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1986年生于泰国曼谷)的少年时期在泰国流行文化中度过,所接受的艺术训练及其职业生涯则基于美国,二者给予他同样深刻的影响。他的实践旨在挖掘全球化主体性之下的潜在张力。与其停留在具有特定地缘特征的主题之上,阿让诺度才采用了牛仔布这一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织物,作为实体与符号性工具推进上述研究。牛仔布最初是工人阶级的主要衣料,而后发展为全世界青年的标志;如今,这种织物又被阿让诺度才广泛使用在绘画、雕塑、影像和行为等创作实践中。作为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在中国——以庞大的牛仔布出口量(和消费增幅)而闻名的国家——的首次个展,UCCA将呈现一系列基于牛仔布的创作。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在UCCA展出的内容包括影像、装置、绘画,并将他的表达延伸至现场表演之中;同时重点推出他的持续性项目之一——影像三部曲:将虚构的叙事和艺术家的现实经验(包括家庭生活、职业经历等)拼贴重组,形成三个环环相扣的主题,即死亡、炼狱和重生。这一项目的视觉建构源于阿让诺度才对终极问题的思考:记忆、必死性、身份以及男性气概。此次展览为UCCA与PS1当代艺术中心合作推出。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男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展览现场,东京宫,巴黎,2015.6.24-2015.9.13。版权属于艺术家。由C l E A R I N G画廊(纽约)和Carlos/Ishikawa画廊(伦敦)提供。摄影:奥雷利昂·莫里。
在本条推送中,我们呈现2015年6月24日在巴黎东京宫美术馆举办的寇拉克里个展“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男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的展览现场照片,以供观众更多了解寇拉克里及他的创作。
展览预告“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
开幕时间:2015年8月20日
公众开放时间:2015年8月21日-2015年10月19日
地点:中展厅、甬道
展览相关公共项目
演出 | UCCA美术馆之夜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集聚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
时间:2015年8月20日(周四) 19:30-20:55
地点:悦廊
嘉宾: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艺术家)、boychild(表演艺术家)、AJ·格沃伊奇(环境艺术家)、寇拉帕特·阿让诺度才(艺术家)
余兴派对
时间:2015年8月20日(周四)21:00
嘉宾:KritBoyAJ(艺术家)、陈天灼(艺术家)、Bloodz Bol(艺术家)
首席赞助:多姆斯收藏
合作机构:MoMA PS1
对话 |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牛仔布艺术家
时间:2015年8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报告厅
嘉宾:克劳斯·比森巴赫(MoMAPS1馆长)、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艺术家)
主持:刘秀仪(UCCA顾问策展人)
语言:英文配中文翻译
合作机构:MoMA PS1
对话 | 艺术家作为品牌
时间:2015年9月4日(周五) 14:00-16:00
地点:报告厅
嘉宾:阿玛莉娅·欧曼(艺术家)、刘秀仪(UCCA顾问策展人)
语言:英文配中文翻译
本展览的首席赞助是多姆斯收藏(Domus Collection),合作机构为MoMA PS1。特别鸣谢新媒体艺术制作伙伴CP Denmark和网庭企业机构,以及独家音响设备赞助 GENELEC(真力)。机票赞助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本展览画册由后浪出版公司提供赞助并出版。
“不明时区三部曲”由盛德·紫阙提供赞助。
时间:2015年8月22日(周六) 18:00-19:30
地点:报告厅
语言:英文配中文字幕
嘉宾:克劳斯·比森巴赫(MoMA PS1馆长)、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艺术家)、刘秀仪(UCCA顾问策展人)
合作机构:MoMA PS1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的作品将虚构的叙事和艺术家的现实经验(包括家庭生活、职业经历等)拼贴重组,形成三个环环相扣的主题,即死亡、炼狱和重生。阿让诺度才采用了牛仔布这一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织物,作为实体与符号性工具推进上述研究。
牛仔布最初是工人阶级的主要衣料,而后发展为全世界青年的标志;如今,这种织物又被阿让诺度才广泛使用在绘画、雕塑、影像和行为等创作实践中。艺术家通过这些作品把自己定位成“牛仔布艺术家”。本次讲座UCCA特邀MoMA PS1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与“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88”的策展人刘秀仪展开讨论与对话。
嘉宾
克劳斯·比森巴赫(MoMA PS1馆长)
1967年出生于德国。现在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及MoMA PS1馆长;于1991年在柏林创立了工厂当代艺术中心,并于1996年创立了柏林双年展。由其策划的主要展览包括:“玛丽娜·阿布拉维奇:艺术家在场”(2010)、“威廉·肯特里奇:五主题”(2010)等。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艺术家)
1986年生于泰国曼谷,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和曼谷。2012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近期展览包括:“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男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 3”(东京宫,巴黎,2015);“博物馆表演”(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华沙,2014);“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纽约,2014)。
刘秀仪(UCCA顾问策展人)
合作机构
MoMA PS1
票务信息
活动免费
*开场前三十分钟于UCCA前台领取活动门票;
*活动开始30分钟后谢绝入场。
*请勿迟到。
展览日期:2015年8月21日—2015年10月19日
时间:10:00-19:00(每周一闭馆)
地点:中展厅、甬道
展览介绍
展览“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以“总体艺术”的方式集中展出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的诸多作品,包括“身体绘画”和记录其博伊斯式神话的录像装置作品。展览开幕当天的演出由阿让诺度才携boychild,、Aj Gvojic、Harry Bornstein 和他的双胞胎哥哥寇拉帕特共同呈现。
自8月21日至10月19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不明时区三部曲”展览系列的第二个展览“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持续探讨非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性。本展是这位年轻艺术家的第三个美术馆个展,亦是他在亚洲地区的首展。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于UCCA甬道及中展厅中迂回陈列,包括绘制于牛仔布上的“身体绘画”和记录其博伊斯式神话的录像装置作品。展览开幕演出由与阿让诺度才长期合作的艺术家boychild、阿让诺度才的哥哥寇拉帕特和多名志愿者与艺术家共同呈现。演出舞台、灯光部分由AjGvojic负责,声音部分由HarryBornstein负责。
在中展厅展出的四件循环播放的影像作品是展览“2558”的核心部分。《2012-2555》为这组作品的开端。这件作品的名称源自于佛历和公历的年代。
《2012-2555》预告片,由艺术家,C L E A R I N G画廊(纽约和布鲁塞尔),Carlos/Ishikawa画廊(伦敦)提供。
在这一系列的作品里,每件结构相对独立的影像中,寇拉克里这位来自泰国的艺术家获得了自我实现——在《2012-2555》的“死亡拱门”、《2556》中的“炼狱”和《2557(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2)》的“重生”之中(“死亡拱门”“炼狱”“重生”均是其作品的副标题)。
《2557(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男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 2)》预告片,由艺术家,C L E A R I N G画廊(纽约和布鲁塞尔),Carlos/Ishikawa画廊(伦敦)提供。
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通过戏仿DuangjaiJansanoi在《泰国达人秀》上富有争议的“身体绘画”表演,调侃地解构了艺术世界中的二元对立——崇高和粗俗,西方和东方。该表演和泰国著名建筑师ChalermchaiKositpipa对这场演出的电视评论都被完整地剪辑进《2556》中,并对阿让诺度才在甬道中呈现的绘画作品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展厅播放的第四件影像作品《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进一步将艺术家作品置于另一种宇宙观之内,并通过说唱向观众传达具启迪意义的哲学思想。天堂和地狱作为对现实世界互为对立的解释系统,均是由个人经验和与经验同步的数码纪录共同构成的“反馈回路”。“寻找那伽(蛇神)”的主题反复贯穿于影像及甬道的作品之中,它并非对异域文化的简单指涉(蛇神的形象广泛存在于各国神话历史中),也暗指阿让诺度才的实践犹如衔尾蛇(阿若波罗蛇)的永恒循环。
《2557(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 3)》预告片,由艺术家,C L E A R I N G画廊(纽约和布鲁塞尔),Carlos/Ishikawa画廊(伦敦)提供。
占据甬道和中展厅的作品构成了一件“总体艺术”作品。通过展厅中媒材所摆列成的人形(暗指他绘画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黄色人形轮廓),此概念得以进一步被强调。然而,虽然艺术家试图将展览呈现为一个感知整体,展览的两个部分还是呈现出不同的述说方式。艺术家的录像作品既对现代流行音乐录影带有所借鉴,又得益于伊夫·克莱因对其“人体测量学”的过程记录。而他那些未被挂在墙壁上的绘画,源于一组针对记忆和艺术物质性的反思命题。阿让诺度才经常把他的“牛仔布绘画”比作“Ctrl z”——大多数软件所定义的撤销功能。他常常将燃烧牛仔布,然后将记录焚烧过程的照片拼合到牛仔布上。以此,“牛仔布绘画”将时间压缩到一个平面上,矛盾地揭示出,创作一件作品需要付出隐藏作品的代价。曾于录像中多次出现的牛仔布,是他以影像记录的表演(对泰国达人秀中“人体彩绘”节目的重演)中的道具,也是展览空间中人体模型的衣着。这些不断重复的元素,在虚幻和现实之间切换,形成集体记忆的基础,一直延伸至物理空间,恳请观众借助格式塔效应,感知他的“总体艺术”。伴随着不断的变化、实施和修正,全球化趋势和数码化的呈现方式共同造成的变革暗示着时间和地理认知上的双重扁平化。在“不明时区三部曲”的首个展览中,黄汉明的作品反映出一种不确定的时空暂时性,营造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展览空间,并为碎裂的时间讽刺性地加上虚幻的线性逻辑。“2558”提供了另一种阐述,在美术馆中开启一个融化时间的具有情绪强度的空间。
关于展览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由UCCA顾问策展人刘秀仪策划,助理策展人郭希协作呈现。一系列与展览的相关公共项目活动与展览平行开展。
展览“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 ”的首席赞助为多姆斯收藏(DomusCollection),合作机构为MoMAPS1。特别鸣谢新媒体艺术制作伙伴CPDenmark和网庭企业机构,以及独家音响设备赞助GENELEC(真力)。机票赞助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本展览画册由后浪出版公司提供赞助并出版。
关于“不明时区三部曲” 展览系列
“不明时区三部曲”包括三位亚洲艺术家的个展:黄汉明(新加坡)、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泰国)、梁慧圭(韩国)。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均展示了潜伏在生活中庸常之物底下的错置的时间性。三位艺术家均活跃于国际艺术界,作品曾在多家著名艺术机构展出。西方主导的国际艺术圈中,亚洲艺术家的集合,往往意味后殖民语境下身份议题的探索。“不明时区三部曲”并不回避参展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展现的身份张力,但也并非旨在测绘地缘政治差异。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和媒介地貌渐渐因全球化资本辗压而变得同质化,地理上的“非场所”——诸如超市、机场那些脱离了特定历史、身份和语境,只供人们通过和消费的场所——与日俱增。虽然文化差异仍未完全消失而无缝过度到平滑的文化空间,但文化的(尤其流行文化和大众娱乐中)“非地点”不断出现,使符号交换更为顺畅,文化和地域的版图上的沟壑被侵蚀。“不明时区三部曲”均由 UCCA 顾问策展人刘秀仪策划。“不明时区三部曲”由盛德·紫阙提供赞助。
关于艺术家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1986年生于泰国曼谷)的少年时期在泰国流行文化中度过,在美国接受艺术教育,并展开其艺术职业生涯,二者均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实践旨在挖掘全球化主体性之下的潜在张力。阿让诺度才没有过多地关注具有地缘特征的主题,而是将牛仔布这一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织物,作为物质与象征的层面上推进研究。
阿让诺度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重要个展包括:“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东京宫,巴黎,2015);“2012-2555”“2556”“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男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和“未来(与boychild,AJ Gvojic 和Harry Bornstein合作)”(现代艺术博物馆,华沙,2014);“2557(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2)(与寇拉帕特·阿让诺度才合作)”(Carlos/Ishikawa画廊,伦敦,2014);“给Chantri的信,#1:门边的女人/持续赠予的礼物(与boychild合作)”(The Mistake Room画廊,洛杉矶,2014);以及“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MoMA PS1,纽约,2014)。
展览相关公共项目
演出 | UCCA美术馆之夜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集聚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
时间:2015年8月20日(周四) 19:30-20:55
地点:悦廊
嘉宾: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艺术家)、boychild(表演艺术家)、AJ·格沃伊奇(环境艺术家)、寇拉帕特·阿让诺度才(艺术家)
余兴派对
时间:2015年8月20日(周四)21:00
嘉宾:KritBoyAJ(艺术家)、陈天灼(艺术家)、Bloodz Bol(艺术家)
首席赞助:多姆斯收藏
合作机构:MoMA PS1
对话 |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牛仔布艺术家
时间:2015年8月22日(周六)18:00-19:30
地点:报告厅
嘉宾:克劳斯·比森巴赫(MoMAPS1馆长)、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艺术家)
主持:刘秀仪(UCCA顾问策展人)
语言:英文配中文翻译
合作机构:MoMA PS1
对话 | 艺术家作为品牌
时间:2015年9月4日(周五) 14:00-16:00
地点:报告厅
嘉宾:阿玛莉娅·欧曼(艺术家)、刘秀仪(UCCA顾问策展人)
语言:英文配中文翻译
放映 | 寇拉克里:生命亦轮回《2001:太空漫游》
时间:2015年9月5日(周六) 14:00-16:40
地点:报告厅
语言:英文配中文字幕
放映 | 寇拉克里:生命亦轮回《日月无光》
时间:2015年9月5日(周六)18:00-19:40
地点:报告厅
语言:法语配中文字幕
放映 | 寇拉克里:生命亦轮回《暴雨将至》
时间:2015年9月6日(周日) 14:00-16:00
地点:报告厅
语言:马其顿语和英语配中文字幕
放映 | 寇拉克里:生命亦轮回《明日的记忆》
时间:2015年9月6日(周日) 17:00-19:00
地点:报告厅
语言:日语配中文字幕
1986年生于曼谷,泰国
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曼谷
毕业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学士),美国斯考希根油画与雕塑学校,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
曾于MoMAPS1、东京宫举办个展,并即将在UCCA举办新展“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
他的身份充满复杂性,祖父是泰国驻美国、法国、越南大使,祖母是中国人,他和双胞胎弟弟都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Krit接受了美国式的教育,美国文化与泰国文化对他产生同样重要的影响。他曾因长相出众差点进入娱乐圈,在看到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天气计划》后决定成为艺术家。当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MFA时老师曾说要在艺术之外再选一领域作为立足点回头审视艺术。他选择了流行音乐,其作品中具有Rap和身体绘画的表演,通过不同媒介艺术形式的叠加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未满三十岁的年轻艺术家已在MoMA PS1、东京宫等知名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其自身的经历就如同一部艺术成功学的教程……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展览现场,MoMA PS1,纽约,2014。版权归艺术家所有。由Carlos / Ishikawa画廊(伦敦)和CLEARING画廊(纽约和布鲁塞尔)提供。摄影:马修·赛普提姆斯
“作为一个狂热的合作者,阿让诺度才与许多艺术家合作,其中包括音乐家Mykki Blanco和Jaki Doy寇拉克里,艺术家Dora Budor和SpencerSweenry,和导演/造型师HalleyWollens,一起做影像、表演和音乐。他是他自己的聚会的生命,每个人都被邀请。”
——BENNOAM
“结合了RodneyGraham和TerrenceMalick,寇拉克里做了一个双重展览”,Fronsacq(东京宫策展人)在email里说道,“展览既像个森林又像个影院,这两个意象互相弥补。他向人们展示了电子产品是如何修改我们的看法、感受和艺术的本质。通过当代电子产品,他从完全新颖的角度展现了人类最原始的本性。”在邮件的末尾,Fronsacq称阿让诺度才为“当下最有趣的艺术家之一”。
——《ARTNEWS》Nate Freeman
“丹宁,作为一种源自于西方的面料,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它是主流的,也是个性的。从西部片明星到垮掉派诗人,它早已超越了时尚潮流的范畴,成为一种价值体系和(反)文化隐喻。现居纽约的泰国艺术家Korakrit Arunanondchai受到曼谷跳蚤市场“denim gangs”的启发,召集了一个名为“Bangkokboys”的表演艺术和说唱超级团。这些在Arunanondchai口中被称为“我的精神战士”的亚洲青年,清一色的牛仔装扮,以群像的身份出现在镜头前,传递着朝气蓬勃的团体力量。Arunanondchai把丹宁作为一种同时具有世界性和本土化的面料来描绘其发展轨迹,探索了表现、行为和记忆的构成。“
——《周末画报》唐凌洁
“导览员,也就是标题中的那位‘站在在门口的女士’,递给我一块肥皂,并指给我展场出口的方向。我离开了,留下的问题多于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阿让诺度才创造了令人陶醉的体验,或许还有高超的营销策略。这些为观众留下了疑惑,想知道在他所隐喻的重生之后会发生什么。”
——《Art in America》Jennifer S. Li
这部影片悄无声息地,几乎不知不觉地调整了这个展览——平衡了这里视觉破坏的元素。此外,它将装置延伸至图腾,因为它表明人们之间的一种无意识的精神血缘关系,他们都受到当代文化的影响与毒害。圣殿的宁静景象与装置中奢华的元素被视为不偏不倚的客观存在。装置成为跨文化杂记的震源。它最终表达了一种分布在网络漫游中、跳出文本的的碎片式的生活方式。
——《ARTFORUM》Ajay Hothi
很少人能成为明星,得到名家真传,变成足以撼动文化界的艺术家。然而,泰裔艺术家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却在27岁前做到了。在老师里克力·提拉瓦尼的教导下,阿让诺度才的名字登上了许多画廊宣传和特邀嘉宾名册。而著名的《访谈》、《V》杂志的访谈,和SuzanneGeiss画廊的展览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乱了手脚,反而非常自信地准备这一切。这次,与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一起,我们有幸见识到了这位泰国的新星,阿让诺度才。
——《the Creators Project》Laura Feinstein
他的作品几乎无不仿造着当代大师的风格,从Piotr Uklanski的扎染,Sam Moyer的漂白到TaubaAuerbach的错视画,还有Wade Guyton的数字化扫描。“你想要很棒的作品?”你可以试想一下阿让诺度才天真无邪地答道“我会给你的。”
——Andrew Russeth
这个夏日真正的博物馆明星其实是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在之前几年他在美国本土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举动——泰国说唱团体在雕塑中心用不露表情的脸表演,并布置了粗暴的场景,将按摩椅在弗里兹纽约艺术博览会分散布置,对丹宁的持续关注——但他在阿让诺度才在东京宫的秀叫做《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更进一步地将他练习中不同的部分整合进一个整洁的整体中。阿让诺度才称这个为他最近四年工作的“尾声”。
——Nate Freeman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012-2555》,展览现场,MoMA PS1,纽约,2014。版权归MoMA PS1所有。摄影:马修·赛普提姆斯
“如果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幅绘画,每样东西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那么你所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以不同的速度振动的东西。我想让我的抽象画代表这种世界观。早期,我注意到日本漫画使用某种抽象的形状来表达速度和运动,我便开始画我自己的抽象的形状。看起来很明显,但我喜欢看自然,并把一个特定的地点变成一个瞬间。这些时刻是我创作抽象的动力。”
“我认为新媒体艺术我所关心的是归档,这些艺术形式被记录到历史的档案的方法。我也认为,新媒体是太多的一个总体描述,会妨碍工作本身。”
——《RHIZOME》Aiampaolo Bianconi采访寇拉克里
两年前左右,牛仔布(丹宁)就在泰国变得十分流行了。我发现泰国人都喜欢用一个非常独特的方式来驾驭丹宁,比如说他们会采不同的裁边的方式和不同的褪色程度等;我非常喜欢这种社会流行,即很多人把丹宁看做是一个很“潮”的元素,他们穿牛仔来表达自己的独立和与众不同,但事实上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一样。其实丹宁这种材料是民主的象征,而且,我在泰国接触到丹宁是通过一个跳蚤市场——JJ Market,我花了很多时间在那里,它是亚洲南部最大的跳蚤市场,很多年轻人都在那里闲晃,它里面就有一个完整的丹宁区域。当我开始用丹宁创作的时候,它也慢慢变成了我自己的一个独特风格,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丹宁布上绘画就变成了我最直接的自我表达。
——《Art inAmerica》Alexander Shulan 采访寇拉克里
我不想为别人工作,我想为自己工作。艺术和设计不同,一件艺术品可以不为目的服务,不为传递某种信息而独立存在。
我很喜欢音乐会现场的活力,因为你可以和你身边的人分享那一个瞬间,就像能量一样。这不是一种言语的体会,但这种在一起分享能量能把身边的人都团结在一起,而我的作品,正是想要创造出这种瞬间。
在我的作品里,态度比材料和审美更重要,因为这是体现我作为艺术家的态度,而不是体现工作室的操作程序。一个艺术家是一个人,而艺术和人生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我希望能把它们融合起来,展现出艺术也能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拘泥于一种媒介:我说唱,拍影像,做装置和家具。总有一天,我还会开一家餐馆。
——《BK》Thitipol Panyalimpanun采访寇拉克里
我其实没有去考虑每天要做多大的量而是考虑我的经验衍生有多广阔。我希望用一种不同层级上的万事万物、不论是文本上的,还是比喻意义上的都联系到一起。在其中,绘画会变成一个舞台或是一片风景,但是通过一个航拍飞行器的角度(在展览周边的一些屏幕里)它又变成了绘画。这些人体模特是假人塑像,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其实变成了一部分的观众,或者说观众变成了他们中的一部分,纵然,这种绘画的天性就是将抽象的自然元素一点点重组变成一个更具体的宇宙,这在最后一个房间的那段影像中有所体现。从感官到情感,从信息到知识,以上就是我在做这个计划中思考的事情。
这有点像世界的另外一部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和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黑暗但未来却又有希望的国家。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去寻找“希望”的部分,一些技术的领域渐渐成了人的一部分,而我们则成为了技术和精神的象征(泰国的这种精神信仰已经变成了政府实现霸权统治的一种手段),并且期望一个把“技术”和“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未来,并且还期望这种可能根本完全不同、相互对抗的两级可以和谐发展,并且变成一种混合物。在影片中有一个线索是按照一个结局为“迷失”的梦境顺序来进行的,这个线索想要说的是民主和友谊的力量一样强大。我认为尽管按照现行政策这两种品质不可能和谐共融,但是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可以。
——《Artnews》Nate采访寇拉克里
Krit 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
牛仔布是“丹宁”(Denim)的俗称,是国际流行文化中的年轻象征,是寇拉克里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物料。艺术家以独特方式处理靛蓝色的布料——漂白、火烧、拍照、绘画、添加物件衣服、道具,甚至拍摄丹宁燃烧时的高清照片,通过热传印重新缝补丹宁在烧毁处,在具有普遍性的平台上加上自身的痕迹。丹宁的普遍性和大量需求全球化经济关系密切。中国新塘镇是单宁重镇,牛仔裤产量为全球三分一,以单一工业的效率和低成本占领市场-寇拉克里的美国丹宁前供应商因此结业。
“小黄人”来自泰国电视节目“达人秀第二季”参赛者Duangjai Jansaonoi的"身体绘画": 在帆布上描绘小黄人的轮廓,以身体沾满颜料作画。当时她被评为
"不懂艺术史",“无法与国际艺术家比肩“。寇拉克里作品中反复出现“小黄人”,并多次演绎Duangjai Jansaonoi的“身体绘画”。所谓“懂”艺术、艺术认识论的界限,是否建基与国际美术史-西方主导的美术史?艺术家对此之质疑。?xml:namespace>
白庙是泰国著名艺术家、建筑师、画家Chaloemchai Khositphiphat(正是在《达人秀》上激烈批评Duangjai Jansaonoi的评判)所设计,在众多国内旅游网站上被票选为泰国清莱的旅游景点首选。“素白为底,銀镜镶边“(维基百科),有大量繁杂装饰细节,包括蛇神那伽的形象和描绘漫画超级英雄的壁画。
那伽(NAGA)是印度教、佛教黄然耆那教神话中常见的蛇神。蛇神的形象见诸多种文化,包括中国的女娲。首尾相接的衔尾蛇象征循环和无限,甚至被认为与数学的“无限大”符号相关。寇拉克里的作品不断重复堆叠某些图像和元素,通过记忆构成格式塔效应,这些元素是契机,牵动艺术家实践中某个总体的:整段视频、某段历史、某个图像,同时又为他作品纷杂割裂的叙事提供虚构的线性逻辑,例如作品《2557(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男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2)和寇拉帕特 ·阿让诺度才 ”》中,寇拉克里以的数数。
Boychild是一名来自洛杉矶的变性表演艺术家;她通常以混淆性别、身体政治、人体彩绘和迷幻舞蹈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她先后与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吴曾、还有流行潮牌Hood By Air (HBA)合作在PS1当代艺术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演出,此次她也将参与8月20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演出。
Chantri是个普遍的泰语名字,意为“月亮”。寇拉克里受1982年电影《日月无光》(Sans Soleil)中无名女声读信的散乱叙事结构影响,并在其录像中与虚拟人物Chantri对话。“她”是观众的化身,成为艺术家眼中的鸟神“迦楼罗”。艺术家以航拍飞行器拍摄录像,高空全知视角的机械眼睛让观者变成“迦楼罗”。
个展
2015
法国,巴黎,东京宫:“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 3”
中国,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2-2555”,“2556”,“2557”
2014
波兰,华沙,当代艺术博物馆表演:“2012-2555”,“2556”,“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与艺术家boychild及亚历克斯·吉沃奇克,哈利·伯恩斯坦恩合作)”
英国,伦敦,Carlos/Ishi寇拉克里wa画廊:“2557”(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2)(与寇拉帕特·阿让诺度才合作)
美国,洛杉矶,The Mistake Room画廊:“写给Chantri的信 1:门口处的女人/重复送出的礼物”
2013
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BillBrady KC画廊:“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2(第一阶段)”(与寇拉帕特·阿让诺度才)
比利时,布鲁塞尔,C L E A R I N G画廊:“MuenKuey (总是一样)”
美国,纽约,C L E A R I N G画廊:“在满是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
群展
2014
英国,伦敦,当代艺术研究院:“小心湿颜料”
意大利,都灵,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小心湿颜料”
2013
美国,约书亚树村:“高沙漠试验场地2013”
美国,纽约,SuzanneGeiss画廊:“数字化表现主义”
泰国,曼谷,JimThompson画廊:“Memonikos”
2012
美国,纽约,雕塑中心:“双重生活”
美国,纽约,费舍尔朗道艺术中心:“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论文展”
获得奖项
2013
Rema Hort Mann基金会奖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