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新瓷器系列》2005—2009年作品


































瓷器在你手中,中国在你眼里...
-----克里斯蒂安.莫莱察
放眼欧洲、美国、中国,这些广博的地区经常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憧憬、冒险,有时甚至是怪异。对此,你为了了解他们,不得不从他们的艺术和文学开始,因为大家对这类事情都相对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个“说不尽的中国”,不管你读到了哪些内容,比如在弗兰兹•卡夫卡的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总有些更深奥之处我们所不了解的,正所谓“没有童话可触及它的宏大,天堂本身也难以包括它——北京也只不过是沧海中的一滴水”。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中国兴起的经济改革和相应的国际化道路,中国自身也受到这种无法想象的现实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扭曲。表面上看起来这不过是向西方的生活模式的靠拢,但是,从内部来看,遗留下一种严重的伤痕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对来自5000年的文明历史与现有的日常现实以及与西方的承诺之间的压力,迄今仍然难以完全承受。西方的“侵入”只不过限于商业的物质世界,并没有在两种文化之间建立起真正相互理解的对话。
新中国的进程淹没在那些逐步拥有的产品中,不仅如此,对这些未知物品的承诺理想也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里。人们怀有无条件的愿望希望拥有,用近似夸张的需求,希图参与进某种奇特迷人的生活方式中,以成为其地位象征,尽管它们可能是徒劳的。仿佛这个“商品之魂”已经背信弃义,“已然移情,把每个人都看作是购买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好像他/她们很乐意屈服于它的诱惑。
尽管“新中国”自身不能从这个不断变幻的世界中分隔开,但它也不会简单地忽视它的历史或搁置一边。不可否认,固有的传统还将在那里存在,或不知不觉,或混杂在一起,或融合到现实中。但当裂痕出现在社会中的时候,受压制的历史可能就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并大声地宣布文明的冲突,就像马军的《新瓷器》系列作品所揭示的那样。
这个系列作品的出发点是“新中国”这个双关语,一方面,它意味着“新中国”指向的大量的、悬而未决的冲突;另一方面,“新中国”又暗示了“新瓷器”即中国现实的发展如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这两种内涵都支撑着这个系列作品,反映了中国现实的状况,并将这门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一种当代的方式上溯回公元7世纪。事实上,当马可•波罗把来自中国的瓷器带到欧洲后,它也引起过急剧的冲突。瓷器的交易在当时成为“著名的奢侈业”,而在中国,那时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除个别例外,外销瓷器并不被看重。
马军的重新挪用则很奢侈地利用了工业的迟钝,并且剥离了瓷器商品的商品价值,它不再是日用品,而是让瓷器成为独立的对象。他利用雕塑技艺把瓷器转化为艺术品,在你的眼前展现了它自身的全部价值。只是在转化的过程中,他巧妙地利用了一种有趣的重估方法,用精致的釉面和卓越的仿古工艺创造出代表欲望的模糊对象,这些对象代表了西方文化中的拜物主义,它们可能是些声名显赫的跑车,或名牌香水瓶,或其它化妆品(如口红),也可能是技术成就对象,如收录机和电视,或是象征着“自由的西方”的饮料:可口可乐。
他所选择的各种对象都最终展现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亵渎,与优雅的青花瓷或古典的五彩瓷器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这种对比是有意而为之的。正如这些作品虽然都体现出一种材料感,但却都保留了粗糙的“器物-雕塑”性,它们的表面和其传达的信息也都拒绝彼此匹配。这个结果导致这些“新瓷器”不停地惹恼观众、令人不安。而更令人惊愕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发现我们面对的是那些有些陈旧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成为西方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它们的时代魅力使它们伤感怀旧。
然而,中国的视角把这种努力看作是努力去了解他们以前不了解的东西。或者,如果可能的话,是站在一个不可触及的距离上去看,去挪用他们以前从未拥有的东西。这些瓷器作品也是努力去赶上商品世界,获取那些中国曾经缺失并渴望的东西。这些东西来自二战之后的经济奇迹时期直到上世纪80年代,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开始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应该注意的是,即便今天,也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拥有这些东西。在这个意义上,马军的雕塑一方面存储了他个人的童年记忆,另一方面也成为他带到21世纪的某些记忆的时代容器。
当然,他的“新瓷器”不仅仅是保存属于当下的,过去的窘困状态,它们更是提示一种满载欲望和渴求的喷发。他的挪用剥离了原始物的意义并把它作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从他的选择中,我们可在这种象征的体系里看见清晰的轮廓、可辨的形体和能引起对比的结合。这一切重要的行为出现在瓷器光亮的表面中,团花锦簇、枝繁叶茂,或是百子嬉戏,或是香气缭绕、花鸟鱼虫、美景恋人。。。
马军儿时曾有研习古典中国画和传统书法的经历,之后又经过美术学院系统的学院化学习。这种对形式的和主题的熟悉使得他可以在商品的丰富形式上作画,覆以精妙绝伦的开片裂纹釉色。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有历史渊源的山水以及独特的人物形象。这些线条,色块所构成的符号隐含了中国的传统精神,虚实结合,环绕在整个“新瓷器”上,甚至其色彩古色古香,颇具手工趣味。
初看起来,人们会觉得这些器物上的绘画有种感伤的装饰味,但你越是久看这些多变的线条,你越是会发觉这些装饰画面愈加迷人。有时你甚至会觉得对西方物品的挪用竟被掩盖起来,但恰恰在这时,对原始语义的破坏开始变得生动和有力。这种模糊状态意味着某种忧郁的告别,甚至是用花环来告别西方的商品世界传统,但同时也显示为中国人占有同样的东西的自信,仅仅是用中国的历史就覆盖了这些欲望的对象。
于是,马军在处理这些公认模式时表现出彻底的自由:比如说,他挪用的跑车符号,是现代社会机动性的寓言,更是被公认的阶层和地位的象征。现在则为了自身的缘故而被天空中无数的龙爪所紧紧钳制。龙是中国地位最高的象征性动物,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我们得知龙总是出现在雷电交加的火光之中,龙因为拥有与时间等量的能力而统治着世界。似乎这是一种永恒的等待却也在《跑车》中获得了胜利。
如果阅读一下这本充满神谕的书,很显然这种压力——日常生活或当今政治世界中的压力——总是“处在两种状况之间,但中心却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马军的“新瓷器”明确地表达了这种状态。比如他的“可口可乐瓶”,在灰白釉色的背景中映衬出浓密繁复的釉里红花朵,同样,在“可口可乐易拉罐”上也显示了这种繁茂蔓延的景色。
夏奈尔五号的香水瓶、美宝莲口红或暖水瓶让我们想起了杜尚的现成品,但是这种相似具有欺骗性,马军热衷于这种反讽,但他在艺术设计上的幽默太强烈,使他不能退回到那些预制的东西中。相反,他创作的作品把模型变成了某种全新的、甚至更超前的东西。类似的艺术家还有贾斯伯•琼斯,他们同样运用模拟的叙事方法,马军的“新瓷器”系列在形式上同样包含了各种日常物品,但它们在绝妙的工艺性的作用下却又完全不同,随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变化而变化。无线的晶体管收音机和录音机不仅仅是种接收器,它们和在这一系列中反复出现的电视机一样是真正的传达者,它们传达的信息在房间中清晰可见:由于是一种不受批评的“生活方式”,马军面对的不是充盈于房间中的电子网络,而是中国的文化记忆冲破了的诸多受压抑的障碍。
马军的“器物-雕塑”一次又一次地在质问,这个国家在开放自身的同时怎样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迷失自我。它们很“自信”地显示出当前中国的某种不可预见性,其特征是大量的变化,唯剩下“瓷器”。马军用他的智慧很“自信”地瞭望着未来,塑造着国家的历史,在视平线上遭遇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文明的审视。让你可以从他的雕塑策略中同时了解中国和世界:瓷器在你手中,中国在你眼里……
(Christian Malycha 艺术史评论家,策展人,几本书的撰写人,如:《动机没有内容:巴塞利茨 1959年至1969年的绘画》等。)
瓷器作为中国的几大发明之一,自清末至今已经没落!而马军这批作品让我看到了艺术家对此的不懈思考和努力!!!我很感动!
谢谢马军!
谢谢马军!
我感动得想哭,把中国的另一个发明,长城哭倒,马同学,你怎么不醒醒呀?

哈哈哈,电视机,电脑,还有收音机怎么那么好玩的,赞一个

就一个字——“智慧”!
好作品!真正的创造!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高度。
没做好
一堆工艺瓷行货
二楼的是孟姜女吧?好久不见,还好吧?
弘扬中国文化!!!绝对要进入美术史的杰作!
抄袭!

上海李立宏04年作品
可口的那个早见过 平面图
做这个工艺瓷的国内有一大帮人东西都差不多
说句公道话——什么好?什么不好?真应该有点判断力才行!要不真的就和国内那一大帮做工艺瓷的东西差不多了!
感动啊!好作品,好久没看到这么富有内涵的作品了!非常有形式感,不落俗套,浑然天成!
11楼还算作品?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顶马军一个!好作品!有品质!我喜欢!!!
《资本论〉这件作品我很喜欢,与之前的作品相扣,看得出马军自己有一个牢固的创作体系。小偷是偷不会的!马军继续努力啊!支持你!!!
到底谁是小偷!!!
19楼肯定是吧!
2002年还在当考生的时候去央美雕塑大工作室看到马军正在做等大的车,当时觉得很震撼!周围还有很多学生在做人像,比较起来,马军当时就和学院保持了很大距离。现在看到他这系列的作品,有了更完整的了解。
我真的很佩服他!喜欢他的作品!!!
我真的很佩服他!喜欢他的作品!!!
真好啊!!艺术机构应该重点推荐他的作品参加国际大展,因为这些作品特别中国,又特别前卫,是中国当代艺术未来时间内不可再生的优秀作品和新高度,让世界级的藏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有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东方文化的崛起!
楼上爱点感叹号的基本上是一个人写的自己捧自己的
23楼可能吃了酸葡萄吧,哈哈!中国很多人就这样!心态健康一点好不好。
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深邃!运用得如此到位!大师级的作品不用捧,是真好!
不难看出这堆东西属于国内外三流画廊的商品
不难看出26楼这个东西属于国内外三流画廊的商品

都没点新意吗

真他妈的恶心死了,以前我质疑这类艺术家的创作力,现在我质疑这类艺术家的廉耻认知度

29楼得了严重的红眼病!!!你他妈的有本事把作品拿出来让大家也瞧瞧!看看你的创造力到底有多大?认知度不是艺术家想得就能得到的,你他妈这种人搞了一辈子的艺术也没搞明白,只知道骂街;你这种垃圾给马军舔脚趾别人都不要!!
我觉得这是现在最好的艺术家,特别有水准,既前卫,又传统,其他艺术家都太差了,那些所谓艺术家的作品和他的这套作品一比,简直连垃圾都不如。他在中国艺术家中特别突出,让人感慨后浪推前浪啊!这么好的艺术家,和么好的作品,看的人流连忘返,我相信中国当代艺术坐上世界的位子已经近在眼前了!这个年轻艺术家在未来几年中将会进入各大美术馆的收藏,会带动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传世的领域!
好作品,艺术家表达的很明白
楼上根本不懂艺术,这个作品不仅仅是表达得明白(表达明白是小学一年级就能做到的),而是通透,彻底且极致,放纵又不失雅致,亘穿古今,这样的作品在世界艺术史上是不可多得的。说它表达明白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有想法!赞!
还行,,,,,,

什么叫还行!这么好的作品你居然说还行!
作品精致,包容的东西又特别大!去年12月27号看了他在西五画廊根据空间做的一件作品令人惊讶,很喜欢!
现在的所谓艺术家咋都这么恶心啊。自己夸自己太明显了。什么破烂艺术,挂着中国标签去献媚外国人,不就是偷了个古代概念吗,算什么艺术品啊。现在的当代艺术家都是怎么了?自己真正的创造力在哪里?抄不了国外就抄老祖宗吗?亏了还是学院出来的。真是无语。
作品实在是太好了,你当然无语了,这么深邃有力换古博今,浑然天成一点瑕疵都看不到,出色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