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VS虚拟人——关于行为艺术的对话
发起人:changanke2  回复数:1   浏览数:2937   最后更新:2006/10/18 07:24:30 by
[楼主] changanke2 2006-10-18 02:40:37
周斌VS虚拟人——关于行为艺术的对话

当k117从北京站悄然启动,二十多天在外奔波的疲惫袭遍全身,躺在上铺的我在半迷糊状态下与虚拟人有了以下的对话。
虚:上次啥时候来的北京?
周:2004年了,参加大山子艺术节。
虚:现在北京艺术圈这麽火,你不打算来混。
周:暂没打算。但不管在哪儿,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不能乱。
虚:啥意思?
周:二十岁出头时,圆明园画家村、宋庄我都呆过,一穷二白大家照样喝酒画画儿,精气神十足。现在三十来岁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时代也变了,应该在经济上和精神状态上更挥洒自如才行。要能够把控自己的方向,不被外力扭曲变形。现在我在成都工作生活状态都挺好。
虚:九月份你参加了OPEN和大道两个行为艺术节,感觉哪个好一些?
周:从艺术节的完成度上讲大道更到位,四十多位国内外的艺术家连续做五天作品,组织者的工作量相当大,要知道这可是现场艺术节,不是提前作品摆好就OK的画展。反正我在现场看唐佩贤始终处于冷静加亢奋状态,佩服。
虚:OPEN呢?
周:陈进的办事风格是再大的事情都轻描淡写。有些艺术家甚至都误以为OPEN根本没有邀请自己参加,而陈进却认为曾经不经意间的允诺就是正式通知。从展览组织的角度讲,还是应更规范一些。陈进是向远处看的人,很需要一个帮他打理细节的助手。
虚:艺术节上的两个作品《壹圆钱》和《国徽》你更满意哪个。
周:《国徽》
虚:你平时是怎样思考方案的?
周:把平日的所思所看所想,多去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
虚:没有一个线索吗?具体说说。
周:行为这种方式我做了十年了,总的感觉是越做越觉得难做。行为不是娱乐但要吸引人,不是舞蹈但要超越日常行为,无情节但要机巧智慧。艺术家还要有勇气、有控制力。不在其中的人难解其三昧,真的很难做。
我近年的行为创作遵循这样一种方法,通过外力使身体的生理状态失控,将我竭力控制失控身体的过程向观者呈现,而我的智慧则体现在用何种方法使身体怎样失控,并能在行为中贴切的传达出我的思考。
虚:具体谈谈《壹圆钱》。
周:我用牙齿咬住壹圆钱硬币,嘴巴大张,长时间不动,表情因非正常的动作逐渐失控,十几分钟后开始流泪、流口水,再往后,面部肌肉痛苦抽搐并开始恶心呕吐,直到不能坚持或钱币掉出,作品结束。
虚:你想表现什麽呢?
周:这个你自己感知吧,我听到有些人的谈论,有的与我的观念一致,也有的大不相同。不同的生活背景与学习阅历,使同样的现象在同一群人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我没有野心让别人都理解喜欢我的作品,我创作的底线是作品要感动我自己,达到这一点,那我相信一定会感动某一部分人。
虚:《国徽》呢?
周:我之前给舒阳报的方案还是《壹圆钱》,但在我实施作品的前一天我提出要调整预先的方案。
虚:以前也这样经常调整方案吗?
周:实际上我参加展览一直也是这个习惯,作品没实施前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会更有意思。比如之前曾参加过邱志杰的三个展览,每次都改了方案,05年的南京三年展上邱志杰干脆讲周斌你两个方案都做吧。没办法,我想这和行为艺术自身的偶发性特点有关,实际上在作品的实施中都常会有即兴的调整。
虚:你是怎样想到调整的?
周:艺术节期间我住在王楚禹家里,诗人俞心樵之前一直也住在楚禹家。两个晚上的长谈,其中谈及的俞因政治原因入狱七年两个月的经历触动了我。他的女友同受牵连,在审讯中被强迫站在高凳上,单腿支撑身体,保持如同公狗撒尿的姿势。这种国家机器对普通人的侮辱使我现在想起依然愤怒。
虚:你以前的作品中就有单腿支撑身体的动作。
周:是。在《国徽》中我又使用了这一语言方式,我单腿支撑身体竭力保持平衡站在一小铁桌上,并将牙齿咬着的壹圆硬币的国徽面向外,流口水、眼泪、呕吐直至不能支撑摔下桌子,然后将钱扔到地沟里,作品结束。在现场,观众隐隐约约可听到一个女孩在读俞心樵的诗。
虚:观众反应如何?
周:作品结束后,陈进很激动的第一个走过来祝贺我,作家许强告诉我从头至尾的二十多分钟里他心里一直感到很压抑,透不过气来。
虚:你自己感觉呢?
周:是我这一年来最好的一件作品,做之前我很紧张,身体都有些发抖,我知道,这个作品值得做。
虚:紧张,你又不是新手。
周:一直是这样,事先越觉紧张的作品往往都还不错,可能是强烈的表达欲让我太激动。
虚:大道的研讨会上一位英国艺术家问中国行为艺术的现状,你说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周:是,因为行为艺术现在是名声最烂的时候,是最被批评家漠视的时候,是相比之下最难以商业实现的时候。
虚:好事?
周:对,这样才能去伪存真,浪里淘沙。
行为艺术一直在争议中存在,行为艺术家也享受着高关注率下的招摇过市,众多的人热衷于搞事件类的作品,说历史是由事件构成的,这没错,但用这样膨胀的历史留名的欲望做艺术是不是过了。丢掉了艺术创作中可贵的有感而发,只剩下露骨的两个字“策略”。
而大多数批评家们,从无兴趣移驾行为现场,这些人四处收集上一堆图片,一篇篇的关于行为艺术的文章、著作就推了出来,这其中最无耻的就是陈履生之流,非但学术浅薄、用意更是险恶。
虚:现在搞行为的人好象没前些年多了。
周:因为好时候到了呗。
虚:行为艺术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
周:我记得俞心樵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神都被逼成了无神论者。如果说艺术中还有可期望的,那就是行为艺术,因为它至少还保持着反思、独立的精神。
[沙发:1楼] guest 2006-10-18 07:24:30
这个作品有那么点小意思,但只是一点小意思而已.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