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能量》当代青年艺术家展
发起人:昌阿特画廊  回复数:9   浏览数:2782   最后更新:2009/07/30 22:15:24 by guest
[楼主] 昌阿特画廊 2009-07-28 17:38:29

]《时间的能量》当代青年艺术家展
《时间的能量》当代青年艺术家展将于2009年 8月 1日 (周六) 下午5点在北京798艺术区昌阿特举行。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有康海涛、梁硕、刘文涛、王光乐、王思顺、王一凡、吴笛、闫冰、杨心广,在他们的作品中,时间作为一种创作元素被纳入到作品中。策展人夏彦国对展览主题进行了更多的思考,他认为时间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能量的积累过程,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在参展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因为“时间”在有限作品“空间”中转化成了更多的能量,由此使得作品本身更有张力。本次展览的作品都是几位青年艺术家的近期作品,在探索和创作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方面,显示出了他们超然的才华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此外,从作品中不难看出对于时间和能量的转换的两种体现形式,一,作品中能量的产生是通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消耗时间来积累的,比如王光乐、刘文涛、王思顺、闫冰、杨心广等人的作品;二,将时间作为一种元素来思考的,进行艺术创作的,如康海涛、梁硕、王一凡、吴笛等人的作品。而王思顺、杨心广等的作品是同时符合以上两种形式的。
“时间”在艺术品中的“能量”聚集,是艺术家个人意志、观念,以及身体劳作在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可以说是隐性的,但是好的艺术品的张力,似乎又是显性的,可以让我们感受的,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切身感受来自这几位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此次展览,是昌阿特首次在中国举办具有学术性的青年艺术家联展,也是继去年9月昌阿特在韩国WATER GATE画廊举办《看不见的青春--中国青年艺术家展》之后的重要的展览,关注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一直是我们展览的重要部分。

■ 展览信息
* 展览名称: 时间的能量
* 策 展人: 夏彦国
* 艺 术家: 康海涛 / 梁硕 / 刘文涛 / 王光乐 / 王思顺 / 王一凡 / 吴笛 / 闫冰 / 杨心广
* 展览期间: 2009年 8月 1日(周六)~ 2009年 9月 1日(周二)
* 展览地点: 昌阿特(CHANG ART)画廊 - 中国北京798艺术区内
* 开幕时间: 2009年 8月 1日 (周六) 下午5点
* 联系方式:电话 010 59789898 / 59789899
网站 www.changart.com 电子邮件 info.changart@gmail.com

■ 展览前言

《时间的能量——写在展览之前》
文 / 夏彦国

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创作语言和形式,很难用一种风格或流派去定义。西方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误读有弊也有利,弊是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对政治美学的充满热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一部分中国艺术家毫无创作性的跟风;利是这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经济、政治等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的同时,更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成了一种显性投资,从这个意义,也促进了中国艺术本身的发展。金融危机以来,艺术市场受到波及,出现了大幅度的降温,大起大落往往更能让人深思,为艺术创作回归艺术本体和艺术家表达更多元化的观念提供了现实环境。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思考中,我似乎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本身的潜在能量和未来影响力。
摆脱了集体意识的反应,艺术家的创作更多来源于比较个人化的思考。但是如果就此来界定这些人的艺术共同点,是笼统、不严格的。
或许跟我个人的经验有关,我一直觉得好的艺术品应该是具有强大的内在能量,然后在作品中形成一定的张力,在观众跟前产生统一的场,这使得观众的心理有所反应。这是我对艺术品判断的理论认识,也比较概括,所以在这次的展览实践中,我想从较小的角度来切入,讨论艺术品中的能量和张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此次展览的主题是“时间的能量”,时间在消耗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主体释放能量,能量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被聚集起来,越是好的作品越是极具更多的能量。在此,我们可以把时间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能量本身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世间的一切在时间的过程中,是在消耗能量,同时也会产生另一种能量,这样说类似于能量守恒定律,但并不等同。将时间这个物理概念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往往使得作品更有张力、深度。时间不是好的艺术品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有康海涛、梁硕、刘文涛、王光乐、王思顺、王一凡、吴笛、闫冰、杨心广,在他们的作品中,时间作为一种创作元素被纳入到作品中。对于时间和作品中的能量转换,在展览的作品中,大概体现为两种形式,一,作品中能量的产生是通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消耗时间来积累的,比如王光乐、刘文涛、王思顺、闫冰、杨心广等人的作品;二,将时间作为一种元素来思考的,进行艺术创作的,如康海涛、梁硕、王一凡、吴笛等人的作品。当然他们有的作品是同时符合我上面说的两种形式的,如王思顺、杨心广等的作品。
对这个展览主题的阐释中,我不想过多去讨论“时间”和“能量”本身的含义,包括它们的物理含义、哲学含义、社会学含义。“时间”在艺术品中的“能量”聚集,是是艺术家个人意志、观念,以及身体劳作在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可以说是隐性的,但是好的艺术品的张力,往往是显性的,是可以让我们切身感受的。

写于2009-7-26
望京住所

[沙发:1楼] guest 2009-07-28 23:26:47

老夏最近很活跃啊。。顶一下
[板凳:2楼] guest 2009-07-29 10:10:21
顶一下小夏。祝展览成功
[地板:3楼] guest 2009-07-29 12:33:00
这哥们到底什么角色,好游混啊,一会装批评家,一会又是策展人,一会儿又成了画廊的托。
[4楼] guest 2009-07-29 12:36:47
怎么看人家混的好眼馋?
[5楼] guest 2009-07-29 16:23:28
4楼说的好,这哥们真是混的好,的确就是艺术圈一混子...
[6楼] guest 2009-07-30 00:51:10
人家做点事就来骂,丫是欠揍!
[7楼] guest 2009-07-30 08:53:41
楼上吃屎。草你吗的,走狗。本身就你妈的垃圾
[8楼] guest 2009-07-30 21:46:04
怎么总有嘴臭的。。让我遇到了非用屎砸他不可。。。人家好好做事,你他妈除了骂还懂什么,还披个马甲。。
[9楼] guest 2009-07-30 22:15:24
怕挨骂就不要做事了嘛,就这文章,写的是什么啊?能看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