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风潮路在何方???
发起人:小做作  回复数:28   浏览数:2963   最后更新:2009/07/14 23:40:48 by guest
[楼主] 小做作 2009-07-12 20:53:15
小制作越来越流行。不光是上海杭州的小制作团队,放眼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小制作有很多好,我不想说,因为这些好只是无关痛痒的好。而我只想说小制作的不好,因为这些不好的都是致命的不好!

小制作在抽风!全民一起都装风!

小制作是西洋新风气又一轮吹绿神州的山寨翻版。经济衰退只是个催化剂而已!是卡通,怀旧后的一种变种!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年轻艺术家的小情调,亚文化的宣泄。

小制作是自慰,打飞机的自我满足!

小制作发展至今最致命的就是没有一个核心的或者需要表达的思想。在更低的标准要求下成为各自寻求心理满足的自慰表现。在缺少严谨思考的状态中在展览鸦片催生下的一些散乱的琐碎的碎片!

如同YBA风潮下的有一阵时髦而已。和后感性比起来,连昙花一现都说不上。更像对尸体的迷恋之风一样,最后会不了了之!很有可能最后尸体都留不下。


小制作本可是个好事,但结果很有可能只是个死婴而已!

[沙发:1楼] guest 2009-07-12 22:29:22

[板凳:2楼] guest 2009-07-13 01:18:15
说得很好顶你!
[地板:3楼] guest 2009-07-13 01:19:31
能顺着更好的思路说下去吗?没有一个人想吃死婴!
[4楼] guest 2009-07-13 01:20:14
除了朱某某
[5楼] 小做作 2009-07-13 02:04:08
[quote]引用第3楼guest于2009-7-13 1:19:32发表的:
能顺着更好的思路说下去吗?没有一个人想吃死婴!...[/quote]

要小制作做的好才能说的好!我也不想看见小制作最后成为一个死婴,几年以后,成为一个八卦谈谈而已。

杭州的小制作已经第10次了,除了像家庭作业一样按时完成以外,没看出更多的动静。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习作化的路线无可厚非。但是习作,作品化就有点说不过去。人再多也就只能算个派对而已。

在杭州小制作团队以外,其他很多年轻艺术家也在这种风气之下感觉甚好的“创作”着。躲好感觉的麻痹下难得懒得思考。

墙里墙外我们都 能找到很多小制作的杰出代表,但是细细看他们的作品并不是随意而做,一戳而成。

所以现在的小制作风气和以前的风气一样没有任何改变,算不得新鲜事物,反倒一身都是改不掉的旧习气。空架子,表皮化,形式化,毫无实质的泛泛之作。

[6楼] guest 2009-07-13 15:13:57
路在脚下,不在嘴上
[7楼] guest 2009-07-13 15:24:02


路在手上,也不在你脚上。

楼主
小制作是禁区,不能讨论的

[8楼] guest 2009-07-13 15:32:36
我是小制作的参与者,你们说的都挺对的,我觉得开始小制作是为了能让我们保持在一种持续创作的状态里,目的也蛮单纯就是大伙凑在一起看看平时都在做什么,已经做了十次了,这些人想法还是停留在当初的一起玩一起HIGH的状态里,说实话也并没有看到这里面有谁的创作是在自己线性创作里面,大多都是为了小制作而制作的东西,因为小制作不是展览,没有经费,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有固定的组织者,没有标准,什么都没有,所以很多人的把“作品”看轻了,有相对完整的深入的“作品”都不愿意在这么小小的小制作上拿出来,小制作需要我们大家来玩,更需要有人支持它。
[9楼] guest 2009-07-13 15:50:05
要是不把东西做好,小制作、大制作都没有意义。
[10楼] guest 2009-07-13 17:43:54

小制作的存在是作品,而不是展览。现在的小制作却刚好相反。
小制作不光在上海,杭州有市场,在很多年轻人心中都有市场。现在已经是一股风。

只有把所有的小制作现象一起讨论才能有新的突破,如果只围绕杭州小制作而言,很难有什么好的结论。


所有人都支持小制作,但是支持并不代表小制作就有活路。只有小制作自己解决了核心价值问题才这样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不然所有支持支能成为怜悯之心,毫无结果。

也不是小制作存在这么长时间就不错了,有的东西时间长了反倒就成顽疾,如烟瘾一样,更难改掉。
[11楼] guest 2009-07-13 18:44:04
楼上说的是要解决当代艺术家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是么?
[12楼] guest 2009-07-13 18:52:38
无聊
[13楼] guest 2009-07-13 18:58:49

[quote]引用第11楼guest于2009-7-13 18:44:04发表的:
楼上说的是要解决当代艺术家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是么?...[/quote]


小制作有那么伟大么?
[14楼] guest 2009-07-13 19:09:42
小制作本身已经做到了一次价值输出,草根的自由的廉价的,其实楼主在担心的是所有的年轻艺术家的问题,年轻艺术家大都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新颖的创作思路,那这其实不关小制作的事,是年轻人该为自己想想的事,所以楼主的话题基本上是站在那些想希望与小制作这个概念合谋(或者直说,想要利用小制作来折射自己的价值观)的叔叔阿姨们的立场上提出的。
[15楼] guest 2009-07-13 19:19:46
小制作还价值还输出?
什么价值 输出了什么?
[16楼] guest 2009-07-13 19:20:33
小制作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强调自己不是展览、团队、组织,但种种表现却让人误解为就是团队展览。另一方面强调聚会好玩,但你们聚在一起真的好玩了吗/这个参与的人最清楚,外界也只是觉得拼凑展览而已。其实大家真正有交流了才会有真正好玩的东西和事情,是自然而然的,这不是你们活动的本意吗?
[17楼] guest 2009-07-13 19:23:15

草根的自由的廉价的价值。

这是小制作发觉出来????


小制作鼻祖们都做什么去了呢?
[18楼] guest 2009-07-13 19:23:25
ZHUANGBI
[19楼] guest 2009-07-13 19:26:13
你们的活动方式更像人在紧张的时候通过不断的更换电视频道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你们太紧张了,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们,其实你们只需要静下来好好关心自己的作品。平时多聚在一块真正的聊聊,朋友在一块玩的开心,他们做的事情也会好玩的。
你们的问题在于太空洞,太干巴巴,无趣。
[20楼] guest 2009-07-13 19:30:52

杭州的小制作在外人来看来就是一个团队。但是不知道这个团队每次活动以后有没有总结与反思?

散落在这个团对以外其他地方的年轻人,则更是自以为是。把这种不加思索不负责任的创作态度标榜成艺术的新趋势。

人多未必是好事,反倒一起起哄助长了一股歪风。
[21楼] guest 2009-07-13 19:39:17
一味的支持呵护,救不了小制作。
在艺术面前装可怜和弱小不是出路,终究有一天需要拉出来拼打的。

一起严肃的公开的反思,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出口!
[22楼] guest 2009-07-13 20:35:07
都想多了,责任心在这里用不上,小制作好不一定里面的艺术家好,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烂了也不一定造成小制作就不好,小制作本身就是这么回事,没什么出路可谈的。
[23楼] guest 2009-07-14 09:32:55
我是小制作的一名参加人员,外界把我们看成一个团队,从局外角度来说,这样归纳没错,赵川曾今说过一句话很好的能解释这个情况——他说草台班里只存在参与,而没有“我是草台班里的人”这么一说。小制作也是一样,人数不固定,参与了就是一次,不高兴了,觉得无聊,没意思再跟大家继续玩的就走人,谁也不牵绊谁。
很多次的讨论都涉及到了“小制作”这三个字眼上面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如此三字上面,接下来的讨论只是纯讨论和文字上的纠结而已,无意义可言,小制作三个字必将把对这活动不熟悉的观众引导至作品,展览,成本,制作这几个元素上去,从这样的几个元素来说,“小制作”的确是幼稚,不成熟,懒散拖沓,随意。 这三个字的纠结顽疾已日益深刻,以后的活动不换名字更加严重到说不清理还乱的地步。就如同生了孩子取了个名字,名字跟随孩子一生,而名字也将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对自己的判断和别人对孩子的判断一样。
固定的参加小制作的人员已经是对这个活动有一定的感情,要突破要改变也不是没想过,开会讨论也不少,都无能为力,既然要无拘无束的自由,又怎能加条条框框去完善做作呢,小制作就是这样的脾气和性格了,如何成长靠它自己去吧,把它当成新的趋势新的标准新的气息也挺搞笑的,无论如何,小制作里面的人应该保持自省警惕,自己的原则坚持好,至于外界的评论,就当八卦多听听好了
[24楼] 小做作 2009-07-14 12:56:00

先更正一下。我说的小制作并非单指杭州的小制作团体。在接下来的很多展览里大家可能会看见很多和这个团队毫无关系的年轻艺术家们的类似“小制作”作品。

这个风潮并不是杭州“小制作”掀起的。在杭州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人也在做作品的。这种创作方式是由很多内外因素一起不自觉形成的。

这里的人对杭州“小制作”更熟悉,所以言里言外都感觉是在单纯讲这个小团队怎么样。这是小制作团队对大家的误解。你们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列子,所以不得不说到你们,但是你们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人。

你们觉得八卦的不好,那么我们就不八卦你们了。

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人能一起讨论除了杭州“小制作”以外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况。
有兴趣的继续八卦八卦吧。

闲来无事,多做狗仔!


-----楼主
[25楼] guest 2009-07-14 13:33:35
严重高估了业内人士的智商!真无聊。
[26楼] guest 2009-07-14 15:29:54
当然愿意的,你可以归纳下除了杭州以外的一些“小制作活动”然后放上来,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在怎样的状态,怎么讨论呢?;;楼主想讨论的是在这个经济环境,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一些年轻人思想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成为以后中国一段时间内的历史的时代烙印,现在是个重组的时候,什么元素重组?不知道!谁会给答案或者方向?!不可能,只有那些在做的人才有发言权。在做的青年人多来说说吧!你们才是局内人!
[27楼] guest 2009-07-14 23:34:51

[quote]引用第25楼guest于2009-7-14 13:33:36发表的:
严重高估了业内人士的智商!真无聊。...[/quote]

也内人士你地明白????
[28楼] guest 2009-07-14 23:40:48
有什么好明白的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