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7-4 “无处不在”梅新武油画个展
发起人:2w5 回复数:0
浏览数:1973
最后更新:2008/01/31 07:30:54 by
展览空间:798红T空间
展览名称:“无处不在”梅新武油画个展
展览开幕日期:2007-7-4
展览开始日期:2007-7-4
展览结束日期:2007-8-4
展览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大山子艺术南区(D2)798红T空间
策划人:
艺术家:梅新武
官方网站:[url]www.redt.net
备注:
相关链接:[url]http://exhibit.artron.net/zl.php?zlid=3038
展览前言:
梅新武的作品有明显的波普与艳俗的特质。但与之不同的是,九十年代的令人瞩目的波普与艳俗风格的画家们,是从八十年代迅速蔓延的电视和其他通俗传媒中寻找和发现传媒图像和商业形象做为“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形式来介入当代问题”。而现在更年轻的画家则是自觉地将现代社会提供给他们的视觉经验作为一种公共话语,渗透到他们的创作当中,成为与观者传递或交流视觉文化信息的语言手段。他们运用各种新的图像表现手法来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和思考。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八十年代画家对西方艺术样式的快速翻版到现在年轻画家的自觉创作,对现成图像运用和处理的绘画方式已经处于自然而然的成熟状态。梅新武的近期一批新作品正是这一现象的最好诠释。
当代艺术形式更多的不体现在对社会和现实的回归之上。面对剧增的消费环境,不断刷新的技术信息所还来的低调与无形的杀伤力,让更多的人处于一种每天面临无数新问题的不堪重负的失落与迷茫状态。正如梅新武新作《疑心病》系列中所表现的那样,画面使用了单个人物单色的处理手法,让人能够最直接的感受到画面传递的信息。被挤压的略微变形的硕大人物头像处于画面的下方,而大面积的留白增添了这种压抑的氛围。画中人物似乎正在进行漫长无解的思索,焦虑、迷茫和空洞的表情在这一瞬间凝固。而人物头顶的昆虫形象却让人在对现实思考的同时一下转入了虚拟的状态之中。这似乎无关主题的放置贯穿了他近期创作的所有作品。在《秀》眼保健系列作品中,面容娇好的女性形象正在进行眼部保健的按摩,表情散淡、无聊且古怪,这些昆虫出在在人物的面部、手部,与人物动作和表情并无直接的关联,而这就是他所想表达思考关键点所在。他在随笔中写道:“画昆虫也仅仅是一个借口。”
梅新武出生于八十年代(这里笔者无意先入为主地将他置入诸如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之类一刀切似的批评怪圈里去),但作为年轻人共同的成长经历,他敏感地捕捉到了存在于这一代人中的很多问题:道德感、责任感的缺失,对前途的未知使他们迷恋于不经意的快乐,莫名的忧伤来得快速而深刻,现实中的所有事物涵盖的乐趣无处不在等等现实与自由梦想之间的挣扎与幻像。而他将这些问题寄寓在他画中的昆虫身上,使得原本就华丽而沉闷、无聊的画面中平添一种感伤和怪异。他的作品不是对过去式的已经发生事物的追忆,而是正在发生,就是无处不在的现在。
梅新武是从成都美院毕业后直接加入“北漂”的“川帮”成员之一。在四川经历的专业学院训练不仅让他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让他结识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这也成为他人生经历中的丰厚资本。此次展览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个个展,可谓牛刀小试,相信他以后可以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展览名称:“无处不在”梅新武油画个展
展览开幕日期:2007-7-4
展览开始日期:2007-7-4
展览结束日期:2007-8-4
展览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大山子艺术南区(D2)798红T空间
策划人:
艺术家:梅新武
官方网站:[url]www.redt.net
备注:
相关链接:[url]http://exhibit.artron.net/zl.php?zlid=3038
展览前言:
梅新武的作品有明显的波普与艳俗的特质。但与之不同的是,九十年代的令人瞩目的波普与艳俗风格的画家们,是从八十年代迅速蔓延的电视和其他通俗传媒中寻找和发现传媒图像和商业形象做为“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形式来介入当代问题”。而现在更年轻的画家则是自觉地将现代社会提供给他们的视觉经验作为一种公共话语,渗透到他们的创作当中,成为与观者传递或交流视觉文化信息的语言手段。他们运用各种新的图像表现手法来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和思考。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八十年代画家对西方艺术样式的快速翻版到现在年轻画家的自觉创作,对现成图像运用和处理的绘画方式已经处于自然而然的成熟状态。梅新武的近期一批新作品正是这一现象的最好诠释。
当代艺术形式更多的不体现在对社会和现实的回归之上。面对剧增的消费环境,不断刷新的技术信息所还来的低调与无形的杀伤力,让更多的人处于一种每天面临无数新问题的不堪重负的失落与迷茫状态。正如梅新武新作《疑心病》系列中所表现的那样,画面使用了单个人物单色的处理手法,让人能够最直接的感受到画面传递的信息。被挤压的略微变形的硕大人物头像处于画面的下方,而大面积的留白增添了这种压抑的氛围。画中人物似乎正在进行漫长无解的思索,焦虑、迷茫和空洞的表情在这一瞬间凝固。而人物头顶的昆虫形象却让人在对现实思考的同时一下转入了虚拟的状态之中。这似乎无关主题的放置贯穿了他近期创作的所有作品。在《秀》眼保健系列作品中,面容娇好的女性形象正在进行眼部保健的按摩,表情散淡、无聊且古怪,这些昆虫出在在人物的面部、手部,与人物动作和表情并无直接的关联,而这就是他所想表达思考关键点所在。他在随笔中写道:“画昆虫也仅仅是一个借口。”
梅新武出生于八十年代(这里笔者无意先入为主地将他置入诸如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之类一刀切似的批评怪圈里去),但作为年轻人共同的成长经历,他敏感地捕捉到了存在于这一代人中的很多问题:道德感、责任感的缺失,对前途的未知使他们迷恋于不经意的快乐,莫名的忧伤来得快速而深刻,现实中的所有事物涵盖的乐趣无处不在等等现实与自由梦想之间的挣扎与幻像。而他将这些问题寄寓在他画中的昆虫身上,使得原本就华丽而沉闷、无聊的画面中平添一种感伤和怪异。他的作品不是对过去式的已经发生事物的追忆,而是正在发生,就是无处不在的现在。
梅新武是从成都美院毕业后直接加入“北漂”的“川帮”成员之一。在四川经历的专业学院训练不仅让他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让他结识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这也成为他人生经历中的丰厚资本。此次展览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个个展,可谓牛刀小试,相信他以后可以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作品图片
[attachment=80996]
[attachment=80997]
[attachment=80998]
[attachment=80999]
[attachment=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