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冷军个展
发起人:七把叉  回复数:12   浏览数:3386   最后更新:2011/04/21 11:22:50 by guest
[楼主] 七把叉 2011-04-08 15:18:08



现场——冷军个展
开幕酒会:2011年4月9日19:30
展览时间:2011年4月11日-5月20日(周日休息)
展览地点: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
地址:武汉中山路368号1楼
主办: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特别支持: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武汉)中心
武汉搏浪体育策划有限公司富隆酒窖
艺术总监:刘明
学术主持:严舒黎
展览执行:吴垠

Tel: 86-27-88916241/88918949 Fax: 86-27-88860545
E-mail: meishuwenxian@yahoo.com.cn


Scene: Works by Leng Jun
Opening Reception: 2011.4.9 (19:30)
Duration: 2011.4.11-5.20 (Sunday Closed)
Venue: New Space of Fine Arts Literature Art Center
Add: 1 Floor, No.368 Zhongshan Road, Wuhan,China
Organizer: Fine Arts Literature Art Center
Support: China Merchants Bank Private Banking (Wuhan) Center
Aussino World Wines
Art Director: Liu Ming
Academic Host: Yan Shuli
Manager: Wu Yin

Tel: 86-27-88916241/88918949 Fax: 86-27-88860545
E-mail: meishuwenxian@yahoo.com.cn

17世纪,委拉斯凯兹创作了《宫娥》,在这幅作品中,“绘画现场”成为艺术家描绘的对象,画家本人、模特、旁观者都在“看与被看”的关系共存于画面。这幅作品被认为是打破了西方绘画“真实再现”的幻觉,进入另一种真实。进入21世纪,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与委拉斯凯兹完全不同的时代——摄影、摄像让我们如此接近真实,但又似乎在日渐远离它。
作为一个善于以照相写实主义作品“游戏”视觉“真实”的艺术家,冷军此次展览展出的是他近年来作为一种日常创作方式的、描绘“写生现场”的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古典人物写生的模特不再是主角,“现场”本身成为了描绘对象,画面多层的观看关系、对场景速拍式的捕捉,使得作品不再拥有统一、纵深的视点,而变为散落的可以跳跃观看的不同视点。
冷军不认为这些作品与“真实性”讨论有所关联,这些被他称之为场景写生的作品,是他在“长期理性的创作”之外重新寻找绘画的激情与快乐的方式,他认为其实可以将它们“理解成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绘画性娱乐,有如中国古人的琴棋书画或大趣大雅的文人的生活秀。” 这样的阐述很有趣:定期与友人聚集在一起画画,在速写式的创作方式中体味绘画语言中光影、色彩、构成等因素的变化,享受绘画性本身带来的乐趣——倒真与古代文人墨戏有了相似的意味。这种创作方式可以让他从理性的、实证的、与永恒“真实”较劲的写实主义立场中抽离出来,进入到明快的、感性的、游戏的、当下的现场,体会艺术之初的快乐。而这其实也是冷军常常乐于在绘画之外对其他各种媒介进行实验并获得灵感的原因。在观念盛行的当代艺术领域中,冷军执着于对绘画语言以及其他媒介语言的探索,这种执着是种修行,亦是一种觉悟。
[沙发:1楼] 七把叉 2011-04-14 10:40:25





















[板凳:2楼] 七把叉 2011-04-14 10:42:17





















[地板:3楼] 七把叉 2011-04-14 10:44:39





















[4楼] 七把叉 2011-04-14 10:53:18





















[5楼] 七把叉 2011-04-14 10:58:44



















[6楼] 七把叉 2011-04-14 11:00:00



[7楼] 七把叉 2011-04-14 11:00:31

[8楼] 七把叉 2011-04-14 11:00:58

[9楼] 七把叉 2011-04-14 11:01:52







[10楼] guest 2011-04-19 17:28:27

[11楼] guest 2011-04-21 11:22:16

冷军访谈
地点: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时间:2011年3月23日
采访人:严舒黎 郭成

问:此次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的作品展名为“现场”,展示的是您近年来描绘“绘画现场”的系列作品,此次和中心合作这个展览的初衷是什么?
冷军(以下简称冷):我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在2005年曾有过一次展览合作。这个展览起因是一年前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刘明到工作室看到我的这批写生作品,他觉得这些描绘“绘画现场”的作品与我其他作品的风格很不一样,和以前的写生作品也有所不同,有了新的变化,而且也从来没有集中展示过,他希望我能在中心做一个展览,作为前一个写生展的延续,我就答应了。我也希望将这批作品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我知道有很多朋友想了解我的这批作品,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观众对我这个系列作品的反应,收集一些意见。

问:近年来你一直对“绘画现场”这种方式乐此不疲,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创作这些作品的?
冷:这个事情说来话长,大概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大家都熟悉的广美武汉籍画家郭润文,我们是好朋友。他每年放寒假都要从广州回武汉过年,我们几个朋友就几乎天天泡在画室里或咖啡馆里吃喝闲聊,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很浪费时间。好像还是老郭提议一起画点什么玩玩,一来打发时间,再者可以重温一下过去一起画画的感觉,他是一个十分怀旧的人。于是我们就开始画画了,断断续续的,但到后来就成了一个每年春节前后固定的活动了,还有人称我们是正月画会。开始我也是画模特或画风景。后来有一次在解放公园画风景,没有找到太恰当的角度但却发现他们画画的场面很有意思,决定偿试一下带人物的场面的写生,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整个场景,很像、很生动,大家都感到很神奇,也都鼓励我这样画下去。

问:创作这些作品中的现场是怎样的
冷:现场基本就是我们几个画画的和模特,有时也会有几个观众。一般都是他们先对着模特选好角度和位置,然后我再根据他们的位置选取我需要的角度和场面。这样常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要画他们的时候大多是处于画面背着光的,要让画面顺光自己就要背对着他们,这样每次观察他们的时候要扭过身子去观察。很不习惯,很难把握。

问:创作一幅这样的作品需要多长时间呢
冷:我的画大部分是一天完成。上午通常是9、10点到,摆完模特就接近吃午饭了,中午不休息,一直画到晚上7、8点才去吃晚饭,也有画到更晚的时候。我习惯于一气呵成,不喜欢在干了的画面上画画。有时候也有两天才画完的,人物多,画面复杂的时候就时间长一些。

问:您觉得这种创作方式对您而言,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
冷:最重要的是画出了一批好作品。虽然谈不上艺术上的原创,但我敢说这样的场景写生在艺术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在中国就更是绝无仅有的了。

问:西方美术史上维拉斯凯兹的《宫女》以及库尔贝的《画室》也描绘的是艺术家绘画的场景,您觉得作品与美术史这些作品的关系是怎样的
冷:《宫女》和《画室》可是艺术史上的伟大之作,不敢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区别还是有的。这两件作品都是带有主题性的创作,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而且画幅巨大。而我的场景写生不过是沙龙式的,十分纯粹的画画,也可以理解成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绘画性娱乐。有如中国古人的琴棋书画或大趣大雅的文人的生活秀而已。

问:您觉得这些作品与印象派是什么样的关系
冷:有点像。他们也是写生,当然他们多半是户外写生,玩一种阳光下的绘画。他们的画意很浓,写生感很强。他们有他们的口号和主张。我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画”本身的表达与玩味,将自己对绘画理解,自己的功力、修养、气质及现场调动出的激情集中展现于一幅幅高难度的画面。有点自我挑战的意思。

问:您怎么看这些作品与刘晓东去三峡、北川、台湾部队写生作品的不同
冷:他应该是一个有想法的人,绝不浪费自己的技术于艺术之外的东西,很入世的感觉。画得也不错,但他重点却不在绘画本身,他更注意绘画意外的事件性、新闻性及社会效应。我没那么高的理想,躲进小楼自娱自乐罢了。

问:从早期“架上绘画与装置艺术互动”的作品,到您类似摄影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到这一批具有“记录性”、“现场性”的写生作品,您怎么定位作品与现实的关系
冷:视觉上还是比较统一的,写实、写意无外乎与观看的距离有关,在有效距离内都是非常写实的绘画。另外前两个阶段与后一阶段在艺术现念上是有区别的,这里一下也说不清。

问:您的作品涉及了多样艺术形式、媒材,包括油画、综合材料、装置、水墨。您一直都对不同媒介抱有浓厚的、不断探索的兴趣,您怎么看待语言、技法在创作中的意义
冷:我小时国画入门,自己学习画画有点偏离“正道”,虽然后来经过了学院的“纠错”,但习气未能改彻底。大学毕业后遇上85’美术新潮,偿试过好多种现代艺术方式,当时非常迷恋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艺术,乐此不疲。我尽管没有多少学院的经历,但我的绘画的功力很深,基本功很好,原本又是一个理科生……以上经历似乎决定了我兴趣广泛,喜欢尝试。另外在我的经验中,画画是需要热诚的,一个画种画久了就会麻木而流于应付,这时我会选择另一个画种,当热情耗尽再尝试别的画种或尝试新的想法。总之,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十分重要。因此,我认为语言和技法在绘画中仅仅皮毛而已,不足为道,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艺术的看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艺术感觉!

问:这次展览是首次对着一系列作品的集中展示,您对这个展览、对观者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冷:这批作品已经积攒了很多年了,陆陆续续也参加过一些小型的展览,但是像这样大规模地集中展示还是第一次。在这当代艺术形式非常丰富的环境下,我用这种非常传统的方式呈现出来应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对喜欢我作品的观众我很想满足他们的愿望,莫让他们失望就好了。

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您有什么创作计划和新的探索
冷:手头正有一件作品还未完成,另外有一个宣纸和铁锈的互动的计划。其实说是计划,但经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头脑中迸发出什么新东西,可能就会中断手头的一切。
[12楼] guest 2011-04-21 11:22:5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