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9 “我们women”新一代女性艺术家联展
发起人:2w5  回复数:0   浏览数:2148   最后更新:2008/01/30 07:22:56 by
[楼主] 2w5 2008-01-30 07:22:56

[attachment=79728]

展览空间:熏依社画廊
展览名称:“我们women”新一代女性艺术家联展
展览开幕日期:2007-6-9
展览开始日期:2007-6-9
展览结束日期:2007-6-27
展览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3号楼103/208室
策划人:
艺术家:邓小琴、刘畅、潘潇潇、王晓晓、曾淼
官方网站:
备注:
相关链接:[url]http://exhibit.artron.net/zl.php?zlid=2923

展览前言:

近年来,我们有很多说法来描述新一代。像80后,哈日族,追星族等。我在这里引用黄岩的“独生一代”的说法。因为那更确切地表现了这个年代人的历史特征,更能准确地表现他们有别于外国的新一代。当然,他们也有趋同于所有同龄人的特征,对流行文化和新生事物出奇敏感,对传统文化和古老传承叛逆有余。而网络社会带来的突如其来的信息量,用他们的知识量很难辨认是真是假。

  很多人都说新一代年轻人很恐怖,不是新一代恐怖是背弃了教育义务的大人的责任难于推卸,这个社会也缺乏一种正气,一味地追求经济成长突飞猛进,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也是全社会大人的责任。

  勿认为那是对岸之火,与我们无关。网络社会信息流通迅猛,所有东西都过多,物质量过多,信息量过多,营养也过剩。现代人超级忙碌,却忙得盲目至极。交通发达了,传媒发达了,手机可以信天游。世界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在电影的世界里人们曾经要想尽办法凭借想像的空间去制造恐怖细节,以此电影院里盛夏里的一片爽快。如今,电影制片人只要如实反映现实就够了,那就足够让观众毛骨悚然,足够恐怖。我们不禁要自问一句,我们到底怎么了?

  网络社会的新一代很容易沉浸在游戏中,在游戏中生命是可以重现的,而现实生活中生命是不能够再生的。独生一代的孩童时代的回忆中有游戏生活,刘畅的作品中有那段儿时的生活记录。画面上的动感让你瞬时回到那天真无邪的孩童时代,游戏机来了,离大自然远了,离小朋友远了。卡拉OK来了,我们都不记歌词了。电脑来了,我们都不大会写汉字了。手机来了,我们都不记电话号码了。你说人类是退步了还是进化了?
这次群展有7名女性艺术家参展,他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独生一代。我想起拿破仑3世的皇妃虞甄尼曾经说过[天才还分什么男女],那是她面对首次荣获特殊勋章奖的女画家罗萨/博诺尔说的话。在男性主权的社会里,女画家很难成名,通常人们会认为[女人]和[艺术家]很难挂钩。在日本索性有一种特别的叫法叫闺秀画家。我们很侥幸我们Women有自由的发表机会。这一点还值得欣慰。

  她们的作品唯美却不矫情,唯美里蕴含了一种性感和韵律。她们年轻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敏感的炙热的血液,都是我的主观所感,我能听到她们那几声不同的呐喊!

  那是新颖的,那是迫切的!
                                       


作品图片

[attachment=79729]

[attachment=79730]

[attachment=79731]

[attachment=79732]

[attachment=79733]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