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方案
发起人:西维网  回复数:5   浏览数:2529   最后更新:2005/12/30 13:27:24 by
[楼主] 西维网 2005-12-26 19:55:50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岳路平 说:
你做的?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上几个月的一个作品的附属网站

岳路平 说:
好玩,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岳路平 说:
都是电脑做的?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岳路平 说:
做的很好啊,花了很多时间吧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找人做的

岳路平 说:
没有发表的吗?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发表了

岳路平 说:
在哪个活动?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杭州的展览 “出事了”

岳路平 说:
哦,

岳路平 说:
上次我听说你要在横滨拔光一个人的衣服,没有做吧?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他们不让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怕事

岳路平 说:
那你的8848是专门为长征做的,还是原来就有的想法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原来就有的

岳路平 说:
我看了你的方案,里面说要有"他□□"扔在那里的感觉,为什么是"他□□",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呵呵 就是恶狠狠的感觉

岳路平 说:
你到了珠峰吗?照片是真的?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差不多吧

岳路平 说:
呵呵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

岳路平 说:
你之前知道后来要重新测量吗?

岳路平 说:
你走了?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不知道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他们知道我上去了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没走

岳路平 说:
呵呵

岳路平 说:
我原来猜想你会顺着1191和8848做下去的

岳路平 说:
就是对与数字,纪录和极限这些东西做

岳路平 说:
看来你还是没有什么一条线的逻辑的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估计是不会继续的 这两个数字是碰巧的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都是做完之后为了题目而题目的

岳路平 说:
就是说你先做了坦克,才想到叫1191?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是啊

岳路平 说:
哈哈

岳路平 说:
真的?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11秒91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真的

岳路平 说:
那8848你原来想干什么?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先上去锯山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展览用

岳路平 说:
为什么要剧?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我去洗澡 回来回答这个问题

岳路平 说:
一定要去珠峰?

岳路平 说:
哈哈,好

岳路平 说:
这么快?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男人洗澡

岳路平 说:
回答刚才的问题?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珠峰是信 所以要锯掉

岳路平 说:
哦,还是蛮深刻的嘛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奥 是想好计划之后自己补上去的解释

岳路平 说:
哦,牛

岳路平 说:
我想我已经彻底了解你的思维方式了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奥 不容易的 啥样的

岳路平 说:
我也知道怎么跟你合作了

岳路平 说:
非常容易

岳路平 说:
如果你要参加一个展览,你根本不需要看别人的策展文案,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岳路平 说:
也不需要了解时间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呵呵 适当的看一点 了解一点

岳路平 说:
也没有必要了解地点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也要了解一点的

岳路平 说:
你也没有必要思考太多,太伤你的脑筋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这倒是

岳路平 说:
策展人也不要老是问你

岳路平 说:
完全没有必要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有时候问问是好的 给点压力

岳路平 说:
如果不了解你的思维方式,既苦了你,也苦了策展人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我倒没事 苦了策划人

岳路平 说:
唯一的压力就是设法让你按时完成就可以

岳路平 说:
对呀,

岳路平 说:
过去跟你合作的策展人都没有真正了解你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奥 我没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出现过

岳路平 说:
因为你的思路跟某个展览的思路是完全两条线的,

岳路平 说:
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牵引你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所有艺术家好像都这样的

岳路平 说:
你当然也可以看别人的文案,但是那跟你看一部电影的效果是一样的

岳路平 说:
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这样,是很少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上海不幸的是有好几个

岳路平 说:
那是可能受你影响的吧

岳路平 说:
我已经发现你对上海的腐蚀很严重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奥 都栽在不同的花盆里的

岳路平 说:
这个情形让我想起阿甘正传里那些跟他跑步的人

岳路平 说:
不是那样的

岳路平 说:
你自己也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我以前有过你这样的想法 现在我有点明白

岳路平 说:
我现在有一个想法,看看你觉得好玩吗

岳路平 说:
就是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告诉我你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千万不能跟我的"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好啊 我没问题的 只要你不觉得烦

岳路平 说:
然后我会用我的分水岭的"学术框架"来给你提供给我的念头进行解释,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我就在你的基础上发挥

岳路平 说:
当我把这个解释返回给你的时候,你可以觉得没有意思,但是如果你觉得有意思的你就告诉我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好啊

岳路平 说:
也可以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搞乱阿

岳路平 说:
你可以发挥,也可以到此为止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不习惯到此为止阿

岳路平 说:
这样,如果你发挥了,你再返回给我;直到你觉得够了,想停了,我们那个作品就搞一段落,当然不影响你在未来会拿出来再搞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就是从现在开始,我找个人每天告诉我他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他千万不能跟你的"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

岳路平 说:
但是每天的新念头还是要提交

岳路平 说:
就是从现在开始,我找个人每天告诉我他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他千万不能跟你的"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    这个只能算是你今天的念头

岳路平 说:
明天要换一个,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好啊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没问题明天换一个

岳路平 说:
你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我晚上之前会给你一个阐述,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如果我下去了 发消息给我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写mail吧

岳路平 说:


岳路平 说:
可以,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岳路平 说:
好的,

岳路平 说:
我们的方案公布还是保密?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无所谓的 你看着办

岳路平 说:
好的,很好玩,

岳路平 说:
那我去吃夜宵了,

岳路平 说:
晚安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ok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明天给你

岳路平 说:
好的,
[沙发:1楼] 西维网 2005-12-26 19:56:51
“分水岭”对徐震的第一次解释

“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告诉我你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你的这个想法千万不能跟"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然后我会用分水岭的‘学术框架’来对你提供给我的这个想法进行解释”

这是我跟徐震的一个游戏的规则。

徐震十分迅速地做出反应:“从现在开始,我找个人每天告诉我他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他的想法千万不能跟"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

看到他的这个反应,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徐震具有十分强烈的下意识地化解他人对他施加影响的冲动、策略和能力。

我问他,你创作《只要一瞬间》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社火?他说没有。他说他看到别人摔交,觉得很漂亮。我说我原来以为这是你对“传统资源”的一次改写。他说这样说也有挺好。

我问他《8848-1.86》是专门为长征做的吗,他说不是,是原来就有的想法。最开始是想去锯山,做展览用。我问他为什么要锯山,他说因为珠峰是信心所以要锯掉。我说那你还是蛮深刻的嘛,他说是想好计划之后自己补上去的解释。

他还说《11秒91》也是做完之后为了题目而题目的。

这个时候我再去看看“长征”对《8848-1.86》的解释:“作品提出人类对某个‘既成事实’的‘公共普遍认可’的荒谬性。以‘游戏’人类‘高度’为契机颠覆和搅乱人们对社会、历史价值观的已有判断经验。”忽然觉得十分的荒诞。

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解释是不合理,但是我又想起一个徐冰的作品《误街》(《Wu Street》)。“1993年,徐冰在纽约东村的街头垃圾堆中发现了一些被丢弃的抽象油画。他把这些油画与一篇评论著名画家拉斯克(Jonathan Lasker)作品的文章并置在一起,在他看来这篇文章对当代艺术评论、阐释系统的所谓深刻、难懂的同样适合这些垃圾绘画。接着他又请专业翻译者把这篇文章译成中文,本来就晦涩的英文被翻译后就更加玄奥。随后,徐冰又机智的幽了一默,将这篇译文和被拾来的油画正儿八经地发表在中央美院学报的《世界美术》杂志上(1994第3期)。”

徐震的所有想法都是十分单纯的,喜欢看摔交时漂亮的将要摔倒还没有摔倒的那个瞬间,这样的爱好没有什么独创性,跟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徐震正儿八经地把它呈现出来了;他想要殴打各位世界领袖,跟广大没有真正动手的同胞不同,徐震至少在图片上实现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辆大坦克,但是大家只是想想而已,徐震真的给自己做了一辆。

说实在的,他的这些冲动跟他参加的很多展览的“策展理念”真的是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好笑的是,最后看起来关系却十分密切。

现代和传统的对立,完全可以解释《只要一瞬间》,但是徐震的脑子里并没有这样的对立;西方和中国的关系,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要殴打安南,但是徐震的图书馆里也没有政治学;
“对理性,逻各斯的颠覆”也很适合写进《8848-1.86》的评论文章里,但是也许徐震根本不知道什么逻各斯。

一群词汇绑架了这个无辜的孩子。

这个孩子像阿甘一样从美国东海岸跑到西海岸,再从西海岸跑回东海岸的时候,居然有一大群傻小子决定坚定地跟着他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甚至更多地方的“艺术家”开始很严肃的“像徐震那样恶作剧”。

徐震跟四大金刚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四大金刚假设传统-现代,理想-现实,文化间的关系是“真实”的“问题”,徐震却根本不了解这些问题。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徐震在“现实”中迷失了呢?

没有,从他如此迅速地决定把我给他的任务(每天告诉我你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外包给他某个朋友,以及他一贯以来干的事情来判断,徐震比任何人都能做好自己灵魂的船长。

想想一个坚定地要全面再现盛唐雄风的西安市,用华盛顿的气魄,终于造出了一个充满温州发廊,洗浴中心的“拉斯维加斯”,终于使已经失魂落魄的文化最终魂飞魄散了。

在一片文化的废墟上面,徐震呈现了一种属于今日中国青年的独特的创造性,他们没有去装着严肃,也没有矫情地装着不严肃。他的状态跟那些装着严肃和装着不严肃的前辈们的状态之间,构成了中国当代创造性的一道分水岭,他的前辈看起来都很坚定,但是迷失;他看起来迷失,但是却十分坚定。
[板凳:2楼] 西维网 2005-12-26 19:57:34
“分水岭”对徐震的第二次解释

“从现在开始 我找两个人每天告诉我他们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 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 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 他们的想法千万不能跟"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

这是徐震的第二个想法。

我没有办法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萌发这个想法的,也不知道这是否是他受到某种信息的刺激而作出的条件反射。可能他实际上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仅仅是我在问他的那一刻忽然蹦出来的念头;也有可能他中午在上厕所的时候随便想到了,也许还小得意了一下;或者昨天他就已经想好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又全面可以瓦解这个游戏的方式了。

他的第三个想法会不会是:“从现在开始 我找三个人每天告诉我他们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 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 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 他们的想法千万不能跟"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

他说不一定的。

徐震始终在一个分水岭上面走钢丝:这边是大智若愚,那边是欺世盗名

今天的这个想法就让我看到他在这条钢丝上面稍微闪了一下,惊险,但是仍然精彩。

等着他的第三个想法。

这是一次搏弈。
[地板:3楼] 西维网 2005-12-30 13:26:10
“分水岭”对徐震的第三次解释



分水岭上有人的所有悖论,有永恒的俄狄浦斯情结,你的也在上面。你可以通过压抑(regression)、否认、转移、被动攻击等所有能够想得到的防御机制来对付施加在你身上的一切影响,你也因此可以得到别人真心的爱。但是,呆在分水岭上面是有代价的,就是你永远也得不到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最至高无上的权力,跟最美的女子上床。你愿意吗,徐震?
“我第三个想法你可以猜出来的,你就直接发给我第三个解释吧。”

这是徐震给分水岭的第三个想法。

他把该他接的球踢回来给我,他把生杀大权悬置在空中,他想获得只有分水岭上的人才会具有的超级旁观态度,他甚至在讨论“什么是旁观”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在旁观。

徐震的第三个想法没有落于俗套::“从现在开始 我找三个人每天告诉我他们当天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比如锯山 比如觉得摔跤的动作很好看 比如想打一个世界领袖。但是有一个条件 他们的想法千万不能跟‘分水岭’的思路有任何关系。”因为我昨天故意这么猜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徐震就一定不会这么说。

不过他干的不错。我昨天还在为他在那根钢丝绳上趔趄了一下捏了一把汗,今天他就在他昨天趔趄了一下的那个位置来了个精彩的空翻。

的确十分精彩,可是这是精彩的顶峰吗?如果不是,你明天还能有什么花样?如果是,你明天难道就要从分水岭上下来?因为无论你选择向南还是向北,你将永远离开分水岭,你获得了南,就会失去北,你获得了北,就会失去南。当然那样的话,说不定你就会得到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最至高无上的权力,跟最美的女子上床。
[4楼] 西维网 2005-12-30 13:26:47
“分水岭”对徐震的第四次解释



邱志杰
演变成智力竞赛,就小气了。
从经济角度,这样的游戏你非输不可,因为你还要管别的事情,不能和包工头耗下去,你也不好意思模仿他人的外包法,因为这是智力竞赛。
从政治角度,西安的艺术家会造你的反。他们居然还有“政治性参展”这样的词汇,我以前没有听说过,开眼了。他们对你的期待,绝不和包工头这样玩。
还有,我觉得这个文案太卢杰style了。上接天下接地的。太--有意义了。

岳路平

跟包工头的智力竞赛是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生产线/西安视觉生产线”进行分析的一部分,
很久以来,大家已经对徐震等人不断地“质疑”展览/观看制度本身的原教旨的坚持感到十分郁闷,就好象一些行为艺术家认为“脱裤子”就是行为的基本功,徐震和孙原不吃掉整个展览也很没有面子。

“重要的不是对事物作出解释,而是对解释作出解释”(蒙田),我觉得有针对性地迎头棒喝十分必要,可是今天的中国艺术家已经把这样的不合作精神教条化地处理,

这就是我跟包工头玩这个游戏的出发点,刚刚看到包工头给了我第四个想法:继续猜!

这也是我们检验这种原教旨的“质疑”作风的死胡同在哪里的一个工作。可能这也是你说的“智力竞赛”的意思,我的确在跟包工头玩智力竞赛,同时也在讨论“竞赛”本身。

说到卢杰,这真是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最佳案例,
昨天卢杰给我打电话说,“岳路平你是跟定长征了,”呵呵,这种典型的卢杰语言风格十分有趣,上一次在798,我参加老顾的展览,在东北餐厅吃饭,卢杰挖苦我说,“你从英国回来为什么不到长征报到?不过到老顾那里去报到也是对的,因为老顾也是长征的,”呵呵,我想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卢杰以这样的方式在说话,

我刚刚提到邱志杰去英国,还没有说到内容,卢杰马上说,邱志杰去英国,也是给长征扩大局面。

这些介于认真和不认真之间的说法十分有趣,就是说一般人看到卢杰是在痴人说梦,但是也许他还十分认真,就像长征在大渡河停止了,一篇充满了辨证法色彩的口水就出来了:主动的未完成和被动的完成。这种老庄风格的语言特别容易出现在80年代成长的前辈们身上,比如四大金刚很喜欢玩悖论,陈凯歌的无极也是如此。

但是卢杰如此迅速地把一个极其煽情的理想主义的“长征”转换成为一个家庭作坊,实在是令人倒足了胃口。

在长征文案里面信誓旦旦要反思的几乎中国当代艺术的所有痼疾,可以在今天"长征“身上全部找到,比如消费影响生产。今天美院的史论系开会的时候还在对靳之林造了一个虚假文化遗产小程村的问题讨论。问题太多了。

昨天卢杰说,自从长征出现以后,全世界各地搞出来的东西都跟长征像,哈哈。

我感兴趣的是,卢杰长征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族史的一部分所具有的分析价值。

比如侯翰如的行进模式,徐冰,蔡国强一直具有的从新面对社会主义遗产的问题,甚至在谷文达的访谈里他一直强调自己在海外就是一次“长征”。

老邱说文案十分卢杰STYLE,这是整个影响家族史里面的一个小细节而已,我感兴趣的是把它拿来做整体分析。

跟徐震的游戏也是整体分析“生产关系”(引用卢杰的话,呵呵)的一部分。

tiaozao

“很久以来,大家已经对徐震等人不断地“质疑”展览/观看制度本身的原教旨的坚持感到十分郁闷,就好象一些行为艺术家认为“脱裤子”就是行为的基本功,徐震和孙原不吃掉整个展览也很没有面子。”

首先这不是一个坚持的结果,也不是一个目的。只是作品或想法需要顺便可能涵盖了这样的思路。就像一个行为作品它可能需要脱衣服一样。不是必需的是顺便的。

“演变成智力竞赛,就小气了。”
同意老邱的看法,从一开始这场对话就是个智力竞赛,就更平时的玩笑一样。只能斗智不能斗勇。不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希望能从这里面显示出一些问题的话。我觉得这是抬举了理论双方。

四大金刚,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不见得是我们在国内看到的那样。

岳路平

"不是必需的是顺便的。"

说出来是容易的,但是实际上给观众的效果如何?比如假名展,对于观众而言,那些躲在"新秀"后面的"艺术家"本身也是莫名其妙的,就像正确的汉字和错别字对于老外是一个效果的。

这就回到"长征"前言:作为策展人,我们对中国艺术的关注集中在展示文化所体现的艺术原创与接受的互动关系。

是什么在生产诸如<8848>这样的作品?长征给这件作品做的"解释"是在何时何地生效的?我们发现长征重复的还是西方后现代的一系列陈词滥调.

"而目前当代中国艺术的生态特征是艺术离开了受众,从民众向精英,从私人画室向科层机构(双年展,美术馆大展等权威视域) ,从中国向海外这三者的直接出走,而陷入前卫直接进入市场的互为因果的迷境。"

这是长征文案的第二句话,昨天卢杰给我介绍未来一年长征将要参加各个"双年展"的时候,十分敏感地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长征'被体制收编了",卢杰说不能光关注生产关系,关键的是生产力。

可是生产力是什么?艺术市场?

所以我在跟徐震玩这个智力游戏的时候,他可能像玩一样,但是在我自己的角度观察,里面透露出的困境和尴尬是十分引人入胜的。
[5楼] 西维网 2005-12-30 13:27:24
关于徐震第五个想法的对话

岳路平 说:
“不是挺好吗?”是第五个想法吗?
岳路平 说:
这不算啊,不是一件事情,你让我猜至少还是一件事情,“不是挺好吗”只是一个态度,评论
岳路平 说: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游戏已经无聊了,你可以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停止玩这个游戏,或者说,“我不想玩了”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无聊是另一个概念 能引起讨论或转移到另一个重心 我觉得应该轻松的看待这样的结果
岳路平 说:
呵呵
岳路平 说:
就是说“不是挺好吗?”是第五个想法吗?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你说呢
岳路平 说:
我觉得这个不算,
岳路平 说:
必须有一个可以操作的事情
岳路平 说:
必须是动词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可算可不算 等更多的人出想法
岳路平 说:
游戏规则不能够无限放宽的
岳路平 说:
比如说,篮球比赛的游戏规则是:取消裁判或者,“双方讨论是否要裁判,”这样就不行了
岳路平 说:
所以,我认为这个不算,你要说一个包含有明确的动词的想法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呵呵 这样的话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我觉得这个游戏已经无聊了,我可以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停止玩这个游戏,或者说,“我不想玩了
岳路平 说:
没有明确的动词
岳路平 说:
觉得、可以说、或者说,这些完全无法操作
少年包工头少年老板娘 说:
这是我动手打得字
岳路平 说:
“无聊是另一个概念 能引起讨论或转移到另一个重心 我觉得应该轻松的看待这样的结果” 因为你这样说了,所以我理解成,你还不想结束这个游戏,
好的,这是你动手打的字,这个算,明天继续
岳路平 说:
晚上我的解释就会出来,先闪了



“分水岭”对徐震的第五次解释



徐震的前五个想法,虽然各有侧重,但是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点:就是质疑甚至希望瓦解
我制定的规则。
实际上,这跟他在历次展览中所运用的策略是一致的,就是质疑甚至瓦解展览的空间或者成为常识的真理。
吸食外滩三号的血、展厅门口的台风、美术馆的地震、美术馆外面的自杀声音、展览现场的警报声、让人跟踪展厅里的观众、叫展厅里的观众爸爸妈妈、用手指展厅里的观众等等。
这些共同点可以跟孙原、彭禹的一些策略做一个对照:迫使观众经过海面沼泽、让展厅里面产生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让观众什么也看不见、让观众拿着手电筒在一个漆黑一片的展厅看展览、让一只老虎包围展厅里的观众、让狼犬狂吼,以此影响展厅里的观众的情绪。
我们要问的最尖锐的一个问题是:除了展厅,这些想法具有什么价值?
但是虽然展厅以外的知识领域没有对这些“质疑”感冒,这些“质疑”却仍然被一二再,再而三地生产出来,为什么会这么荒诞?
一个如此执着于“质疑”的人,跟他们所要质疑的对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执迷不悟,只是执着的对象不同而已。
在此基础上,“分水岭”把徐震和孙原+彭禹为代表的“质疑派”作为我们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生产线的重要对象。
我们关注:为什么他们要质疑?(西方的方法的角色)谁在供养他们的“质疑”(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他们质疑的内容是什么?(“内容不同但是工具相同”的中国现代化宿命)他们质疑的效果边界在哪里?(我们如何面对观众?我们应该面对什么样的观众?)
既然我分析到这个地步,徐震的第六个想法会是什么呢?
实际上从他的第一个想法开始,就在质疑和瓦解我的游戏规则,可是我是故意让这个瓦解的过程暴露出来的,我希望比徐震过去的作品更加透彻地呈现出他的思路、方法和过程,这样一个文字的样本加上他过去作品的样本一起,十分完整地构成了一组分析对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