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龙专访:香港是东西方之间交易最直接的平台
发起人:luoshuyin  回复数:0   浏览数:1393   最后更新:2011/11/16 16:36:26 by luoshuyin
[楼主] luoshuyin 2011-11-16 16:36:26



许剑龙(Calvin) 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Fine Art Asia)当代展艺术总监、3812当代艺术空间创办人及艺术总监

相关联接:



【专题】第七届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



【专题】第五届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2011



【专题】艺术媒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专题】第七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



  雅昌艺术网讯 (裴刚) 3812当代艺术空间于2011年5月成立,致力于推动东西方艺术家的交流与互动。空间位于香港黄竹坑,逾7,000平方尺的艺术空间,是香港最大的私人艺术空间之一。3812的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许剑龙(Calvin)致力发掘有潜质,却没有被市场潮流洗脑的艺术家,并担当他们与真正欣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之间的桥樑。通过不定期举办展览及多元化的艺术项目,3812希望能引导大众去审视并思考当代艺术的面貌与未来的发展。同时是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Fine Art Asia)其中一个焦点项目“Project Discovery”当代艺术展的策划人,3812这个空间名称也来自Calvin与朋友在法国莎慕尼(Chamonix),站在海拔3812米高的白色山谷 (Vallée Blanche)滑雪的难忘经历。



  被采访人:许剑龙(Calvin) 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Fine Art Asia)当代展艺术总监、3812当代艺术空间创办人及艺术总监



  采访者:裴刚 雅昌艺术网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雅昌艺术网:从策展的角度如何看本届香港古玩博览会艺术展?



  许剑龙:反映确实很好,开始有精致艺术品博览会的氛围出来了。我觉得也因为有亚洲文化的底蕴在里面,我们希望可以在未来的日子,在这个方面越来越变得丰富,也是这个博览会的独特之处和优势的定位,在亚洲区,在博览会领域上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雅昌艺术网:博览会的当代部分由你负责?



  许剑龙:是,当然不是我跟安迪(黑国强)各自只管各自的,因为最后都是在同一个场地,我们需要交流跟互通,所以当我们在整体布展的时候,大家都会提一些意见,找到最好的平衡点。首先,要照顾大部分来自古董跟一些现代艺术的参展商,因为当代的部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大概25%-30%,当然每一年都在增加,我们也预估它在明年可能会达到40%。在古董部分也出现了变化,以前比较是单一的,是中国的古董,现在特别是今年中国古董,西方的古董是西方其它的一些精品,比如说是家具、珠宝,印象派这些艺术类别,都很明显,都看得出来,所以我是觉得这个博览会多元化的面貌越来越丰富,所以当我们在做策展的时候,我们怎样将这个传统更现当代,这个体现可以连起来,连起来也可以讲文化还有昨天我们说博物馆化,我们态度跟目标可以带出来。这个对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大家有自己的专业,但是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将这个博览会一起去提升。



  关于香港画廊



  雅昌艺术网:从画廊的经营者角度来讲,您怎么看当代艺术这个部分在博览会的趋势?



  许剑龙:整体上讲,我觉得香港当代艺术这个市场还是很有活力和力量的,非常好,无论是两个博览会,几个重要的拍卖,当代市场其实不是太弱。



  雅昌艺术网:有香港的特点。



  许剑龙:如果我们从香港这个市场去看当代艺术的话,我们发现香港当代艺术是有一个平台的作用,就是它是东西方之间交易最直接的平台,也有很多交易数据可以证明。所以其实香港的观众、收藏家很幸福,他们有很多机会看到东西方当代艺术。我觉得是亚洲区最幸福的,这几年也是吸收当代艺术最多的时间。因为我们看到不只是亚洲的当代,也是西方的当代,也是有很多比较重要的艺术家。也有西方的当代艺术家选择在香港做个展,无论是在一些画廊或者是博览会里边,所以我觉得当代艺术市场在香港还是会一直发展下去。在画廊做当代艺术,我觉得我们的世界观会比其它地方优胜一点。我感觉有一些中国的画廊,他们自己玩自己的游戏,自己看自己的艺术,自己定自己的规律,凭自己的标准,但是也不一定就等同于我们去看整个艺术市场。我们看一个国家,我觉得我们可能会比较客观一点,我们可能会更加去了解西方的发展,或者是它的趋势;或者是我们去做那个展览的时候;或者去跟收藏家交流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他们的喜爱、口味有更多的了解,其实也是我们的优势。



  雅昌艺术网:你在运营画廊方面和与艺术家合作的状态是怎样?



  许剑龙:我是刚开始,所以还是在学习,之前都是以收藏家的角度去看,也帮香港一些媒体去写一些市场的艺术评论,所以也是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看。现在自己参与了一个生意,我觉得跟艺术家沟通是一个非常需要学习的部分,还好就是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定位。3812是一个亚洲当代艺术的平台,我自己是跟一些我自己觉得好的艺术家或者是艺术机构一起合作,用一些比较长远的目光看这个事情,比如这次在博览会上我们有三个台湾的艺术家,下一次在3812空间开幕的有5个艺术家都是来自亚洲不同的地方。11月份在我空间有第二个展览,包容了亚洲不同的艺术家。有伊朗、香港、英国、北京的艺术家。香港作为东西方交流的平台,所以在这个理念下如果自己把握得很清楚、坚持得很清楚的时候,我还是享受,当然难度就是因为我的空间有7000多平方尺,700多平米,对整个策展,对艺术家的要求其实也比一般其他我们香港的一些画廊是比较多的,筹划也比较大,这个是一些挑战,但是我觉得我们做艺术,也跟艺术家一样是看长远的发展,我自己也不要求每一次都是很商业的,一定要卖完全部的作品,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这个付出是值得的。



  雅昌艺术网:目前3812画廊和艺术家的合作情况是怎样的?是代理的,还是展览合作,包括每一年的展览有多少?



  许剑龙:有两个,主要是现在的艺术家90%,我都是跟艺术家直接去合作,是没有经过其他人的地我们的方法就是香港的部分是3812,或者是有一些中国大陆艺术家,主要都是跟一些中国的画廊合作的时候,其实海外有一些时候比较宽松,就是比较自由了,所以除了香港之外,其它地区我也会帮他安排。



  我们在谈的是一个伊朗方面的计划。因为3812是新的空间,有很多我自己喜欢的艺术家,我也是从收藏这样的艺术开始认识他们,对香港的观众来说,可能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观众对艺术家是比较陌生的,从联想开始是去做推广,做了一两次联展之后我们找好一个时机,我们就做个展,但是个展也不一定一个人的个展,可能是两个人的个展,因为这个是在体现我自己的理念,就是一个平台、一个交流,艺术家我觉得他们非常有兴趣跟我合作,就是他知道我的空间比较大,所以他们的花费会比较大,同时我会给他们联系到另外的一个国家的艺术家做一个个展,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同一时间有这个双个展之后,我们也会将这些艺术家带去西方或者是带去其他的国家,因为艺术家在那边自己有自己的画廊,画廊会跟我们说如果是这样有一些项目可以一起合作,这样我觉得会发扬我们香港的优势好像一个平台通往其它的市场,我觉得对艺术家的发展或者是对他的视野是更好,给他一个自己的城市或者是一个国家去做的话,可能他们会看到更多的东西。



  关注的方向



  雅昌艺术网:有没有一个关注的方向,比如说哪一个年龄段或者哪一类风格的?



  许剑龙:年龄段我没有限制,我目前会喜欢综合媒体一些。他们跟我合作是从联展开始到个展,他们也有机会可以跟其他地方的艺术家有交流,或者是去其它地方做交流。这些当然需要慢慢的计划,但是大家谈起来的时候都有共同的愿望在里边。我自己其实很喜欢油画,但是越喜欢油画要求就越高。所以到目前为止,这次展览就有台湾的艺术家的油画,上一次展览是没有油画家的。11月有比较重要的联展,有一个油画家是从英国过来的,希望每一次都带给大家新鲜感,不是一个新鲜感,而是有一种原来在当代艺术市场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面貌,还是可以看到很多质量非常高的艺术家,也希望大家去关注的时候,不要太注重只看买卖跟拍卖这个作为一个标准。



  雅昌艺术网:画廊主要是欧美的收藏家?



  许剑龙:由于我自己背景的关系,我收藏家一半一半。一半是西方的收藏家,他们有一些住在香港。他们是,比如说做银行、基金、建筑这类型的一些专业人士。他们对于收藏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是非常有经验的,所以他们会收藏一些比较有想法的艺术家,价钱他们也觉得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是很容易跟他有一种长远的关系,因为最近这几年我做收藏的时候,我也是尽量帮他们做,我是常常自己发现一些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也推荐给一些朋友,还是他们也相信我们的口味和眼光,所以我们做的艺术家暂时价格是非常合理,不是很高,所以大家觉得非常合理,下一步开始会有一些比较有地位的艺术家慢慢跟我们合作,也是慢慢将我们的品牌提升。



  关于香港艺术市场的优势和劣势



  雅昌艺术网:做这个博览会和你的画廊会有哪些关系或者是影响?



  许剑龙:当然博览会的当代艺术部分会有自己比较主观的理念放进去,这些必然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当我做这个部分的时候,也希望跟安迪本身这个博览会的精神、精髓可以融合,但是同一时间可以体现我们当代,我们这边自己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的观念跟精神,所以对于参与博览会展览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也是有一个可能比较容易去配合博览会的形象跟它的顾客群的口味,因为我自己也是在不停地筹办这个活动的时候,对他更了解,这些特别展览的项目也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更懂得去安排我自己展位的布展,选择艺术家,选择艺术品。



  雅昌艺术网:在你看来香港市场的状态是怎样的?



  许剑龙:有一个北京的画廊的老板跟我讲过一句话,“你们香港的画廊比较边缘化。”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开我的这个空间,我不认同他,当时也没有必要跟他辩论,因为大家的观点不一样,其实我还是不认同他说的这句话。我看到两个他缺少的元素:第一,他对香港的艺术市场缺乏了解,他不了解香港市场的整个生态跟我们香港这个位置;第二,就是他说这样的话,他只看到北京的鱼塘,北京的鱼塘是很大的一个鱼塘,是真的,但是也不代表我的鱼塘就是最好的,我的鱼塘里边的鱼就是对棒的,我们做的东西就是翻的浪最大,这个太奇怪了。



  我还是觉得北京或是大陆的艺术市场或是画廊比香港好看,这个确实是事实,文化的整个气氛非常好,不然的话我不会常常过去看一些展览,跟朋友打交道。你们都很知道在香港住贵、人工贵、什么都贵,所以你要做这些的时候,一定要有声音在里边。这样有一部分画廊会比较商业,还有就是香港的空间不够大,资源没有那么丰富,我的意思是说内地有很多人才,人工又特别便宜、材料特别便宜,这些对做艺术是很重要的。内地艺术家的工作室很大,有概念要做什么都行。但香港不行,对香港的艺术家发展有一种局限。



  我觉得在整个艺术市场来说,艺术家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香港是没有这个优势的。但是,在展览方面,在香港有机会看到有很多西方的艺术,尤其是这几年,拍卖和博览会带动了很多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来香港。香港有几家非常好的画廊,他们在很有限的空间里边,做了一些很不错的艺术家的展览,我觉得大家是需要认同的。从整个市场来看,香港和内地大家做法不一样,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整个行为也不一样。我觉得各有特点、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几年我感觉中国大陆的画廊进步得很快。以前我觉得香港很有优势,我们讲英语、写英语、看英语,跟外国人打交道特别容易,因为这是我们的背景,但是这几年内地也进步了很多,也请西方人做画廊的经理人。在整个当代艺术发展来说,我觉得里边还是有非常好的优势,但是在买卖交易方面,其实我们香港也是做得很好,都做得不错,还有我感觉好像很多收藏家尤其是现在这两年特别会跟香港的画廊有一些比较长远的关系,不能是在买卖方面、交易方面、付款方面、税收方面、库存方面、运输方面,跟香港这些画廊合作,他们觉得很舒服。现在面对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在上升,去大陆买作品也可以。比如说有艺术家他的作品为什么在上海买那么贵,在香港买便宜那么多,其实很清楚,就是在香港博览会买可以抵30%的税,运过来什么都要打税,加起来人民币还不如到香港的画廊找一找。我也很看好大陆的一些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