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复兴(持续更新中
发起人:狂暴的尘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409   最后更新:2009/08/04 12:45:37 by 狂暴的尘灰
[楼主] 狂暴的尘灰 2009-08-04 12:45:37
照相术 的发明对绘画作为记忆的载体是一次猛烈而打击。
杜尚之后,装置 行为 多媒体艺术等又一次对绘画重击一拳。
在中国,民国的绘画是一片混乱 迷茫的景象 ,同样 ,照相术对之形成了打击。
建国之后,绘画不过是工具,在这里,绘画的历史成为了屈辱的历史
85之后 ,又一次西方的重演。(当然 因各自情况不同而有些许的变化,总体如此)
凯奇,那个把YBA吵起来的收藏家,却办起了绘画的展览,他宣称:没有什么比站在一幅油画面前更令人兴奋的了。他体会到绘画的魅力了。






为什么现在他体会到绘画的魅力了?因为照相术得到的图像确实精确,但却不是真正的记忆。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 思想 世界观的不同 他们对于记忆的回忆也不同。但都会不同程度加强事件对他们印象最深可的刺激。
所以仇恨会更加仇恨
温馨会使记忆的人倍加温暖

照相永远也无法传达那些思想,绘画可以。这也是为什么诸多摄影家拼了命的使照相机出问题的原因。
绘画能够传达最微妙的情感。通过意象的选择 色彩的选择 形象的变形 气氛的营造(很多气氛照相无法完成 但绘画可以复制照相的气氛)意境的创造来发掘 激发 唤醒人心中的潜意识 引发人们对画面中的问题思考。潜意识可以使人莫名其妙的喜欢一幅画,至于人们的思考,不是通过画面的描述,而是叙述和隐喻,还有更多的修辞手法能够把干巴巴的思想和理论说清楚。
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对于画面上的要求就更加微妙,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会出现在绘画中。
当然,有对心理控制的定式,美感要素由此而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