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术博览会归来,谈下当代绘画的点滴
发起人:青年基督  回复数:7   浏览数:2653   最后更新:2006/10/16 02:05:35 by
[楼主] 青年基督 2006-10-10 12:17:26
一直以为博览会都是卖月饼,倒家具的现场,大概没有学术现场的那种伪崇高,所以看的比较少,只是最近一两年手工艺术(架上绘画和雕塑)比较火,特别是当代绘画.这块据说被宣布死了好几年的东西,又被市场宣布活了回来,带着这个猎奇就花了50RMB 看了一次.一个没有策展人的展览其实也很好.不过进门要带个纸链,象个TMD 的手铐,不过抗议无效.最有趣的是,后来我看见一个逃票进来的中年人,估计觉的没有受邀和自己花钱买票都是同等的耻辱,这老哥们硬闯了进来,然后两个保安试图查票,这个老哥们既然在两个保安的还算礼貌的国语问讯下,反复的说:"什么.你说什么?什么啊"感觉自己刚来自火星.这霸王餐式的一幕总共来回了5次.后来老哥们逃遁了,保安疲乏的绝望了才不了了知.
  装笼做哑大概是一种最节约成本的回避问题方式.
  和一般那种寡众的当代艺术展览相比这个价格显然高了,但是和听风雅的歌剧庸俗的观看明星相比,还还比较便宜,只是没有贸易机会去随便逛逛,感觉又仿佛不值.于是怀着尴尬复杂的心理走进农业展览馆.后来一想,其实在这里交易充满了象征的隐喻.当代的手工业艺术火了,就象当年的亩产超W 斤一样.中国不缺疯狂的泥土和乡土艺术家.
  那些日常在这个论坛被讨论的当代艺术家一般是寻觅不见的,因为作为非手工业的艺术家进入更多是现场,而不是目前的市场.所以架上绘画很多,当然也不是大芬村那种花鸟雨虫,侍女,静物,等一般老头油画,更多还是当代派,就是一种很好识别的一种当代的面孔.特征如下:
1.毛比较多,不过反思毛的少,感觉中国当代艺术对毛的认识还很肤浅,基本停留在猎奇的阶段,描摹一下恶搞一下,还是充满了敬畏,大概尺度在慢慢打开.迎合了68年欧洲那帮毛派后裔.其实没有什么趣味,就象看那部<解放军占领巴黎>一样,猎奇是相互的.
2.大脸人物多,这个称号其实也比较贴切,好象说的是西南群体的画家.而实际上画大脸的人物反映了一大批画家其实言之无物的处境,说的好叫关注自我成长,说不好就是一种空洞的自恋,就把周遭的影象做手工业的随意放大,在我看来是无聊的,我特别不喜欢看这类作品,没有看头,没有创意.在这个立场,我更喜欢涂抹和随意表现,尽管后两者容易让人效尤,少了技术的门槛.但坚持了绘画的基本立场.
3.狗比较多,如果说画人比较无聊,画够就更无聊了,周春呀的绿色的狗用他自己的话说其实都是很无聊的,这种创作的初衷和闺房里的妇女在把扇面上点缀几多梅花一样,都很无聊.
4.卡通一代的势力还不够强大,(哪个被学术所谓卡通一代其实不是真正的卡通一代,他们也老了)不过新人必然要取代现在这帮老果果,不过当代人少思考,只重视觉趣味(模仿日韩的影响),这可能和时代肤浅有关,感觉没什么文化.其实老画家刘野就是一个老卡通一代,我个人若干年前就比较喜欢他的东西.另外中国以后好的画家应该出在跨媒介的艺术家当中,比如独立设计师,涂鸦艺术家和专业插图画家身上.现在科班的油画专业,技法单一和想象力奇缺.画照片还真的不如PS 甚至网络上太多的创意.在我看来绘画有这样一个逻辑,---学自然,(写生)学影象(画照片)学设计(重回意象和创意).
  而好的艺术家应该继续关注在非架上艺术中,同时也可以画画,只是不能因为绘画可以卖钱就有点按捺不住,好的艺术家应该是媒介艺术家,媒介通吃.
5.绘画内容中军装和色情多了,可以解释为权利的意识和声色的泛滥,.
6.老外的作品和国内的东西太不一样,很抽象,中国还是基本现实主义.这一点国人还是保守.
7.彩色雕塑泛滥,都是胖墩的造型法则,这种玻璃钢喷漆快成了行活,不过感觉雕塑可爱了,大概这也是卡通的力量.
8.最新版的中国元素,就是霉烂竹菊,很多画家都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个这个元素,仿佛成了新的MADE IN CHINA .一种新的LOGO
9居然还有几件影象作品,大概权做点缀,放在一个很容易误会成厕所区域的位置,门口写着媒体区,其实这是个花活的说法,就是几件DV 作品,杨浮东的短片看了下,就是那个70版民警划船的那个片子.看完一头雾水,只能说是继续他的蒙事语法..这类片子的基本语法就是把绘画的那种暧昧感觉用影象叙事的方式做出来,但原本的静态桢转移成动态的场景,不过这是徒劳的表达,.用高媒介去说低媒介可以解决的事情,好比采访,拿个录音机录一遍必然比拿个手写本子有效率,,不了解媒介你能说这叫实验吗,或者叫实验失败就算有实验和当代的金子招牌.我也敢说这个东西其实很垃圾.


我想绘画形态其实还是应该回到意象的立场,应该象诗歌一样.画照片和多底合成都是比较原始的,不具有绘画性,应该淘汰.而更观念的艺术大概早就在画以外的东西了.
                                                    ------青年基督   于BEIJING

[s:64]
[沙发:1楼] louis493 2006-10-16 02:05:35
[s:64]
[板凳:2楼] guest 2006-10-14 23:01:12
门票有点离谱
[地板:3楼] dahai111 2006-10-13 16:44:18
[quote]引用第4楼guest2006-10-12 17:57发表的“”:
写的不错,不知道画廊和画家之间是如何平分利润的?[/quote]
听说留画2幅之后还要50%。黑社会啊
nnd,好贴啊!
[4楼] guest 2006-10-12 09:57:01
写的不错,不知道画廊和画家之间是如何平分利润的?
[5楼] guest 2006-10-11 06:54:36
独特的观点,新的视觉,很难见到的好文章.
[6楼] mimidon 2006-10-10 16:03:49
有观点!好文,顶!
[7楼] guest 2006-10-10 13:33:52
当代绘画是什么啊? [s:5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