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后传统—第4届多伦青年大展】
发起人:duolunmoma  回复数:10   浏览数:2575   最后更新:2011/01/02 22:21:40 by guest
[楼主] duolunmoma 2010-12-31 09:48:53
策 展 人:马艳

学术主持:朱朱

参展艺术家:陈彧君&陈彧凡、陈航峰、董文胜、马良、倪有鱼、胡柳、韩子健、潘小荣、裘世明、沈瑞筠、王亚彬、邬建安、杨心广、杨泳粱、婴野赋、郑路

开幕酒会:2010年12月25日下午3:00

展览时间: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2月11日

主 办 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1-3层(上海多伦路27号)

网 址:www.duolunmoma.or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览手记

马艳

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青年群体,似乎已成为近年来的潮流和共识。然而在以“青年艺术”为名的各式展览中,是无主题的拼盘、过度的图像化、表象的流行文化的滥觞,从而缺乏了参照价值,以及有效性。

而因工作及考察需要,我不断的接触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西安等地区的一些年轻艺术家,在他们的创作经历和作品线索之中,或多或少的呈现出区别于主流创作经验之外的选择和工作方式,而其中的一种选择便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创作气质,年青艺术家试图以这样的“乡愁”,重建起传统与后现代语境的某种关系。

当接手了第四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的策划工作时,便有了把这类艺术现象和个案进行归类和梳理的契机。而“后传统:放大的切片”这一独特、独立而又有价值的主题刚好吻合了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所秉持的态度和立场。从最初的选题提案,到议题确认,虽然中间也出现过困惑和反复,而美术馆学术和实验的双重立场,坚定了我们主动提出议题,设定展览范围进行讨论的态度。

对于一个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展览,也许无法完成一个具有田野调查式的视觉呈现及研究建构,但是我们已经通过本次展览议题、现场作品、画册文本、讨论讲座,从研究的态度捕捉、梳理出了一条通向青年艺术家中“后传统”艺术气质转向的线索和脉络,并完成了“后传统”这一类艺术趋向的局部采样。在这个意义上,这也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在此,用开放的态度提出一个议题,而不是去下一个明确的结论,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可能性在于此主题的持续延展,促成更大范围的关注,这将是一个更有意义的话题。















[沙发:1楼] duolunmoma 2010-12-31 09:51:47











[板凳:2楼] duolunmoma 2010-12-31 09:53:37













[地板:3楼] duolunmoma 2010-12-31 09:55:14













[4楼] duolunmoma 2010-12-31 09:56:51









[5楼] guest 2010-12-31 21:59:03

不错,现场
[6楼] guest 2011-01-01 10:55:34



[7楼] guest 2011-01-01 20:02:57

一群东抄西凑的小点子青年
[8楼] guest 2011-01-01 21:54:02
啊,看看开幕式那群人的腐朽老败的气息就全清楚了
[9楼] guest 2011-01-02 15:33:59
都是谁
[10楼] guest 2011-01-02 22:21:40

不懂不要乱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