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MoMA,Projects项目(不断更新)
中国艺术家宋冬被选入纽约MoMA的“Projects”项目。也让中国人借此了解了纽约MoMA的"Projects"项目。该项目建立于1971年,MoMA每年都会按计划展出新锐艺术家的创作,旨在展示国际上的新锐艺术家,使这些具有实验精神、先锋意识的艺术家进入到国际艺术博物馆的体制当中,并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被MoMA选定举办个展意味着一种学术上的认可。像世界著名的Mel Bochner (1971), Carl Andre (1973), Eleanor Antin (1973), Laurie Anderson (1978), Bill Viola (1979), Rosemarie Trockel (1988), Lorna Simpson (1990), Gabriel Orozco (1993), Carrie Mae Weems (1995), Maurizio Cattelan (1998), William Kentridge (1999), Olafur Eliasson (2001), Dan Perjovschi (2007), and Sigalit Landau (2008) 等都曾经参加过Projects的项目展览。
下面介绍一下部分参加过这个项目的艺术家以及贴一些他们的代表作!
今年宋冬参加Projects系列的的作品是“物尽其用”系列。“物尽其用”是宋冬同其母亲赵湘源女士共同创作的。装置展览的是母亲多年来收藏的“物尽其用”的生活用品(从被子和衣服到锅碗盆子等), 反映的是对生活的沉思,“存在”的意义,和过去与现在的融合。
宋冬在纽约MoMA的策展过程,展览将在6月24日开幕。
1979年MoMA选中Bill Viola入选纽约MoMA的Projects系列。
自从1972年起,Bill Viola已创作了多过125件录像、电子音乐表演以及更多电视和传播装置作品。Viola大部分的作品都研究和探索精神世界、梦、记忆与联想、情感世界、生与死的某种主题。在70年代期间Viola开始周游世界;他就是在这时候被选定在1979年的Projects开展览。
Paul McCarthy1995参加的MOMA,Projects项目个展。
Paul McCarthy的行为艺术常常带有古怪、有色情的因素,他作品都给人流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大众媒体和社会体系塑造个性化的行为就是McCarthy作品中的核心。
William Kentridge 在1999年的Projects展览了他的《体视法》(Drawings for Stereoscope)系列。Kentridge花了9个月的时间把木炭画制作动画片。这作品主要关注的主题是南非的大屠杀和种族隔离,以及人们想忘记这些残暴回忆的倾向与欲望。
2000年,德国的 John Bock 被选为那年Projects的其中一位艺术家。Bock 是德国的行为表演艺术家之一,但他也利用各种例外的媒体来创作装置类的作品。观众的参与是Bock的作品中频繁出现并不可预知的元素。他说,“我的作品中有我从特殊的地方找到的各种材料——哪些材料就是能唤起家庭记忆的普遍可见的东西”。





下面介绍一下部分参加过这个项目的艺术家以及贴一些他们的代表作!
今年宋冬参加Projects系列的的作品是“物尽其用”系列。“物尽其用”是宋冬同其母亲赵湘源女士共同创作的。装置展览的是母亲多年来收藏的“物尽其用”的生活用品(从被子和衣服到锅碗盆子等), 反映的是对生活的沉思,“存在”的意义,和过去与现在的融合。
1979年MoMA选中Bill Viola入选纽约MoMA的Projects系列。
自从1972年起,Bill Viola已创作了多过125件录像、电子音乐表演以及更多电视和传播装置作品。Viola大部分的作品都研究和探索精神世界、梦、记忆与联想、情感世界、生与死的某种主题。在70年代期间Viola开始周游世界;他就是在这时候被选定在1979年的Projects开展览。






Paul McCarthy1995参加的MOMA,Projects项目个展。
Paul McCarthy的行为艺术常常带有古怪、有色情的因素,他作品都给人流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大众媒体和社会体系塑造个性化的行为就是McCarthy作品中的核心。






William Kentridge 在1999年的Projects展览了他的《体视法》(Drawings for Stereoscope)系列。Kentridge花了9个月的时间把木炭画制作动画片。这作品主要关注的主题是南非的大屠杀和种族隔离,以及人们想忘记这些残暴回忆的倾向与欲望。






2000年,德国的 John Bock 被选为那年Projects的其中一位艺术家。Bock 是德国的行为表演艺术家之一,但他也利用各种例外的媒体来创作装置类的作品。观众的参与是Bock的作品中频繁出现并不可预知的元素。他说,“我的作品中有我从特殊的地方找到的各种材料——哪些材料就是能唤起家庭记忆的普遍可见的东西”。





冰岛出生,丹麦成长的艺术家和摄影师Olafur Eliasson,常常由日光、彩虹、水流、迷雾等自然现象来表达他作品里的主要概念。像他2001Projects的 Seeing Yourself Sensing装置,Eliasson利用了这些元素来探索个人,人与他人与空间的关系。观众在其装置中的直接体验就好像是同时通过自己与别人的眼睛去体会世界。
毛里齐奥•卡泰兰是1960年出生与意大利东北部的帕多瓦。卡太烂曾经当过厨师、园丁、护士、木匠、和丧葬员,可最奇异的是,这位著名、非常有本领的他人从来没有受过专业学院的教育,而是靠自学成才的。他的这些丰富而独特的经历重大的影响了他后来的艺术作品,大多数是以挑战俗成的艺术规则闻名。卡太烂作的是装置或雕塑,它们形式多种多样,充满了幽默感和悲剧色彩——他是在1998年参加了MoMA的Projects展览。






What Happened to Us?是 Dan Perjovschi 2007年的Projects作品。在几笔内画成的涂鸦里,Perjovschi能描述各种各样的主题,类似于出政治、虚伪、社会、生活等等。












What Happened to Us?是 Dan Perjovschi 2007年的Projects作品。在几笔内画成的涂鸦里,Perjovschi能描述各种各样的主题,类似于出政治、虚伪、社会、生活等等。






一个不新的人和一件老作品,MoMA能给他们俩带来新意吗?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当代艺术除了“奇观”以外,还能给他们提供点别的吗?
或许对于当代艺术圈这个大名利场来说,进MoMA总是值得喝喝香槟庆贺的事情。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当代艺术除了“奇观”以外,还能给他们提供点别的吗?
或许对于当代艺术圈这个大名利场来说,进MoMA总是值得喝喝香槟庆贺的事情。