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观:“为什么绘画?”,
文: 爱安啊, 译: 梁舒涵
源: 《燃点》
王淑铃, “Transient Origins,” 布面丙烯及油画, 245 x 200 cm, 2006
“为什么绘画?” 群展:安尼沃儿, 黄宇兴, 黄致阳, 梁伟, 那顺巴图, 盛天泓, 王淑铃, 谢其。
北京艺门画廊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村241)2013年4月13日至6月3日。
北京艺门画廊当前的展览通过提出“为什么绘画?”的问题,呈现了形式各异的解答。就像对于一切问题一样,无需刨根问底,我们也会发现,“为什么创作艺术”和“创作什么艺术”、“怎么创作艺术”是分不开的。这些画作没有全然的写实,皆为不同程度的抽象和表现。深谙抽象的安尼沃尔(Aniwar)带来的是两件方形画作,展现了其签名性的风格——用蓝色或低纯度的颜色所绘的色条布满白底画布。与之相比,同处一厅的王淑铃、黄致阳和梁伟的作品则更加活跃。虽然安尼沃尔善于创造超然于装饰艺术的深度,但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也依观者不同而异。在另外的一个展厅并置着黄宇兴和盛天泓的作品,前者最近在北京公社展现了强烈的色彩,而后者在视觉上则更为“温和”,但却毫不逊色。在最后一个展厅中,谢其模糊的肖像诉说着记忆,而那顺巴图的作品总是那么的怪异神秘,磐石般的色彩降自天际,画布上沉积的颜料块粒又似被风扫浪聚。
展览“为什么绘画?”是一次成功之举,(至少)唤起了那些最富玄哲的问题——“为什么不?”似乎比“为什么?”更具深意。
黄宇兴, “革命者”, 布面丙烯及油画, 200 x 125 cm, 2012
那顺巴图, “无题”, 布面油画, 150 x 200 cm, 2006
不咋样,还是现代主义风格那套
画成这样,为什么还画?
为什么

不是现代主义那套是啥样?发来看看.
为什么画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