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原创艺术展”开幕 奉上500件原创艺术品
发起人:兵丁假  回复数:0   浏览数:1940   最后更新:2009/11/22 18:18:41 by 兵丁假
[楼主] 兵丁假 2009-11-22 18:18:41
11月21日,由非洲艺术策展人朱志刚先生推出的“非洲原创艺术展”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四层博物馆开幕,从11月21日至12月6日将展出津巴布韦的蛇纹石雕,坦桑尼亚的乌木雕,刚果的铜版画,喀麦隆的面具挂饰,南非的老古董在内的500多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覆盖了由东至西整个非洲大陆,勾勒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非洲艺术轮廓,展现了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非洲艺术魅力。

绍纳石雕展现“毕加索”魅力
许多在场的观众对于非洲艺术品的上大胆造型感到惊奇。一座名为“舞”的石雕塑造的是一头舞蹈的大象,大象的造型完全超越了具象的写实雕刻,极其“解构”,难怪石雕产地少那村有着“人人都是毕加索”的美称。朱先生介绍说,展出的石雕艺术品都来自津巴布韦一个叫做绍纳的村落。绍纳人天生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和艺术灵感,很多当地人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甚至上过学,却可以依靠缪斯女神赋予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形态、人物多来源于津巴布韦神秘宗教及古老民间故事。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比较严重的国家,艺术品的经营权垄断在白人手里,但作为手艺人的绍纳人仿佛并不在意,对于他们来说,每天凿石头远远要比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容易得多。也正是由于这种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使得津巴布韦的石雕艺术品充满了野性神秘的原始气息和想象大胆的造型。

博物馆级收藏也可以被买回家
朱先生说,他接触到非洲艺术是从1998年中国和南非建交后,起初他只是出于好奇,偶尔带回一些当地艺术品赠送朋友,后来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对非洲艺术表示出兴趣。近年来,非洲雕刻已成为欧美艺术文化界、收藏界的热门收藏品,大批欧洲艺术家及收藏家竞相造访该国,一睹非洲雕刻艺术的惊人魅力。他们甚至愿意花几百美金买上一件别致的乌石雕塑,然后再花高于作品价值的运费运达目的地。
除了石雕之外,展厅中的各色木雕、版画、鸟蛋雕刻以及面具也吸引了大批观众的注意,开展第一天,许多作品就被观众直接买回了家。朱先生说,去年的展览也是这样,因为价格合理,艺术品却是独一无二,所以许多观众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前来,却第一眼就对展品爱不释手,主办方不得不在每天展览结束后重新摆放展品。朱先生指着展厅中一件布满贝壳的造型怪异的古董面具介绍说,这是当地人祭祀用的面具,像这样的古董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在中国,上百年的古董肯定进博物馆了,根本就是无价的。但是在非洲,平凡的民间村落就是博物馆,这里的人不需要学习保存和继承,他们的艺术天性使得这些艺术品保存至今且不断创作。这也是非洲艺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一种文化的独有魅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