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谁来收藏当代中国艺术的原始股?
发起人:小兵张嘎  回复数:2   浏览数:1809   最后更新:2006/03/10 09:07:38 by
[楼主] 小兵张嘎 2006-03-10 04:22:09
邱志杰:谁来收藏当代中国艺术的原始股?

作者:邱志杰   文章来源:《时尚》杂志   点击数:209   更新时间:2005-7-27


6月11日,以推出最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为己任的“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在南京博物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百位青年艺术家济济一堂,共襄盛会。各地画廊经纪人、收藏家也同时云集南京来“选秀”。策展人事后了解到:正如他们事先所预料的,绝大多数参展的画家们在展览期间卖出了他们的作品,更有多位艺术家在展览期间与画廊签约。几个月来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与三年展的生机勃勃互为表里,互相激发,一片乐观景象。年初,在西安美术学院作“滚动的三年展计划”讲座时,我曾经放言:这个展览的最低革命纲领是要保证有15个以上的陌生面孔在未来两三年内登上中国艺术舞台的并且名利双收。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太容易达到了。



6月12日,南京博物院的展厅内就传出了惊人的新闻:杭州艺术家倪柯耘的装置作品《让我们迁徙到更远》位于展厅最重要位置之一,一位董某观众在进入作品中观看时不慎被作品中悬挂的钢针扎伤头皮,此人在盛怒之下故意砸毁了这件装置作品的核心部分----一具骨骼状的自行车雕塑。此事在南京本地的媒体引起轩然大波,主要争论围绕着这件作品如何定价,损害作品者应赔付多少金额展开。



我在事发当时报警并到派出所录笔录时估价,整个这件装置作品总价应该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受到破坏的是这件装置的核心部分,拆开来算的话应该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我的估价是参照同一展厅内的几件作品:西墙上李松松的油画和装置,我们在从北京运输到南京时投保的保价是4万美元;东墙上尹朝阳的油画,近几次拍卖记录每张都是30万元人民币以上。倪柯耘这件装置本身非常庞大,这个展位在整个三年展展厅的入口处,是展览的“风水位”,通常一件作品在重要展览上出现在这样显眼的位置,就好像出现在海报或者画册封面上一样,会加大它的附加值,引来收藏家们的格外关注。



艺术家本人赶到时则声称曾经有人以3万美元的价格和他接洽过收藏事宜。我的估价和艺术家本人的报价显然大大超出了破坏作品的当事人,以及大多数大众媒体的从业人员的心理底线。虽然他们早就熟知了1900万一张傅抱石,几百万一张齐白石、李可染画作的拍卖新闻。

我记得在事发现场,那位破坏作品的青年轻蔑的说:“我做一个还给他就是了”;在公安局调解时,对方请来的律师一开始则试图计算制作这件作品使用了多少钢筋,它的成本是多少。依据这种逻辑,傅抱石那张拍出1900万的画,使用的宣纸和国画颜料大概超不过30元钱。我更担心的是:如果诉诸法庭,如果法庭所组建的“专家评估小组”的成员是一些本身就敌视当代艺术作品类型的老先生,这件作品完全有可能被他们认为是“乱搞”,最后一文不值。这个事件最后是在公安机关调解之下,对方进行了道歉,艺术家接受了2万元的象征性的赔偿了结。因为担心影响今后作品的市场定价,艺术家一再强调这一价格是在道歉的前提下的“象征性”的赔偿金额。我个人对这个和解价格是很不满意的,因为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应该学会尊重当代形态的艺术作品。



显然,事情并不因为此案的调解成功而了结。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到底怎样估价,怎样收藏,正应该趁此机会展开讨论。



最近以来,传统书画拍卖市场持续火热,连创纪录;江浙民营企业继续在海外拍卖会上展开他们的“夺宝行动”。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改变了单方面由海外收藏家消费的历史,开始引起国内收藏力量的高度关注。苏富比、佳士得的几次专场都以高价和高成交量告捷。可喜的是,受到关注的不单是当代油画作品,一些观念艺术类的作品形态也有出色表现,特别是实验摄影的价格一路攀升。因为摄影作品一张底片可以印若干限定版本,如果以一底所印的多张照片的总价来计算,一流的图片艺术家的每张底片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和最有名的油画家们差不多了。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图片,甚至录像和装置作品不久都会更多地陆续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因为目前影响国内收藏家对这类作品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种“唯一性疑惑”:画家的画,是画家一笔笔画出来的,每一张都是不可重复的。而由机器印制的图片,容易拷贝和复制的录像,除了艺术家创意大部分由工人制作的装置作品,如何保证作品的唯一性?一旦他们了解到,国际上对于图片和录像作品的管理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版画的限量印刷办法,对于装置作品则参照了雕塑的模式。一旦他们读到美国出的《Art Law》里面对复数艺术品版本的严格规定----比如说:艺术家打样的“A/P”编号不能超过正式印刷的总编号数的15%,并且这种“A/P”也是允许买卖的----我相信一旦了解这些相应的规则,他们的疑惑会很快消失。而这些规则并不难弄懂,它的执行和监督远比抓盗版光盘要容易得多啦!



中国固然还没有出台艺术法,但是艺术界内部早就在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否则前些年艺术家们都是怎么和老外做生意的?在国内收藏家出手之前,他们没有饿死,就说明这些规则行之有效。你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你一个底片印10张,你每张就卖得便宜一点;你一个底片只印了三张,1/3,2/3,3/3,你只签过三次名,你每张就算卖得高一点,大家也理解。每一张上面的版本号都是独一无二的,签名都是真的。为自己的声誉前途计,没有一个艺术家敢在编号之外做手脚的,别人翻拍扫描复制,没有艺术家的签名,一文不值。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好操作的。



对于当代艺术收藏的另一个疑惑可以叫做“保鲜性疑惑”,那就是:照片会褪色,录像会退磁,传统形态的艺术品,固然也会受潮也会被蛀虫咬,但毕竟相对稳定。这些困难,新的图片装裱方式和DVD这样的记录媒体的出现,其实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而且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只会解决得越来越好。对于志在增值转卖的短线投资者来说,这本来就不是问题;对于志在“子子孙孙永保用”的长线收藏者来说,任何艺术品的风险本质上是一样的:谁又能赢得了和时间的比赛呢?印象派大师的油画大都是外光写生,匆忙制作时用料不讲究,现在早就开裂得乱七八糟,每年都要修复,这并不影响印象派在艺术市场上的长期统治地位。决定艺术品的价格的,最终还是它的艺术史价值,而不是它如何光鲜如新。《蒙娜丽莎》早就裂得跟敲碎了壳的茶叶蛋一样了。



还有一些负面因素,可能是有志于收藏当代艺术作品的藏家一时还不容易想到的:一是某些当代作品,如装置作品是因地制宜创作的,收藏下来之后要还原原作的空间条件要求比较高。再如录像作品需要相应的器材来展示,欣赏一次比起看一张画来说要麻烦。这样的作品可移动性比较差,你要把它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你也可以依顺这类作品的特点来处理,如果艺术家还在世的话,甚至可以请本人根据收藏空间来调整处理,真正变成你的独一无二的“订件”。这种处理方法犹如建筑作品,或者教皇收藏米开朗琪罗的天顶画。大企业或大收藏家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这样,操作起来麻烦,本身从另一面考验着收藏者的实力。



二,收藏当代艺术作品的真正的风险其实在于:这些当代艺术作品尚需经过历史的淘汰,其中有一些会真正地在艺术史上站稳脚跟,也有一些可能今后未必如今天这样显赫。这便是考验收藏者的眼光了,相比之下,收藏艺术史已经有定论的传统书画作品似乎风险要小一些。但是事情就是这样:风险所在同时就一定是利益和安全性所在。和传统书画作品相比,当代艺术作品也有几个明显的利于收藏者的优点:



首先,所需的成本远远地低于操作传统书画。当前的传统书画市场已经高的令人咂舌,对于资金有限,而又有时间和兴趣来熟悉和了解当代艺术,迅速提高自己的眼光的中小收藏家来说,投资在当代艺术上要现实得多。而大量的投资者的涌入势必会造成当代艺术品的增值。因为起点低,当代作品的增值空间也是显而易见的。用相对价格来计算的话,花2百万投资一件传统大师比如齐白石作品,过几年可能卖个4百万,涨了两倍。现在花4万买一张邱志杰的图片的话,过几年可能卖个40万,涨了十倍。因为记录表明,邱志杰的图片从1998年的500美元涨到了2004年的5000美元,既然要炒股,我们当然要炒原始股啦!所以,如果我手里有200万的闲钱,我一定用来买50张邱志杰的图片,我才不会去买一张齐白石呢!

为什么?这就涉及到应该收藏当代作品的第二个绝对重要的理由:我买到的那张齐白石画作可能在几年之后只能卖500元----因为它可能是假的!!今天的传统书画拍卖市场上有多少赝品,我就不想多说啦!而我买到的这50张邱志杰的作品保证是真的。我可以到他的网站上直接查证版本号,我还可以找到他本人确认,再合张影。如果是一件装置作品,我还可以请他为我的大厅设计一番呢!



如果觉得把宝全都押在邱志杰一个人身上不靠铺,万一他过几年涨势不猛了呢?那么可以选十个同等价位的,我觉得优秀,专家们也觉得有前景的当代艺术家来投注。这一网撒下去,里头总不会一条大鱼都没有的。



这整篇文章好像一直在谈钱,我好像从来没有写过这么俗的文章了,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文化、精神和责任感吧!



前些年,当代中国艺术的买家大多数是来自海外的,今天,我可以断言,1995年之前创作的大多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已经被外国人买光了!我们艺术家并不愿意看到这个,我们的创作是在中国发生的,我们首先是为中国人而创作的,我们更愿意这些作品留在国内,让中国人看到我们的情感和思考。我相信,有些东西,老外买走了也是看不懂的。所以,当广东美术馆收藏我的作品的时候,我是以市场价的五分之一的价格给了他们。如果我的国外的签约画廊老板有意见,我会要求差额从我的应得的钱里面扣除。我也绝对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的。但是因为艺术家也得吃饭,因为多年来国人对于当代艺术的生疏,因为这些历史原因,这些作品很多已经流出去了。我毫不怀疑,这些当代中国艺术作品真实地记录着我们这个转型时代最敏感的情绪和思考,它们必将是这个民族精神文化延续和再生的一
[沙发:1楼] 顶帖超人 2006-03-10 07:45:18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板凳:2楼] 顶贴帅哥老婆 2006-03-10 09:07:38
那我就不顶了哦
老公你放心,我不会跟顶贴超人跑的.*>_<*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