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律希 | 总监, 昌阿特画廊
【展览信息】
* 展览名称 : BRIDGE PROJECT: project 4. 韩国年轻艺术家联展
* 参展艺术家 : 安敬洙、洪原锡、金兑妍、高民政、朴美俐、朴商喜、申吏萝、宋有林、禹慧敏、俞义正 (共10位韩国年轻艺术家)
* 展览时间 : 2009年11月14日(周六) ~ 1月9日(周六)
* 展览地点 : 昌阿特(北京798艺术区)
* 参展作品 : BRIDGE PROJECT第1届至第3届参与艺术家的精选作品
* 开幕时间 : 2009年11月14日(周六) 下午4点
* 咨询电话:010)59789898 / 59789899 e-mail: info.changart@gmail.com
【展览前言】
BRIDGE PROJECT是昌阿特为了发掘并培养年轻艺术家而举办的年度策划展,欢迎所有具有与众不同的潜力和激情的年轻艺术家参加,不限国籍、年龄、体裁。昌阿特希望通过BRIDGE PROJECT帮助年轻艺术家更迅速地跨入当代艺术界,并发展成为年轻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和观众自由交流的‘桥梁-网络’,推动全球当代艺术界多元化快速发展。
近几年韩国的当代艺术以崭新成熟的技法以及洗练的风情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昌阿特意识到国际艺术界对韩国当代艺术界日益增加的关注,因此将BRIDGE PROJECT的第一个目标设定为发掘并推广韩国艺术界的新星。 从2008年到现在,昌阿特与WATERGATE画廊(韩国首尔, 昌阿特合作画廊)共同举办了3届BRIDGE PROJECT展览——第1届“you can see around you”;第2届“R*E*P*E*A*T”;第3届“天真时代”,发掘了19个前途无限的韩国年轻艺术家。韩国艺术界将BRIDGE PROJECT评为每届作品都比往届更多样崭新,是一个认真地发掘并培养优秀年轻艺术家的展览。
于北京首次举办的第4届BRIDGE PROJECT将展示11位往届参与艺术家的精选作品。昌阿特计划每年在北京举办BRIDGE PROJECT,期待能够发现充满个性的国际艺术界的新星。昌阿特将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态度去发掘韩国、中国乃至亚洲各国年轻艺术家,并与他们共同迈向更大的舞台。
【作品阐述】
1. 朴商喜 Sang hee PARK (b. 1979)
我作品中的人物毫无畏惧地展现他们情感上的孤立,仿佛他们对这种孤立十分着迷。他们的这种态度来源于情感上的迟钝,是对失去、孤独和悲伤的无视。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很枯燥无味,而不是说“我非常沮丧难过,因为我如此悲伤,我什么也干不了。”这些角色展现了当代人的一种状况,他们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并建立起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及思考方式,对其他人乃至这个社会渐渐失去兴趣。作品中的人物代表了当代人将自己孤立起来,并变得愤世嫉俗,丧失了道德或社会目标,过着一种日复一日无精打采的生活。我想通过绘画这种传统的方式描绘现代人麻木的生活,讲述他们的这种单调反复的生活,他们的停止成长,停止表达他们的情感,以及脱离其他人的生活的内心世界。
2. 洪原锡 Won seok HONG (b.1982)
我关注的焦点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车、当我们驾驶汽车时的感受以及每一秒钟通过车看到的世界。我父亲是一位的士司机,小时候经常我坐在父亲的的士里,那时我总觉得从的士里看到的世界非常大,仿佛天上全是气球以及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并且我能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似乎有一条裂缝横跨在现在开车的我与过去坐在父亲的士车后座的我之间。尤其当我在夜晚开着车时,闪耀的街灯、在一个陌生地方的奇怪感觉以及担心出车祸的恐惧总是让我产生错觉。这些错觉加上我入伍期间开救护车的时刻、一些零碎的记忆片段让我成为了一个视觉艺术司机。
3.金兑妍 Tae ye KIM (b. 1979)
《昆虫守护者#0000821 日记》
我,昆虫守护者#0000821,生于2008年。我身处一个不稳定的环境,我时时刻刻警惕着周边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危险。因为我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善与恶并存的世界。我觉得我的外表很可笑。我的触须让我得以探索周边的一切,而我的昆虫的脚则使我得以前行。我可以飞,也可以非常快速地在陆地上匍匐爬行。和人类一样,我很情绪化,也很聪明,但我的身体则像昆虫。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忠诚地扮演各自的角色,保卫并建造我们的世界——类人梦幻世界。我们的世界正慢慢地有机地发展。
——昆虫守护者#0000821
4.朴美俐 Mi ri PARK (b.1984)
看过我的作品的人大概想象不到我曾主修东方绘画。我的作品看起来只具有很少的绘画特征。每个艺术家都在探索并学习如何通过艺术表达他们的感知。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给予我机会思考我究竟喜欢什么。尽管我学的是绘画,但我的作品更像设计。
每个艺术家都希望以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创作。我觉得我最终了解到我想做什么,并通过我的“未来主义”系列将我的这些感觉表达出来。这是我的第一件作品,我运用未来主义,并利用我所熟悉且简单的事物来表达多种想法。
未来主义是起源于20世纪初意大利的艺术运动。它强调机械在所有艺术形式中的形态和运动,并影响了很多艺术家。我选择了亮片,因为我觉得他们是具有金属质感的人造材料,并且闪闪发光,我认为它们非常符合我想要表达未来主义的意图。我试图让简单的东西赫赫生辉,例如加了亮片的衣服和垫子。我相信那些通常在衣服和条纹装饰物上可见的式样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我将水平线、垂直线、不断重复的简单线条结合起来就更妙了。总的来说,亮片改善了装饰物的外表。我试图通过将条纹式样、亮片与我的感知结合起来,以表达未来主义的、人造的感觉,进而改变一些东西的物理性质。
5.安敬洙 Kyeong su AN (b.1975)
我的作品包含了大量的变量,这些变量构成了一幅画。我用一些很好玩的东西例如玩具做隐喻,并将它们搬到我的绘画上。我的作品从一些小的玩具展示开始。这些有目的地或偶然地排列的玩具兵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件物品都能够无目的地创造出新的景观。这是很糟的图像,与一些特定人物相关的玩具四处散落。尽管如此,这些图片还是非常戏剧化。因此对我来说,我为创作所做的准备比作品本身更有趣。当我看着这些没有生命的小东西被放到一个大景观中,并形成互相缠绕的人群,我想观众从中可以看到更多的隐喻。我非常喜欢强调人山人海的景观带来的效果。当我创造出一幅我所不熟悉的图画,并将那些小士兵堆放在一起,让他们看起来像是掉入密集的人群的陷阱,他们看起来很残忍并很悲伤。
6.禹慧敏 Hye min WOO (b.1979)
我通过融合机械媒介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达到了机械再造和手工因素共存的效果,手工制作可以强调材料的特性,但这是一个非常累人的过程。
我将拉链以及其他材料带入我的作品中,以传达绘画和功能的概念。在选择好材料并创作好单位物件后,一边边思考这幅作品中卡通人物的基本特性,一边慢慢拼贴。单位物件经过这些过程后形成一个图像,因为当今社会媒体和消费都很发达,所以很多人都认识这些图像,但每个人对这个图像的看法都是经过了主观经验的。与此同时,这些单位物件代表了我的经验。
我用了一些卡通剧里的图像,例如我童年时期看过的《大力水手》、《蓝精灵》、《魔法王子》。我还用了迪斯尼动画片里的形象,例如《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这些电影我的同龄人都很熟悉。电视这个方形的、神奇的、无限的数码产品呈现了迪斯尼动画片所营造的梦幻世界。这个世界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并让他们不加思索地购买他们的产品。同时,各种各样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让新的卡通人物不断涌现。在我的作品中,我利用了消逝的时间。有关图片和故事的记忆混杂在一起,并开始在故事之外相互影响。接着,一个歪曲的记忆创造了另一种记忆和怀旧之情。
7.高旻政 Min jung KO (b.1978)
这个主题阐述的是我梦中出现的与我父亲相关的符号。我梦中重复出现的场景、地点以及情境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对梦境的好奇增添了我对人类潜意识的兴趣。
人们认为,梦境里出现的事物是人类对潜意识的反应。我根据荣格及佛洛依德的梦境理论研究我的梦中出现的那些符号,进而探究人类的潜意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人类自身。
8.宋有林 Yu lim SONG (b.1983)
我的作品和我的经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与我家人的联系。它就像是一本我不愿展现的日记,或是我内心深处的不愿公开的秘密。我一直认为我的作品就是我内心深处的独白,因此在创作时,我一直努力诚实地面对自我。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以刺绣的方式完成的,刺绣是非常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包含着一种非常平和的女性的渴望,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时间、真诚、柔软以及纤美。此外,刺绣还体现着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以我为例,我从我的祖母那儿继承了特别的精神、记忆以及技艺。因此即使是我原创的思想或故事,都来源于我的家族。
9.申吏罗 Ri ra Shin (b.1982)
《午后的蒙太奇》系列
大约是在下午3点到5点半之间,所有的老事物都在暖阳下午睡。我在这静止的、放松的风景里享受着甜美的午睡时刻。
《午后的蒙太奇》系列记录了我与所身处的景色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我对它的钦慕。我要将我的感情注入到包含着许多琐事的,但是又非常祥和的田园生活中。与充满非常强烈色彩的城市不同,乡村的空气对我来说非常特别,它将我从世俗中剥离开来。它是来自内心的诗歌,是我所经历过的事物中最易与大自然互动,最接近完全的诚实的元素。小镇的风景没有太多的色彩,但还是充满所指。我陶醉在这一庄重的景致中,陷入沉思。我感觉到失落、迷惘,同时又很满足。我将这一昏昏欲睡的午后时光转移到帆布上。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在那个静谧地点的静谧时刻。
10.俞义正 YOO Eui jeong (b.1981)
在“现代化”的名目下发生的各种现象中的“文化移入”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它涉及到文化碰撞引起的文化改变。文化移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密码,使我得以以一种新的方式表达身份。
我们可以从高丽青瓷、朝鲜白瓷中看到,瓷器的色彩、形式、模型等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因此我认为瓷器是比较适合表达我的创作主题的一种艺术语言,因为瓷器是我们对文化的缅怀、本土固有的文化特征,也是代表一个民族的标志。
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我认为瓷器也需要进化和发展。我迎合时代特征,将瓷器与机械融合并且加以绚丽的图案的方式去改变了它的形态。我的作品表现的是通过文化移入影响现代社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