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隽:《殉道者》灵魂之躯展昆明站作品
2014年12月31日“灵魂之躯——跟着云走”昆明站展上我的装置行为艺术作品《殉道者》
地点:昆明存在艺术空间
作品理念:
《殉道者》殉道者是黑夜里划亮的那根火柴发出的那点微弱的光。
作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我划亮一根火柴燃尽,第二部分观众和我一起划亮那根火柴燃尽。
12月31日是大同大张去逝十五年祭日,这个作品也纪念他
陈晓峰评论:
本次作品中对社会集体的反思还体现在南京艺术家刘绍隽创作上,他带来的思考性作品《殉道者》,他站在背景涂黑的教堂拱形门墙前面,希望以一个殉道者的形象唤醒更多人。他认为,人们大多数活得似行尸走肉,在社会各种因素的控制下,每个人都非常麻木,不做真事以及善良的行为,更多人满足于谎言,欺骗,而失去独立的判断。他化身黑暗中点亮火光的那个人,在现场带动观众每人点燃手中的一个火柴,这微弱的光也点亮一种之于美好社会结构的希望。
本次作品中对社会集体的反思还体现在南京艺术家刘绍隽创作上,他带来的思考性作品《殉道者》,他站在背景涂黑的教堂拱形门墙前面,希望以一个殉道者的形象唤醒更多人。他认为,人们大多数活得似行尸走肉,在社会各种因素的控制下,每个人都非常麻木,不做真事以及善良的行为,更多人满足于谎言,欺骗,而失去独立的判断。他化身黑暗中点亮火光的那个人,在现场带动观众每人点燃手中的一个火柴,这微弱的光也点亮一种之于美好社会结构的希望。
如果前面有人在说社会,我就干脆说说感知,一个殉道者的对殉道的阐述和相遇,社会是否世界是否黑暗不说,我们探索的东西都是黑暗的,不管艺术还是创业,连梦都是闭上眼睛才看到的东西,从感知上来说,殉道是人皆有之,也是大多大多数人无意识的殉道,而至于死在什么路上,在选择,基于人的本能,本在美好,实则伤及他人,因为这世界不是只有一个人存在,《殉道者》点燃了火柴,微弱的光芒,说明了不足为道的温暖和,不足为道的凄凉,人的理解的多重性,只会给原作者本身蒙上枷锁,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去迎接黑暗,去迎接一个个殉道者的稍微完整的世界,如果这个做不到,你可以先做到这黑,这白,这世界,再去难过,去哭泣,去恐惧,去呼喊,《殉道者》,打碎了你所有的自我概念,我再说,这其实在教我们自救,哪怕无力,去殉道,是为了还重新的清新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