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邱《拉萨到加德满都的铁路》计划
发起人:老大  回复数:20   浏览数:4482   最后更新:2007/02/15 01:38:43 by
[楼主] 老大 2007-02-05 08:28:12
《拉萨到加德满都的铁路》计划


作者:admin 日期:2007-02-05









《拉萨到加德满都的铁路》计划
1,   邀请藏族唐卡画家绘制印度探险家南﹒辛格的生平故事。形成一套六幅唐卡叙事历史画。绘画由作者提供草图,请唐卡画家修改和着色绘制。
2,   我将由拉萨步行到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逆着南辛格1865年进藏的路程进行。其间我脚戴一副特制的镣铐,长度为33英寸,控制我的脚步和南辛格的角度一致。我于2006年10月和11月间在西藏进行了行走,因气候原因停止。目前已完成总行程的2/3强,达到西藏聂拉木县境。剩余部分将于2007年气候温和的时候最终完成。
3,   在西藏期间,我沿路收集了当地人民使用的各类金属物品,包括宗教法器和日常生活用品,涉及金银铜铁锡铝等各种金属品种。收集方式包括:交换、购买、赠送、捡拾等。
4,   2007年1月28日,目前收集来的金属物品被熔化,浇注成四根33英寸长的铁轨。
5,   展出现场将展出:唐卡6幅一套,地图,镣铐,浇注成的铁轨,行走和交换的录像和照片记录,浇筑铁轨的录像和照片记录。交换金属物品的图片清单和表格。青藏铁路通车的相关新闻报道资料。
[沙发:1楼] 老大 2007-02-05 08:29:21
《拉加铁路计划--行走》
作者:admin 日期:2007-02-05



























[板凳:2楼] 老大 2007-02-05 08:30:03
拉加铁路计划--铸铁轨
作者:admin 日期:2007-02-05








4,   2007年1月28日,目前收集来的金属物品被熔化,浇注成四根33英寸长的铁轨。
浇注的过程惊心动魄。
铸造厂从来没有处理过这种不成比例的乱七八糟的合金。通常单一的金属种类铸造,不会起烟雾。当我把铝制的水壶放进贴水中,立刻挥发成气体。整个车间里充满五彩烟雾。铸造厂老板老板非常担心,怕环保部门来找他的麻烦。之前他就警告过我,这样野蛮地掺合各种金属,有可能最后形成的合金构不成分子链,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我说没事,那样也挺好。29日开模之后才见到分晓,还是以铁器为主,上面有一些铜等其它物质造成的色斑。自己铸造的铁轨显得粗糙,这样也好,看得出是自己铸的。
老板人很好,找了一截真的铁轨为我做了模子。切割成33英寸之后,还帮我把截面抛光了。
切割下来的余料我也收集起来,等下一次铸造的时候回炉。我今年还要去走完聂拉木到尼泊尔这一段,到时候还会产生一批收集物,还能在再铸造几段铁轨。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地址: http://www.qiuzhijie.com/blog/trackback.asp?tbID=138

Tags: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8
1


小韶 [2007-02-05 04:05 PM]
太棒了!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呀!!!
1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验证码:
[地板:3楼] 老大 2007-02-05 08:32:16
拉加铁路计划--收集金属物品
作者:admin 日期:2007-02-05








3,   在西藏期间,我沿路收集了当地人民使用的各类金属物品,包括宗教法器和日常生活用品,涉及金银铜铁锡铝等各种金属品种。收集方式包括:交换、购买、赠送、捡拾等。所收集的每一件物品都请填写了表格,寿命了收集地点、原主人、原始用途等信息。
东西运回到北京放在工作室里的时候,非常好看,我简直舍不得融化掉他们了,在工作室里放了两个多月才下决心。




















[4楼] guest 2007-02-05 09:14:40
帅法不同。
[5楼] 老大 2007-02-05 08:33:35
拉加铁路计划--唐卡的草图和说明文字
作者:admin 日期:2007-02-05









1,   印度人南﹒辛格在喜马拉雅山区的英国间谍学校接受训练。英国上尉蒙哥马利(T. G. Montgomerie)穿着当时的英国殖民者的军装,骑在大象上面,他手持着殖民战争的重要工具:船,指南针,望远镜和地球仪作为“法器”,他正在指导南﹒辛格的步伐。南﹒辛格在这所间谍学校被训练成为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每走一步都是非常精确的33英寸。这样,他每走两千步就是正好一公里。画面里面应该有人在地上画线,测量南﹒辛格所走的步伐的长短。画家展开想象,设想了当时他们是怎么训练的。比如,在地上插满尖刀,只留下脚印的空挡,脚印和脚印之间的距离是33英寸。有助手手拉着绳索控制行走者的步伐的大小,等等。
这一幅画面是比较大的场面,有南﹒辛格和英国军官、军人的形象,还有助手、围观者等人,还有喜马拉雅山区的风景。 维多利亚女皇在天空中飞翔作为佑护神,围观者中超时空地出现了正在操作照相机的尼赫鲁,甘地和泰戈尔等人的形象,
南﹒辛格在英印测绘局皇家工程协会(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的蒙哥马利上尉设立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印度台拉登(Dehra Dun)的间谍学校接受了长达3年的训练,除了练习准确的步伐,他还学习了观测太阳和星辰的天文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天文观测仪器。南﹒辛格是这所间谍学校培养出的第一个间谍。他们被称为“智者”(pundits),这在印度语里面的意思是“聪明的人”。他们具有极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记忆力奇佳,能够记住几个月的观察成果。

2,   全副装备的南﹒辛格画像。参考传统唐卡的金刚风格,出现六只手臂。他随身携带的东西都是秘密探测西藏地形的工具。
他的拐杖上安装着温度计,用来测量水的沸点,计算海拔高度。
他的转经筒内部装着的不是普通的佛教经文,而是他的测量数据,里程、海拔、地标等。
他的茶碗是改造过的,装着水银,用来测量地平线。
他的念珠不是普通的108颗珠子,而是100颗珠子,用来计算他所走的步伐。
他的特制的衣服里藏着天文观测仪器六分仪。
南辛格每走一步是固定的距离,在画面中被想象地可视化,成为带着镣铐。他脚踩牦牛和藏獒(这是藏族画家的提议),将要开始对西藏的侵略行径。

3,1865年,南﹒辛格化装成印度朝圣者到西藏朝圣,和一队拉达克商队同行,它谢绝了商人们给他一匹骆驼的好意,他告诉别人他的修行要求他必须步行到圣城拉萨。一步都不能错。
有一次,有强盗来抢劫,他只好骑马逃跑,过后,他又回到原地,重新补上步行的一段。同行的商人都敬佩他的苦修的毅力。
  强盗抢光了他的钱,但是他的仪器藏在盒子的夹层里面留了下来。
夜里大家睡觉的时候,南﹒辛格起来为大家烧水,使通行的商人天一亮就能够喝到热茶。大家都很感动。其实他是在偷偷地测量水的沸点,用来计算当地的海拔高度。
历尽千辛万苦,南﹒辛格终于到达禁城拉萨。

4,   画面左上角,南辛格在拉萨期间,他每天白天要记录20次太阳位置数据。
画面右上角,南﹒辛格夜间要记录16组恒星位置数据。
画面正中,在拉萨南﹒辛格装扮成苦行的僧人,口中不停地念叨经文,其实是在背诵自己的观测数据。他的“苦行”甚至引起了寺庙的注意,他们为他安排了觐见达赖喇嘛。
画面右下角,他看见一个未经允许从中国内地进入西藏的人被砍头。吓坏了。
画面左下角,南﹒辛格沿着雅鲁藏布江,磕长头。行进了800公里。追溯其源头到马纳萨罗尔湖(Lake Manasarowar)附近,最后从商队偷了一匹马逃回印度。历时18个月,行程1250英里。
画面中还出现了藏族传统生活风情的细节:磕长头、转经、藏戏、辨经、晒大佛等。
[6楼] guest 2007-02-05 08:33:58



帅的!
[7楼] guest 2007-02-05 08:37:31


哪个帅????
[8楼] 塑料大龙 2007-02-05 11:40:49
这是哪个海子边?
paris punk !
[9楼] guest 2007-02-05 11:45:05
可以去旅行还是很浪漫啊~~! 不过真的是全程走了么?还是只是摆拍了几长照片?
[10楼] guest 2007-02-05 13:09:54


爱死老邱了
[11楼] guest 2007-02-05 16:12:26
老邱,一路走来,你辛苦! [s:78] [s:78]
[12楼] guest 2007-02-11 09:51:24
不就是一次旅游嘛 [s:73]
[13楼] guest 2007-02-11 09:55:42
骗人的 [s:72]
[14楼] guest 2007-02-12 12:30:04
借高千惠对老丘的看法:“精神性不一致”。老丘不赖,遗憾的是总是缺那么一点点。
[15楼] guest 2007-02-12 12:52:23
这个计划是抄我的
[16楼] guest 2007-02-13 01:55:46
太平、太实、太板、太罗嗦!
整个过程松散,这个母题只需要以两根枕木的间距,以印度或中国铁轨钢为材料打一副脚镣走完那条线路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脚镣的重量等于等长的铁轨重量最好,这有点玩命,估计只有谢得庆敢这么干。后边那些破铜烂铁都是花骚。
[17楼] 骗人去 2007-02-13 05:49:40
艺术只有越不是艺术的时候才越是艺术,他的问题就是拼命的要做得接近艺术。
南辕北辙啊
[18楼] guest 2007-02-14 04:34:02
你的想法太简单,不好玩。
[19楼] guest 2007-02-14 11:35:03
[quote]引用第18楼guest2007-02-14 12:34发表的:
你的想法太简单,不好玩。[/quote]
论好玩,以老邱正二八禁的性格怎么也好玩不过"徐颠"。老邱其实很正经他玩起来怎么都不轻松,没乐子。
[20楼] guest 2007-02-15 01:38:43
这些藏民使用过的金属器具被强制熔成了一段铁轨,他们有内在的必然么?没有,全靠背后的象征和隐喻,而这些文学、戏剧性修辞语句的出现在这里是非常呆板和牵强的。看着是玩,其实非常“做”。所以很不好玩。别人把一座木屋变成筏子顺流几千里又还原成木屋是何等的自在与流畅,就如同江水与时间般的亲密。希望老邱看到我的几个帖子不要认为我是捣乱的,只是希望看到你自"兰亭序"后更好的作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