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宁:《天南》发刊系列研讨活动
发起人:自生自灭  回复数:0   浏览数:1452   最后更新:2011/04/08 21:37:26 by 自生自灭
[楼主] 自生自灭 2011-04-08 21:37:26
转自欧宁博客




01 文学期刊与写作

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兴盛,由作协和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成为主要舞台,涌现出像余华、苏童、莫言等一批作家。至今中国仍保留数量庞大的文学期刊,但除《人民文学》、《收获》等外,基本上多数杂志已经退出主流舞台。但在另一个层面,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当红作者正在介入期刊运营,众多新的文学期刊应运而生,由现代传播集团主办的《天南》文学双月刊也于2011年4月创刊。此次讨论会将探讨:文学的时尚化、阅读体验的快餐化是文学的修正,还是文学的倒退?传统文学杂志的整体运作的优势与颓势在哪里?新形势下,写作者如何自我选择?或者说如何自我定位?中国文学的内在读者在哪里?他们会购买什么杂志?编辑部应该对他们采取什么立场?中国文学期刊的国际化运作的可行性在哪里?一本文学期刊的基本使命是什么?……

第一场 上海

2011年4月13日19:00-21:00
上海市卢湾区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季风书店
电话:021-64152843

主持人:
石剑锋(《东方早报》文化版资深记者)
嘉宾:
走走(《收获》资深编辑)
马一木(《独唱团》执行主编)
蔡蕾(《独唱团》编辑)
小浪(上海作家)
曹寇(南京作家)
顾前(南京作家)
欧宁(《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
阿乙(《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
沙湄(《天南》文学双月刊资深编辑)
俞冰夏(天南文学网站编辑)




第二场 北京

2011年4月16日16:00-18:00
北京市东直门外香河园街1号院北区当代MOMA2号楼库布里克
电话:010-84388381

主持人:
困困(现代传播集团特稿部撰稿人)
嘉宾:
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
邱华栋(《人民文学》主编助理)
肖海生(《今天》编辑部主任)
徐星(北京作家)
苗炜(北京作家)
欧宁(《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
阿乙(《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
沙湄(《天南》文学双月刊资深编辑)

第三场 成都

2011年4月23日15:00-17:00
成都市窄巷子32号白夜酒吧
电话:028-86695671

主持人:
洁尘(成都作家)
嘉宾:
翟永明(成都诗人)
柏桦(成都诗人)
钟鸣(成都诗人)
何小竹(成都诗人)
颜歌(成都作家)
华秋(成都作家)
赖武(成都摄影师)
蒋蓝(成都作家,《青年作家》主编)
欧宁(《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
阿乙(《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



02 小说的艺术

《天南》文学双月刊的小说作者多数在70年代出生(包括郑小驴这样早熟的80后作者)。他们既不像60年代人集体性进入纯文学名人堂,也不像80年代人通过市场制造出版神话,形态就像被包夹的点心。但实际上最能代表现在中国文学质量与情态的便是他们。《天南》在未来还会集中邀请70后作者出版一期专辑。此次讨论会将邀请一批年轻的小说家和大家分享:自己写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为谁写作?主要师承来自西方,还是中国?小说是故事性为主,还是强调一种细节?会不会诞生真正的中国城市小说?六零后小说,七零后和八零后小说的贡献在哪里?中文小说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他们对自己未来写作路线的规划和准备是怎样的?……

2011年4月15日19:30-21:00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时尚大厦2楼L214时尚廊
电话:010-65871998

主持人:
欧宁(《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
嘉宾:
徐则臣(北京作家)
唐棣(唐山作家)
郑小驴(长沙作家)
柴春芽(北京作家)
张楚(北京作家)
阿乙(《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




03 亚洲乡村建设运动

过度城市化已成亚洲地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它打破了传统亚洲社会城乡之间互相哺育的关系,令大量农地休耕,生态恶化,粮产锐减,人口失衡,造成阶层分化和群体冲突。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始,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知识分子都先后投身于中国的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运动,他们都一致认定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亚洲其它地区的众多知识分子亦热切关注本地区的城乡关系和资本全球化的迫人现实,他们呼吁重视耕地的流失,农业的危机,农民的失权,传统的沉沦等具体问题,致力于恢复农村的生机,重建城乡互哺的关系,为过度城市化提供深刻反思。他们的努力已汇聚成一种新的乡土主义(Ruralism)的社会运动潮流。本讨论会将对亚洲各地的乡村建设运动,文化和生活实践以及一系列关于乡村的学术研究展开分享和评点。

2011年4月17日16:00-18:00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路6号院蓝色港湾11号楼rs-16号单向街
电话:010-59056973

主持人:
李翔(《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副主编)
嘉宾:
何慧丽(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乡村建设工作者)
张兰英(聚贤社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曾在菲律宾国际乡村建设学院工作七年)
汪明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乡村建设工作者 )
王丽(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乡村建设工作者 )
葛玲(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项目助理,乡村建设工作者 )
梁鸿(《中国在梁庄》作者)
欧宁(《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

注:所有活动免费参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