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死——Communicate-自六十年代起的英国独立平面设计展 观感
发起人:子涵 回复数:14
浏览数:2339
最后更新:2005/07/04 15:52:44 by
题记:“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饕餮,好食”。 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

Communicate-自六十年代起的英国独立平面设计展
展览时间:2005年6月2日-6月19日
地点:人民大道100号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二楼
[url]www.britishcouncil.org.cn
这次展览之前被炒得很热,是一次高大全的英国设计回顾展,今天终于看到。
城规馆做的展览质量向来不错,例如上次的毕加索版画。其内容和布置精致用心。但一直销售联票却让人很是不爽,好象是意外生下一对畸形联体孩儿,都是父精母血自己的孩子又不能掐死一个割掉,只好凑合养着,心里其实已经恨到牙痒。
展品都是好东西,不用多说,而怎么去看,却是另一回事。
这是一次形式语言的盛宴。在文化背景迥异的环境里,请警惕仰视情绪下不自觉的的模仿!
现在我们没有时间看书,却都能抽出几分钟来读图。图象符号的对精神世界活色生香的冲击,使文字的思辩性渗透较之何等艰涩乏味。口干舌燥时,冰镇碳酸饮料确实比热茶更具诱惑,但响亮地打了几个隔之后,身体是否真正水分饱满地重新鲜活了呢?
西方的海洋型文化,从远古的无数次升帆降帆、入海出海中造就了一种开放性人格,一种把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对峙性思考的哲学观念。“沟通”,我想这次展览的主题定为此并非字面如此简单。
沟通的目的,在于互通有无。中国设计在起步晚、缺乏独立形式语言的今天,社会生活在以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生活为样板的“小康”生活目标指引下,设计语言是否会同样走向对西方形式的简单模仿?为什么亚洲人并不适合染那些金黄的发色呢?是因为那和我们眉毛、眼睛的颜色并不和谐。这不是审美情趣的不习惯,而是千年沉淀的安详,早已滤尽躁动不安的情愫。
“沟通”与“独立”,我想衷心地为这次设计展的主题叫好。沟通!表明平等的姿态,独立!激发原创的热情。
头大无脑的饕餮,在没有选择地贪吃后死去。展览的观者,不要在响亮的饱嗝后,乘着暂时被刺激起的兴奋狂奔几步,阳光下却仍然拖着疲惫空虚的影子往复徘徊吧。
如果要汲取力量,请“倾听我们祖先的脚步声”。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曾经如是说。且借这机缘,开始不停歇的行脚。

Communicate-自六十年代起的英国独立平面设计展
展览时间:2005年6月2日-6月19日
地点:人民大道100号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二楼
[url]www.britishcouncil.org.cn
这次展览之前被炒得很热,是一次高大全的英国设计回顾展,今天终于看到。
城规馆做的展览质量向来不错,例如上次的毕加索版画。其内容和布置精致用心。但一直销售联票却让人很是不爽,好象是意外生下一对畸形联体孩儿,都是父精母血自己的孩子又不能掐死一个割掉,只好凑合养着,心里其实已经恨到牙痒。
展品都是好东西,不用多说,而怎么去看,却是另一回事。
这是一次形式语言的盛宴。在文化背景迥异的环境里,请警惕仰视情绪下不自觉的的模仿!
现在我们没有时间看书,却都能抽出几分钟来读图。图象符号的对精神世界活色生香的冲击,使文字的思辩性渗透较之何等艰涩乏味。口干舌燥时,冰镇碳酸饮料确实比热茶更具诱惑,但响亮地打了几个隔之后,身体是否真正水分饱满地重新鲜活了呢?
西方的海洋型文化,从远古的无数次升帆降帆、入海出海中造就了一种开放性人格,一种把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对峙性思考的哲学观念。“沟通”,我想这次展览的主题定为此并非字面如此简单。
沟通的目的,在于互通有无。中国设计在起步晚、缺乏独立形式语言的今天,社会生活在以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生活为样板的“小康”生活目标指引下,设计语言是否会同样走向对西方形式的简单模仿?为什么亚洲人并不适合染那些金黄的发色呢?是因为那和我们眉毛、眼睛的颜色并不和谐。这不是审美情趣的不习惯,而是千年沉淀的安详,早已滤尽躁动不安的情愫。
“沟通”与“独立”,我想衷心地为这次设计展的主题叫好。沟通!表明平等的姿态,独立!激发原创的热情。
头大无脑的饕餮,在没有选择地贪吃后死去。展览的观者,不要在响亮的饱嗝后,乘着暂时被刺激起的兴奋狂奔几步,阳光下却仍然拖着疲惫空虚的影子往复徘徊吧。
如果要汲取力量,请“倾听我们祖先的脚步声”。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曾经如是说。且借这机缘,开始不停歇的行脚。

www.hedesign.cn
这个孩子将是一个破茧而出的蝴蝶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从生物的物种来说,的确有如此的动物.学术上分类为头足纲.而且头足纲的生物非常的聪明,比如章鱼.当然吃了多未必就能消化呀.
[img]http://www.cnyss.com/bbs/UploadFile/2005-3/200531811028591.jpg[/img]E乐风轩T
很佩服楼主在不了解中国设计具体状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写出洋洋数百文字.,
中国设计问题在哪里?是谁在保守着拒绝与设计师沟通?
中国设计问题在哪里?是谁在保守着拒绝与设计师沟通?
可悲的是许多人连名都不敢留,壹零柒不和马甲对话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不存在可悲的问题
和壹零柒一样,视觉有障碍只是一个身份,而不是马甲.无穷弥散是一个身份,在这里做这样的辩论,使用无穷弥散这个ID显然不太合适.无穷弥散的职责是管理版务.那么,视觉有障碍将代替无穷向各位提出各种思路或者建议.口径肯定是直接而且尖锐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不在胜负.
和壹零柒一样,视觉有障碍只是一个身份,而不是马甲.无穷弥散是一个身份,在这里做这样的辩论,使用无穷弥散这个ID显然不太合适.无穷弥散的职责是管理版务.那么,视觉有障碍将代替无穷向各位提出各种思路或者建议.口径肯定是直接而且尖锐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不在胜负.
[quote]下面是引用视觉有障碍于2005-06-30 15:11发表的:
很佩服楼主在不了解中国设计具体状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写出洋洋数百文字.,
中国设计问题在哪里?是谁在保守着拒绝与设计师沟通?[/quote]
设计上我确是新手,我说的是看展态度,心情文字,多指教。
我觉得问题在于,在社会生活以西方中产阶级为模板的小康目标指引下,商业设计作为生活消费品,如何在适应社会消费品味指向的前提下摆脱西方模式。
很佩服楼主在不了解中国设计具体状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写出洋洋数百文字.,
中国设计问题在哪里?是谁在保守着拒绝与设计师沟通?[/quote]
设计上我确是新手,我说的是看展态度,心情文字,多指教。
我觉得问题在于,在社会生活以西方中产阶级为模板的小康目标指引下,商业设计作为生活消费品,如何在适应社会消费品味指向的前提下摆脱西方模式。
www.hedesign.cn
为什么要摆脱西方?西方的物质不是我们的追求方向么?很明显我们在这方面落后了。
你最后一句所说的实际上是一个悖论。“如何在适应社会消费品味指向的前提下摆脱西方模式”
社会消费不存在品位,品位是种不可形容它体的词,因为太过抽象,在消费中生活理念在改变。
那么你这里所指的应该是生活理念,希望生活理念摆脱西方的模式。为什么?
中国文化探究着自然的旋律。而西方文化正是东方文化的互补体,这种文化在全面吸取东方的因素,
同时将其转化为价值标准。泰戈尔在赞誉东方文明的同时也说到,西方文明更注重厚生。更关注个体的情感
我不认为在东方文化发展的时候,必须摆脱西方文化,我们要在生活中更加接近西方的理念。
在文化或哲学的思辨领域,你没发现东方因素一直在主流间徘徊么?
虽然做汉学研究的大抵中国人很少,但是文化得以保存延续是我所乐于见到。
而设计师的作用就是将国人的生活环境国际化,价值化。
站在国际化的自由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反思中国价值,在国际化的层面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自己的传统
这样的传统衔接是科学而正确的,我不认为我们坐在这里说“:我们要拒绝西方的控制
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能做出什么来么?
呵呵,那样的低层次行为可以预见是没有意义的。
你最后一句所说的实际上是一个悖论。“如何在适应社会消费品味指向的前提下摆脱西方模式”
社会消费不存在品位,品位是种不可形容它体的词,因为太过抽象,在消费中生活理念在改变。
那么你这里所指的应该是生活理念,希望生活理念摆脱西方的模式。为什么?
中国文化探究着自然的旋律。而西方文化正是东方文化的互补体,这种文化在全面吸取东方的因素,
同时将其转化为价值标准。泰戈尔在赞誉东方文明的同时也说到,西方文明更注重厚生。更关注个体的情感
我不认为在东方文化发展的时候,必须摆脱西方文化,我们要在生活中更加接近西方的理念。
在文化或哲学的思辨领域,你没发现东方因素一直在主流间徘徊么?
虽然做汉学研究的大抵中国人很少,但是文化得以保存延续是我所乐于见到。
而设计师的作用就是将国人的生活环境国际化,价值化。
站在国际化的自由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反思中国价值,在国际化的层面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自己的传统
这样的传统衔接是科学而正确的,我不认为我们坐在这里说“:我们要拒绝西方的控制
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能做出什么来么?
呵呵,那样的低层次行为可以预见是没有意义的。
品味并不抽象,它在很多时候直接指向外在形式。
我同意你所说“设计师的作用就是将国人的生活环境国际化,价值化。站在国际化的自由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反思中国价值,在国际化的层面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自己的传统”。
我写此文的目的,也是自勉不要被极大丰富的形式感所迷惑,而浇灭了对内在特质追问的欲望。
我同意你所说“设计师的作用就是将国人的生活环境国际化,价值化。站在国际化的自由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反思中国价值,在国际化的层面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自己的传统”。
我写此文的目的,也是自勉不要被极大丰富的形式感所迷惑,而浇灭了对内在特质追问的欲望。
www.hedesign.cn
恩,平和的说,你的愿景是很好的.不过也是不那么现实的,谁都会被这花花世界所迷惑.
特别是艺术家,呵呵。一迷惑就不知道北了.
特别是艺术家,呵呵。一迷惑就不知道北了.
[quote]下面是引用无穷弥散于2005-07-04 20:07发表的:
恩,平和的说,你的愿景是很好的.不过也是不那么现实的,谁都会被这花花世界所迷惑.
特别是艺术家,呵呵。一迷惑就不知道北了.[/quote]
有一点是肯定的,艺术家或许迷于色,但是绝对不会为五光十色的社会所迷惑
恩,平和的说,你的愿景是很好的.不过也是不那么现实的,谁都会被这花花世界所迷惑.
特别是艺术家,呵呵。一迷惑就不知道北了.[/quote]
有一点是肯定的,艺术家或许迷于色,但是绝对不会为五光十色的社会所迷惑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呵呵,多少我是见过很多.要不我也不会躲开这圈子...艺术家,,成名以后不做人事的多了..千万不要搞得艺术好象很高尚或者很执著一样,都是世俗中的一个行业.一样会有各种情况,艺术家因为地位还很难得到被认可.所以迷失的机会更大.一朝成名.谁不会晕?
[quote]下面是引用无穷弥散于2005-07-04 21:21发表的:
呵呵,多少我是见过很多.要不我也不会躲开这圈子...艺术家,,成名以后不做人事的多了..千万不要搞得艺术好象很高尚或者很执著一样,都是世俗中的一个行业.一样会有各种情况,艺术家因为地位还很难得到被认可.所以迷失的机会更大.一朝成名.谁不会晕?[/quote]
艺术家不是当下自封的那种,要50年乃至更多时间再看
呵呵,多少我是见过很多.要不我也不会躲开这圈子...艺术家,,成名以后不做人事的多了..千万不要搞得艺术好象很高尚或者很执著一样,都是世俗中的一个行业.一样会有各种情况,艺术家因为地位还很难得到被认可.所以迷失的机会更大.一朝成名.谁不会晕?[/quote]
艺术家不是当下自封的那种,要50年乃至更多时间再看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那当下正在做着艺术的又是什么呢?
[quote]下面是引用无穷弥散于2005-07-04 22:35发表的:
那当下正在做着艺术的又是什么呢?[/quote]
有人就有左中右,默默耕耘的必有收获,喜欢鼓噪的大抵在将来消声匿迹
那当下正在做着艺术的又是什么呢?[/quote]
有人就有左中右,默默耕耘的必有收获,喜欢鼓噪的大抵在将来消声匿迹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