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
发起人:tony  回复数:1   浏览数:2386   最后更新:2005/09/13 17:07:02 by
[楼主] tony 2005-09-08 13:21:36
在跨越中沉积与释放:
旅泰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可欣巡回个展
新闻通稿


――他是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最为活跃并富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当代艺术家之一
――他的大型个展惊动了泰国政府,副总理、文化部长等政要纷纷亲力助阵造势
――他的个展是中国传统思想及中国式的幽默与西方的艺术形式、东南亚地缘文化的浪漫、夸张、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情态的交融
――他以中国母文化为支撑点,运用东南亚区域传统宗教文化精神为触发人类问题的导火索,表现出的鲜明性、厚重感及前卫性的个人艺术语境令人瞩目
――他的艺术努力跨越着区域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边缘以及自我的“界线”,并始终探求实验着“新艺术”诞生的种种可能……


2005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
《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隆重展出


2005年5月,泰国文化部再次于泰国国家美术馆为旅居泰国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可欣举办大型个展。这种以政府角度肯定并推重中国当代艺术家个人创作的方式,无论在泰国还是东南亚地区实属罕见。而作为该个展的升华版:《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也将在2005年9月10日在中国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拉开帷幕。
从东方理想主义论者到亲历体悟东方情态下的人文精神内核,作为长期穿梭于“不同文化境遇”之迁徙及促进其良性互动的纽带——张可欣不断尝试着将中国古典文化思想推陈出新,再植入到东南亚地缘文化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双重气场中,使之自然滋生出一种新型的东方文化形态,并以此构建起自己的艺术事业以及独特的“游移艺术”语境。他积极活跃在东南亚当代艺术舞台,以中国母文化为支撑点,运用东南亚区域传统宗教文化精神为触发人类问题的导火索,在其创作中体现出非常的鲜明化、厚重感及前卫性,并努力促成着不同文化之间互撞互触的有机合成,将东南亚地缘文化“合理接壤”,丰富及影响了泰国、东南亚当代艺术界。十几年海外从艺生涯中,他在当代艺术不同领域中施展着自己的才干,如: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艺术理论等多种方面,并多次在世界各地举行艺术活动和展览。
此次展览是张可欣艺术力量的进一步扩充、深化、升华。作为中国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超城市化进程的样板和中国时尚文化的温床,有着“十里洋场”历史背景的新上海在全球化商业意识的激发下,在不断制造出经济奇迹、满足都市人们的物质欲望的同时,也为具有批评意识的当代艺术形式提供了一个超级展示平台。所以,把上海作为《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的第二个“秀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试图揭示出如何以东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精神借鉴西方当代艺术思想,扎实地走出一条属于东方式样的“新”当代艺术之路。
《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汇集了张可欣的最新力作,这些创作涉及到当代艺术的多种形式。在绘画部分,张可欣没有以“沉积”数十年的艺术工作经验及建树为荣耀,而是将其作为突破自我的资源,在观念性绘画、多种新媒体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性创作。最新绘制的《中国门》等系列作品,展现出完全陌生的一套视觉图像,力图展现出一扇敞开、正在变迁、需要重新营造的“中国历史大门”。新旧观念的交替、传统和当代的撕磨、人性与兽性的搏斗,以及“破坏”与“再造”、失去与获得所引带出的中国人的甜酸苦辣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在雕塑、装置部分,张可欣实验性的将绘画领域之“多种艺术符号同时使用”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当代雕塑、装置语境中。中国化的创作母题体现出他常年生活工作于东南亚所刻意“沉积”的对母土文化的深层情感与深切关注。
在影像艺术部分,张可欣以泰国曼谷耀华力路的唐人街与西方人群居的考杉路为素材,完成了名为《曼谷两条街》的系列性影像作品,向人们展露了西方洋人和海外华人在“异乡”(泰国)为“异客”的种种生活片断:两支漂泊族群在异域佛国的生存情态及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疏、神秘,又令人兴趣盎然的人文图景。族群文化、生存经验、民族性格和当代人生活的模式皆通过反复重叠的图像画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同时艺术家将人类文明史的景深拉近又推远,促使人们被图像世界长期麻木的视觉再一次兴奋起来。
“沉积”之深久,造就了“释放”的热烈,“海外漂泊”所积淀成的这一特殊艺术现象,即使处于东南亚地缘性文化的神秘境遇里也仍旧不失其光彩。《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虽属张可欣的个人作品展,但展出的当代艺术作品无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皆呈现多元性。这是张可欣首次以个人艺术展览的形式向中国艺术界同仁们汇报。人们将在此展中看到张可欣在当代艺术上“沉积”的足迹,及无限“释放”后的深刻思想、严肃认真的艺术创作精神,并可以从中体会策划人与艺术家是如何亮出“当代艺术的精致性”的旗帜的。






地址:上海市芳甸路199弄28号 证大现代艺术馆
电话:86-21-50339801
传真:86-21-50339803
邮编:200135
[url]http://www.zendaiart.com


Press release
Sediment – Release - a traveling Solo Exhibition by Thailand based Chinese Artist Zhang Kexin

Venue: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
Address: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
Building 28, 199 Fang D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5
Tel:            021 50339801
Dates:      10th September 2005 – 10th October 2005

Opening times:      Tues- Sun 10am -9pm daily (closed Mon)
Admission:            Adults 20 Rmb      Students 5 Rmb

-He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nd influential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 in Thailand and Southeast Asia.

-His monumental solo exhibition impressed both the Thai Vice-Prime Minister and cultural minister so much that they personally aided in his publicity.

-His works are filled with imaginative art expression that encapsulates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and humor; Western art formalism and Southeast Asia romanticism and exaggeration.

-He use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a pivot point, how the spirit of Southeast Asia’s reg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cts as fuel to the problems of humanity, expressing a kind of brilliance, creating an individual type of art that attracts people whilst being both deep and advanced

-His art attempts to span across the edge of several area’s cultural ideology as well as the borders
of the Ego, whilst constantly seeking the possibility of experimenting and inventing a new kind
of Art.

In May 2005,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f The Royal Thai Government and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Thailand, will once again help to hold a Solo Exhibition for the Thailand resi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 Zhang Kexin. This type of Governmental definite act of promotion of a Chinese artist’s methodology of work is extremely rare, whether in Thailand or Southeast Asia.
The Solo Exhibition of Zhang Kexin, which is due to take place on the 10th of October 2005 at Shanghai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 is an updated and more developed exhibition in comparison to its predecessors.

Sediment-Release- Zhang Kexin International traveling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Zhang Kexin’s latest work, which take the form of multiple media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relation to his painting section of work, Zhang Kexin does not use the “sediment” of decades of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arts, as a thing of glory but as a resource for the piercing through of one’s ego. Through his conceptual paintings, multi-media works etc he enters into an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of creation. His most recent series of art work, including “China Door” amongst others, a completely strange set of visual imagery is displayed, which endeavours to highlight a broadening of scope, current flux, and the need of rebuilding the ‘Gate of Chinese History”.
Zhang Kexin, in his sculpture and installation works, experimentally takes how the domain of painting piecing together Art’s many expression of form to the language of Contemporary sculpture and installation. His Chinese methodology of creations main question reflects how his many years of living and working in Southeast Asia have engraved a strong meaning or “sediment” of deep emotion and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culture of his motherland.
[沙发:1楼] kavkalu 2005-09-13 17:07:02
题记:
我们正在消亡的文化和文化指涉却在异乡被完整保持,这种尴尬应当引起当代艺术家的警醒
――――张可欣



当代艺术自星星画派起事后已经20余年发展的历程,从新中国一边倒向苏联艺术教育模式的中国美术界突然发现另一个 “新大陆”,于是随着国门打开,欧洲各路当代哲学流派和当代艺术潮流冰雹般砸在了中国艺术家的头上,至今依旧有着脑震荡的后遗症。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大抵一致,中国文化传承、个人境遇的投射以及个体在全球化视野里的反思。
张可欣,这位旅泰艺术家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中国当代艺术转形时期的敏锐性,确实,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利用了当下所有的当代艺术形式影像、架上、装置和雕塑,我们也不可否认他的作品里有着他人成功范例的借鉴,作为形式置前、观念置后的当代艺术其实更加考验的是艺术家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自己人文质素的综合。
形式是容易的,但是,内涵是不易的。
一个艺术家都有个积累过程,时间的磨砺对于艺术家而言是最好的财富,而大浪淘沙,最终能够留存于艺术史的必然是那些有着自己思想能够自觉介入时代对自己所处文化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的艺术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张可欣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必然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而旅泰的经历和对印度、东南亚以及欧洲的游历又使他对东方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作为一个游子他必然更加关心根性文化在全球化、资本强势下的真实位置。在他的影像作品里他展现了泰国一条著名市井街区的夜景,以艳俗文化在东方精神语境里同处的现状来思索东方文化的精神指向。
泰国是佛教国家,在张可欣的摄影作品《异域相逢》里我们看到了他对佛教本身的一种参悟,更加直接于普通人的心灵,那些摄影作品里的穆斯林在一个佛教国家的和平共处对所有源于宗教冲突的国家和地区一个信号,这是一个艺术家对于佛教意义的理解,普济和宽释,这种精神层面的思索正是通过艺术家看似寻常的摄影展示在观众面前,给人以启示和思辨。在和艺术家的对谈里我们谈及了佛教的源和根,谈到了文化的独立性(对谈文本等我助手整理后稍后发布《智障,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拐点》)谈到了中国文化中的会馆(同乡会)文化、唐人街文化以及祭祀传统在异域的保留,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却普遍失语了,对西方艺术思潮的囫囵吞枣和对于中国文化的无知让大多数这个领域的创作者只能听任西方思维和文化入侵的摆布成为“四不象”。
在当下,当我们谈及文化独立性和语境往往会被人视为怪物,仿佛互联网已经让全球进入了一体化年代,然而,当我们走出国门,去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看看,试问有哪一个亚洲国家的文化有中国当下对文化传承的失语和背弃,这首先是文化工作者的问题,也是当代艺术家有责任反思和面对的问题。
我看到一些报章谈及张可欣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某些西方文化符号和图释在其架上作品里的出现却大抵忽视了他作品里对于文化根性和语境的忧患,在《古装书最新解体》系列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精神的渐变和消解及面对经济强势的无望,这是一个旅居异乡的艺术家对于祖国精神家园、信仰彼岸的苍凉回眸,而在《中国营造法式》系列里,我们看到的是他对中国建筑文化以及精神衍生物的思辨,这是一个艺术家在其作品里记存东方文化的自觉。张可欣先生对我说:我们正在消亡的文化和文化指涉却在异乡被完整保持,这种尴尬是应当引起当代艺术家的警醒。我十分认同艺术家对于自己母语和文化的再思和记存,艺术是精神产品,他的价值理当远大于它的商业属性。任何年代成为一个艺术家都需要时间的洗练,号称自己是艺术家是容易的,但是,让历史证明作品的精神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并不容易。
张可欣对于当代艺术材质的运用已经不仅仅是手法的娴熟,他更为可贵的在于他自觉站到了文化反思的立场上去创作,去思索,他植根于亚洲文化的土壤,以一个游历者的必然间离感去思忖东方文化的内涵所在,在比较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的同时对于强势文化的侵入进行必要回击。
当代艺术倘若脱离了他的语境和他的批判精神,那么他就失去了他的价值,对于生命以及他所属文化的反思,是个体经验的写照和留存,但更多的是对于文化根性意义的回应。
这是今天看展回来的一些思索,更多内容写作中。

【展览资讯】
“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
地点: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泰国文化部艺术厅 泰中文化经济协会 泰国国家美术馆
时间:2005年9月10日至2005年10月10
内容:旅泰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可欣的48件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作品。
后续:在2005年10月上旬证大将举办张可欣和上海艺术家的对话、座谈,有兴趣请密切注意,欢迎参加。

2005年9月13日 星期二 23时52分 于浦东 寒鸦精舍

壹零柒艺术实验工作室策略总监 卡夫卡·陆(KavkaLu)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email]kavkalu1967@126.com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