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观众好坏,只存在艺术家好坏】
该文转自张羽博客
不存在观众的好坏,
只存在艺术家的好坏
行为现场和观众的关系(一)
——观魏言《浮岛计划》的一点启发
这应该是魏言第一个行为现场,做得很好,比很多资深行为艺术家做得好多了。
我接触过一些自以为是的资深行为艺术家很摆谱,作品做得不到位却责怪现场条件不好或者观众不给力。
这个作品的现场情况其实很复杂,双年展开幕现场人声鼎沸,人群川流不息,各类人都有,看艺术的看热闹的。。。群众、官员、警察、保安、学生、残疾人。。。且场地较为偏僻,作品还没开始时我都有点疑惑,担心作品无法吸住过往的人气,但魏言的现场却成功的吸住了人群,很多群众对这个作品充满兴趣,问这问那的,很有意思。
现场艺术很重要的就是必须面对复杂的观众,你不能指望到场的观众都是高素质的、都是真正懂行的。一个好艺术家不仅有足够智慧和能力调动现场所有元素,也有和各类观众进行沟通的谦卑胸怀,无论处于何种情况都能成功完成作品。
不存在观众的好坏,只存在艺术家的好坏。
一点启发。谢谢魏言带来的艺术享受,因为“浮岛计划”才让我没有白去一趟双年展的开幕式。
魏言【浮岛计划】现场片段
行为现场与观众的关系(二)
——参与陈镪《九月之声》的一点启发
陈镪有一种亲和力,做人做作品都如此。
在北村独立工场第六季展的开幕式上,他一如既往的做了一个和他成为父亲有关的现场声音作品,我有幸也参与了他的作品。作品一开始,观众就涌了上来,把陈镪的现场压缩得很小,而且很喧哗,这时候作为艺术家是不能责怪观众的,尊重观众是艺术家的基本品质。陈镪奇怪的“嘘”了几声,观众就安静下来了,然后是他抛洒钉子的声音。。。。。。
过程中,我配合他制造话筒的声音,但因为观众的拥挤,音响的连接线被观众踩掉了,这种时刻,你能怎样?难道停止作品责怪观众?显然这不是现场艺术家的品格!我只能随机应变,把预设的吼叫环节变成哑声吼叫的动作,然后迅速跑出了现场。。。哑声吼叫和逃离现场也成了另一种现场效果。
有时,作品过程中遇到意外事故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契机,作品现场的不可控性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可能,关键看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如何。
现场作品不可能不遭遇观众,不可能只遭遇素质高的观众,如何面对观众和意外事故?的确和考验艺术家。但我以为,水利万物而不居才是大道,只要谦卑的尊重观众就可以充分的与观众共谋现场。



应变能力是做现场艺术的基本素质。
好艺术家能灵活的适应现场和调动现场的一切可能性。
安静的观众可以带来安静的现场,喧哗的观众可以带来喧哗的现场,内行的观众可以带来专门的现场,外行的观众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现场。。。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很看不起某些艺术家,自己没把握好现场,却责怪观众不给力。
好艺术家能灵活的适应现场和调动现场的一切可能性。
安静的观众可以带来安静的现场,喧哗的观众可以带来喧哗的现场,内行的观众可以带来专门的现场,外行的观众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现场。。。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很看不起某些艺术家,自己没把握好现场,却责怪观众不给力。
不存在观众的好坏,
只存在艺术家的好坏。
没有傻得学生,只有不聪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