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书系_纪录何为:对大师与他们作品的凝视
发起人:iberia_798  回复数:1   浏览数:2155   最后更新:2010/04/28 10:01:31 by guest
[楼主] iberia_798 2010-04-20 18:12:51
纪录何为:对大师与他们作品的凝视



主编:左靖、董冰峰

内容概要




◎6位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级录片大师

◎大量的珍贵历史镜头及影像资料

◎国内纪录影像工作者带您探寻大师们的工作,并与他们直接面对面。

◎中国近年来慢慢兴起的纪录片热潮。



出品机构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是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IAC, Fundación de Cultura y Arte)在中国设立的以当代艺术展示、研究、教育、出版和收藏等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型学术机构。中心在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生产与建构的同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及交流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并积极推介突出的国际艺术家和艺术项目。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以年轻一代策展人和批评家为工作团队,他们将以新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理想来传达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作者介绍

左靖

1970年11月生。艺术策展人和批评家。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副总编。1990年代后期开始涉足当代艺术领域。2002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现更名为南京三年展)。他曾担任南京南视觉美术馆的执行馆长。作为艺术教育者,他在高校教授纪录片和当代艺术课程;作为独立影像的推广者,他曾担任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策展人。他曾经策划过很多当代艺术展览,其中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趣味的共同体”、“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等等。近年来他还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的一些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

董冰峰

山西忻州人,《艺术与投资》与《当代艺术与投资》执行主编、策展人和艺术家,曾就职于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现居住在北京。

策展项目主要包括“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2001)、“染”(2005)、“从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1985-2006”(2006)、“消失的现场”(2007)、“迷宫”(2007、2008和2009)、“这里发生了什么?”(2009)等;参加展览主要包括“第14届巴西电子艺术节”(2003)、“第2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05)、“第2届广州三年展”(2005)和“亚洲城市网络双年展”(2007)等;编著有《戈达尔》和《帕索里尼》(2003)等。



内容介绍

《纪录何为:对大师与他们的作品的凝视》聚焦于六位国际纪录影像大师,他们分别来自具有独特深厚的纪录传统的欧美与日本:怀斯曼、朗兹曼、弗兰克·谢佛尔、皮特·里克提、小川绅介与土本典昭。他们各自以纪录片的形式深度探讨了不同主题,从社会历史重大课题研究到对多种艺术表达个案的探索。从影像史乃至更广阔的史学角度而言,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工作方式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纪录的力量,并且具有在不同维度上提供了广阔的延伸阅读的可能。收入书中的文字内容多样,包括作品评介、深度述评文章、大师访谈乃至其本人陈述,辅以大量图片以丰富阅读体验。本书则力图通过呈现及探讨诸位大师其人其作、为纪录影像研究提供一份有力文献。



相关信息

我想说在纪录片中没有NG,我甚至认为NG才是电影中最有意思的部分!

——土本

电影是个理想的工具。在电影里我可以把想法变成可读的,可以在景观的影像里注入含义,可以把影像、声音和文本联系起来,就像是在梦里一样。

——皮特·里克提

我很少谈我的影片,因为我觉得惟一可以谈论电影的方式是很具体,很详尽地谈论每部影片,影片中的结构和每个段落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如何提供一种总体的意思,我很难概括地谈些什么,我只能就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谈。

­——弗雷德里克·怀斯
[沙发:1楼] guest 2010-04-28 10:01:3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