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5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艺术展
发起人:two万五  回复数:0   浏览数:2059   最后更新:2008/01/15 10:37:42 by
[楼主] two万五 2008-01-15 10:37:42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艺术展

策 展 人:    费大为
展览时间:    2007-11-05~2008-02-17
展览地点: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学术活动:预展期间(11月3-4日)举办《今天的'85》 系列专题研讨会
预展开幕酒会时间:2007-11-03 19:00-21:00
参展人员:    陈箴、触觉小组、丁乙、耿建翌、顾德新、谷文达、黄永砯、李山、刘正刚、吕胜中、毛旭辉、潘德海、沈远、舒群、宋海东、孙良、王广义、王毅、王友身、魏光庆、吴山专、夏小万、厦门达达、肖鲁、新刻度小组、徐冰、杨诘苍、余友涵、张培力、张晓刚


展览前言
  本次展览是第一个全面回顾这段极其重要的文化转型期的综合性展览。在这段时期,中国艺术家冲破社会现实主义几十年的束缚,开始重塑自身的艺术。此次展览将展出包括王广义、徐冰、耿建翌、黄永砯、和张培力在内的30位艺术家个人及组合的137件作品,涉及绘画、摄影、影像和装置等多种媒材。

  本次展览呈现了一段在中国艺术史上被人忽视的珍贵历史。其被人忽视的原因,部分在于众多创作于那个时期的作品或被遗弃、或散落海外。尽管“85新潮运动”时期涌现出了一些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所谓的“政治波普”艺术家作品的广泛流行,中国当代艺术才开始赢得全世界的瞩目。

  费大为表示:“‘85新潮运动’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它摆脱了传统,指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同时,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和艺术家也纷纷涌现,从此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艺术的走向和格局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关系。此次展览的举办恰合时宜,适逢“85新潮运动”过去20年之后。回顾85时期那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审视当前的艺术现状,并反思艺术创作的意义所在。”

  “85新潮运动”打破了长达30年的文化隔离,使中国艺术与世界当代艺术开始沟通和互动。此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一直在遭受严重破坏,仅留下些许印迹以供新文化的重塑。中国的艺术家们几乎是从零开始,仅用数年时间便将中国艺术从呆板教条的社会现实主义中解放出来,使其步入试验和理念实践的成熟阶段,书写了一段足以与西方当代艺术史相媲美的当代中国艺术史。

  此次展览还展示了大量从未发表的文献资料和手稿,深入揭示了那段尘封艺术历史下的思想内涵。这些包括信件、手稿、草图、照片和珍贵录像在内的资料将帮助参观者置身于时代背景下解读参展的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将提供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展览图录。该图录由知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学者黄专以及艺术馆长费大为共同编著,约400页。在预展期间(11月3-4日),UCCA将举办一系列主题为《今天的’85》的学术研讨会。此外,在开幕展览期间,每个月都将邀请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做现场演讲。另外还将放映一系列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发展状况的影片。

  UCCA的开幕,同期呈现合作项目,展现艺术家劳伦斯•韦纳的独家现场合作项目展。其为UCCA空间量身定制的大型新作《以邀光》(To Allow the Light)由绚丽多彩的中英文字母符号和图形组合而成。该展览将持续至2008年春,是劳伦斯•韦纳的首次在华作品展,有装置、电影和刊物等多种类型的作品。

[attachment=77654]

[attachment=77655]

  [attachment=77656]

[attachment=77657]

[attachment=7765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