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
2011.2.27 - 2011.3.20
李尤松 唐晖 马秋莎
新闻稿:
北京公社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于2011 年2 月27 日到2011 年3 月20 日开启群展
“ 建筑形式”,参展艺术家为李尤松、唐晖、马秋莎。本次展览将是我们2011 年的
首展,包括了3 位艺术家最新的10 余件绘画作品。
“ 建筑形式“ 看上去是一场旧形式的复活运动,但实际上却是艺术家在不断面临未
来挑战中的一次休息,他们重掘过去和记忆、将之演化为一场形式练习,而艺术的
再生或许就在类似反复的实践和练习中产生。这里的“ 建筑” 从词性上讲更偏重于
陈述对形式感的“ 建构”。李尤松和唐晖都在作品中塑造了虚幻的建筑物和场景,
这些存在于艺术家想象界的画面是对宏大叙事的致礼,马秋莎则在对现实生活环境
的摹画中找到了抒情的落脚点。李尤松和唐晖都生于上世纪60 年代,马秋莎生于
80 年代,这一年龄跨度及作品面貌上的不同倾向也从侧面反映了两代艺术家在关注
点和出发点上的迥异与共通之处。
展览页面: http://www.beijingcommune.com/CnExhibitionXQ.aspx?ID=72
2011.2.27 - 2011.3.20
李尤松 唐晖 马秋莎
新闻稿:
北京公社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于2011 年2 月27 日到2011 年3 月20 日开启群展
“ 建筑形式”,参展艺术家为李尤松、唐晖、马秋莎。本次展览将是我们2011 年的
首展,包括了3 位艺术家最新的10 余件绘画作品。
“ 建筑形式“ 看上去是一场旧形式的复活运动,但实际上却是艺术家在不断面临未
来挑战中的一次休息,他们重掘过去和记忆、将之演化为一场形式练习,而艺术的
再生或许就在类似反复的实践和练习中产生。这里的“ 建筑” 从词性上讲更偏重于
陈述对形式感的“ 建构”。李尤松和唐晖都在作品中塑造了虚幻的建筑物和场景,
这些存在于艺术家想象界的画面是对宏大叙事的致礼,马秋莎则在对现实生活环境
的摹画中找到了抒情的落脚点。李尤松和唐晖都生于上世纪60 年代,马秋莎生于
80 年代,这一年龄跨度及作品面貌上的不同倾向也从侧面反映了两代艺术家在关注
点和出发点上的迥异与共通之处。
展览页面: http://www.beijingcommune.com/CnExhibitionXQ.aspx?ID=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