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专家们给学生提供的写作技巧里有这样一个建议,永远记得把你从其他地方拷贝来的文字标注成其他颜色,以免事后忘记,造成不必要的剽窃。
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所谓真实和原始的概念已经无法清晰界定了。尤其是在那些“剽窃艺术家”的眼里,他们挪用现有的作品,占有其中的意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比文本要聪明,比大众要智慧。
当著名摄影师Harry Benson看到惠特尼双年展的展场里陈列着自己的作品,但是作者却不是自己,那个时候的心情可想而知。

Harry Benson摄

Lorraine观念作品
更何况当他进一步致电这位“剽窃”自己作品的艺术家Lorraine O’Grady女士的时候,对方的回答很简单:“我是观念艺术家。”
Lorraine O’Grady的网站上这样介绍她的观念:
[blockquote]“想法首先出现,然后寻找最佳的媒介来实现它。”
[/blockquote]这位艺术家在惠特尼展览的作品名叫“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现代主义者”,将Harry Benson所拍摄的迈克杰克逊的照片和波特莱尔的照片并置,展览还有其他一些照片对比。根据她的观念实现的步骤,似乎很容易推论出她使用照片这种媒介的始末。
她使用的不是无名小卒拍摄的杰克逊,Harry Benson——资深摄影师,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出版和展览无数。而这张杰克逊的照片也并非是大众文化中广为传诵的符号化作品,而是来自Harry的一次特约拍摄。
另一位著名的“剽窃”艺术家Richard Prince曾经这样给摄影定义:“摄影就是一种对现实的引用。”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但如同所有论文的写作一样,引用是否应该注明出处呢?
惠特尼博物馆的律师打算给Harry在作品旁边放置一个署名,而Harry本人已经被气的鼻子歪了,只想把自己的照片拿下来。
Lorraine O’Grady的计划是这个两联张照片作品她还要限量,限量版本是10。我真想知道经过惠特尼双年展的镀金,她这作品能卖多少钱?然后我打算也复制一份,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Lorraine O’Grady和Harry Benson的‘孩子的孩子’”。
来源:1416教室
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所谓真实和原始的概念已经无法清晰界定了。尤其是在那些“剽窃艺术家”的眼里,他们挪用现有的作品,占有其中的意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比文本要聪明,比大众要智慧。
当著名摄影师Harry Benson看到惠特尼双年展的展场里陈列着自己的作品,但是作者却不是自己,那个时候的心情可想而知。

Harry Benson摄

Lorraine观念作品
更何况当他进一步致电这位“剽窃”自己作品的艺术家Lorraine O’Grady女士的时候,对方的回答很简单:“我是观念艺术家。”
Lorraine O’Grady的网站上这样介绍她的观念:
[blockquote]“想法首先出现,然后寻找最佳的媒介来实现它。”
[/blockquote]这位艺术家在惠特尼展览的作品名叫“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现代主义者”,将Harry Benson所拍摄的迈克杰克逊的照片和波特莱尔的照片并置,展览还有其他一些照片对比。根据她的观念实现的步骤,似乎很容易推论出她使用照片这种媒介的始末。
她使用的不是无名小卒拍摄的杰克逊,Harry Benson——资深摄影师,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出版和展览无数。而这张杰克逊的照片也并非是大众文化中广为传诵的符号化作品,而是来自Harry的一次特约拍摄。
另一位著名的“剽窃”艺术家Richard Prince曾经这样给摄影定义:“摄影就是一种对现实的引用。”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但如同所有论文的写作一样,引用是否应该注明出处呢?
惠特尼博物馆的律师打算给Harry在作品旁边放置一个署名,而Harry本人已经被气的鼻子歪了,只想把自己的照片拿下来。
Lorraine O’Grady的计划是这个两联张照片作品她还要限量,限量版本是10。我真想知道经过惠特尼双年展的镀金,她这作品能卖多少钱?然后我打算也复制一份,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Lorraine O’Grady和Harry Benson的‘孩子的孩子’”。
来源:1416教室
最有意思的是现在广东美术馆展出香港艺术家蒙着眼旅游的作品观念和以前同样参见双年展的艺术家观念撞车 只不过人家是蒙着双眼让一个人陪着他给他讲解周围的环境
楼主的文章实在有点不敢恭维!
误人子弟!
不过那个白,吹保鲜袋,放满展厅那个作品,可不是一个艺术家做过,可以看马汀克瑞,还有一个29岁英年早逝的那个意大利贫困艺术代表皮什么的。
误人子弟!
不过那个白,吹保鲜袋,放满展厅那个作品,可不是一个艺术家做过,可以看马汀克瑞,还有一个29岁英年早逝的那个意大利贫困艺术代表皮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