初的GCD在,很表面、很不深刻。现在在西安的纺织城,我在当中做着一些事情,我就一定把当代艺术引入到西安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里面去,而不仅仅是 停留在 一个区里面。我的目标就是必须要让大家看的明白什么是当代艺术?


张:让大家看的明白什么叫当代艺术,还是什么叫西安的当代艺术?这件事情不那么容易?


岳:对,你抬头看一下,上面屏幕是我们的网站,欢迎你以后经常关注。广告是一个创意视屏,叫卖弄,卖弄风骚的卖弄。


张:呵呵,感觉这个广告挺消费化、挺艳俗、挺商业的。


岳:哈哈,对。看的懂就可以,管它艳俗不艳俗。
[8楼] guest 2007-12-22 02:55:45
[quote]引用第5楼guest于2007-12-22 10:39发表的  :


o  ,对,准确说,是只看到一台,

另一台第一天播放的是什么内容?[/quote]

另一台投影是提供给观众,使用电脑即时浏览西维网([url]www.onwest.com),现场了解此次展览的相关背景。
[9楼] guest 2007-12-22 10:09:19
小月再度出山了啊
[10楼] guest 2007-12-22 12:05:25
作品看不清楚
[11楼] 大种马 2007-12-22 12:23:33
家在西安,去了北京,回到苏联,好玩吗?
岳掌门真厉害,岳家军全体出动了???华山派全部下山了???
[12楼] guest 2007-12-22 13:16:21
委员长要警惕呀,岳匪在陕北扎根了
[13楼] guest 2007-12-22 15:07:01
岳掌门太SB了吧。不怕你的人被阿杰收编啊
[14楼] guest 2007-12-22 15:16:21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于2007-12-22 23:07发表的  :
岳掌门太SB了吧。不怕你的人被阿杰收编啊[/quote]


岳路平参展作品:工人的回声1

http://www.hishehui.com/read.php?tid-17792.html

工人的回声2

http://www.hishehui.com/read.php?tid-18986.html
[15楼] guest 2007-12-22 16:30:43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于2007-12-22 23:07发表的  :
岳掌门太SB了吧。不怕你的人被阿杰收编啊[/quote]

阿杰是谁呀?[s:304]
[16楼] guest 2007-12-23 05:01:41
孙原和彭禹也来了?
[17楼] guest 2007-12-23 08:25:07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7-12-23 13:01发表的  :
孙原和彭禹也来了?[/quote]
他俩的第一粉丝------.河池,也去啦.又吹了一吨酸气,
[18楼] guest 2007-12-23 15:43:06
此人,很能说,来过我们系,但说的全是孙原如何,讲的与自己无关,还他妈阴阳怪气,所以他走后,我们大骂,哪个傻逼带来的
[19楼] guest 2007-12-23 14:15:17
我操,金江波也去了????
他是谁的粉丝???
[20楼] guest 2007-12-23 16:48:52
  • 07.12.18-08.02.29 酒仙桥路2号院方音空间  回到苏联-西安文献展北京巡展祁逸 《No.13》石珩伯 《空》贾明 《视像·红孩儿》苏涛 《No.21》 张媛邨 《糖 No.3》秦赞军 《青春纪念碑》 席红哲 视频雷艳平 《一印》 董健 《向上看 No.5》 贺军 《追》程乾宁 《玫瑰色风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95105670 提示音后按2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本期参加“我记录”活动情形

数据正在加载中...

活动首页博主本期文章

进入主页

昵    称: 蓝调小雨云会员编码: 1147672380读取中……读取中……读取中……

博客  |  播客  |  论坛  |  圈子  |  相册

[21楼] guest 2007-12-24 04:05:05
不错,比前两年那些西安的什么行为展要好多了。毕竟小月也30多岁的人了。
[22楼] guest 2007-12-24 07:13:20
[quote]引用第21楼guest于2007-12-24 12:05发表的  :
不错,比前两年那些西安的什么行为展要好多了。毕竟小月也30多岁的人了。[/quote]

岁月催人老啊,转眼间小月都30多了,怪不得都听他们叫老月了。
[23楼] guest 2007-12-24 12:44:55
[quote]引用第12楼guest于2007-12-22 21:16发表的 :
委员长要警惕呀,岳匪在陕北扎根了[/quote]


哈哈哈,笑死劳资拉!
[24楼] guest 2007-12-25 05:29:09
[quote]引用第23楼guest于2007-12-24 20:44发表的  :



哈哈哈,笑死劳资拉![/quote]

谁又是委员长?
[25楼] guest 2007-12-26 07:20:02
[quote]引用第17楼guest于2007-12-23 16:25发表的  :

他俩的第一粉丝------.河池,也去啦.又吹了一吨酸气,[/quote]
不服古人谓之有志,不服今人谓之无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