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他得了溶血性贫血,医生说:可能只有5年的寿命;31岁,他只身前往艺术之都巴黎,开始当代艺术创作,并成为最成功的华人艺术家之一;45岁,他因癌症去世,全球艺术界为纪念他而举办的各种大型个展直到今天仍未落幕……
陈箴,这位从上海弄堂走向国际艺坛的著名艺术家,已长眠于巴黎拉雪兹公墓。而他的作品,在阔别20年后,终于要首次在故乡举办个展。此前,他的作品只在首届上海双年展和沪申画廊的“奥德塞2004”等大型联展中出现过。作为这位已故华人艺术家作品在国内的最完整展示,包括14件重要装置作品的“陈箴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卓越的艺术家,更是好人
2000年,世界各大艺术机构代表及艺术家300多人赶到巴黎拉雪兹公墓参加陈箴的葬礼,哀悼这位杰出的艺术家。从2001年开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希腊、荷兰等国家先后举办陈箴作品回顾展,“几乎每年都有两三个大型展览。”陈箴的妻子徐敏说。
陈箴曾参加过著名旅法策展人费大为策划的一系列展览,对于这位艺术家在全世界范围受到的礼遇,费大为表示,除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外,其人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在1973年认识陈箴,当时他还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他是一个勤奋的艺术家,更是一个诚恳的人,他热情洋溢,积极向上,会给人提供贴心的帮助,更会让人振作。”费大为认为这位好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天生的。
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虽然患有无法治愈的血液病,陈箴依然选择前往巴黎打拼艺术之路,“他的身体依靠药物维持,每天吃药时他就会说自己是在吃‘毒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有饱满的创作激情,甚至可以同时计划几十个作品。”徐敏表示。
著名旅法艺术家严培明专程赶来参加此次陈箴的艺术展,“他的思维很活跃,又善于表达,我跟他的交流往往是彻夜长谈。陈箴最后一次住院三个星期后,就去世了。我在他住院前一天见到他,虽然是腰疼难忍,但谈的依然还是作品和计划。”严培明回忆,“那时他对即将要办的展览和自己的身体都充满信心。”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实际是他创作最为成熟时,思如泉涌,却病痛缠身。最后的展览是在不断打止痛麻药的情况下完成的。医院拍片结果发现癌细胞像珍珠一样爬满脊椎两侧,他痛得要站着睡觉。”说到这儿徐敏已热泪盈眶。
“他去世前一天,我在医院见到他,他说得这种血液病或许只能活5年,但自己却活了20年,还赚了15年。”在费大为心里,陈箴就是这么一个乐观的人。
故乡迎来首个个展
去年9月,北京常青画廊就推出了“融超经验———陈箴个展”,上海的这次展览则又加入了专门从法国运来的《绝唱———舞身擂魂》等重要作品,可以说是陈箴各阶段艺术成就最全面的展示。
初到法国时,物质世界的刺激萌发了陈箴的创作,他将重点放在对“人、自然、消费品三者之间关系”,他曾在一片烧焦的森林中悬挂99件被扔掉的废品,暗示废品和森林命运相同,希望它们可以得到超脱;而《双圆桌》则是他中期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作品,将中式和西式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分别嵌入东西方的椅子,中间写上“永恒的误会”,对东西方文化误解作出评述。
也许因为长期身染重症,陈箴对生命的看法比其他艺术家更细腻,视疾病为宝贵的经历并将它转换成创作动力。1999年,他为艺术创作设立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一个终年的计划———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这直接造就了他晚期系列作品,如《禅园》、《水晶体内风景》和《绝唱———舞身擂魂》等。为了纪念陈箴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这个系列作品在此次展览中占到很大比例。“这件作品对陈箴来说很重要,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很容易被观众理解,还可以参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陈箴和他的艺术。”徐敏这样介绍《绝唱———舞身擂魂》。
陈箴,这位从上海弄堂走向国际艺坛的著名艺术家,已长眠于巴黎拉雪兹公墓。而他的作品,在阔别20年后,终于要首次在故乡举办个展。此前,他的作品只在首届上海双年展和沪申画廊的“奥德塞2004”等大型联展中出现过。作为这位已故华人艺术家作品在国内的最完整展示,包括14件重要装置作品的“陈箴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卓越的艺术家,更是好人
2000年,世界各大艺术机构代表及艺术家300多人赶到巴黎拉雪兹公墓参加陈箴的葬礼,哀悼这位杰出的艺术家。从2001年开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希腊、荷兰等国家先后举办陈箴作品回顾展,“几乎每年都有两三个大型展览。”陈箴的妻子徐敏说。
陈箴曾参加过著名旅法策展人费大为策划的一系列展览,对于这位艺术家在全世界范围受到的礼遇,费大为表示,除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外,其人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在1973年认识陈箴,当时他还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他是一个勤奋的艺术家,更是一个诚恳的人,他热情洋溢,积极向上,会给人提供贴心的帮助,更会让人振作。”费大为认为这位好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天生的。
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虽然患有无法治愈的血液病,陈箴依然选择前往巴黎打拼艺术之路,“他的身体依靠药物维持,每天吃药时他就会说自己是在吃‘毒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有饱满的创作激情,甚至可以同时计划几十个作品。”徐敏表示。
著名旅法艺术家严培明专程赶来参加此次陈箴的艺术展,“他的思维很活跃,又善于表达,我跟他的交流往往是彻夜长谈。陈箴最后一次住院三个星期后,就去世了。我在他住院前一天见到他,虽然是腰疼难忍,但谈的依然还是作品和计划。”严培明回忆,“那时他对即将要办的展览和自己的身体都充满信心。”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实际是他创作最为成熟时,思如泉涌,却病痛缠身。最后的展览是在不断打止痛麻药的情况下完成的。医院拍片结果发现癌细胞像珍珠一样爬满脊椎两侧,他痛得要站着睡觉。”说到这儿徐敏已热泪盈眶。
“他去世前一天,我在医院见到他,他说得这种血液病或许只能活5年,但自己却活了20年,还赚了15年。”在费大为心里,陈箴就是这么一个乐观的人。
故乡迎来首个个展
去年9月,北京常青画廊就推出了“融超经验———陈箴个展”,上海的这次展览则又加入了专门从法国运来的《绝唱———舞身擂魂》等重要作品,可以说是陈箴各阶段艺术成就最全面的展示。
初到法国时,物质世界的刺激萌发了陈箴的创作,他将重点放在对“人、自然、消费品三者之间关系”,他曾在一片烧焦的森林中悬挂99件被扔掉的废品,暗示废品和森林命运相同,希望它们可以得到超脱;而《双圆桌》则是他中期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作品,将中式和西式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分别嵌入东西方的椅子,中间写上“永恒的误会”,对东西方文化误解作出评述。
也许因为长期身染重症,陈箴对生命的看法比其他艺术家更细腻,视疾病为宝贵的经历并将它转换成创作动力。1999年,他为艺术创作设立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一个终年的计划———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这直接造就了他晚期系列作品,如《禅园》、《水晶体内风景》和《绝唱———舞身擂魂》等。为了纪念陈箴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这个系列作品在此次展览中占到很大比例。“这件作品对陈箴来说很重要,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很容易被观众理解,还可以参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陈箴和他的艺术。”徐敏这样介绍《绝唱———舞身擂魂》。
顶
不要把家里的事都说出去啊!老抬婆矜持点好伐?!
四大天王应该把古文达换成 陈箴!!!!!!
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 [s:52] 可惜了
老公你放心,我不会跟顶贴超人跑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