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 厦门达达
发起人:嘿乐乐  回复数:9   浏览数:7914   最后更新:2007/10/30 03:02:54 by
[楼主] 牧羊人 2007-10-20 09:50:36
黄永砯

[attachment=65166]

1954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厦门

1982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1989年起在法国巴黎居住和工作



个展(部分)

1990年 "祭火" 埃克斯美术学院 法国

"黄永砯" 阿维尼翁美术学院 法国

"黄永砯" 鲁昂美术学院 法国

1991年 "我们还应当建一座大教堂" 法兰克福Fenster画廊 德国

1992年 "占卜屋" 巴黎Fromen&Putman画廊 法国

1994年 "中国手工洗衣店" 纽约当代艺术新馆 美国

1995年 "药房" 巴黎Fromen&Putman画廊 法国

1996年 "三步九印" 马赛艺术家工作室 法国

1997年 "黄永砯" 纽约Jack Tilton画廊 美国

"黄永砯" 阿姆斯特丹De Appel 荷兰

"羊祸" 巴黎Cartier当代艺术基金会 法国

2000年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纽约Jack Tilton画廊 美国



联展(部分)

1983年 "艺术家五人联展" 厦门文化宫 中国

1986年 "事件" 福建美术馆 中国

"厦门达达" 厦门文化宫 中国

1989年 "大地魔术师" 乔治 · 蓬皮杜中心和维莱特科学城 法国

"中国前卫艺术" 中国美术馆 中国

1990年 "建筑纺织品国际交流展" 尼姆 法国

1991年 "1991年卡耐基国际展" 匹兹堡 卡耐基艺术博物馆 美国

1992年 "个人历程1992" 巴黎 法国

1993年 "沉没的力量" 牛津 现代艺术博物馆 英国

"联合" 格拉斯哥 当代艺术中心 英国

"中国前卫艺术" 柏林 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y 德国

1994年 "界限之外(艺术与生命,1952-1994)" 乔治 · 蓬皮杜中心 法国

Cartier当代艺术基金会藏品 汉城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 韩国

1995年 "五大洲画廊" 巴黎 国立非洲和大洋州艺术博物馆 法国

1996年 "面对历史" 乔治 · 蓬皮杜中心 法国

1997年 "移动的城市" 维也纳 奥地利

"露天雕塑研讨会" Tong Young 韩国

"1997年 明斯特雕塑规划" 明斯特 德国

"巴黎人" 伦敦 Camden艺术中心 英国

"亚洲漫步之二" 东京 Shiseido画廊 日本

1998年 "火车东站" 卢森堡当代艺术论坛 卢森堡

"内外:中国新艺术" 纽约 PS1和亚洲社会画廊 美国

"移动的城市之二" 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 法国

"移动的城市之三" 纽约 PS1 美国

1999年 "苏丹的池子" 耶路撒冷 以色列

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 意大利

"全球观念主义:起点1950-1980" 纽约 女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未结束的故事" 芝加哥 现代艺术馆 美国

"内外:中国新艺术" 旧金山 亚洲艺术博物馆 美国

"移动的城市之四" 路易斯安那 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

2000年 "巴黎作为中间站" 巴黎市立现代艺术馆 法国

"上海双年展" 上海 中国

"看,头脑里的世界" 巴黎市立现代艺术馆 法国

"美" 阿维尼翁 教皇宫 法国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省,被认为是中国顶尖级艺术家中知识分子与哲学气质的代表。同时可能也是目前装置艺术家中最受人敬重的一位。虽然黄永砯从1989年起一直生活在巴黎,他也属于八十年代享有国际声誉的那批中国艺术家群体。深受Duchamp和 Beuys影响,1986年曾组织和创立“ 厦门达达”,作过一系列展览活动,包括少数行为艺术。他的一些空间装置中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超越国界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表达方式。黄永砯的作品通常庞大、复杂、并不仅为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而创作。他的装置创作想法上多数涉及到于中国历史和神话故事,因此车轮、廊桥、亭台的屋顶、活的蝎子、玻璃制成的鱼等等都曾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蝙蝠计划”则是按原尺寸仿造了那架坠毁在中国领土的美国侦察机的局部,但因为政治气氛的原因而没有得以展览。黄永砯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哲学、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只在于艺术技巧和手法本身。他用自己的创作挑战传统艺术观念、信仰以及逻辑,将中西方的文化观念符号并置,以展现其中的紧张与冲突关系。

[attachment=65146] 

[attachment=65147]

[attachment=65148]

[attachment=65149]

[attachment=65145]
[沙发:1楼] 牧羊人 2007-10-20 09:16:44
空亦复空:“厦门达达”回放

提示:上世纪二十年代源于欧洲的文艺“达达”运动以其混乱、无序、反系统化和藐视成规而著称,“达达”几乎已经是非理性与虚无主义的同义词了。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一个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以反叛和颠覆而著称,给当时的艺术界以极大的冲击,它最早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6年,在苏黎世的伏尔泰酒馆里开始,20年代初在巴黎结束。达达主运动持续时间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2006年年初,蓬皮杜艺术中心2200平方米展览厅里的1500余件作品,仿佛让整个巴黎又重新听到了达达主义的喧哗。这是世界上达达主义艺术作品最集中的一次展示 。


  厦门湖滨南路这家群众艺术馆,永远与20年前那场震惊中国美术界的事件联系在一起。20年前,西风东渐,“达达”的影响波及到中国的厦门港,1986年9月底10月初,厦门一群从事艺术的年轻人以“达达”的名义聚集于厦门群众艺术馆,他们展示了改装作品并予以焚毁――“厦门达达”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在当时的这批厦门青年中,今天已很难去细究90年前肇始的”达达”运动首先拨动了谁的心弦。 “厦门达达”最终是一次群体性的艺术事件(尽管它宣称是反艺术的),这次事件通过黄永砯、林春、林嘉华、蔡立雄、焦耀明、俞晓刚等人的推波助澜获得了全国性的影响,当时的这批厦门青年揉和西方反艺术诸家(如杜尚、约翰。凯奇)、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国禅宗作为行为纲领,在创作中大量使用实物拼贴、现成品等非艺术材料装置空间,其锋芒直指艺术本体,对习俗所认为的艺术体现自我情感、艺术家的崇高与终身制、艺术与权力的关系多有质疑和反省。


  在“厦门达达”期间,发生了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整个行为至今仍完整保存在录像及照片文献里----黄永砯、林嘉华焦耀明、俞晓刚等人选择了厦门湖滨一处荒无人烟的旱田,做为他们的实验场。这是一个艺术家群体偶发


  式的行为活动,在群体行为的间隙,黄永砯身着一用鞭炮改装过的长裤出场,长裤上密布细孔、鞭炮的引信由内引到裤外,黄用烟头逐一将鞭炮点燃,完成《鞭炮裤子》行为的实施。偶然性、与周遭环境的互动性贯穿于活动始末,活动的参与者对行为艺术的领悟,经受住了时光之手的翻检,至今仍具备难于言传的直接冲击力。


  “达达”将无序与混乱带给了这个世界,这对于僵化和教条是一剂解药,而将”达达”与中国禅宗挂上钩则是黄永砯的发明。或许“达达”的反主流意识一开始即与黄永砯存在心理上的契合,对于这位组织者与实践家来说,”达达”与禅宗可谓异名而同实,任何一种艺术教条都可以颠覆,由此他曾经展开过一系列诸如反矫饰主义、反表现与形式主义、反艺术与反艺术史等实验活动,这些活动充


  满了对材料的施暴、语言的冒险,正体现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触摸语言边界的冲动”。


  黄认为“创造性的东西不可能独立存在”,这显然得自于语言符号价值论的影响,他将美术界自诩的“创造性”称为“浪漫主义的最后一滴水分”。 多年以后,黄在说起“厦门达达”时, 再次肯定了达达与禅宗,即与怀疑论的渊源,但怀疑与无序只是一时的倚仗,一种完全彻底的达达终究是不可能的,窃以为“达达”的虚无之于黄永砯绝对是策略性的,通过“达达”的虚无,然后又对这种虚无加以埋葬,这双重否定实际上指向一种新语言的建构――移居法国后,黄永砯的工作有了转向,由其洗衣机搅拌印刷品的系列作品开始, 一堆堆烂糊糊如呕吐物状的纸浆便获得触目惊心的效果, 而随后的一批巧妙结合了文化差异、精于利用空间的装置作品,将语言建构工作推向极致。


  尼采曾激励世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可无所追求。今日我们回顾厦门“达达”,除了惊异于其使人不安的前瞻眼光以外,还希望从其虚无之中有所领悟,为今后的创造寻找地基。在厦门“达达”焚烧作品的过程中,


  黄永砯写下令人困惑的一段话:“…如果说展示作品是守灵,而火化则令人兴奋。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家就象邪片对于人,不消灭艺术,生活不得安宁,但不安宁比安宁更符合生活。达达死了,火小心。”将不安与艺术的功能相提并论,显然搔到了痒处;当艺术将持续的不安与烦扰带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的反应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世界撇开艺术,我们的生活还能够继续下去吗?


  2006年元月


《鞭炮裤子》
[attachment=65152]

[attachment=65153]

[attachment=65154]

[attachment=65155] 


《会响的手枪》
[attachment=65156]
[板凳:2楼] 牧羊人 2007-10-20 09:34:43
[attachment=65157]

[attachment=65158]

[attachment=65159]

[attachment=65198]
[地板:3楼] 牧羊人 2007-10-20 09:46:40
多文化间的“游戏”——黄永砯访谈 
 
    黄永砯先生为世界知名现代艺术家,86年以厦门达达蜚声中国艺坛,其代表作品《(中国绘画史)和〈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搅拌两分钟》名列中国现代艺术史。而后赴法国进行现代艺术创作,曾代表法国Z/F参加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由于其成绩突出,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文教科学推广艺术奖”,成为国际公认杰出艺术家。解读黄永砯先生的作品,必须从当代文化多样的时空出发,理解他的创作的文化策略以及他对文化主题的认识,不能再以传统的美术史批评的眼光来审读他的作品所体现的话语,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直面现代艺术,直面我们理解或不理解事物和观念,从另一个角度刷新我们的艺术感受。日前,黄永砯先生欣然受聘于家乡泉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并应邀在泉州师范学院讲学。受泉州晚报海外版的委托,我对黄永砯先生就一些问题进行专访。


    □你的作品大都用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来创作,而且并不拘于传统美术史价值标准,你能归结其中的要点?

    谈到新的艺术概念,什么是新的?这当然必须相比较传统的价值判断而言,我那件在1987年所作的《(中国绘画史)和(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搅拌两分钟》,便是提出这一问题,这件作品不但是对传统美术史价值观的提问,同时也对西方现代艺术史观的怀疑,不是用一种所谓新的传统去代替另一种旧的传统,而是对这一种“替代方式”本身的史学方法提出置疑,如果要归结其中要点,那就是:游离和不界定。

    □有评论家认为你是在做一种超越文化的游戏,对这种说法,你是如何看待?

    这当然是一种评论的方式。以我这十年来的创作而言,主要是以西方现实为背景,但同时我自身又具有东方文化的背景,这两种背景有时互为话题,有时我强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在多文化之间展开一种“游戏”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把“游戏”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或范畴来谈,游戏虽然包含玩的成份,但游戏更多包含着规则,其中包括遵守规则和超越规则,也就是如何在一个被限定的游戏规则中玩而又不被其所牵制。(黄坚:规则可能也包含价值判断。)那当然,在当代文化的现实中,我们已经不能在一个单独的文化范畴中工作,现实生活有时使你在几个不同的文化观念中进行游离,在好几种文化游戏中走动,所以我认为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游戏”,来理解所谓的超越文化。

    □能不能谈谈你的《大转盘系列》或者上海双年展中的《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

    这两件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大约跨越十年之久,确实代表两种不同的创作思路。我从85年开始使用“转盘”,用转盘来编码,通过旋转转盘来决定使用什么颜料、什么构图,以及什么时候完成一件作品,当时我把它称之为“非表达绘画”。《大转盘》创作在87年,我把一些构想编码放在大转盘里,使用转盘就是用随机性和偶然性来决定创作。《沙的银行和银行的沙》是2000年在上海双年展的作品,这件作品与上海的近现代历史相关,这个银行的模本是最早英国汇丰银行,49年后它转变为市Z/F,近几年的经济浪潮它又重新成为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这种“就地创作”的方式,就是作品和当地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发生一种对话,这种方式在近十年的工作中经常被使用。(黄坚《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文化意味更浓,说白一点,好像雅俗共赏?)这要取决于观众,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建筑的模型,但我更希望观众把它看作是一座特定的“银行的”形象。银行的形象和沙的材料两者互相转换。这是我提供给观众了解这一观念,一个入门的机会,一个启发点。

    □你新近作品有何走向,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或者另起“炉灶”?有无符号化的倾向?

    所有的发展都能追溯到一种渊源,很难说另起“炉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作品所谓的另起“炉灶”,其实是从“之后”来看的,是后来的发展我们才认出它另出渊源,所有真正能成为“起点”或另起“炉灶”的作品都城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至于符号,符号使用多了就难免符号化,所以符号是危险的。(黄坚:但符号这东西跟艺术家的个性风格好像有某种联系。)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要搞清他的名字。艺术也是一样。你的风格一直在改变,人家可能认为你这个人没有思路,通常来说一个人有一条思路是容易被接受的,但问题是有必要让人容易接受吗?

    □你对自己的文化定位怎样界定?

    艺术家应该不断地自我定位,不断地移动自己,不单是自我定位,而且也常常被人所定位,好像由别人来定位比自己定位来得重要。

    □在你的作品中,你最喜爱或者说最满意的是那一件?

    我几乎不考虑这个问题,没有不满意的作品存在就没有所谓满意的作品产生,一切都是相对的。一件作品只是一个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特定事件,而且只有参照其它作品才能显示它的意义。

    □从厦门达达至今,你能否对自己的艺术生涯给一个判断,那些已发生了变化?

    当然我现在不可能再做厦门达达相同的东西了。里面肯定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最主要变化的是对自己的东西持更多怀疑的态度,以前认为这个东西是必然的,必须这样做,现在认为也许可以不这样做。现代艺术跟传统艺术明显区别,在于能够提供观者一种多样的形式、开放的空间,这也是当代作品的一种活力所在。

    □作为世界知名艺术家把你列入泉籍艺术家不会有意见吧,同时作为一个泉州籍艺术家你对家乡有什么希望?

    没意见。以前填表都要填籍贯:泉州。
                                                                           

2001年11月20日于中国泉州 原载于《泉州晚报》2001年12月13日第4版

[attachment=65160]

[attachment=65161]

[attachment=65162]

[attachment=65163]   
[4楼] 牧羊人 2007-10-20 10:04:45
黄永砯:关于“蝙蝠计划 Ⅲ”的声明

2003年12月29日晚上7时多,我的作品“蝙蝠计划 Ⅲ”的安装和展出计划被北京万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取消。


  原定于30日凌晨2时从制作场地运往左岸公社的运输吊装等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在这之前已经和左岸工社有关人士商谈作品置放地点和吊装安全等所有细节,而左岸工社上属的北京万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所谓“安全隐患”突然取消这项计划的理由是不能被接受的,当我们进一步询问其原因时,左岸工社某负责人闪烁其词的答复:一是工程问题,二是政治风险,因为政治风险无法用文字来描述,只能谈安全问题。在作品制作后期,左岸工社就机翼上的图标深感忧虑,曾提出不使用图标,受到艺术家和策划人的反对,因为这个计划二个月前已经将详细内容和背景材料无保留地告诉了对方。


  一件以美国军用侦察机EP-3为参照系创作的作品,2001年—深圳,制作了这架飞机的中部到尾部,参加深圳第四届当代雕塑艺术展,2002年—广州,制作了从中部到机头加上右翼,参加广州首届当代艺术三年展,2003年—北京,那架飞机剩下的右翼,参加左岸工社“左翼当代艺术展”,都是在展出前最后一刻遭封杀,无论是官方的,或是非官方的私人企业赞助,无论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还是自我审查的结果,都是按同样的逻辑行事。


  “当世界向右转时,向左!”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洞察?还是一句商业广告的花招?当世界向右转时,我们也向右?


  黄永砯


  2003年12月30日


《蝙蝠计划 Ⅲ》
[attachment=65167]

[attachment=65168]

[attachment=65169]

[attachment=65170]

[attachment=65171]

[attachment=65172]

[attachment=65173] 
[5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20:19
Untitled,  无题

1984; oil on canvas
courtesy the artist

[attachment=65181]
[6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24:01
Huang Yong Ping in the studio working on Four Paintings Created according to Random Instructions using Wheel, 1985

1985年,黄永砯在工作室里制作由滚动的轮子画出的画。

[attachment=65182]
[7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25:05
Huang Yong Ping, Large Turntable with Four Wheels, 1987

1987年,装置作品

[attachment=65183]
[8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26:10
Huang Yong P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the History of Modern Western Art Washed in the Washing Machine for Two Minutes, 1987 (original version, destroyed)

[attachment=65184]
[9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27:56
Huang Yong Ping, Reptile, 1989, Georges Pompidou, Paris

1989年,于巴黎Georges Pompidou

[attachment=65185]

[attachment=65197]
[10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29:02
Huang Yong Ping, Should We Construct Another Cathedral? 1991, Galerie Fenster, Frankfurt

1991年,于法兰克福Galerie Fenster

[attachment=65186]
[11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30:22
Huang Yong Ping, Library Canteen, 1992, Bibliothèque Forney, Paris

1992年,于巴黎Bibliothèque Forney 图书馆

《图书馆的公共食堂》1995 巴黎
[attachment=65187]

[attachment=65196]
[12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31:03
Huang Yong P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the History of Modern Western Art Washed in the Washing Machine for Two Minutes

[attachment=65188]
[13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32:28
记事本中的草稿, 1989-1997 年

[attachment=65189]
[14楼] 二大爷 2007-10-20 10:39:48
牛比!
[15楼] 嘿乐乐 2007-10-20 10:44:15
[attachment=65190]
[16楼] guest 2008-03-19 14:16:31
老黄真是挺厉害的。
[17楼] guest 2008-03-21 05:18:31
和老黄的作品,人格一比,很多人都算不上是艺术家
[18楼] guest 2008-03-21 09:08:17
老黄牛鼻
[19楼] guest 2008-10-09 23:02:54

“占卜者之屋”黄永砯回顾展-展览汇总帖
请点击
[20楼] guest 2008-10-09 23:03:32

[21楼] guest 2008-10-09 23:05:44
[22楼] guest 2009-03-27 21:32:44

[23楼] guest 2009-08-06 17:26:40



翻过来的坟墓,1994,荷兰

为荷兰克罗勒美术馆(krller-muller museum)制作。在展出美术馆亚洲藏品的展厅背后,安放了一个中国传统墓穴的复制品,并把它颠倒过来。底朝上。他写到“坟墓=美术馆,”颠倒过来的墓穴是对美术馆本身观念的否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