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策展人计划
发起人:马甲来了  回复数:1   浏览数:2375   最后更新:2007/05/23 17:07:02 by
[楼主] 马甲来了 2007-05-16 02:46:02
转载:中国美术批评家网

青年导演宁浩凭借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一炮打响,学术与市场获得双赢,在耀眼的成功背后由香港演艺巨星刘德华创办的旨在支持华语电影青年导演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也随之浮出水面,现在当代艺术界自己也迎来了与“亚洲新星导计划”媲美的“新锐策展人计划”(简称NCP计划),NCP项目启动经费目前由北京邦恩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筹措,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创办,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推出新锐年轻艺术策划人,以弥补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策划人才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目前国内艺术界,此类项目的设立尚属首次。
    NCP的启动将是一项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进程的重要事件。该计划无疑将为目前有限的前辈策展人培养出大量的后继者,为中国新世纪艺术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和机遇。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与欧美韩日青年策划人同台竞技、相互促进也是该计划力图实现的愿望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唯有将年轻的策划人置于全球化的艺术语境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和对话。
    与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支持发掘年轻艺术家的计划和展览项目不同,NCP的重点既不在于艺术家和作品本身,也不在展览单方面的规模和影响,当然更不在于艺术市场和交易。该项目最为重要的特征是重视年轻策划人与众不同的创意、策划思路,独特的展览现场布置与氛围的把握,此外,将学术研究与具体展示结合的密切性,展览在公众影响和教育方面的成果也都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亮点。
    NCP自2007年始每年春天及秋天各举办一次,每一次都将邀请6位年轻的艺术策划人参加独立策划其艺术生涯的第一次艺术展览,这些杰出的候选人都是通过我们的专家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希望之星。他们将公平而自由地独立策划6个不同的展览,这些展览将在同一天开幕,并向公众开放。在策划的过程中,我们的专家委员会将对几位策划人的选题、方案进行讨论,论证其可实施性和学术价值,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布展、画册出版、媒体宣传等工作将由北京TS1(宋庄壹号)当代艺术中心协助完成。主办方将邀请二十位国内外著名艺术批评家、国际策展人及著名艺术家作为该项目的评委,每年在十二位参加计划的年轻策展人中评选部分奖项,获奖策展人由主办方向全球各大知名艺术机构推荐。
    NCP为非赢利公益项目,创意版权归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所有。该计划在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接受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基金、赞助与合作,以保障项目运作的基本经费和获奖新锐策展人奖金。NCP将是一项长期性的艺术计划,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接受来自亚洲和世界范围内的杰出自荐者和推荐者;同时我们将接受各种基金费的赞助和合作。相信在三年之内,NCP将成为享誉国际艺术界重要学术活动。
2007年4月29日第一次NCP联展将在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宋庄壹号美术馆)开幕,标志着NCP项目的正式启动,第一次NCP联展将由陈大阳、盛巍、王雪芹、王雪语、王岩、周文翰等六位极具潜力的青年策展人策展,六个艺术展将同时开幕。
NCP的品牌推广与互动
2007年首届NCP春季联展将与同期举办的“798艺术节”、“第四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进行互动,并将广泛邀请文化艺术界人士、驻京国际友人、艺术品经营者前来观展。
NCP项目的拟邀评委:
    著名艺术批评家、国际策展人及著名艺术家作为该项目的评委.
NCP项目拟设奖项(在每年度的12位策展人中评选)
大奖:
“年度新锐策展人大奖”一名
单项奖:
“最佳学术奖”一名
“最佳创意奖”一名
“最佳现场奖”一名
“最佳人气奖”一名
2007年NCP春季联展6位新锐策展人
陈大阳:资深建筑与地产媒体人士
盛崴: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博士研究生在读
王雪芹: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本科毕业,现《艺术地图》编辑部主任
王雪语:天津美院美术史系本科在读
王岩:《北京青年报》资深艺术版记者
周文翰:《新京报》资深艺术版记者
展馆地址: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宋庄壹号美术馆)
          Beijing T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六合桥向东600米路南
展览时间:2007年4月29日-2007年5月29日
开幕时间:2007年4月29日下午3点半
启动仪式安排在798壹画廊(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 大山子798艺术区B区原4412厂耐克展厅背后  4月29日下午1点半)
         
北京TS1艺术机构
北京邦恩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沙发:1楼] guest 2007-05-23 17:07:02
周文翰自己的策展感言



  任何事情进行都最后的时候,最让我厌烦,因为这一切似乎不再有意义,也厌烦这个需要说来说去的媒体世界,我没有叫任何记者来报道这个展览。



  我参与了青年策展人计划,展览在4月29日开幕,但是那前后三天我和朋友、和自己都不愿意再说再想这个展览的任何部分。只有疲乏,只有厌倦。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一些话,因为还生活在这个无比现实的世界中。必须活,必须说,必须有所交代。

    

                        关于青年策展人计划这个项目

 

1。梁克刚先生主持的宋庄壹号美术馆主办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和其他五个策展人每人获得1.5万元预算,在一个400平米的空间中策划一个展览。
 


  2。计划在3月底开始启动,只有四十天的准备时间,因为我自己的拖沓,也因为项目本身头绪多、大家经验少、组织方本身的日程安排问题等,导致时间非常紧张,一些必须要走的程序没有走,比如画册就没有出彩样就印刷了,结果我的画册中出现了题目前后不一、图片联接错误等等毛病。也怪我大眼



  3。接下去继续举行的话,应该有更详细的策划和日程安排。




                                                关于我策划的那一部分
 
  1。开始想到的主题是“真现实”“正现实”“我靠,真现实”一类的,因为我没有多少梦想,只好面对现实:) 之后定了“今天真现实”这个名字,后来张建议说可以用消耗的现实或者拒绝收藏的现实之类的名字,也好,就改成“消耗这现实”。因为,对我来说名字并没多重要,而且我是个在最关键时刻容易动摇的人。



  2。关于展厅设计,我要求把展厅所有的灯关闭,而且除了一个作品用到电,其他的都不用电——但是对面展厅的灯光很强,照射过来, 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预想的整个气氛。



  设置了一个只能侧身而进的狭窄通道——可惜,实际上还是有点宽了、松了,是白塑料而不是我设想的黑布——通过那里才能看到1万根冰棍。



    因此,展览开幕的时候有人看到这个暗暗的展厅,以为布展还没有完毕,不愿意过来看。这很好。但是,还不够黑啊。


  3。关于八个作品:


  张映光的作品痕迹1的1万根冰棍和700公斤冰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在三小时内融化,把展厅淹掉,让我失望。另一个意想不到是,冰棍的香味传开了,还有人去拿冰棍吃,这很好。



  张映光的作品痕迹2的1000卷卫生纸上贴的图片,很多被贴反了,这是美术馆布展的错误。里面太密集,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空灵的感觉,但是密集是另外一种风格?有一个画家说她很想把所有挂起来的卫生纸都撕下来。



  杨吟和尤洋的作品我们的电视机效果不错,摆了一大排沙发让大家看对面的展览,是展厅里唯一可以让大家闲作休息的地方。但是捆在沙发上的电视机则没有正常工作,DVD出错了



  杨吟和尤洋的作品我们的条形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才好看,因为荧光棒的光太轻微了,而对面展厅的光要太强了。



  艾思的作品她说她们是小人没有我预想的那样虚幻、旋转,也许是因为制作总不说效果图美好,也许,是因为我固执的拒绝用灯光限制了作品。




  王晴的作品镜子是一个洗手池配一个大镜子,镜子只有中心一小块干净,周围全很脏。我把它安置到展厅的中央,也是整个美术馆的中轴线的终点,这个位置好。




  王晴的作品模特是四个模特,本来是想让模特的隐私部位贴上商标,然后里面用电灯打亮,后来陈大阳建议贴在模特的关节部位更好,王同意更改,也是贴在关节部分了。之后我又根据展厅的位置,把一个手、一个下体、一个腿吊到空中去了



 后来又觉得太空,把尤洋的废吉他套子钉在墙上,把展览剩余的所有废料全部堆积到沙发后面,包括布展时吃过的剩菜剩饭。展出的一个月不可以打扫卫生,想必最后会很臭,而且冰棍化了以后也会招蚊子苍蝇蚂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