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博物馆 《图案-漩涡-遭遇》第二部分“遭遇”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展出
未知博物馆在《图案-漩涡-遭遇》的项目中,以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为基本范畴,探讨几个问题:1,今天我们在什么条件下可能去讨论艺术和科学的关系?2,艺术和科学在什么命题上可以对话? 3,尝试艺术和科学合作交流在理论层面的可能性。
未知博物馆于2011年9月 组织一个新的展览,展览的基本构架是由六个不同的主题组成,其中三个主题为:图案,漩涡,遭遇,另外三个主题为:对称,消失,地理的精神分析。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展场展示。
“遭遇“这个主题部分,应广州时代美术馆的邀请加入了“非美术馆”这个展览。遭遇既是我们的一个主题,也是这个展览的真实境况,这是两个展览构想的遭遇,如同两个旋转的漩涡相遇以后的合并,“非美术馆”的想法是让一些与美术馆概念有关的艺术家和艺术组织在这个展览里对美术馆的问题有一个反思和呈现,而未知博物馆本身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的结果,作品内容是基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的讨论上的一些作品,在展览的方式上我们会把一些作品与美术馆里有实用功能的会议厅结合起来,甚至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可以用的,这样的方式模糊了展览空间和非展览空间的界线,作品与非作品的界线,观众与作品的界线,这对美术馆的一些规则和价值判断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

(现场在一楼大堂里,是一个美术馆外的空间,我们设置了一个可以坐下来休息的环境,有一个流动图书馆,有哲学科学艺术方面的书籍,休息的人可以看看书)
遭遇是不同事物相遇的机会和概率,所涉及到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你为什么会在几千万分之一的几率里遇到你爱的人?宿命论者的论断是必然性的,就是说那是一个无法逃脱的命运,正如卡夫卡说的:尽管猎狗还在院子里嬉戏,而猎物飞快的穿越丛丛荆棘不断的逃跑,但它不知道几小时后仍然会丧命于猎狗的围猎。但不可知论者可能不相信什么宿命,没有前因后果,两个孤独的事物在孤独的宇宙中偶然的相遇,偶然性的碰巧,但是科学家会计算出这个概率,也就是说在不可知的偶然性中找到微乎其微几乎不可能的必然性,这是非常严肃而可笑的一个结果,正如在地球人类指纹的完全重复的几率是640亿分之一,而人类只有60亿人,所以指纹不会重复。这样的结论听起来理所当然而又有一种荒诞感。
现场图片

一把弯曲的木桨(郑焕作品),和一只纸板造的船,船里堆满了造船剩下的垃圾(邱黯雄在郑焕的弯曲的桨的基础上发展的作品,郑焕,吴鼎合作)。

帐篷(斯科特小屋)

前面的灯箱是郑焕的作品

廖斐的作品,对话的桌子,对话者的声音会被风扇的强风改变。

吴鼎作品

镜面天花板的倒影,地上的图案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音律的比例表

两把椅子是郑焕作品,飞不起来的椅子,他给椅子装上了风扇,是给他飞行的可能性。

前面的椅子是廖斐和邱黯雄合作的椅子。后面的榴莲架是邱黯雄作品


廖斐作品

《新视线》关于科学的一期专辑,讲述了特斯拉的科学创造,以及他和爱迪生的故事,这期专辑还介绍了搞笑诺贝尔奖,还有被遗忘的科学。

倪有鱼作品,抽屉打开是他画的草图。

廖斐的作品,电风扇吹灯管

流动的图书馆

郑焕的作品:龙骨


帐篷里,有一对带轮子的俯卧撑手柄。梨子灯,……
未知博物馆于2011年9月 组织一个新的展览,展览的基本构架是由六个不同的主题组成,其中三个主题为:图案,漩涡,遭遇,另外三个主题为:对称,消失,地理的精神分析。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展场展示。
“遭遇“这个主题部分,应广州时代美术馆的邀请加入了“非美术馆”这个展览。遭遇既是我们的一个主题,也是这个展览的真实境况,这是两个展览构想的遭遇,如同两个旋转的漩涡相遇以后的合并,“非美术馆”的想法是让一些与美术馆概念有关的艺术家和艺术组织在这个展览里对美术馆的问题有一个反思和呈现,而未知博物馆本身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的结果,作品内容是基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的讨论上的一些作品,在展览的方式上我们会把一些作品与美术馆里有实用功能的会议厅结合起来,甚至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可以用的,这样的方式模糊了展览空间和非展览空间的界线,作品与非作品的界线,观众与作品的界线,这对美术馆的一些规则和价值判断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

(现场在一楼大堂里,是一个美术馆外的空间,我们设置了一个可以坐下来休息的环境,有一个流动图书馆,有哲学科学艺术方面的书籍,休息的人可以看看书)
遭遇是不同事物相遇的机会和概率,所涉及到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你为什么会在几千万分之一的几率里遇到你爱的人?宿命论者的论断是必然性的,就是说那是一个无法逃脱的命运,正如卡夫卡说的:尽管猎狗还在院子里嬉戏,而猎物飞快的穿越丛丛荆棘不断的逃跑,但它不知道几小时后仍然会丧命于猎狗的围猎。但不可知论者可能不相信什么宿命,没有前因后果,两个孤独的事物在孤独的宇宙中偶然的相遇,偶然性的碰巧,但是科学家会计算出这个概率,也就是说在不可知的偶然性中找到微乎其微几乎不可能的必然性,这是非常严肃而可笑的一个结果,正如在地球人类指纹的完全重复的几率是640亿分之一,而人类只有60亿人,所以指纹不会重复。这样的结论听起来理所当然而又有一种荒诞感。
现场图片

一把弯曲的木桨(郑焕作品),和一只纸板造的船,船里堆满了造船剩下的垃圾(邱黯雄在郑焕的弯曲的桨的基础上发展的作品,郑焕,吴鼎合作)。

帐篷(斯科特小屋)

前面的灯箱是郑焕的作品

廖斐的作品,对话的桌子,对话者的声音会被风扇的强风改变。

吴鼎作品

镜面天花板的倒影,地上的图案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音律的比例表

两把椅子是郑焕作品,飞不起来的椅子,他给椅子装上了风扇,是给他飞行的可能性。

前面的椅子是廖斐和邱黯雄合作的椅子。后面的榴莲架是邱黯雄作品


廖斐作品

《新视线》关于科学的一期专辑,讲述了特斯拉的科学创造,以及他和爱迪生的故事,这期专辑还介绍了搞笑诺贝尔奖,还有被遗忘的科学。

倪有鱼作品,抽屉打开是他画的草图。

廖斐的作品,电风扇吹灯管

流动的图书馆

郑焕的作品:龙骨


帐篷里,有一对带轮子的俯卧撑手柄。梨子灯,……


未知博物馆的灯箱看起来很吊!!鉴定完毕!

时代美术馆的展览还是很不错的!



有意思啊~~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