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个展于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
发起人:无责任记者  回复数:11   浏览数:2820   最后更新:2007/11/26 06:02:25 by guest
[楼主] 无责任记者 2007-11-19 09:58:59
回阿轶的留言

费老师,有人面对今年下半年以来蜂拥而至的文献展,认为这是在争夺对自己或者对自己这个圈子有利的美术史定位以此转化为对自己手中持有作品有利的市场价格定位?

您认可这种说法吗?您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在说尤伦斯的展览,尤伦斯的展览让我看到梦寐以求的前辈原作,给了我思考的机会,这个是要感谢尤伦斯的。



如果是我,我会避免去揣测同行的工作动机,而把注意力放在对他们工作结果的评价上。


最近我在重读《美国博物馆的公众定位与筹资模式》(在我博客上的链接是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f0a90010007rj.html

就联想到尤伦斯,想到一些问题:
1.纽约的MOMA有所谓“牛皮纸袋午餐会”,这是是一种美术馆策展人、教育者和研究人员之间的非正式午餐会,会上讨论一些跟现当代艺术或MoMA正在举办的展览有关的问题,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自带午餐参加。
最后这点很棒,尤伦斯如果也做到这点就流芳百世了,呵呵



这无疑是很好的办法。促进美术馆和美术馆以外的艺术圈、乃至公众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很多方法。我们不必完全照搬已经出现过的方法,因为在这个思路上可能还有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办法,主要目的是让美术馆和观众之间有更加放松、更加随和、也是更加密切的交流,在这里可以发展出很多年轻的观众群。而向年轻的公众传播艺术正是美术馆主要的社会使命之一。




再给尤伦斯一点建议

2.美国博物馆通常是收费的,但是会有选择性地在一些时段免费对公众开放,比如很多博物馆都实行 “免费星期五之夜”,每周五晚上免费对公众开放。——尤伦斯的门票好贵啊,我刚刚毕业,买不到学生票啊,其实按照MOMA的经验每周五当晚的馆内咖啡店和礼品屋的收入几倍于一周门票收入。



我们美术馆的资金投入不仅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在国际上也算是很高的。相对而言,国际上同等资金级别的美术馆的门票要几倍于我们的门票。我们目前的门票制度是一种试行的制度,因为高和低都会有不同的含义和结果。我们有可能在将来对门票进行调整,寻找一些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加强美术馆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使美术馆发挥更大的公益效益。因此,听取公众的意见是很重要的。



3.建议尤伦斯搞会员制和义工服务。
美国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会员组织。这些会员构成了博物馆的“朋友圈”,他们是博物馆筹资的重要对象,并且通过他们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建立了一个核心支持群体,在为博物馆提供各种帮助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作为回报,博物馆为会员提供各种福利,基本福利包括全年免费参观;在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馆消费打折;免费使用博物馆的其他设施,如图书馆、影院、停车场等;免费寄送博物馆出版物,如展讯、画册等。通常根据所交会费的多少将会员划分为不同层次,会费越高,享受的待遇越高。



义工服务我们已经做了,我们的讲解员有不少都是北京一些大学的义工。会员制我们也正在准备之中,会对级别不同的会员提供不同的服务。我们的前台服务也很快会得到改善,在那里会得到更多的关于艺术中心的活动信息。



阿轶的建议对我们非常珍贵,非常感谢你这样关心我们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关心我们,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回瓦瓦的留言

问题一:
各种国外艺术机构在进入中国内地遭遇的起起落落,让费大为更是深谙“中国规矩”的罩门.( 此话引自财经报道)。进入中国,占据北京的整个过程中,尤伦斯团队的指挥者是谁?中国规矩指的是什么?



有些记者在写作中所采用的话语有他自己的想法,有时候我也不解其意。“深谙中国规矩”这句话我显然担当不起。但是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做事情,不仅在文化交流上有一些优势,而且也比较有一些对自己文化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鼓舞我去做一些事情。这样的项目如果完全由外国人来操作,不仅会有文化误解的问题,而且在沟通上也较难把握轻重。



你说“占据北京”这个词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仅仅是租了一个空间,希望认真地做好一个艺术空间而已。尤伦斯的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为这个过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困难和问题会随时出现。



问题二:
“当初选址的时候,我们也考虑过上海,好像艺术圈里有个说法,上海艺术圈相对纯洁,北京则山头林立,更多风险。”费大为笑着说,“进来之后发现还好,虽然有点小的‘斗争’,但在趋向安定和共赢。”请解释下这里出现的小斗争,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小小的斗争是指北京的圈子之间的事情,我自己并没有遇到。



问题三:
国外艺术机构能否进入中国,取决于他们进入的方式。尤伦斯在Z/F审批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疑问是什么?尤伦斯是如何解决的,或者说作了哪些调整。请问尤伦斯在审批批文上化了多少时间?



在中国法律的范围内我们申请的注册工作没有遇到很大困难。从文化部、北京市Z/F到朝阳区Z/F以及七星集团都很支持我们的计划。我们所有的涉外展览都需要申请批文,批文的时间是三个月,这是正常的批文时间。目前的问题是外资非盈利的身份注册还未完全解决,中国这方面的立法尚在准备中。



问题四:
目前,建立中国本土艺术基金的构想没有获得Z/F认可。外国艺术中心入住中国,中国Z/F有什么要求。



中国Z/F对我们没有什么要求。我们目前是以公司的形式在中国注册的,同时我们也让中国Z/F的有关部门充分了解我们将要做的计划和目的。



问题五:
2005年末,古根海姆曾对外公布了其在中国北京的扩张计划,效果图,数千平米的798空间赫然陈列着古根海姆收藏的传世名品。结果这一切最终变成了镜花水月。有评论说其最致命的一点,是他们在中国没有团队,没有狠狠地扎到这件事情里面。那么,尤伦斯团队在这十八个月里作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说因为没有中国团队,这是我的说法,还可能有其它我所不了解的情况。

我们的团队在十八个月中做的工作主要是内部装修工程、人员招聘、行政构架、艺术计划,以及包括开幕展的其他艺术活动的准备。当然还有推广工作、开幕式的准备等等。这些工作使艺术中心能够初步开幕,但实际上它还没有真正做完,不仅开幕展的出版物还有几千页尚未出版,而且整个建筑的内装修和周边设施还有很多工作要继续完成。



最后一个消息:我们很快就要装上语音导览,在每一件作品面前都可以听到艺术家对作品的解释。
[沙发:1楼] guest 2007-12-03 04:50:10
顶起来[s:304]
[板凳:2楼] guest 2007-12-03 11:17:12
顶起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