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委员专访:王 东
发起人:Circleart  回复数:0   浏览数:1548   最后更新:2016/09/01 10:18:17 by Circleart
[楼主] Circleart 2016-09-01 10:18:17



┃王东


何香凝美术馆策展人

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博物馆学、策展与观众”研究方向博士在读


致力于国内外当代艺术展览策划、批评、研究、国际交流与文化管理。自2007开始,一直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划、批评与编辑,并以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视野持续关注当下极具批判性、实验性与边缘化的当代艺术和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不断在自身丰富的策展实践中重新审视策展的角色,试图找寻策展应如何型塑博物馆知识生产并有效激发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声。


2016  作为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 London, UK)百余名候选人中选出的31位国际艺术专业人士之一,受邀参加泰特美术馆主办的“Tate Intensive: Making Tomorrows Art Museum”项目赴英国学习、交流与讨论21世纪美术馆发展的态势与未来受

受邀参加韩国全罗北道美术馆主办的“亚洲当代艺术展2016”,并做《中国当代社会与实验艺术》主题发言;

2015受邀参加香港研讨会《中国边界之视觉化》;

2014受邀参加意大利MAXXI博物馆展览《开放博物馆开放城市》策展对谈与研讨会;

受邀参加台湾台南国立艺术大学展览《东经倾斜:北回与南归的城影对话》研讨会并进行专题演讲;

2013 受邀参加台北关渡美术馆的策展人驻场计划;

2012  受邀参加德国歌德学院组织的“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年轻策展人访问计划;

2010  受邀参加德国KW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第六届柏林双年展“全球年轻策展人交流计划”;

2009受邀参加德国歌德学院、柏林自由大学联合主办的“文化管理在中国2009”艺术精英人才培训学习计划。



编者语


圈子艺术中心作为独立的艺术机构,在展览、研讨以及奖项的运营思路及执行中,始终希望不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水平,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渴望业内专家和学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批评,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务实,以期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所贡献。尤其是在《圈子艺术青年奖》奖项的设置和推进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更加透明、公开、公正,更加能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都需要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与意见。


因此,我们将逐一对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推荐委员会的50位委员进行采访,邀请委员们围绕当代艺术与社会进程、当下艺术生态、未来艺术发展以及圈子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民营机构应当如何更好地推动艺术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等方面提出看法。



▼以下为专访实录



圈子:在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代,您如何看待艺术的社会作用?

王东:艺术将不断透过自身的视觉张力缝合与生活之间的缝隙,并触碰社会中的矛盾与种种问题,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引领观众探求、反思与追问已知与未知的世界。



圈子:当代艺术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其它专业领域有更好的交流?

王东: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可以说是与其他专业领域不断杂交与融合的结果之一。当代艺术创作中所出现的关于生物学、化学、人类学、建筑学的观念与知识应用是新一代年轻艺术家所经常虑及与采用的主要方式。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跨领域知识的互相借鉴毋庸置疑在当代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与实验性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与平台。



圈子:在摄影器材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影像艺术发展是否有新的方向?

王东:影像艺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极其发达的今天,在未来将不断打破传统的以显示屏为依托的创作模式,越来越趋向于一种网络化、科技化与生物化的特征。影像艺术也绝不再仅仅只是制造与传播图像,而是通过一种与观众互动的方式将艺术、艺术家与观者聚揽在同一空间之下。



圈子:策展人一般与机构合作的比较多,请您谈谈艺术机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王东:我们的艺术机构几乎都是盈利机构,天天为五斗米折腰,很难做纯粹的学术活动,而非盈利机构又极其罕见。很多机构开业时雄心勃勃,两三个学术展览办下来就熬不住了,急忙去寻找能赚钱的项目,很难看到哪家机构能一直保持学术品味坚持下来。



圈子:圈子一直注重艺术作品的社会性以及所呈现的问题性,因此我们主张在展览的学术研讨成员结构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从社会的角度讨论艺术。

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王东:不同背景的学者与不同领域的观点交汇无疑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诠释、分析与讨论更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希望圈子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圈子:最后请您给《圈子艺术青年奖》提出一些建议。

王东:持之以恒、专业、公平与不断创新。







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装点生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