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美术馆乱象
发起人:葵贰1112  回复数:0   浏览数:1990   最后更新:2013/08/21 15:11:10 by 葵贰1112
[楼主] 葵贰1112 2013-08-21 15:11:10

原创观点 交流帖


谢素贞9个月的今日馆长冒险之旅结束了,没有欢送也没有批判留下的只是中国民营美术馆再次陷入经营状态的调整。在我看来,谢素贞是一个女侠,只是这位女侠闯错了江湖。她的传奇从台北当代艺术馆的五个“第一”开始。那时她便有了开放的经营想法,这是内地美术馆所不能比拟的。当然,谢素贞曾讲过:“第一并不重要,坚持下去才重要。”她带着自己的理念开始了内地艺术江湖的闯荡,经历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雅昌艺术网艺术总监。这位自称艺术爱好人的谢素贞用自身经历诠释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求变创新!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不过是她施展功夫的场地,她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体制她属于她的艺术。回到今日美术馆事件上,张子康时代让中国内地的民营美术馆有了一种特殊模式,并且也将美术馆生存带入夹缝中。为什么说是夹缝,是因为民营美术馆大多有一个从商的“父亲”,商人的思维是直线的,目标只有利润。对于艺术的偏好也是建立在有利可赢的基础上,今日美术馆的绝佳地理位置印证了中国艺术发展特色之路——地产艺术。798、宋庄、崔各庄风波也是最好的诠释。随着中国自2013年进入经济危机风暴,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依附于地产的艺术产业也相应受到了冲击。本为非盈利机构的美术馆更是被自己的“父亲”施加压力。今日美术馆以往的大户赞助商也被谢女侠出刀砍掉,投入二十二街区文化经济区建设,张宝全先生还怎能坐得住容得下她大搞民众艺术文化,而作为商人他是不会肩负太多艺术使命的。可谢女侠也为张宝全将今日美术馆做到如此地位却不进入规范模式而冷汗。这种尴尬的境遇令双方在经营理念上完全无法达到共识,谢女侠怕是经历了此次“今日之变”后彻底看清了内地美术馆之路的动荡与艰难。她对艺术长期发展的期望在内地艺术环境下显得那样难以扭转乾坤。

说高鹏临危受命不如说蓄谋已久,80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毕业,选择回国发展事业。自2011年至今高鹏为今日的努力处处体现了他的目的性。以今日美术馆执行官长身份接受的第一次访问中,高鹏言语间也将自己的急于表现和证明能力的思路暴露无遗。当然也是一个年轻馆长面对质疑声正常的反应,他的“沟通论”也令大家清楚了今日美术馆今后的走向。钟爱艺术文化事业的红旗孩子,这是我为高鹏的定义。这样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路线,显露了高鹏作为年轻人得弊病,无法明晰艺术事业与自己方向的把控。当然,张宝全先生也是看重了年轻人急于证明自我实力听从召唤,敢做敢担当的品质。我想,今日往后的道路还有待旧政策的落实和新政策的出台而定论。当然,高鹏也只是执行馆长,他将自己的工作命运与今日美术馆一并绑定,充满了未知可能。

纵观全国民营美术馆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必再提及美术馆所面临的困难,这已是糟糠话题。以宋庄为例,除宋庄美术馆特殊背景个例外其余机构都是冲着宋庄的长期发展趋势。这与栗宪庭先生最先提出的宋庄艺术商业社区构想有关,这也是中国艺术规范化必将进入的新阶段。但是,这些美术馆的崛起都被既定个人利益束缚着。首先在展览上就无法达到新突破,无一例外的将艺术界“老咖”们的作品反复展览,没有进步也没有尽到美术馆本应对艺术发展推动的职责。这种一片毫无头绪的乱展览是不可能将美术馆引入正确模式的。

相反,由方蕾接任的宋庄美术馆大有起死回生的气象。方蕾的魄力从UCCA崭露,在我眼里这也是一位艺术界女侠,与谢素贞相比方蕾更具实际性也更适合北京艺术氛围。北京美术馆形式一片未知,大家似乎都在等待着时机成熟获得直接利益。而方蕾馆长却先于其他美术馆管理者认清了“吃螃蟹者”的根本含义。她根据宋庄美术馆特定环境从不做浮夸的设想,也不会在动荡的时期做大动作,她所选择的的路线就是稳住艺术长期发展的核心按部就班。1.首先明确美术馆定位,以学术研究和交流为主,不掺杂靠场地占用费等商业形式一时得利。方蕾敢于令此等状态下的美术馆对外界说“NO!”,这是所有美术馆无法做到的。2.真正落实美术馆对于民众的需求功能,开办weibo大展,实现了与民众对话。这不仅是一个个体特色产业,其意义是推动了美术馆对艺术的功能。美术馆经营的理想状态就是提升大众审美,进美术馆欣赏作品的人越多美术馆存在才更有意义。宋庄美术馆没有优越地理位置没办法与今日美术馆相比,也没有实力进行收藏更无财力举办多元化的现场展览。Weibo平台恰恰为宋庄美术馆这一提升人气浏览量的想法提供了支持。虽然weibo大展还只是宋庄美术馆单方操办,但是这样一种中国式宋庄式的突破为美术馆的前进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目前,方蕾能为宋庄美术馆做得也只有这样两点。美术馆所面临的学术教育交流规划、社区效应、艺术衍生品、商业及时尚合作、收藏都是更难且更需谨慎的问题。也通过这两点,看得出方蕾在为宋庄美术馆谋划着一个严谨的方向。所谓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大胆猜想,方蕾一定会成为首先构建社区艺术的实施者。宋庄各方面条件适合成为一个新的艺术产业社区,艺术馆的崛起带动了民众需求加之其正确的艺术馆理念定会成为北京地区美术馆的领头机构。只是,资金令方蕾负担沉重。中国美术馆散沙般不抱团的状态无法单靠类似于宋庄美术馆这样有心开拓的机构支撑起未来。如果成功,那方蕾不仅仅只是艺术女侠她将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女英雄。作为前任宋庄美术馆馆长栗宪庭接班人的方蕾,似乎也有着栗老师的那种精神。

一切还只是刚刚起步,一切也还是未知。中国的美术馆太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么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仍没有沉淀。市场问题不可回避,发展问题也不可忽视。在一片混乱当中,似乎面临着重整和洗牌。这样的环境也意味着在思考和否定中进步,也更有勇往直前的动力和步入正轨的未来。


遇强则强 遇弱则弱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