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艺术KUART | 人物·孟禄丁:生命的张力与释放
发起人:库艺术KUART  回复数:0   浏览数:1893   最后更新:2015/06/10 10:59:05 by 库艺术KUART
[楼主] 库艺术KUART 2015-06-10 10:59:05

孟禄丁:生命的张力与释放

MENG LUDING: TENSION AND RELEASE

采访人_于海元


编者按:孟禄丁是一个为大家所熟知,事实上却又不太容易被了解的艺术家。因为他一方面在艺术圈朋友很多,经常会在某个展览现场遇见他与一帮人谈笑风生,但他又似乎总是与人群有点距离,来去匆匆。另外他那著名的由机器完成的大幅抽象绘画也总是以辐射性的张力让人一见就再难忘记。但也因为这种标签式的认知(也有可能是孟禄丁本人的有意选择),我们很难在心中勾画出一个更为具体和真实的孟禄丁的形象。他对生命和艺术采取何种态度?他为何选择用机器作画?他如何看待抽象?本次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倡导“纯化语言”的“老牌”抽象艺术家,看看“抽象之外”的孟禄丁。

1988 年在美院,孟禄丁与学生在一起

                                                 

                                                  1988 年孟禄丁在《美术报》上发表名为《荒诞·体验》的文章

                                                 

                                                                            外壳 150cm×110cm 综合材料 1988

                                         

                                                                                元态5 140cm×120cm 综合材料 1988

                   

噪音 150cm×110cm 综合材料 1988


一、“因为过程是真实的,生命就在过程之中”

LIFE IS A PROCESS

Q: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十年变化很大,从前卫到时尚,从理想到现实……您是很少见的从上世80年代一直到今天,一直坚持抽象立场的艺术家。

孟:那时候年轻,总想把自己的东西挖掘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关注的是我看到的和内心感觉到的。包括抽象也是这样。在附中起每年都下乡,我对农村没有感觉,因为我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美院毕业创作很多人画农村或工厂题材,对我兴趣不大。

我画的是足球,是因为那时天天踢球,这才是我的生活。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悟到艺术是个人生命的体验,我画足球是表现一种生命力,我的视觉语言是这种体验的呈现。它有可能是具像或者表现,有可能是抽象,但是我一定要有切身感觉。


Q:您很早就提出“纯化语言”,在您画的“足球系列”中,已经包含了速度、力等扩张性的元素,后来您在《美术报》上发过一篇文章,名为《荒诞·体验》,其中提到了过程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其实这些观点与您后来的创作都是有联系的。

孟:我一直在强调过程,因为过程是真实的,生命就在过程之中,而艺术跟生活是一体的。在理性和感性的相对平衡方面,我自己觉得做的还可以。很多人表现得太过,理性控制不了;也有人过于理性,表现力就会被抑制。这个平衡点就是在动态过程当中自己来把控。我们往往是大家追求一个结果,一拥而上,把个体生命的情感和鲜活因素给抑制住了,但艺术是要感人的。我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

我们往往把生活和艺术割裂开,但生活和艺术实际上是一体的。所谓“画如其人”,如果说在画面里看不到这个人,我觉得这肯定不是好画。


                     

                                                                              红墙 115cm×85cm 布面油画 1986

势系列14 200cm×400cm 布面油画 2007


二、“画面应该呈现出你这个人。”

IT’S THE MAN BEHIND THE CANVAS


Q:其实绘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创作者的理性和感性不断交错,碰撞,和谐又再次被打破的过程。

孟:它是在不断的交织着往前运行的一种状态。你在过程中选择,把最具灵性和鲜活的东西不断挖掘和保留下来,这是我感兴趣的地方。我不喜欢画面是静态的,我喜欢有动感的内容在里面。

我们从附中开始接受严格的训练,造型能力和再现语言的控制能力,我觉得都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画画应该呈现出你这个人,这是我比较关注的。特别具象的东西不是我做不到,但是我就是没感觉。生活中也是一样,我跟人是有距离的,是冷静的,但是我的个体又是活跃的。如果我画具象的东西,也会是一种孤独的状态,实际上还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的关照和呈现。

Q:这种孤独的状态好像在您的作品中很难直接感受到,不管是“足球系列”还是“元速系列”。

孟:“足球系列”我是想画一种生命力,因为我觉得足球和画画是一样的,需要整体的把握和个体的释放,从而呈现出生命的张力。这跟画画时的状态是一致的,都是在一个过程中达到一种如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果在踢球之前要求的特别死板,只关注技术的话,到球门前就发挥不出来。无论画画还是足球,所有的技术都是一个基础和准备,需要到现场凭着直觉和感觉,推动和激发出一种超乎常态和不可设想的生理和视觉状态。

实际上我在画一种生命在一段时空内所呈现出的状态。很多艺术都放不开,就是因为它有太多的预设,所以他达不到出神入化。画画需要偶发性,踢足球也是一样,什么是球星?他们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在那么多观众面前,能做出平时做不出的动作,这一定是一种激发。我觉得,我的艺术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激发的感觉,所以当我面对空白画布的时候才会冲动和兴奋。

元速1201 200cm×200cm 布面丙烯 2011、

作画机器


三、“艺术只是一个方面,生命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THE EXPERIENCE IS THE MOST IMPOTANT IN MY LIFE


Q:您出国多年的经历对您在艺术上,在对抽象的理解上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孟:我不属于傻画的那种人,不会把自己弄的很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生存。艺术对我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我更多的是在观察这个社会,思考周围的环境。出国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看那里的人在怎么活着。艺术只是一个方面,生命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说抽象艺术家好像不大关心社会,其实我觉得很多抽象艺术家特别关注社会,因为抽象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我接触的抽象艺术家在私下里都特别喜欢讨论社会,政治和哲学话题,他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明白什么是可以用艺术表达的,什么不可以,这个界限不能混淆。很多人都是混在一起的。

一定要拿艺术这个东西来说明什么,讲一个故事或者可读符号展示给别人,我想这不全是艺术的功能。艺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发自感觉层次或者观念层次的一种视觉的个人呈现。但是他的状态肯定是跟整个的生活和思考对接的。你这个人思考了很多,对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有一种关照的话,你的画面肯定是跟没有这种思考的人不一样的,哪怕就画一块色彩都能感觉到这个人在背后。但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感受层次,因为他没有通过视觉去感觉里面的人,没有去感受他内在的整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他的文化针对性。

Q:但可能有很多艺术家都会说这块颜色,这一笔线条就包含了他的生命体验,只是观众没有这个能力解读出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孟: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个人说我爱你,但对方没有感觉,你的这种爱有可能是一种一厢情愿。你认为是爱,可能是因为你这个人没有厚度,没有经历,这种爱是很肤浅的。很多人总是说“我感觉……”,如果你涉世很浅的话,你的感觉是错的,因为你没感觉,你是个麻木的人,但是他自己可能已经很疯狂了,另外的人看,那这种疯狂是荒谬可笑的。

Q:您这么强调个人的生命体验,感觉应该是很有激情的在画布前奋笔绘画的一个人。但您最后选择把画笔放下了,借用一个机器去作画,完全切断了手和画布的联系,这是为什么?

孟:我觉得这个“我”也是很真实的。我强调体验,所以已经体验过的,我会把它放弃,然后走向另一个极致,不会去固守某些阶段。这也可能是一种性格,不会给自己制造一种规则,而是跟着直觉或潜意识在走。我要尽量体验不同的过程,这是我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要求。我一直在强调自由,一旦被束缚住了,我就失去了自由的过程。

我这个人有比较“奇怪”的一面,我特别强调一种直接性,但同时又强调一种宏观性。包括我一直在坚持抽象,是因为我认为这个语言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种欠缺。如果说要讨好观众和市场的话,我坚持某一个阶段已经就很好了,但是我还是有那种理想主义的东西,想在这个领域中去填补这一块。


元速 no0901 200cm×200cm 布面丙烯 2009

元速 no0901 200cm×200cm 布面丙烯 2009

元速 no0916(局部)300cm×300cm 布面丙烯 2009


四、“抽象就是一个自由的形态,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流派”

ABSTRACTION MEANS LIBERATION,NOT A STYLE


Q:您现在通过一个自制的机器作画。机器是理性的,严格的,但您通过机器所画出来的,恰恰是一种偶然化的,有一种张扬的生命力的绘画,这又是一个奇特的悖论。

孟:我使用机器特别偶然,但是我在偶然里头找到了一个逻辑。我整体上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纯粹性,那么我为什么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找这种纯粹性呢?

艺术只是表达你的思想,什么形式都可以。但艺术好玩就在于你在一种限制里边可以达到一种深度,玩出一种纯度。玩花活儿和技巧谁不会,我是在表达一种观念,表达我自己,这是我感兴趣的。

Q:其实从画笔到机器,看似是一个巨大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作法,其背后恰恰有您对艺术对生命一以贯之的信念在里面。

孟:对我来说体验是最重要的。可能过段时间我就会找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人生不可能完全完整,但是当你把它变成不同的一段一段的时候,可能整体上就会很“完美”,很精采。就像你非要找一个完美的人跟你一辈子,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的释放,我觉得挺好。

艺术是自由的,因为人本身应该自由。我觉得抽象就是一个自由的形态,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流派,让它自己去发展就行了。别把它当回事,其实我也不把抽象当回事。我之所以强调这个,是因为中国整个的艺术生态需要这种艺术。等到抽象画真的火了,我可能就放弃强调抽象了,因为抽象画本身不是问题。


作画机器



—KUART——

《库艺术》微信平台,扫描二维码轻松关注,这里是最具学术性的艺术类专业自媒体平台;我们将定期为您推出最前沿艺术专题分析、最独立的艺术时事评论、最全面的艺术家动态、最深刻的个案解读,以及杂志精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艺术动态。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关注我们;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kuyishu

(3)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


《库艺术》第四十六期封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