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田
发起人:zhangchi2688  回复数:0   浏览数:2178   最后更新:2011/12/17 10:38:25 by zhangchi2688
[楼主] zhangchi2688 2011-12-17 10:38:25

有钱有田
——非典型北漂人员之伟大理

如你们所见,“有钱有田”,我目前惯用的马甲。我一点都不脸红,尽管这与我当下真实的经济状况完全相悖。我会在一个恰当的段落公布此马甲诞生的来龙去脉,而在此之前,姑且先把这四个字当做我伟大的人生理想之一。“有钱”,钱包和银行卡里随时可供挥霍的流动资金;“有田”,包括土地、房产、二手自行车在内的固定资产。这两个方面涵盖了物质化生活的最基本追求,人生在世,无外乎寒有衣、食有鱼、居有所、行有车。当我们在2011年末尾摸着自己口袋环顾四周的平头百姓,却发现最基本的物质追求已逐渐演变为奢侈的人生目标,我们唯一能做的只剩下笑中带泪——为生存之革命尚未成功而恸哭,为大部分同志都需努力而讪笑。

受困于经济学知识的贫瘠,我毫不犹豫地夺过主编手中高高举起青龙偃月刀,从裤管里抽出一把小匕首捅进自己心窝。好吧,咱没本事聊中国当下经济状况,难道还没勇气抖抖自家老底吗?

先说“有钱”。每月赤裸裸躺在阳光下的薪资收入也就两千来块,这是生活中唯一明亮亮白花花的肉。限于本人体格弱不禁风有心无力,没有实力从事特殊服务业和捣腾军火药丸,所以尚无黑色收入。隔三岔五地蹭吃蹭喝,或者老妈偶尔救济下,这应该归类到灰色收入。开支中,来北京后交了几个月房租,在两兄长处白住了几个月,再结合今后长期规划,平均下来估计每月一千大洋,水电另计。每天不少于一盒点八中南海,二十元左右果腹,若干零食,难得购物。唯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尚无家属而且甚少生病,千万不能轻视这两者的消耗能力,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俗语说得好——唯女子与病患刷卡也。匕首继续往深里捅,至今负债四千有余,信用卡一张刷爆一千八未归还,以我目前的薪资水平,在无横财的情况下,估计一年半载之内很难清除财政赤字。刀刺到此刻,我承认已经血流如注了。

再说“有田”。作为一个非典型的北漂人员,而立将至之时才来北京闯荡,租着房坐着公车,一行李箱衣物、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相机、一台电磁炉、一个锅、数付碗筷,这是目前的全部家当。如果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姑娘马失前蹄掉我怀里,那好吧,别指望在皇城置办新居,跟哥哥回江南水乡荡起双桨吧。请允许我在此处聘请父母作为外援出场,我是他们唯一的继承者,他们是我目前唯一固定的固定资产,包括姑苏城外的一套三居、两套两居,一辆十多个的小车,五十个左右的存款,十个左右的三角债务,已无田地。选一套做婚房吧,装修花掉一部分积蓄、喜宴花掉一部分积蓄、养个娃娃花掉一部分积蓄、养老送终花掉一部分积蓄,小日子一不小心就走进坑坑洼洼。虽然故事发展到此处手留女子余温,一切貌似在掌控之中,但别忘了所有的从容都设定在另半个前提条件之上——无论我们小两口还是双方老两口,咱一大家子健健康康整整齐齐的,不求长命百岁但求瓜熟蒂落无疾而终。咱实在付不起诊金。

翻老底如同捅半刀子在身体上,既不插进去也不拔出来,还得在肉块和骨头缝里左右旋几下,并且把身体和伤口一丝不挂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房价很高、物价飞涨、赚不多花不少、活不爽死不起,无论多龌龊多难堪的情节都得表演下去,因为痛而清醒的人才知道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孤寂、黯淡、懂得自省、不盲目抱怨、对活着依然怀有热情。

如果大多数同龄人观赏了以上老底之后发现我们生活之间重合的部分,那只能说明这不是我瞬间爆发的悲哀,而是全民之伤。经济繁荣的虚假表象已经和平民的生活彻底错位了。我甚至推翻了自己长久以来的自我安慰,现在我所享受到的优于我年少时光一大截的物质文明原来只是科技和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我们沾了时代的光却没留意失去了多少。

不知各位看官有否忘记本文开头留一下过一个未解之谜,我现在可以揭开谜底了。某年某月某夜,我与某个姑娘借助小企鹅闲聊之时,突发奇想,为我们将来虽然渺茫但未必不可能结合的产物取了数个名字。我本家姓钱,她本家姓田,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叫“钱有田”也未尝不可,多么富态的名字,旁人一听,这娃不是太子党也必然是暴发户子女,更为了证明他老爸在没钱没田的日子里依然保持着诗意的理想主义,索性叫“有钱有田”吧。爸跟你打个商量,在你未出生之前这马甲先让我使着,给那些所有看到这个马甲而且依然在窘困的生活中不屈不挠奋斗的叔叔阿姨们一点微薄的光芒吧。

投稿来源:http://www.qing.kanzg.com/qb/read/757

看网给你另一只眼睛看世界,欢迎关注看网!

走走道丢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